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0

高速公路交通控制

高速公路交通控制. 刘 澜 教授. 1 高速公路的交通特性及存在问题. 高速公路概述. 高速公路定义: 4 车道以上、双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 平原高速公路. 山区高速公路. 我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 25000 辆以上,专供汽车 分道高速行驶 并 全部控制出入 的公路”。.

bert-davi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高速公路交通控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速公路交通控制 刘 澜教授

  2. 1 高速公路的交通特性及存在问题 高速公路概述 • 高速公路定义:4车道以上、双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

  3. 平原高速公路 山区高速公路

  4. 我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5. 一般能适应120公里/小时或者更高的速度,要求路线顺畅,纵坡平缓,路面有4个以上车道的宽度。中间设置分隔带,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级路面,为保证行车安全设有齐全的标志、标线、信号及照明装置;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路上行走,与其他线路采用立体交叉、行人跨线桥或地道通过。

  6. 高速公路主要存在交通安全和交通拥挤问题。

  7. 1)交通拥挤

  8. 交通拥挤的分类 常发性交通拥挤 偶发性交通拥挤 运行因素 市区高速公路最常见的偶发性问题 1.交通需求超过容量 2.不受限制的入口匝道 3.出口匝道排队 4.收费站收费 1.事件和交通事故 2.不利的气候条件 3.作业区影响 几何因素 1.车道减少 2.交织路段短 3.道路横断面窄 4.标志短缺 5.视线不良 6.互通式立交不合标准

  9. 交通需求超过容量

  10. 驾驶员的 判断错误 公路的 几何特征 车辆故障 交通量 增大 险恶的 气候条件 交通流的 相互作用 驾驶员不熟 悉高速公路 驾驶方法 2)交通安全问题

  11. 安全问题

  12. 安全问题

  13. 3)解决高速公路交通问题的方法 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1、新建高速公路或在原有线路上附加支线,但成本很高。 2、对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运行进行控制,成本仅占公路全部投资的5%~10%。

  14. 高速公路的交通控制对策: 高速公路的交通控制,就是对一些主要交通参数,如交通量、交通密度、速度、占有率、堵塞度以及交通状况、路面状况和气象参数等进行实时观察和测量,根据交通参数及交通条件的历史数据或实时采集的数据,按照某种预定的性能准则来调节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参数,从而使公路自动地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

  15. 高速公路的 交通控制策略 偶发性交通问题 的控制策略 常发性交通问题的控制策略

  16. 监视系统 偶发性交通问题控制策略: 消除或防止引起事件的原因,管理好事件 邻近地段的交通需求,并使高速公路尽快 恢复到正常服务水平。 驾驶员信息系统 事件服务系统

  17. 常发性交通问题的控制策略 • 控制交通需求控制 主要技术: 1、入口匝道控制 2、高速公路干道控制 3、优先通行权控制 4、通道控制 • 通过几何改善来提高通行能力 • 管理旅行需求

  18. 2 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的基本概念与参数 1)道路通行能力 在一定的道路、交通状态和环境下,单位时间内(良好天气情况下),一条车行道或道路的某一段面上能够通过的最大车辆数量,也称为道路(交通)容量,简称容量,单位是veh/h。

  19. 车辆多指小客车,当有其他车辆混入时,均采用等效通行能力的当量小客车为单位。

  20. 2)平均交通量 某一时间段内交通量的平均值作为该时间段的代表交通量。一般包括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和周平均日交通量。

  21. 3)高峰小时交通量(PHT) 在观察时段内交通量最大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该小时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一般高峰小时都按整点计算。

  22. 4)设计小时交通量 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是最合适的。 5)车头时距 相邻两车辆经过同一地点的时间间距称为车头时距。 6)车头间距 同一时刻相邻两车车头之间的距离称为车头间距。

  23. 7)速度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车速分地点车速、行驶车速、区间车速、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等。 85%位车速 15%位车速

  24. 8)占有率和密度 占有率有空间占有率和时间占有率之分。 在观测路段长度内,行驶车辆总长度占该路段长度的比例称为空间占有率。 在一定时段内,全部车辆通过某一断面所需时间的累计值占该时段的比例称为时间占有率。

  25. 9)服务水平 该标准通常以行驶的通畅程度,行驶的自由度、连续性、方便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来表征。 高速公路运输的服务水平包含了行程速度、交通流量、交通密度等指标。

  26. 低密稳 定流 中密稳 定流 高密稳 定流 接近饱 和状态 过饱和 状态 自由流 车流密度 车流密度 车流密度 车流密度 车流密度 车流密度 <42辆小客车/km/车道 >42辆小客车/km/车道 <12辆小客车/km/车道 <19辆小客车/km/车道 <26辆小客车/km/车道 <8辆小客车/km/车道 美国将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服务水平划分为6级。 F级 D级 E级 A级 B级 C级

  27. 10)服务流量 在通常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管制条件下,在给定的时间周期内保持规定的服务水平,合理地期望车辆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某一断面的最大小时流量。

  28. 3 高速公路匝道控制 3.1 入口匝道控制概述 入口匝道控制的基本原理就是限制进入高速 公路的车辆数目以保证高速公路自身的交通需求 不超过其交通容量。

  29. 高速公路出/入口 高速公路立交匝道

  30. 增加高速公路实际通行能力(增加匝道整体的驶入量)增加高速公路实际通行能力(增加匝道整体的驶入量) 减少高速公路主线上行驶车辆总的行程时间 减少通道内全部行驶车辆的行程时间 在高速公路主线和入口匝道上,消除或减少车辆中的冲突和事故 改善交通流的平稳性,减少车辆的不舒适感和环境干扰 1、入口匝道控制的目标 • 入口匝道控制的目标是上述的一个或全部

  31. 2、入口匝道控制的条件 • 在通道区域内必须有可供使用的附加容量 (即可替换的路线、时段或其他运输方式) • 在入口匝道上应有足够的停车空间 可供等待匝道交通信号的车辆使用 • 交通模式必须适合 • 在高速公路下游出口处必须有可能利用的容量 • 匝道与主线有足够的交织区且视距良好

  32. 匝道调节 在匝道上使用交通信号灯对进入车辆实行计量控制,也可通过收费站的收费车道开放数来调节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数 。 匝道关闭 匝道关闭可通过自动路栏、交通标志、人工设置隔离墩把某些入口匝道关闭。 3、入口匝道控制方法 入口匝道控制

  33. 入口匝道的关闭 匝道关闭就是对所有交通都实行关闭,不允许车辆进入高速公路,维持高速公路不拥挤。 匝道关闭分:永久性关闭;在高峰期以及偶发性拥挤期短期关闭。 永久性关闭主要用在立交非常接近、交织问题十分严重的地方,永久性关闭方法一般缺点多于优点。

  34. 只在下述几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匝道关闭: 1)由于大雾、大雪等异常天气,导致高速公路失去通行能力。 2 )入口匝道上游的高速公路的交通需求已达到下游道路容量,而可替换道路上还有足够的容量可供使用。 3 )潜在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很少。 4 )在入口匝道上没有足够的停车空间。

  35. 人工设置路栏 设立关闭标志 自动路栏关闭 匝道关闭方法

  36. 在关闭匝道控制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关闭时机的选择,需要采集高速公路上的交通 流量数据及气象数据,以经验数据为参考,综 合判断匝道关闭的时机。

  37. A B 定时控制 感应控制 C D 整体定时 控制 汇合控制 • 入口匝道调节方法:

  38. A、入口匝道定时控制 定时控制是指根据历史情况的调查掌握交通 流的统计情况,把一天划分为若干时段。假定每 个时段内,交通流状况基本不变,以此作为依据 来确定每个时段内一组不变的入口调节率,使某 项性能指标最优。

  39. 控制器 信号灯 路面标记 检测器 定时控制系统包含

  40. 在定时控制系统中,匝道信号以固定的 周期运行,周期中红黄绿信号的配时取决于 所使用的调节形式是单车调节还是车队调节。

  41. (1)单车调节 匝道调节信号配时规定在每个绿灯时段只允许放一辆车进入高速公路。 (2)车队调节 当要求调节率大于900veh/h时,必须采用每周期允许两辆或两辆以上的车辆进入高速公路,称这种方式为车队调节方式。 周期内各灯色间隔时间还要取决于所使用的车队调节类型,即串行的或双列的。

  42. 串行调节:在这种方式下,车辆是一辆接一辆放行的,因此要有足够长的绿灯加黄灯时间,以便允许每个周期内要求放行的车辆均能通过。 双列调节:在这种方式下,每个周期并列放行两辆车。双列调节可以达到的最大调节率约为1100veh/h。

  43. 入口匝道调节率主要依据匝道上游需求、 下游容量、匝道需求以及调节率的上下约束条 件、道路条件等因素来确定,主要用于预防高 速公路上的常发性拥挤。

  44. 匝道调节率r(veh/h)的计算公式为 r = qc - qd(15-1) qc (veh/h)为匝道下游容量; qd (veh/h)为匝道上游交通需求。 匝道调节周期长度C(s)为 (15-2) n为每个调节周期允许进入的车辆数, n=1,2,3。

  45. 匝道调节率r还要受下列条件约束: d(veh/h)--匝道到达率 T(h)--时段长度 PMAX--匝道上允许的最大排队车辆数 P0--匝道上初始排队车辆数 Rmin--调节率下限值,一般取180veh/h Rmax--调节率上限值,单车调节900veh/h,车队调节为1100veh/h。

  46. B. 入口匝道感应控制 以交通量实时检测数据为依据来确定匝道 调节率,因而能响应交通流的随机变化。

  47. 感应调节系统构成如图所示。

  48. 为了实时反映车辆构成、气候条件等因素对交通为了实时反映车辆构成、气候条件等因素对交通 流的影响,增加感应调节系统的适应性,可在系统中 安装用来确定交通组成和气候条件的检测器。

  49. 交通需求- 通行能力控制 占有率控制 实时比较匝道上游交通量和下游容量的基础上选择匝道调节率,其目标是更好地利用有效道路容量。 对匝道的上游或下游的占有率进行实时测量来估算下游剩余容量Δqc,再来确定入口匝道的调节率。 入口匝道感应控制的方法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