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一新疆职业大学图书馆采编部简介

一新疆职业大学图书馆采编部简介. 图书馆采编部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的需要,负责中外文图书的采访订购,对新书进行分类、著录、主题标引、数据制作、编制新书目录等工作。为广大师生提供多途径检索服务。目前采编部有工作人员两名,都具有本科学历和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素质结构合理。. 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情况简介.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一新疆职业大学图书馆采编部简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新疆职业大学图书馆采编部简介 • 图书馆采编部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的需要,负责中外文图书的采访订购,对新书进行分类、著录、主题标引、数据制作、编制新书目录等工作。为广大师生提供多途径检索服务。目前采编部有工作人员两名,都具有本科学历和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素质结构合理。

  2. 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情况简介 • 新疆职业大学图书馆近年来变化较大,从2008年开始由原来的手工加工图书,发展到使用金盘软件系统加工图书,目前馆藏图书总量为106866种317182册,其中汉文图书93379种286276册,民文图书7286种19445册,工具书4717种7389册,试听资料(光盘)1482种4072册。学校馆藏纸质图书总量在逐年增长。

  3. 三、采编部的服务职能 • 1、具有文献采购验收工作职能. • 掌握国内外出版发行情况,了解读者需求,收集师生的订阅意见和建议,进行文献的采购,逐步形成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藏书体系。严格做好文献查重工作,要避免漏订和重购,对缺卷文献及时补购。 • 新书到馆后,要及时拆包验收,如与订单不符或有污损、缺页等质量问题的,进行退货处理。负责接收社会各界或个人捐赠的图书。

  4. 2、具有文献分编工作职能 • 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为图书分类依据,严格按照分类法的使用规则和馆内制定的分类细则对各种图书进行科学准确地分类,确定图书所属的类别、类目,并对每种图书依本馆所采用的著者取号方法配给著者号。

  5. 3、具有把无序变有序的工作职能 • 根据《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及本馆制定的机读目录数据著录标准对图书进行CN-MARC数据的编制、录入,并逐条逐字段对数据及索书号进行审校、查重,保证数据准确、移交流通各部上架借阅

  6. 四、采编部工作流程 • 采购新书--拆包核对验收--查重--夹磁条--打资产登录号--加盖馆藏章--分类--数据录入--贴书标—入馆藏移交上架。

  7. 五、图书馆的书是如何分类排架的 • 当你走进图书馆看到一排接一排的书架,深感茫然束手无策,摸不清图书馆的书是如何组织排列的,不知如何查找。这就需要了解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图书馆所有图书都是经过科学的组织和整理,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书架上。每一本书都要经过分编人员十道程序的加工,才能将形式多样、知识门类广泛的图书分门别类地、有条理、成系统地组织起来。读者若了解并熟悉图书分类及排架规则,无论是通过计算机检索,还是直接在书库挑选图书都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8. 图书分类的基本概念 : • 图书分类就是依据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及其它特征,将图书馆藏书分门别类地、系统地加以组织和揭示的方法。

  9. 图书分类的作用 : • (1)编制分类目录 • (2)组织分类排架 • (3)进行分类统计。 • (4)揭示书刊学科属性 • (5)方便查找利用

  10.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目前我校图书馆使用的分类法叫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 中图法诞生于70年代,现在已更新到第五版,每一次更新都是对一些类目做一些增删改,《中国图书分类法》将知识门类分为五大部类: • 1、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2、哲学宗教; • 3、社会科学; • 4、自然科学; • 5、综合性图书。

  1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在5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编排原则进一步展开,组成了22 个基本大类: • A、B、C、D、E、F、G、H、I、J、K、 • N、O、P、Q、R、S、T、U、V、X、Z 。 • 这就是俗称的 22 大类。分类以字母来区分。

  1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 • B哲学(包括古今中外各种哲学思想流派,以及各类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不专于某单一的社科领域,而是通论社科的书籍在此)D——政治(法律相关的也在这里)E——军事F——经济(会计投资炒股) • G——文化(科教、体育、文化传播等等)H——语言(有各种学外语的书)I——文学(小说等)

  1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J——艺术(除文学以外的艺术形式,音乐、舞蹈、绘画、影视) K——历史(各种历史题材,人物传记) • N——自然科学总论(与C类似,通论科学的著作在此) • O——数理化(理性的地盘)P——天文地理(天文、测绘、气象、地质等)Q——生物(各类生命体)R——医药(养生保健、营养科学)S——农业(农林牧渔、园林盆景)

  14.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T——工业(由于工业学科教多,所以要细分)TB——普通工业TL——核工业TD——矿业TM——电子工业TE——石油、天然气TN——无线电、通信TF——冶金TP——信息与自动化(噢,计算机和互联网 在此

  15.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TG——金属学TQ——化工TH——机械仪表TS——轻工业TJ——武器(很给力的一类)TU——建筑TK——动力工程TV——水利工程

  16.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U——交通运输(海陆空……各种交通) • V——航空航天( • X——环境与安全 Z——综合图书(跨越不同领域,乃至无法分类的书,例如“大百科 全书”、字典辞典、文集、目录索引等)

  17.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按照上边的分类规则,可以将任意一本书分到一个确定的类目之下。但这仅仅是基本类,在每一个基本类下,又有更多的细致分类层级。这些更多的层级就是用数字来表示的了。需要留意的是,每多一位数字就代表更深入的一个分类层级,因此分类号不是按自然数顺序排列的。

  18.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举个例子,假设历史类K下有两本书,分类号是K99和K100,他们是绝对不可能挨着放的。因为K99属于K类下的“9”类,而K100属于K类下的“1”类——你可以理解为K-1-0-0和K-9-9,他们之间还相隔着K-2XX、K-3XX、K-4XX ……分类号短并不表示它排的靠前,而仅仅是表示它的分类精细度较低。知道了这一点,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被出错。(有时一个层级的类数不止10个,一位数不够用了,也会用2位数字来表示一个层级,因此不能根据数字的位数判断分类的层级多少.

  19. 分类号的数字部分每三位加一个"."来分隔,没有任何含义,仅仅是为了看得清楚而已。在分类号之后通常有斜线“/”,斜线之后的数字就是这个类之下的次序号了,这部分就是按自然数顺序编号,一般是按照入藏的时间先后来编。我们馆是写在分类号的 下方。“分类号 +种次号(次序号)”合在一起被叫做“索书号”,这就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找书的依据。在电子检索系统里都会给出每一本书的索书号,只要你知道如上所述的排序方法,就能很快找到这本书了。

  20.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分类号 +种次号(次序号)”合在一起被叫做“索书号”,这就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找书的依据。只要你知道如上所述的排序方法,就能很快找到这本书了。 • 举例:TP311.138 /0354 • TP311.138的含义是TP类——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 • 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程序设计——数据库理论;0354表示这是在这一个类别下的第三百五十四本藏书。

  2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例2、H319.9/1238, • H3代表英语、319.9-英语口语, • 1238英语类书第1238种到馆的图书。 • 目前我校图书馆实行的是开架借阅,同学们可以在书架上直接选取 • 所需要的图书,只要我们掌握了分类排架规则,了解图书的摆放规律, • 就可以很快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

  22. 谢 谢 大 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