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全口义齿修复临床操作

全口义齿修复临床操作.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 讲师:武 峰. 临床修复难点. 临床操作步骤多,周期长,修复效果前期不易确定。 1. 上颌义齿固位 2. 颌位关系确定 3. 下颌义齿固位. 1. 确定主要临床操作步骤。 1 )印模,模型。 2 )确定颌位关系。 3 )临床试戴及调整。 4 )调 牙合。 2. 各步骤中 1 )理论。 2 )操作方法。 3 )检查标准。. 一、印模、模型. 方法: 二次印模法(红膏 + 印模材), 必要时围模灌注。 托盘要求: 宽度比牙槽嵴宽 2-3mm, 高度离开黏膜皱襞 2-3mm ,

aysh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全口义齿修复临床操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全口义齿修复临床操作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 讲师:武 峰

  2. 临床修复难点 • 临床操作步骤多,周期长,修复效果前期不易确定。 • 1.上颌义齿固位 • 2.颌位关系确定 • 3.下颌义齿固位

  3. 1.确定主要临床操作步骤。 1)印模,模型。 2)确定颌位关系。 3)临床试戴及调整。 4)调 牙合。 2.各步骤中 1)理论。 2)操作方法。 3)检查标准。

  4. 一、印模、模型 • 方法:二次印模法(红膏+印模材), • 必要时围模灌注。 • 托盘要求: • 宽度比牙槽嵴宽2-3mm, • 高度离开黏膜皱襞2-3mm, • 上颌后缘两侧伸至翼上颌切迹,腭侧至颤动线后3-4mm • 下颌后缘盖过磨牙后垫

  5. 标准: 1)印模上解剖结构存在,清晰,完整。 印模范围: 上颌 上颌牙槽嵴、上腭、唇颊侧边缘为唇 颊系带和前庭黏膜皱襞,后缘为翼上 颌切迹和腭小凹后2mm 下颌 包括下颌牙槽嵴、唇颊侧边缘为唇颊 系带和前庭黏膜皱襞,舌侧边缘为舌 系带、口底黏膜皱襞和下颌舌骨后 窝,后缘盖过磨牙后垫

  6. 2)吸附力判断 • a. 终印模自口内取出时,有明确吸附力。 • b. 单层蜡基托试戴时,有明确吸附力。

  7. 3)模型上解剖结构存在,清晰,完整。 • 上颌模型后缘位于腭小凹后3~4mm

  8. 4)后堤区处理 • a. 理论 • 为弥补软腭运动时,与基托间间隙。 • b. 方法 • 带入蜡基托,嘱患者发“啊”音,用口镜在后堤区观察间隙变化情况。

  9. 二、确定颌位关系 • 1.理论 • 为无牙颌患者建立牙尖交错合。

  10. 方法1)下颌后退位替代牙尖交错位。 牙尖交错位由牙齿确定,无牙合患者该位消失。 下颌后退位由韧带确定,无牙合患者该位仍存在。吞咽,卷舌后舔,推下颌向后可得。 两位置差1mm长正中。

  11. 方法2)最适位。 • 在发挥最大咀嚼功能位置建合,后牙区咀嚼功能确切。咬后牙法可得到。

  12. 辅助方法 如长期无牙时,疲劳法+咬后牙法 破除不良习惯,培养正确习惯。

  13. 2.方法 • (1)合托的制作 • 上颌单层蜡托 • 下颌双层蜡托+曲别针

  14. 确定合平面

  15. (2)确定垂直距离 • 用面部观察法。 • a. 面部比例协调; • b. 嘴唇刚好轻触,口裂呈平直状 • 不建议使用测量法

  16. (3)确定正中关系 • 疲劳法+咬后牙法

  17. 3. 判断标准 • a. 颞肌动度均匀对称、有力 • b. 髁突反射强烈

  18. 三、试戴及调整

  19. 1)吸附力检查 • 标准:基托贴合、无翘动、扭转 • 2)咬合关系检查 • 标准:上下牙齿尖窝交错关系良好(模型上和口内试戴时咬合关系一致) • 如出现咬合关系异常,则去除个别早接触的牙齿(如下颌后牙),重新调整咬合关系

  20. 3)颞肌反射和外耳道反射检查 • 标准: • 双侧颞部肌肉收缩明显,且动度一致。 • 小指感觉两侧髁突有明显动度,且动度一致。 • 4)面型观察 • 面部比例是否协调 • 前牙与上下唇缘的位置关系和丰满度 • 中线与笑线

  21. 四、调合 • 平衡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