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424 Vues
19 世纪的意大利歌剧. 罗西尼 (1792—1868 ). 歌剧. 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文学、诗歌等艺术的大型综合音乐体裁。 歌剧魅力:优美的序曲,动听的咏叹调,丰富多彩的管弦乐演奏,戏剧化的故事情节,华丽多变的舞台装饰,形像鲜明的人物角色。. 时代背景.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欧洲大陆进入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期,各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复辟势力不断进行着对抗和较量。 意大利正处于被法国和奥地利瓜分割据的局面,意大利人民渴望民主、自由。 诗人海涅:“当可怜的被奴役的意大利人被禁止说话时,他们只能通过音乐来表述自己内心的感情。”
E N D
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 罗西尼 (1792—1868 )
歌剧 • 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文学、诗歌等艺术的大型综合音乐体裁。 • 歌剧魅力:优美的序曲,动听的咏叹调,丰富多彩的管弦乐演奏,戏剧化的故事情节,华丽多变的舞台装饰,形像鲜明的人物角色。
时代背景 •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大陆进入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期,各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复辟势力不断进行着对抗和较量。 • 意大利正处于被法国和奥地利瓜分割据的局面,意大利人民渴望民主、自由。 • 诗人海涅:“当可怜的被奴役的意大利人被禁止说话时,他们只能通过音乐来表述自己内心的感情。” • 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意大利作曲家们开始通过歌剧创作作为武器来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从而促成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繁荣。
意大利民族独立的旗手—罗西尼 • 罗西尼的创作为欧洲歌剧带来了一股新的力量,在显示意大利歌剧独特魅力的同时,反映出意大利人民渴望自由、民主的愿望,使意大利歌剧重获新生,他也成为意大利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受到人民的尊重。
作曲家 罗西尼(1792—1868 ) • 1792年出生于意大利中部的佩萨罗 。 • 1806年开始得到正规的音乐训练 。 • 1810~1829创作盛期,创作了一生所有的三十多部歌剧。包括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三部歌剧。
《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 喜歌剧《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1813年演出后,一跃成为意大利最负胜名的歌剧作曲家。 • 歌剧突出使用重唱与合唱,起到烘托情绪、渲染音乐气氛的戏剧效果。 • “在意大利有一个人,大家谈论他比谈论拿破仑的时间还要多,而这个人只不过是一个20岁的作曲家。 ”
《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1813年 • 讲述了出身贵族家庭的女主角伊萨贝拉为了拯救被土耳其的阿尔及尔部落俘虏的爱人,只身来到阿尔及尔,通过一系列计策骗过了这里的统治者,最终成功救出爱人和意大利同胞。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 1816年创作《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欧洲刮起“罗西尼旋风”。 • 突出使用独唱与重唱,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 • 真正形成具有罗西尼风格的意大利歌剧。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1816年 • 青年伯爵爱上了美丽富有的少女罗西娜,但她的监护人是个见利忘义的老医生,为了获得她的财产,老医生巴尔托洛收买家庭音乐教师巴西利奥,一起谋划如何娶到罗西娜。 作为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是城里最忙碌的人,他足智多谋精明能干,在他的精心设计和帮助下,收买了音乐教师,粉碎了老医生的计划,使伯爵和罗西娜终成眷属。
歌剧片断欣赏 快给大忙人让路-费加罗 这是第一幕里费加罗出场时唱的一首抒情曲。它节奏轻快,内容诙谐。在这首抒情曲里,费加罗向听众们讲述了他是这个城里的大忙人。他不仅要给人理发,还要给人捶背、跑腿送信,管许许多多杂事。这儿叫他,那儿也喊他,所有的人都需要他。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他却能把每一件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办得人人满意。
《威廉·退尔》 • 1829年他写了搁笔之作《威廉·退尔》 • 通过具有影响力的真实故事和极富有表现力的音乐,鼓舞了意大利人民,激起了人民的爱国情绪,促成了国内的革命运动高涨。 • 之后直至去世,将近40年间,无歌剧创作,原因成谜。
《威廉·退尔》 1829年 • 讲述了13世纪瑞士人民反抗奥地利统治者的故事。主人公威廉.退尔是一个正直刚强的神射手,奥地利统治者在纪念占领瑞士一百周年的纪念日上宣布,所有的瑞士人在经过高悬总督帽子的旗杆时都要敬礼。威廉.退尔带着儿子经过时,坚决不执行这项有辱尊严的法规。为了惩治他,总督要他在百米之外用箭射落顶在儿子头上的苹果。威廉退尔一箭射中,同时又飞快地搭上第二支箭,以防万一失手就立即射死总督。总督扣押了他,最后,经过努力,威廉退尔逃出来并杀死了总督,带领人民赶走了侵略者。
歌剧片断欣赏 • 序曲-选自《威廉·退尔》: 整个序曲分四个乐章,最有名的是第四乐章。开始是军号声,象征进军的号召,随后的主题是瑞士军队的写照,音乐充满了高涨的热情和英勇刚毅的精神,表现出瑞士军队英勇刚毅的形象,成为音乐会上经久不衰的名作。
罗西尼的艺术贡献 • 罗西尼的歌剧反映出意大利人民反抗侵略,追求自由,热爱生活的思想。他善于从历史题材中挖掘爱国主义情感,对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他在创作歌剧时加强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把装饰音和华彩乐段明确标记在乐谱上,以此严格限制歌手任意炫耀技巧,确立了“美声歌唱”在歌剧中的充分运用。 • 罗西尼以创作喜歌剧而闻名,其喜歌剧既有反映贫民生活的内容,又有对贵族浮华百态的描绘,内容生动、明快,人物个性鲜明,戏剧情节紧凑。
总结 • 罗西尼的创作使意大利歌剧重获新生。他成为意大利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也成为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第一位伟大作曲家。 • 通过其歌剧的创作,可以看出,罗西尼是具有浓厚意大利风格的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音乐家。 • 西方音乐史上常把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称为罗西尼的时代。作为意大利歌剧的复兴者,他使本国歌剧重新进入了辉煌时期的同时,为之后的歌剧作曲家们树立了借鉴和学习的榜样,发展出贝里尼、唐尼采蒂、威尔第、普契尼等歌剧大师,使19世纪成为意大利歌剧最辉煌的世纪,流传至今的许多经典歌剧都是这个世纪由这些伟大的作曲家们创作的。
教学重点与作业 • 教学重点:1、罗西尼是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最具有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 2、罗西尼的歌剧以三部作品为代表充满强烈的民族精神。3、罗西尼通过创作和改革将歌剧体裁发展到更高阶段,同时也激发了更多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的创作。 • 作业1、课外欣赏罗西尼的三部代表性歌剧 • 作业2、思考题:民族意识对音乐家的创作影响——爱国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