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骨折治疗的最新观念

骨折治疗的最新观念. AO 与 BO 的区别. AO 的四大原则. 骨折端的 解剖复位 ,特别是关节内骨折 为满足局部生物力学需要而设计的 坚强内固定 无创外科操作技术的应用,以 保护骨折端及软组织的血运 肌肉及骨折部位临近关节 早期、主动、无痛的活动 ,以防止骨折病的发生. 1965 年由瑞士的 Robert Danis 邀请了四个外科医生,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 Arbeitsgenmeinschaft F ü r Osteosynthesefragen 简称 AO. 英语国家称其为 :

arie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骨折治疗的最新观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骨折治疗的最新观念 AO与BO的区别

  2. AO的四大原则 • 骨折端的解剖复位,特别是关节内骨折 • 为满足局部生物力学需要而设计的坚强内固定 • 无创外科操作技术的应用,以保护骨折端及软组织的血运 • 肌肉及骨折部位临近关节早期、主动、无痛的活动,以防止骨折病的发生

  3. 1965年由瑞士的Robert Danis邀请了四个外科医生,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Arbeitsgenmeinschaft Für Osteosynthesefragen简称AO 英语国家称其为 :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 (ASIF)

  4. 为了表示对“AO思想”在产生世界性影响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国际支持的赞誉,1984年成立了AO/ASIF基金会,并从15个国家邀请了80位董事为了表示对“AO思想”在产生世界性影响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国际支持的赞誉,1984年成立了AO/ASIF基金会,并从15个国家邀请了80位董事

  5. BO的原则 • 必须充分重视局部软组织及骨的血运,固定坚强而无加压 1、功能复位 2、有效的内固定(使用低弹性模量、生物相容性好的内固定器材) 3、保护血运 4、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

  6. BO( 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 )——生物学固定

  7. 新的内固定材料

  8.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 • 点状接触钢板(PC-Fix) • 非接触钢板(NCP)(≤5mm时,强度类似于DCP) • 桥接钢板(Bridging Plate)

  9. 微创术式(LISS/MIP) LISS (less invasive surgical system) MIP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 UFN (unreamed femoral nailing) • UTN (unreamed tibia nailing) • MIPO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10. Gautier、Ganz(1994) • 复位:主要恢复骨骼的长度、轴线,矫正旋转 • 固定:骨折愈合的主要条件并非是一期的稳定,而依靠有存活力的骨块形成骨痂连接,内固定只起辅助作用 • 植骨:早期在粉碎骨折部剥离骨膜的植骨,不仅无必要,而且有害 • 关节内骨折仍然要求解剖复位

  11. 骨折的治疗原则 复位 固定 功能锻炼

  12. 复位 • 骨折为什么要复位 1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外观无畸 形 2骨折端较稳定,接触面大,愈合较快 且坚固 3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4关节内骨折的并发症少

  13. 不需要复位的骨折 • 无移位 • 轻度移位 • 嵌插骨折,畸形有限 • 有明显的移位,但复位后无法获得有效的外固定而又无必要采用内固定时

  14. 复位的弊端 • 多次的手法复位,增加软组织的创伤,增加了血管、神经损伤的可能性 • 切开复位本身即是一种创伤,可导致感染。骨膜的剥离造成骨折端血运的破坏,或者破坏了软组织铰链,把基本稳定的骨折变为不稳定的骨折

  15. 固定 • 为什么要固定 • 维持已整复的位置 • 保障正常骨愈合的过程 • 为早期的肌肉关节活动创造条件 • 镇痛、解除肌肉痉挛,防止骨折再移位

  16. 固定方法 • 石膏 • 优点:良好的塑型性能;坚固;简单 • 缺点:压迫而导致血运障碍;肢体肿胀消退后松弛—骨折再移位 长期固定—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3. 掌握适应症,正确的应用

  17. 牵引 骨牵引(上下肢、颅骨牵引) 皮肤牵引

  18. AO技术 • 钢板 • 带锁髓内钉

  19. 骨外固定器 • 优点: • 创伤少 • 便于进行软组织处理 • 不增加局部创伤,利于保护血运 • 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某些复杂情况下的唯一选择

  20. 骨外固定器 • 缺点: • 针孔感染 • 影响关节功能活动 • 一旦出现问题需要拆除钢针时,难以立即更换内固定 • 体外装置影响日常活动

  21. 功能锻炼 • 为什么要进行功能锻炼 • 促进肿胀消退 • 减少肌肉萎缩的程度 • 防止关节粘连僵硬 • 促进骨折愈合过程

  22. 主要目标 • 上肢:保证各大关节及手的充分活动,完成各种复杂的、精细的运动; • 下肢:负重和行走;各关节保持充分的稳定和活动,满足日常运动的需要

  23. 方法 • 主动活动 • 被动活动 • 原则:保证骨折的顺利愈合 • 辅助器械—CPM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ybes等动练习机

  24. 常见骨折的处理 • 上肢(肱骨干、尺桡骨) • 下肢(股骨干、胫腓骨) • 短缩:下肢1-2cm内,上肢可略多 • 成角:具有生理弧度的骨干,与其弧度一致的10度以内的成角 • 侧方移位:肱骨和股骨在与所属关节的运动轴一致的平面上,允许1/4以内的侧方移位,即向内(外),胫骨尽可能不出现 • 旋转:上肢各骨干允许10-15度以内的旋转

  25.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