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573 Vues
模块四. 健康地生活. 中考考点. 一、传染病和免疫 1 、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2 、知道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3 、列举常见传染病 4 、理解免疫的概念,知道人体免疫三道防线 5 、理解计划免疫及意义 二、健康地生活 1 、理解健康及其条件 2 、概述用药安全的常识 3 、了解环境毒物和防毒措施 4 、知道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毒品. 近三年来本模块知识的中考情况. 传染病. 1. 概念:由 病原体 (如 细菌、病毒、寄生虫 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 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 、传染病的特点:. 流行性、传染性.
E N D
模块四 健康地生活
中考考点 一、传染病和免疫 1、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2、知道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3、列举常见传染病 4、理解免疫的概念,知道人体免疫三道防线 5、理解计划免疫及意义 二、健康地生活 1、理解健康及其条件 2、概述用药安全的常识 3、了解环境毒物和防毒措施 4、知道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毒品
传染病 1.概念: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 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特点: 流行性、传染性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其中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方法。
典型例题解析 1、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 。 A、混有炭疽杆菌的白色粉末 B、艾滋病患者 C、按蚊 D、肝炎病毒 B 2、下列动物属于病原体的是。 A、蚊子 B、疯狗 C、蛔虫 D、带细菌的鼠 C
典型例题解析 3、下列哪一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细菌,又能通过性接触传播 。 A、淋病 B、流感 C、疟疾 D、肺结核 A 4、以下不是预防流感传染的方法是 。 A、常带口罩 B、隔离流感病人 C、消灭蚊子 D、接种流感疫苗 C
典型例题解析 5、有一次,小浑全家吃毛蚶,这些毛蚶曾被甲肝病人的粪便污染,而且没有煮透,结果小浑吃了后,患了甲肝。 根据以上事实,回答: (1)甲肝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考虑, “吃不洁毛蚶”属于。 (3)小浑患病前属于 ,患病时成为。 甲肝病毒 传播途径 传染源 易感人群
典型例题解析 6、请将下列传染病种类与人类常见的传染病用直线连接起来。 呼吸道传染病 沙眼 消化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血液传染病 甲型肝炎 体表传染病 乙型肝炎
免疫 • 人体对传染病所具有的抵抗力叫抗传染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抗传染免疫的分类 特异性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 • 1、特点:对多种病原体或异物产生免疫作用;具有先天性。 • 2、举例:人体皮肤屏障作用; 吞噬细胞和体液的杀菌作; 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二)特异性免疫 • 1、特点:只能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如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等)起作用,后天获得。 • 2、分类: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 • 抗原: • 抗体: • 由抗体来完成的免疫叫体液免疫 B淋巴细胞对抗原产生对抗性的物质,是一种特殊蛋白质。 抗体 B淋巴细胞 抗原 (记忆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机体对体内外异物都可以发生免疫反应 机体仅对某一异物(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非专一性 专一性 生来就有的 后天逐渐形成的 弱 强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第 一 道 防 线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皮肤的屏障作用)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第 二 道 防 线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白细胞消灭病原体 (吞噬细胞和体液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
典型例题解析 1、当病毒、病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能自动产生一种抵抗某种病原体的物体,这种物质叫 ( ) A、抗原 B、抗体 C、抗菌类 D、T淋巴细胞 B
典型例题解析 蛋白质 淋巴细胞 2、抗体是一类 物质,它由产生。抗体可使病原体 ,或中和病原体产生的 ,从而使人体产生产生抵抗病原体感染的能力。 凝集 毒素 3、特异性免疫中直接起免疫作用的是( ) A、抗原 B、抗体 C、疫苗 D、溶菌酶 B
典型例题解析 4、接种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的原因是( ) A、直接杀死结核杆菌 B、全面增强易感人群的体质 C、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结核病的抗体 D、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C
典型例题解析 5、下列有关抗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抗原可以是某种大分子异物 B、抗原只能被B淋巴细胞识别 C、抗原可以是某种病原体 D、抗原是可以引起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B
走进中考 1、(2010清远)目前,甲流疫苗已研制成功,通过志愿者进行接种试验,发现各项指标正常。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A、抗原 特异性免疫 B、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 特异性免疫 A
B 2、(2010清远)使用抗生素药品时,应该( ) A、大胆使用 B、慎用 C、忌用 D、禁用 3、(2011清远)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及时对生活用水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情发生。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分析,这一措施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免疫力 B
4、(2012清远)手足口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下列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开窗通风,搞好环境消毒 B、注意饮食卫生 C、对患者进行隔离 D、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 C
5、(2012清远)下列哪项最好地描述了现代健康状况的观点( ) A、精力旺盛,一天只睡2~3小时即可 B、没病没痛没灾 C、吃得饱,睡得好,跑得快 D、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D
模块四:健康地生活 训练—: 二、1、自己和非己,平衡和稳定,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 2、膳食,用药。 3、睡眠,文体活动。 4、呼吸系统,肺癌。 5、大麻,古柯叶。 6、第一口,成瘾。
7、汗液,辐射。 8、人类活动,生活。 9、心血管疾病、癌症。 10、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多运动、 合理饮食、不吸烟。 11、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排泄物、分泌物,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任何一个,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三、1、促进,促进作用越强。2、对照、控制变量或为了减少误差。三、1、促进,促进作用越强。2、对照、控制变量或为了减少误差。 • 五、1、绵羊体内已产生了抗体,特异性 • 2、对照作用 • 3、抗原 3、因为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成分,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可诱发肺癌。 四、1、饮食、食物、接触、空气生物等。 2、(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六、1、蛋白质和核酸2、淋巴,与抗原结合,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也就是使抗原失去至病性)3、对照4、控制传染源六、1、蛋白质和核酸2、淋巴,与抗原结合,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也就是使抗原失去至病性)3、对照4、控制传染源 • 一、选择题: • 1-5 BDBAC 6-10 DACDC • 11-15 DAACB 16-20 CCACC • 21-25 DDDDD 26-30 CBBAB • 31-35 BCABC 36-42 DCDDDBB
模块四:健康地生活 训练二 二、1、疾病、不虚弱,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社会适应,道德修养,生殖质量 5、人类活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化肥。 2、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吸烟、 酗酒、吸毒。 3、吸烟、酗酒、吸毒。 4、5、31,国际禁毒日
三、1、A(清扫)B(屏障),C(吞噬)D(杀菌)三、1、A(清扫)B(屏障),C(吞噬)D(杀菌) • 2、A、B • 3、C、D • 4、非 • 四、1、吸烟、酗酒,尼古丁和焦油 • 2、心理,社会适应 • 五、1、牛痘病人的身体中有一种能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 • 2、抗体,特异性免疫。
六、1、控制传染源 • 2、蛋白质和遗传物质。 • 3、来自疫区的患者和隐性传染者 • 4、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或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一、选择题: 1-5 ACBDA 6-10 CBDBC 11-15 CBADB 16-20 BADCD 21-24 BDBB
抗体的特点 • 1、抗体是由抗原引起的; • 2、抗体是一类蛋白质,也称免疫球蛋白; • 3、抗体可使病原菌凝集,可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 • 4、抗体存在体液中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体:抵抗抗原的物质
细胞免疫 • 1、T淋巴细胞 功能主要是防御侵入人体细胞内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等),它能发挥直接或间接(释放淋巴因子)的作用,来消灭和清除异物。 • 2、由T淋巴细胞来完成的免疫叫细胞免疫
对在体液中生长的病原体起作用 B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主要对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起作用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淋巴因子(或细胞 直接参与) 抗体(免疫球蛋白) 细胞外体液中的病原体及其产生的毒素 细胞内的病原体 凝集病原体,中和毒素 直接或间接消灭、清除 1、都有免疫功能 2、特异性 3、免疫记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