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3-1 排列问题

§3-1 排列问题. n 个元素共有 n! 个排列。 不重复无遗漏地产生 n 个元素的所有 n! 个排列。 思路: 设连续产生的两个排列为 P 和 P', 只要将 P 中的两个元素交换位置就得排列 P' .. 定义 将一个排列的两个元素交换位置的操作称为换位,记作 t. 所有可能的换位操作的集合记为 T. 从而 n! 个排列可以这样来产生, 任意选择一个排列,然后连续使用 T 中的操作,得到其余的 (n! 一 1) 个排列。 这个方法实质上将 n! 个排列排成一个序列, 对其中每一个排列 ( 不是最后一个 ) 作一次换位操作,就可得其后继排列。.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3-1 排列问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3-1 排列问题

  2. n个元素共有n! 个排列。 不重复无遗漏地产生n个元素的所有n!个排列。 思路: 设连续产生的两个排列为P和P',只要将P中的两个元素交换位置就得排列P'.

  3. 定义 将一个排列的两个元素交换位置的操作称为换位,记作t. • 所有可能的换位操作的集合记为T.

  4. 从而n!个排列可以这样来产生, • 任意选择一个排列,然后连续使用T中的操作,得到其余的(n!一1)个排列。 • 这个方法实质上将n!个排列排成一个序列, • 对其中每一个排列(不是最后一个)作一次换位操作,就可得其后继排列。

  5. 以n=3为例,其六个排列的序列下: l 2 3 2 l 3 2 3 1 3 2 l 3 l 2 1 3 2

  6. 有n个元素的排列称为n排列。 • 从群论的角度问题可叙述如下,考虑有限群G及其算子集合T(现在G的元素是排列,T的元素是换位), • 能否将G的所有元素排成一个序列,每两个相邻的元素有这样的性质, • 前者使用t∈T一次,即可得后者。 • 下面用归纳法证对于排列而言,这样的序列存在。

  7. 对元素的个数n进行归纳。设n个元素为a1,a2,…,an.对元素的个数n进行归纳。设n个元素为a1,a2,…,an. • 当n=2时显然成立,共有两个排列, • 将其中的一个排列的仅有的两个元素交换位置即得另一个排列。 • 设n<p时存在n!个排列的序列,具有上述性质。

  8. 当n=p时,有p!个排列,用下述方法将它们组织成一个序列。考虑p个元素的前p-1个元素,因为p-1<p当n=p时,有p!个排列,用下述方法将它们组织成一个序列。考虑p个元素的前p-1个元素,因为p-1<p • 满足归纳假设的条件,可以得到(p-1)!个(p-1)排列, • 将最后一个元素ap加到它们末尾,即得(p一1)!个p排列,且具有上述性质, • 然后交换上述最后一个排列中元素ap和元素a1(现在al并不一定在第一个位置)的位置,

  9. 考虑这个排列的前(p-1)个元素,满足归纳假设的条件,可得(p-1)!个p排列(它们最末尾的元素为a1);考虑这个排列的前(p-1)个元素,满足归纳假设的条件,可得(p-1)!个p排列(它们最末尾的元素为a1); • 然后交换元素a1和元素a2,又可得 • (p-1)!个p排列,其末尾元素为a2; • 交换元素a2和元素a3,得(p一1)!个p排列,…, • 直至元素ap-2与元素ap-1交换位置, • 再得(p-1)!个p排列,其末尾元素为ap-1.

  10. 从而p个元素的每一个都出现在 • (p-1)!个p排列的末尾, • 因此共有p× (p-1)!=p!个p排列, • 且它们都是互不相同的, • 每两个相邻的p排列有这样的性质: • 前者使用一次换位操作就得到了后者。证毕。

  11. 从而,产生n!个n排列的问题变成给定一个n排列,如何确定要交换位置的两个元素。从而,产生n!个n排列的问题变成给定一个n排列,如何确定要交换位置的两个元素。 • 令序列中第m个排列为 • a1,a2,a3,⋯,an • 需要交换位置的两个元素为 • ar 和ah (r<h),ah在ar的右边,

  12. 这告诉我们a1,a2,…,ah-1 • 的(h-1)!个排列已经产生完毕, • 因此才需将其中的一个元素ar与它们右边的元素ah交换位置, • 从而m必是(h-1)!的倍数。 • m必不是h!的倍数。 • 换言之,h是具有下述性质的最小整数j: • m不能被j!整除。

  13. h的值确定以后,r就很容易确定了。 • 上面的证明指明了确定r的方法。分两种情况: • (1)如a1,a2,…,ah-l都比ah小,则选择al,a2,…,ah-1中最小的元素与ah换位, • 不然则 • (2)选择a1,a2,…,ah-1中比ah大的元素中最小者与ah换位。

  14. [例1] n为5.产生的第102个排列为 • 2 1 5 3 4 • 求第103个排列。 • m=102,因为 102÷3!=17余0 • 102÷4! = 3余30 • 所以,h=4,即元素3要与其左的一个元素交换位置,比3大的元素只有一个,为5, • 所以3和5交换位置,得第103个排列为 • 2 1 3 5 4

  15. [例2] n=4,4!=24,使用上述方法产生的24个排列如下所示(自上而下,再向右): • 1234 432l 1342 1423 • 2134 342l 3142 4123 • 2314 2431 3412 2143 • 3214 423l 4312 1243 • 3124 324l 4132 4213 • 1324 234l 1432 2413

  16. 本节的主要结果是函数permu, • 它需要三个函数: • int FAC(int n) • //计算n的阶乘 • {int i =2, k=1; • for ( ;i<=n; ) k*=i++; • return k; • }

  17. void SWAP(int x,int y,int a[ ]) • //交换数组a中下标为x及下标为y的元素的值 • {int t; • t=a[x]; • a[x] = a[y] ; • a[y] =t; • }

  18. void PRlNT(int M, int n, int a[ ]) • {//打印n排列a及其序号M • int i=1; • printf (M); • for (;i<=n;) printf (a[i++]); • }

  19. void PERMU (int n); • //产生n个元素1,2,…,N的n!个排列 • 产生第一和第二两个排列; • M=2; • while(M< fac (n)) • //每循环一次, 产生两个排列 • {确定h;确定r; • SWAP (r, h, a); PRINT(++ M, n, a); • SWAP (1, 2, a); PRINT(++ M, n, a); • }

  20. 产生第一和第二两个排列 • for( i=l ;i<=n; i++) a[i]=i; • PRINT(1,n,a); (2) • SWAP(1, 2, a); • PRINT(2,n,a); (3)

  21. 确定h; • h=2; (4) • do h2=FAC (++ h) ; (5) • while(M%h2==0) ; • 可修改为 • h=2; h2=2; (4) • do h2 *= ++ h ; (5) • while(M%h2==0) ;

  22. 确定r; • r=1; j=0; (6) • TEMP =MAXlNT; • for( i=l; i< h; i++) • {//寻找最小的值 • if(a[i] <a[r]) r=i • //寻找大于a[h]的最小值 • if((a[i] >a [h]) && (a [i] <TEMP)) • { j=i; • TEMP=a[i] • } • } • if(j ) r=j;

  23. 注1 当M为奇数时,h的值必为2,r的值则为1, 即需要交换第1个、第2个元素的位置, 因此过程PERMU中while语句的循环体每执行一次产生两个排列, 用前述方法确定h、r,交换a[h]、a [r]得到一个排列, 然后再交换a[1]、a[2]直接得到另一个排列。

  24. 注2 过程PERMU按前面的思路编写,为的是容易理解,为加速运行,将确定r的程序段更改为: • r=0;TEMP=MAXINT; • for( i=l; i< h; i++) • if((a[i] >a [h]) && ( a [i] <TEMP)) • {r=i; TEMP=a[i];} • if( r= =0) • { r=1; • for( i=2;i<n;i++) • if(a[i]<a[r]) r=i; • }

  25. 经这样更改,不仅省时间,还省去变量j和函数FAC经这样更改,不仅省时间,还省去变量j和函数FAC

  26. 注3 还有一种方法确定r的值,也分两种情况。 • ①如al,a2,…,ah-1都比ah大,则选择a1,a2,…,ah-1中最大者与a[h]交换,否则 • ②选择a1,a2,…,ah-1中比ah小的元素中最大者与a[h]交换。以n=4为例, • 用上述方法得到的24个排列为

  27. 1234 4213 4132 3241 • 2134 2413 1432 234l • 3124 2143 3412 243l • 1324 1243 4312 4231 • 2314 1423 1342 4321 • 3214 4123 3142 342l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