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第四讲 社会的构成

第四讲 社会的构成. 第一节 社会及其构成 第二节 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 第三节 社会类型 第四节 社会发展阶段. 第一种 理解, “ 社 ” 原指祭神的地方, “ 会 ” 为聚集之意, “ 社会 ” 两字合在一起指人们为祭神而集中在一起。. 关于社会的四种理解. 关于社会的几种理解. 第二种 理解为 “ 形态 ” ,如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第三种 理解为 “ 国家 ” ,如日本社会、美国社会、中国社会、法国社会等。. 关于社会的几种理解. 日本社会中的武士道. 美国社会中的嬉皮士.

apollo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四讲 社会的构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讲 社会的构成 第一节 社会及其构成 第二节 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 第三节 社会类型 第四节 社会发展阶段

  2. 第一种理解,“社”原指祭神的地方,“会”为聚集之意,“社会”两字合在一起指人们为祭神而集中在一起。第一种理解,“社”原指祭神的地方,“会”为聚集之意,“社会”两字合在一起指人们为祭神而集中在一起。 关于社会的四种理解

  3. 关于社会的几种理解 • 第二种理解为“形态”,如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4. 第三种理解为“国家”,如日本社会、美国社会、中国社会、法国社会等。第三种理解为“国家”,如日本社会、美国社会、中国社会、法国社会等。 关于社会的几种理解 日本社会中的武士道 美国社会中的嬉皮士

  5. 关于社会的几种理解 • 第四种理解为与家庭、学校相并列的群体、组织。 社会公共场合若干不文明举止

  6. 第一节 社会及其构成 一、社会的本质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7. 二、社会的特征 第一,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第二,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第三,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第四,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第五,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第六,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8. 三、社会的功能 • 1、整合功能 社会整合是社会将无数个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 2、交流功能 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往的工具,为人类交往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互动条件,从而保持和发展人们的相互关系。 • 3、导向功能 社会有一套维持正常秩序的规范和制度安排,调整着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指导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方向。 • 4、继承和发展功能 人的生命短暂,人类一代代更替频繁,而社会则是长存的。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通过社会而得以积累和发展。

  9. 第二节 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即社会系统的静态构成状况。社会结构反映的是社会静态的状况,同时又预示着动态变迁的趋势和内容。

  10. 社会结构的要素 • 社会学对社会结构的研究既包括由各社会实体要素构成的社会实体结构,也包括社会类别秩序结构。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范畴都是围绕社会结构要素建构的。 • 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 • 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 社会结构实体要素 社区 • 社会制度 • 社会类别结构要素 因各种先赋的和后致的 • 标准建构社会分层结构 • 要素,如阶级、阶层等

  11. 宏观社会 • 一、宏观社会 它是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等。 • 典型例子 毛泽东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是对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所作的宏观分析。 它可以使人们站在较高的位置来看待整个社会的全貌

  12. 微观社会 • 二、微观社会 它是指社会的个体结构,即表现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如职业群体人员的构成。 美国纽约股票交易市场 日本东京股票交易市场

  13. 三、社会运行与社会转型 (一)社会运行 所谓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14. 社会运行的条件 • 人口条件(基础条件) • 生态环境(基础条件) • 经济条件(决定性条件) • 政治条件 • 文化与心理条件 • 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 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

  15. 社会运行机制 • 动力机制(社会需要) • 整合机制 • 激励机制 • 控制机制 • 保障机制

  16. 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协调性原则 3.满足需要的原则

  17. 综合性原则的把握 • 一、内涵的掌握 1.对社会运行评价的全面性,即要对多因素、多层次的社会作周密全面的考察。 2.强调对社会运行评价的整体性。 • 二、美国社会学家博加德斯教授在《社会学》著作中提出的几大标准: 1.健全的身心;2.有利健康的环境;3.从事创造性工作人数的增加;4.工商业民主的发展;5劳资关系的协调;6.注重精神和宗教的发展

  18. 协调性原则 • 一、结构性协调 主要指社会要素的联系具有较高的有序性、合理的比例与排列、严密的组织性。 • 二、功能性协调 它是指社会系统在活动和作用上相互配合与相互促进。 • 三、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的协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结构的协调。

  19. 满足需要的原则 • 一、满足需要的程度 它是指个人、社会集团与社会实现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所达到的水平和状态。 • 二、需要层次理论

  20. (二)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纵向运行,一般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

  21. 第三节 社会类型 社会类型是对社会的基本性质及典型特征的归结、概括和划分,用来表征特定社会及其现象的基本性或典型性。

  22. 社会的类型 • 一、古典社会学家社会发展观区分的社会类型 • 孔德—以知识演进和相应控制社会方式划分社会类型 • 1、军事社会 2、法律社会 3、工业社会 • 斯宾塞—以社会结构及其功能分化程度划分社会类型 • 1、军事社会 2、工业社会 • 腾尼斯—以人类生活共同体形式划分社会类型 • 1、公社社会 2、社团社会 • 齐美尔—以社会的复杂程度划分社会类型 • 1、同质社会 2、异质社会 • 涂尔干—以社会团结类型划分社会 • 1、以机械团结为主的社会 2、以有机团结为主的社会 • 韦伯—从社会控制的方法划分社会类型 • 1、传统型统治(社会)2、卡里斯马型统治社会 • 3、法理型统治社会

  23. 二、人类学社会学家从不同视角区分社会类型 • 文化视角:无文字社会 有文字社会 • 基本生存方式:狩猎采集社会 畜牧社会 园艺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 德国的腾尼斯: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 (美)罗伯特、雷德费尔德:乡村社会 都市社会 • 费孝通:“差序格局”社会和“团体格局”社会 • 贝尔:前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

  24. 三、现代社会学比较通行的分类法 • 1、K.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以物质生产方式为依据,将社会基本形态概括为5种: • 原始社会 • 奴隶社会 • 封建社会 • 资本主义社会 • 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为社会主义)

  25. 公社社会与社团社会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将社会区分为两种类型: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公社社会是指多数社会关系都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26. 滕尼斯的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 一、公社社会 公社社会指的是绝大多数社会关系都是建立在个人的亲友关系基础上的社会。 二、基本特点 • 劳动分工程度和角色的专门化程度不高 • 家庭是社会中最重要的设置 • 多数社会关系是人格化的和持久的 • 社会行为主要由习俗和传统来加以规范 乡村社区一隅

  27. 血缘关系 图一 • 一、基本内涵 它是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应该说,血缘关系是人的先天联系,它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就已存在。纵观不同的历史时期,比较重要的血缘关系有:种族、氏族、宗族、家族、家庭。 • 二、功能 血缘关系具有正功能,例如起着联系社会与群体,使之增强内聚力,从而形成牢固的整体的作用。反功能是,血缘关系实际上使人们处在一种相当被动的地位上,出身家庭条件优越的人,固然占据有利位置,但由于他们没有任何奋斗,因而容易产生一股惰性;而出身家庭条件较差的人,由于处在不利位置,这常常会给他们带来一系列的苦恼。 图二

  28. 种族 黑人 白人

  29. 家族 图二 图一

  30. 地缘关系 • 一、地缘关系 它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由于,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由此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地缘关系。 • 二、基本类型 1.封闭型地缘关系:指在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特征为小生产占统治地位,分工不发达,人们局限于较小的地缘范围内,流动性小。 2.开放型地缘关系:指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形成了开放型地缘关系,特征是人们的居住和工作仅仅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居住和职业上的流动不断形成新的地缘关系。 • 三、基本功能 1.正功能是维持社会的稳定。 2.反功能是束缚人们的发展。

  31. 滕尼斯的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 一、社团社会(业缘关系) 它是指绝大多数的社会关系都是正式的、契约化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这样一种社会类型。例如现代都市生活 二、基本特征 • 1.社团社会存在广泛的劳动分工和高度专门化的角色分类 • 2.家庭的影响力有所丧失,家庭的一些活动分别被经济、宗教、政治等其他一些社会设置所取代。 • 3.许多社会关系都是非个人化的、短暂的。 • 4.社会行为须有法律而非习俗传统来管束。

  32. 业缘 • 一、业缘关系 它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是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形成和发展的。 • 二、意义 • 三、 功能 业缘关系的反功能,主要体现在它把人们局限在某一种职业上,使得劳动成为枯燥无味的机械性的操作。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反映社会前进的步伐和整个社会的面貌

  33. 业缘关系图例

  34. 第四节 社会发展阶段 •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1818-1881),美国人类学家,进化学派人类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818年11月21日生于纽约州奥罗拉村附近的农庄,1881年12月17日在罗切斯特逝世。1840年于罗切斯特联合学院毕业后专门学习法律,1842年获得律师资格,1844-1862年在罗切斯特从事律师业务。1861年-1868年为纽约州众议员,1868-1869年为纽约州参议员。1868年任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875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879年-1880年担任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主要著作:《易洛魁联盟》(1851)、《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1871)、《古代社会》(1877)、《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1881)。 [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35. 社会进化示意图

  36. 蒙昧社会

  37. 野蛮社会

  38. 文明社会 • 文明社会分为古代文明社会和近代文明社会,始于拼音字母的发明和文字的使用,直至今天。 城市文明一角

  39. 人类的进化 • http://www.qiyi.com/jilupian/20110308/8318a24a52c44f41.html

  40. 小组随堂作业:第三周:问卷设计第四周:抽取三个小组介绍本小组的设计 (ppt方式)第五周:从剩下的小组中抽三个小组在本班范围内发放问卷(ppt方式)第六周:抽中的三个小组展示数据分析结果(调查报告)(ppt方式) 问卷设计步骤

  41. 本周 小组展示 • 问题要根据调查目的设计,并合理排序! • 问卷设计好以后,还不能正式使用,需要先做试验性调查,也就是小范围的调查,验证问卷内容是否合理,好的保留,不好的淘汰。 抽一到三个小组展示问卷设计的时候,其他组请认真倾听,并给予点评,找出该小组问题设计的优点与缺点并提出建议。 相互交流提高问卷质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