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第 1 章 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第 1 章 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主要内容. 1.1 制图的基本规范及规则. 1.2 尺寸注法. 1.3 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4 平面图形画法. 画机械图样涉及到哪些基本规定 ?.  图纸幅面及格式.  图线.  尺寸 标注.  字体.  比例. 返回章目录. 1.1 制图的基本规范及规则. 一、图纸幅面及格式( GB/T 14689 — 1993 ) 1. 图纸幅面. (1) 基本幅面. 返回章目录. 1.1 基本规范及规则. (2) 加长幅面. 按基本幅面短 边的整数倍加 长:如 A3×3.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1 章 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章 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 主要内容 1.1 制图的基本规范及规则 1.2 尺寸注法 1.3 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4 平面图形画法

  3. 画机械图样涉及到哪些基本规定? 图纸幅面及格式 图线 尺寸 标注 字体 比例 返回章目录

  4. 1.1 制图的基本规范及规则 一、图纸幅面及格式(GB/T 14689—1993) 1. 图纸幅面 (1)基本幅面 返回章目录

  5.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2)加长幅面 按基本幅面短 边的整数倍加 长:如A3×3 A3×2 A3 A3×3 返回章目录

  6.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2.图纸格式 装订格式: 装订边尺寸 一律为25 该边距根据 图幅大小变化, 查阅国标 该幅面为 横放 返回章目录

  7.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不装订格式: 边框与图框线间距 随图纸幅面变化。 具体值查阅国标 该幅面为 竖放 返回章目录

  8.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3.标题栏 ※每张图纸上都必须画出标题栏;外框为粗实线,内格为细实线 ※标题栏的位置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尺寸不随图纸大小、格式变化 ※格式:国标格式;在校学习使用简化格式 国标格式 返回章目录

  9.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3.标题栏 标题栏简化格式 返回章目录

  10. 1.比例: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称为比例。1.比例: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称为比例。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二、比例(GB/T 14690-1993) 2.比例的种类: 1:1 原值比例 放大比例 5∶12∶1 5×10n∶12×10n∶1 1×10n∶1 缩小比例 1∶2×10n 1∶5×10n 1∶1×10n 返回章目录

  11.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比例的意义 图样上所标注的 尺寸,是机件的真 实尺寸,与比例无 关 返回章目录

  12.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王一 99.8.6 南方一厂 99.8.8 刘直 李安 99.8.9 JSJ-12 4.比例的标注 (1)绘制同一零件的各个视图,应尽量采用相同比例,并在标题栏的比例栏中填写; (2)当某些图形的比例同标题栏中的比例不相符时,必须另行标注。 返回章目录

  13.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三、字体(GB/T 14691-1993) 1.字高:国标中以字体高度代表字体的号: 字高系列:1.8,2.5,3.5,5,7,10,14,20mm。 2. 汉字 图上的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推行的简化字。汉字的高度h应不小于3.5mm。 要求: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返回章目录

  14.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汉字字体示例 返回章目录

  15.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3. 字母和数字 字母和数字可以写成斜体或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角度为与水平成75°。 (1)拉丁字母(B型斜体)示例: (2)阿拉伯数字示例 (3)罗马数字示例 返回章目录

  16.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3. 字母和数字 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脚注的数字及字母,一般应采用比基本字体小一号的字体。 字母和数字分为A型和B型。 A型的笔画宽度为字高的1/14, B型字体的笔画宽度为字高的1/10。 注意: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形式的字体。 返回章目录

  17.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四、图线 1.常 用 图 线 GB/T4457.4-2002 返回章目录

  18. 2. 线宽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机械图样中的图线分粗、细两种,细线宽度约为粗线宽度的二分之一。 图线宽度的推荐系列为:0.13,0.18,0.25,0.35,0.5,0.7,1,1.4,2mm。 手工绘图常用0.7和0.25的线宽。0.13 尽量不使用。 用计算机绘图时,对于A0、A1幅面,粗、细线型宽优先采用1.0mm、0.35mm;对于A2~A4幅面,粗、细线型宽优先采用0.5mm、0.25mm。 返回章目录

  19.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图线画法注意事项 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 返回章目录

  20. 1.1基本规范及规则 图线应用举例 返回章目录

  21. 1.2 尺寸注法(GB/T4458.4-1984) (一)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它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30°(度)、cm(厘米)等。 返回章目录

  22. 1.2尺寸注法 (一)基本规则 3.图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零件的最后完工的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尺寸,在图样上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返回章目录

  23. 尺寸线 字高 45° 1.2尺寸注法 这些间距>7毫米, 最好不超过10毫米。 尺寸界线 尺寸线 尺寸界线超出箭头约2毫米 ≈4d (二)尺寸的组成 1. 尺寸线 ⑴ 尺寸线为细实线,一端或两端带有终端(箭头或斜线)符号。 d=图中粗实线宽度 ⑵ 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也不得与其它图 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 ⑶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线段平行。 返回章目录

  24. 1.2尺寸注法 这些间距>7毫米, 最好不超过10毫米 数字高度3.5毫米 尺寸数字 尺寸界线 尺寸线 尺寸界线超出箭头约2毫米 2. 尺寸数字 C1.5 C1.5 20 35 ⑴ 一般应注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可注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⑵尺寸数字应按国标要求书写,并且水平方向字头向上,垂直方向字头向左。 返回章目录

  25. 1.2尺寸注法 3. 尺寸界线 ☆可以用细实线从界处引出,也可以用轮廓线、中心线、轴线等作为尺寸界线。☆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当尺寸界线贴近轮廓时,允许尺寸界线与尺寸线倾斜,如图所示。 返回章目录

  26. 1.2尺寸注法 (三)尺寸注法 水平尺寸头朝上,置于尺寸线上方或中断处 垂直尺寸头朝左,置于尺寸线左方或中断处 倾斜尺寸可将其变为水平或垂直尺寸来标 返回章目录

  27. 1.2尺寸注法 30°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三)尺寸注法 线性尺寸数字的方向,一般应按下图所示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无法避免时应引出标注。 返回章目录

  28. 1.2尺寸注法 (三)尺寸注法 点画线 应断开 剖面线 应断开 注意! 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当无法避免时,必须将该图线断开。 返回章目录

  29. 1.2尺寸注法 角度、直径、半径及狭小部位尺寸的标注 60° 90° ⒈ 角度尺寸 25° 5° ⑴ 尺寸界线沿径向引出,尺寸线应画成圆弧,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 ⑵ 角度数字一律水平写。通常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必要时允许写在尺寸线的外面,或引出标注. 返回章目录

  30. 1.2尺寸注法 10 10 20 5 5 S10 ⒉ 直径尺寸 ⑴ 标注直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 直径尺寸可以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⑵ 标注球面直径时,应在符号“”前加注符号“S”。 返回章目录

  31. R3 R6 R5 R10 R10 1.2尺寸注法 ⒊ 半径尺寸 ⑴ 标注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 ⑵ 应标注在是圆弧的视图上。 × ⑶ 标注球面半径时,应在符号“R”前加注符号“S”。 返回章目录

  32. 1.2尺寸注法 3 5 5 3 2 3 5 3 ● ● ● ● 5 3 ⑷ 当圆弧半径过大或在图纸范围内无法注出圆心位置时的标注方法。 ⒋ 狭小部位尺寸的标注 返回章目录

  33. 1.2尺寸注法 5× 8 15°   8× 6 8× 6 EQS 当图中孔的定位与分布已明确时,可省略EQS。 ⒌ 均匀分布的孔的标注 ⑴ 沿直线均匀分布 20 4×20=80 10 100 ⑵ 沿圆周均匀分布 返回章目录

  34. 1.2尺寸注法 t2 18 18×18 ⒍ 断面为正方形结构的标注 ⒎ 均匀厚度板状零件的标注 不必另画视图表示厚度 返回章目录

  35. 1.2尺寸注法 尺寸标注正误分析 返回章目录

  36. 一、 基本几何作图 1.斜度 1)概念:一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称为斜度。 1.3 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角钢 返回章目录

  37. 1.3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符号画法: h=字高 3)标注:标注时斜度符号的方向应与倾斜方向一致。 返回章目录

  38. 1.3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例 画出角钢的平面图形 完成红色直线 返回章目录

  39. 1)概念:正圆锥底圆直径和高的比为锥度。 1.3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锥度 圆锥销 返回章目录

  40. 1.3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锥度符号 h=字高 3)标注:标注时锥度符号的尖端应指向圆锥小端 返回章目录

  41. 1.3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例 画出平面图形 返回章目录

  42. 用已知圆弧光滑连接直线、圆弧 要求:光滑连接 关键:连接圆弧的圆心、切点的求解 1.3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 圆弧连接 圆弧联接 圆弧联接 圆弧连接 返回章目录

  43. 1.3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直线间圆弧连接 连接原理: 连接圆弧的圆心轨迹为直线; 该直线与两已知直线等距且距离为连接圆弧半径; 切点在过圆心,与两直线垂直的交点上 原理图 返回章目录

  44. 1.3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例 画出角钢的圆弧连接 完成R3,R5的连接 返回章目录

  45. 1.3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连接原理: a. 外切连接  连接圆弧圆心与已知圆弧同心  距离等于R+R1  切点在两圆的连心线与圆弧的交点上 外切连接 返回章目录

  46. 1.3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b. 内切连接 连接圆弧圆心与已知圆弧同心 距离等于R-R1 切点在两圆的连心线与圆弧的交点上 内切连接 黑板作出O4圆弧 返回章目录

  47. 1.3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C. 混合连接: 直线与圆 弧间连接 O3与O1 内切,与O2 外切 包括直线与圆弧,圆弧间内、外切等连接 返回章目录

  48. 1.4 平面图形画法 1.尺寸分析 1)尺寸基准 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在平面图形中,应有水平方向(或称X方向)和铅直方向(或称Y方向)的尺寸基准。通常以图形的对称线、主要轮廓线和大直径圆的中心线为尺寸基准。 长度方向尺寸基准 高度方向尺寸基准 返回章目录

  49. 1.4平面图形画法 1.4 平面图形画法 2)定形尺寸:确定图形中各部分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如:25、40、7、R8、2×Φ8、R49等。 3)定位尺寸:确定图形中各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 如:24、27、11等。 返回章目录

  50. 1.4平面图形画法 2.线段分析: 1)已知线段:标有齐全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能根据已知尺寸直接画出的线段。 如: 2×Φ8圆、R49弧、25和7确定的槽、下部两个R8 2)中间线段:定形尺寸齐全,定位尺寸只有一个,另一个需要作图确定的线段。 如:R9圆弧。 3)连接线段:只有定形尺寸,无定位尺寸的线段。 如:图上部R8。 返回章目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