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遗传与进化

修. 二. 必. 遗传与进化.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一、萨顿的假说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假说建立在以下事实基础上: 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关系。. 平行. 1.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 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 在 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 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独立. 体细胞. 配子. 3.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也是如此。 4.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 ,

beth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遗传与进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 必 遗传与进化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2. 一、萨顿的假说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假说建立在以下事实基础上: 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平行

  3.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独立 体细胞 配子

  4.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也是如此。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

  5.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实验现象:摩尔根将偶然发现的一只白眼雄性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全为。F1雌雄果蝇交配,F2个体表现为,, 。 2.为解析上述现象,摩尔根提出假说:控制果蝇该性状的基因. 。 红眼 雌果蝇全为红眼 雄果蝇中1/2红眼 1/2白眼 位于X染色体上, 且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

  6. 3.用遗传图解表示摩尔根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析。3.用遗传图解表示摩尔根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析。 P 红眼(雌)×白眼(雄) F1(红眼雌)×(红眼雄) F2 XWXW XwY XWXw XWY ♂ ♀ XWXW XWY XwY XWXw

  7. 4.摩尔根的假说能合理地解释实验现象,后来又通过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些解释。即将杂合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后代表现型将是.4.摩尔根的假说能合理地解释实验现象,后来又通过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些解释。即将杂合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后代表现型将是. . ,所获得的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预测后代表现型将是 . ,实验结果都与预期的相一致,摩尔根是第一个用实验证实基因就在.上的科学家。 测交 红眼雌性、 白眼雌性、红眼雄性和白眼雄性,它们的 比为1∶1∶1∶1 子代中雄性果蝇都为白眼,雌性果蝇都为 红眼 染色体

  8. 三、伴性遗传特点(仅考虑XY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三、伴性遗传特点(仅考虑XY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 1.伴X隐性遗传 患者基因型。 遗传特点:隐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上;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往往有隔代遗传和遗传现象;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实例: 、血友病、果蝇的白眼、女娄菜的针形叶。 XbXb、XbY X染色体 交叉 女患者 色盲

  9. 2.伴X显性遗传 患者基因型。 遗传特点:显性的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往往有代代遗传观象; 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3.伴Y遗传: 遗传特点:患者全为,且传递方向是“父→子→ ”。 XDXD、XDXd、XDY 多于 连续 男患者 男性 孙

  10. 四、性别决定的主要方式 ♂ ♂ XX XY ZW ZZ X Z、W Z X、Y

  11. 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1)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2)在减数分裂形成时,等位基因随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遗传给后代。 独立性 配子 同源染色体 配子

  12.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彼此分离的同时,. 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分离和组合 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 色体

  13. 一、关于类比推理的方法 1.类比推理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又称合理性推理。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14. 2.生物的遗传要通过生殖过程来实现,遗传基因随着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传递和重组。若把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则是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2.生物的遗传要通过生殖过程来实现,遗传基因随着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传递和重组。若把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则是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15. 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 )

  16. 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 B.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C.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

  17. 根据性别决定可知,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而母亲有两条X染色体,父亲只有一条X染色体,若DNA的碱基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两个女儿从父亲那里获得的X染色体应该相同。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选项C符合题意。 C

  18. 二、性染色体的来源和伴性遗传 1.正常男、女染色体分组:男44+XY、女44+XX,与常染色体一样,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既存在于体细胞,也存在于生殖细胞。但在进化过程中,Y染色体上许多基因缺失,形成了X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在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的状况,同时进化过程中Y染色体上形成一些特有的基因,如雄性决定基因。

  19. 2.伴性遗传是由于异型性染色体之间存在“非同源区段”(如图所示)2.伴性遗传是由于异型性染色体之间存在“非同源区段”(如图所示)

  20. (1)在同源区段中,X和Y染色体都有等位基因,在遗传上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一样,X与Y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分离。(1)在同源区段中,X和Y染色体都有等位基因,在遗传上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一样,X与Y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分离。 (2)在非同源区段中,基因可能只存在于X或Y上,如只在Y上,则遗传为伴Y遗传。如只在X染色体上,则为伴X遗传。 (3)性别决定方式只在有性别的生物才有;性别决定的方式有多种,XY型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是一种主要方式。

  21. 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请回答:

  22.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 的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片段。 Ⅱ-2 Ⅰ

  23.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Ⅰ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 . . 。 Ⅱ-1 不一定。例如母本 为XaXa,父本为XaYA,则后代男性个体为 XaY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 个体为XaXa,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

  24. (1)血友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基因位于甲图中的Ⅱ-2片段,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片段。 (2)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应部分才能发生交叉互换,所以是Ⅰ片段。 (3)从乙图看出,患该病的全部为男性,则可以推出该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Ⅱ-1片段上。 (4)不一定,举例见答案。

  25. 三、伴性遗传与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三、伴性遗传与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1.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 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6. 2.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遗传时,由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整个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27.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28.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 常染色体 X染色体 雄蝇灰身直毛 雌蝇灰身直毛 BbXFXf BbXfY

  29.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1∶5 BBXfY BbXFY bbXFY

  30. (1)分析子代雌蝇与雄蝇的表现型: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3∶1,这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且灰身对黑身是显性的;直毛与分叉毛这对性状的遗传在雌雄个体中出现不同的表现,应该属于性染色体遗传,并从雌蝇中推知:直毛对分叉毛是显性的。

  31. (2)(3)题从后代中雌雄个体中灰身∶黑身都等于3∶1,不难推出:亲代果蝇是Bb×Bb。由雌蝇分析:性状中只出现直毛,说明雄性亲本为XFY;由雄蝇分析:性状中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为1∶1,说明雌性亲本能提供XF和Xf,其基因型是XFXf。所以亲代果蝇的表现型分别是雌蝇灰身直毛(BbXFXf)、雄蝇灰身直毛(BbXFY)。(2)(3)题从后代中雌雄个体中灰身∶黑身都等于3∶1,不难推出:亲代果蝇是Bb×Bb。由雌蝇分析:性状中只出现直毛,说明雄性亲本为XFY;由雄蝇分析:性状中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为1∶1,说明雌性亲本能提供XF和Xf,其基因型是XFXf。所以亲代果蝇的表现型分别是雌蝇灰身直毛(BbXFXf)、雄蝇灰身直毛(BbXFY)。

  32. (4)BbXFXf×BbXFY形成后代中为灰身直毛雌蝇的所有个体有:BBXFXF、BBXFXf、BbXFXF、BbXFXf、BbXFXF、BbXFXf。由此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5。(4)BbXFXf×BbXFY形成后代中为灰身直毛雌蝇的所有个体有:BBXFXF、BBXFXf、BbXFXF、BbXFXf、BbXFXF、BbXFXf。由此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5。 (5)亲本BbXFXf×BbXFY形成后代中子代雄蝇中为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BBXfY和BbXfY,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bbXFY。

  33. 探究课题 遗传类实验的答题技巧 遗传规律的验证 一、理论归纳 核基因分布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大多为X、Y)。判断基因的位置主要是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上。质基因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上。

  34. 判断方法:(1)选择亲本,确定基因(核基因)的位置。由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无关,X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有关,因此:判断方法:(1)选择亲本,确定基因(核基因)的位置。由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无关,X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有关,因此: ①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利用雌性隐性性状和纯合雄性显性性状个体交配来判断。若子代只表现为一种表现型,则在常染色体上;若子代表现为两种表现型,且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则在X染色体上。

  35. ②不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利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判断。利用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正交和反交,若结果一致,则在常染色体上,若结果不一致,则在X染色体上。②不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利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判断。利用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正交和反交,若结果一致,则在常染色体上,若结果不一致,则在X染色体上。 (2)根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推断:

  36. 若告诉某一性状在子代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比例或数量,则依据该性状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是否一致即可确定。若告诉某一性状在子代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比例或数量,则依据该性状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是否一致即可确定。

  37. 据表格信息:灰身与黑身的比例,雌蝇中3∶1,雄蝇中也为3∶1,二者相同,故为常染色体遗传,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雌蝇中4∶0,雄蝇中1∶1,二者不同,故为伴性遗传。据表格信息:灰身与黑身的比例,雌蝇中3∶1,雄蝇中也为3∶1,二者相同,故为常染色体遗传,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雌蝇中4∶0,雄蝇中1∶1,二者不同,故为伴性遗传。 (3)质基因为典型的母系遗传,利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判断即可。 (4)Y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只表现在雄(男)性。

  38. 1.一只雌鼠的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突变,使得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若该雌鼠为杂合子,让其与野生型雄鼠杂交,子一代如下表1:1.一只雌鼠的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突变,使得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若该雌鼠为杂合子,让其与野生型雄鼠杂交,子一代如下表1:

  39. 再从F1中选用野生型♀、突变型 ♂的个体进行杂交,其后代(F2)表现如下表2:

  40. 由此可推知该基因突变为(注:突变型基因为显性基因的是显性突变;突变型基因为隐性基因的是隐性突变( ) A.显性突变、位于常染色体上 B.隐性突变、位于常染色体上 C.显性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 D.隐性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

  41. 由表2可知F2中雌雄表现不一致,可确定为伴性遗传。再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突变型为杂合子,假设亲代雌鼠为XBXb,若野生型为XBY,则F1雌性只有一种表现型,雄性有两种表现型,与表1不相符,若野生型为XbY,则F1雌性、雄性都有两种表现型,与表1相符,证明野生型雄鼠基因型为XbY,进而推出突变型雌鼠基因型是XbXb→XBXb。由表2可知F2中雌雄表现不一致,可确定为伴性遗传。再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突变型为杂合子,假设亲代雌鼠为XBXb,若野生型为XBY,则F1雌性只有一种表现型,雄性有两种表现型,与表1不相符,若野生型为XbY,则F1雌性、雄性都有两种表现型,与表1相符,证明野生型雄鼠基因型为XbY,进而推出突变型雌鼠基因型是XbXb→XBXb。 C

  42. 2.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 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 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3. 由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交配,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眼,推知红眼对白眼是显性;子代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性状与性别有关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生物性状才表现出自由组合。 C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