1 / 12

第四章 主板

计算机维修与维护. 第四章 主板. 教学目的: 了解主板的基本知识和结构 学会鉴别、选购主板的方法 掌握依据 CPU 合理选配主板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鉴别、选购主板 教学用具: 各架构主板各一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四章 主板. 4.1 基础知识:认识主板. 4.1.1 主板的结构   主板的平面是一块 PCB 印刷电路板,分为四层板和六层板。为了节约成本,现在的主板多为四层板:主信号层、接地层、电源层、次信号层。而六层板增加了辅助电源层和中信号层。六层 PCB 的主板抗电磁干扰能力更强,主板也更加稳定。. 常见的主板 PCB 结构(四层).

anni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四章 主板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计算机维修与维护 第四章 主板 • 教学目的: • 了解主板的基本知识和结构 • 学会鉴别、选购主板的方法 • 掌握依据CPU合理选配主板的方法 • 教学重点(难点): • 鉴别、选购主板 • 教学用具:各架构主板各一 • 教学课时:4课时

  2. 第四章 主板 4.1 基础知识:认识主板 4.1.1 主板的结构   主板的平面是一块PCB印刷电路板,分为四层板和六层板。为了节约成本,现在的主板多为四层板:主信号层、接地层、电源层、次信号层。而六层板增加了辅助电源层和中信号层。六层PCB的主板抗电磁干扰能力更强,主板也更加稳定。 常见的主板PCB结构(四层)

  3. 第四章 主板 4.1 基础知识:认识主板 4.1.1 主板的结构 AGP插槽 PCI插槽 电容 北桥芯片 纽扣电池 CPU插槽(Socket478) BIOS芯片 南桥芯片 内存插槽 电源接口 软驱接口 IDE接口 华硕的P4P800 Delux主板组成图

  4. 第四章 主板 4.1 基础知识:认识主板 4.1.1 主板的结构 LPT打印口(并口) 1394接口 PS2接口(鼠标) RJ45接口 PS2接口(键盘) 声音输入 S/PDIF的同轴输出 声音输出 COM口 USB接口 麦克风接口 主板接口面板示意图

  5. 第四章 主板 4.1 基础知识:认识主板 4.1.1 主板的结构 风扇接口 面板插针 主板的机箱接口 串行ATA接口

  6. 第四章 主板 4.1 基础知识:认识主板 4.1.2 主板的芯片组介绍   主板芯片组的技术含量相当高,因此有能力设计、生产主板芯片组的厂商并不多。此外,由于主板芯片组得与CPU 配套,因此目前的主板芯片组主要分为“For Intel ”和“For AMD”两大类,分别支持Intel 的CPU 和AMD 的CPU 。   目前市场上专为Intel 处理器提供芯片组的厂商主要有Intel、VIA、SIS 等几家,专为AMD 处理器提供芯片组的厂商主要有VIA、SIS、NVIDIA 等几家。   其中,Intel 、VIA 、SIS 、NVIDIA 是市场上主要的芯片组厂商。了解这四家的主流产品,可以清楚主板芯片组市场中的主流产品。

  7. 第四章 主板 4.2 制定选购方案 • 4.2.1 主板选购的基本原则 •  注意芯片组: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对系统性能的发挥至关重要。不同的芯片组,性能上有较大的差别。不同的芯片组往往支持的硬件也不同。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主板是由CPU的类型而定的。根据CPU挑选一块合适的主板是最为重要的。 •  考虑主板布局:主板电子元器件布局设计是否合理对于用户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主板的CPU 插槽周围空间是否宽敞,否则CPU 和风扇的拆装不方便,而且影响CPU的散热。 •  扩展功能:产品的扩展功能对于用户也很重要,如主板是否支持USB2.0、是否具备AGP接口、PCI的条数等等。 •  调节功能:主板如具有丰富的BIOS调节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硬件性能。一般的主板都具有CPU外频、倍频等调节功能。

  8. 第四章 主板 4.2 制定选购方案 • 4.2.2 Intel P4 CPU平台主板选购方案 •   项目1:以Intel 的Pentium 4 CPU平台选购各档主板。 • 分析: •   主板的档次主要依据对CPU的支持和主板集成功能和接口来定。 • Pentium 4高端应用平台 •   高端应用平台的Pentium 4 处理器的前端总线为800MHz,封装为Socket 478;而且对于高端平台来说,主板应具有丰富快速的接口来适应应用的需求。因此,只有I875和865系列的全功能主板可以满足应用要求。 • Pentium 4中低端应用平台 •   经济版的I865主板由于是采用ICH5南桥,功能较全功能型I865主板要少,但价格低。I865主板的最大优势是技术成熟、性能强劲、兼容性很好。

  9. 第四章 主板 4.3实战:选购主板 4.3.1主板质量鉴别方法 选购主板时,要看主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布局是否合理,安装显示卡和内存时是否存在相互干扰,也就是主板的设计工艺是否合理。在这方面,要考虑以下几点。 1.CPU插槽的周围是否有足够空间,如果周围的电容太密,就会影响CPU的拆装、CPU的散热。 2.CPU风扇是否对主板主芯片的散热有积极影响;CPU插槽旁边也没有密集的电容,对CPU和桥芯片散热十分有利。 3 .主芯片组与CPU,内存和AGP部分的走线安排是否合适。一块将CPU,内存和AGP设计在离北桥芯片组的越近的位置的主板,就越能提高了CPU与内存和AGP通过北桥芯片组进行数据交换的速度的。

  10. 第四章 主板 4.3实战:选购主板 4.3.1主板质量鉴别方法 4 .各种插槽的位置是否合理,特别注意到AGP和内存的位置,因为如果设置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一方无法安装。要注意电源、IDE、USB、软磁盘等等的接口位置,要考虑到设备的插拨是否方便。 5.检查电容质量,电容是保证主板质量的关键,也是衡量主板做工的重点。电容在主板中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保证电压和电流的稳定起到储能、滤波、延迟等等的作用,并要保证相关信号的稳定性,此外还有信号的时序性的完整。 6.检查插槽与接口,对于插槽,主要关注用料是不是名牌、高品质的广为用户认可的厂家的产品。主要检查CPU插槽、显示卡(AGP)、PCI、内存插槽以及IDE设备的接口等。对于接口,主要是观察位置是否合适,是否会影响到IDE设备的连接;仔细地观察接口是否有裂缝,针脚是否弯曲,针脚的金属颜色是否光鲜等等。另外,还要注意一下主板的外设接口的数量多少等。

  11. 第四章 主板 4.3实战:选购主板 4.3.2.主板稳定性和可靠性测试   由于稳定性和可靠性与不同厂商的设计水平、制作工艺、选用的元器件质量等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很难精确测定。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三种:  ①负荷测试:是在主机板上尽可能多地加入外部设备,例如插满内存,使用CPU可用的最高频率等。在重负荷情况下(使用资源需求比较大的Windows NT),主机板功率消耗和发热量均增大,那么主板如果有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就比较容易暴露。  ②烧机测试:是让主机板长时间、大运算量运行,看看系统是否能持续稳定运行,如:进行DVD的压缩、读写。  ③物理环境下的测试:可以改变环境变量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等考察主板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12. 第四章 主板 4.3实战:选购主板 • 4.3.3 主板测试软件简介 •   由于主板的可以连接众多设备,但没有测试软件能够直接体现主板各方面的性能水平,因此对主板的性能测试成绩就需要通过测试与之相连的子系统获得,其中比较重要的子系统包括CPU子系统,内存子系统,磁盘子系统和图形子系统等。 • CPU子系统的整数和浮点数性能通过SiSoft Sandra2003的Dhrystones和Whetstones,还有PCMark2002获得; •  磁盘子系统和内存子系统可以通过ZD Winbench 99获得; •  图形子系统性能的测试包括D3D和OpenGL二方面的测试,用目前比较流行的大型3D游戏和专业测试软件SPEC Viewperf可以获得; •  主板的整体性能测试可以测通过ZD CC Winstone 2002和ZD Business Winstone 2001来获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