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傳播科技、再現、數位落差

傳播科技、再現、數位落差. 傳播科技. 「科技」是什麼?. 「科技」 ( Technology )一詞源自希臘文 techne logia techne 的意思是「技能」與「藝術」 。海德格:不僅止於工匠的技巧,是思考與藝術。或是詩? logia 則指的是「研究」。 「科技」就是技能的研究,其中涉及資源( resources )改造,以利於實際用途。. 科技:改造資源與環境控制?. 人們通常把科技視為工具的創造與環境的控制。

bets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傳播科技、再現、數位落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傳播科技、再現、數位落差

  2. 傳播科技

  3. 「科技」是什麼? • 「科技」 (Technology)一詞源自希臘文 techne logia • techne 的意思是「技能」與「藝術」 。海德格:不僅止於工匠的技巧,是思考與藝術。或是詩? • logia 則指的是「研究」。 • 「科技」就是技能的研究,其中涉及資源(resources)改造,以利於實際用途。

  4. 科技:改造資源與環境控制? • 人們通常把科技視為工具的創造與環境的控制。 • 換句話說,科技是「人類為了達成預期結果所採用的一種設計,藉著儀器和規則的運作,改造資源利用的效率,而得以減低環境中的不確定性。」 然而以上定義並不充分。 • 「改造資源」與「環境控制」並非人類所獨有的本領。 • 例如,大自然中有許多動物也懂得利用資源來改造環境。

  5. 科技的重要面向科技 • 意味著超越,透過創新,使得物質或非物質的組合效能提昇。 • 科技可以累積經驗,讓工具不斷更新,並超越前人。 • 為了這個目的,人類科技科技通常必須透過符號溝通和累積訊息。 • 科技本質上也是一個加速的過程,科技的改進和融合會使得產生速度加快。

  6. 摩爾定律 • 摩爾(Gordon Moore)早期是積體電路的發明者,後來也曾經擔任英特爾公司的總裁。 • 他發現: 「電晶體表面積的製作成本,每隔十八個月會降低一半:但是速度卻會增加一倍。」 • 後人把這個發現稱為「摩爾定律」(Moore’s Law on Integrated Circuits) • 晶片製作成本下降而效能增強,使得微處理技術得以應用在各種傳播工具上。

  7. 摩爾定律

  8. 科技相關的概念 • 新科技通常指的是「最近才發現」的解決方案 • 高科技通常是指「高門檻」的解決方案。 • 高門檻來自資金、 技術、知識、通常也就產出較高的附加價值。 • 硬科技:指的是實體的解決方案,軟硬體儀器設備 • 軟科技:則指制度和規則(理性知識) 新科技與高科技都是相對的詞彙。 • 所以,昨日的新科技,將是今日的骨董;而今日的高科技,明日或將一文不值。

  9. 科技一定帶來比較好的生活嗎? • 科技一定符合人類預期結果嗎? • 科技可能帶來哪些副作用? • 科技一定帶來比較好的生活品質嗎? • 人類如不採納新科技,就一定無法存活嗎?

  10. 新科技既出,舊媒體消逝? • 費德勒:老媒體不死,它們只是不斷變形。 • 共榮圈:舊媒體與新科技會共存共榮 • 變形:科技型式本非孤立發展。 • 繁衍:科技型式雖更新,符碼則歷久彌新。 • 生存:為了生存,媒體不斷從事調適與進化 • 機會:社會、經濟、政治提供科技發展的誘因 • 推遲:需要一段時間,新科技才會被普遍採納。

  11. 什麼是「傳播科技」?

  12. 「傳播科技」解決人類傳播的問題 • Beniger (1986) 認為傳播科技是「人類為了解決資訊處理的問題,而提出的各種解決方案」 。 • 所謂「資訊處理」,包括資訊的蒐集、傳遞、分析判斷、儲存、呈現等活動。

  13. 「傳播科技」涵蓋人、組織和技術 • Rogers (1986) 對傳播科技下的定義: • 傳播科技是硬體設備、組織結構、以及社會價值的集合 • 透過傳播科技,團體或個人得以蒐集、傳遞、儲存、呈現資訊內容。 • 傳播科技不僅止於討論軟硬體設備的問題而已:傳播科技還應該探討人和科技的關係,以及社會和科技的關係。 • 讓我們看看下一頁的示意圖!

  14. 傳播科技的範疇 人文面向 組織面向 人生目標、價值觀、 政治、經濟、軍事、產業的 倫理、信仰創意 組織系統結構與發展 廣義的傳播科技 狹義的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 資訊、知識、資源、設備、技術、商品 資料來源:修改自 Pacy (1983)

  15. 傳播科技的進程 • 把三百六十五個世紀當作一天 • 如果把人類出現在地球上以後的三萬六千多年當作一天,也就是用廿四小時來描繪人類的傳播史。 • 那麼,在黃昏之前毫無動靜:到了晚間八時四十分文字才出現。 • 我們目前所認知的傳播新科技,則大都在子夜十二點鐘前的幾秒鐘前才問世。

  16. 當代傳播科技的匯合 • 媒體匯合(media convergence),資訊處理、儲存、和呈現的技術,不斷改進與融合。 • 線纜傳輸技術和視聽技術的改進與融合,造就了有線電視系統。 • 網路技術出現,整合了電話、電影、音響與家電。 • 技術的改進與融合不僅造就新媒體,同時也造就新產業與新市場。

  17. 傳播革命形成「地球村」 • 當代傳播工具高度發展,修正人類所受到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把這個世界縮小得幾乎沒有距離。 • 傳播學者麥克魯漢形容,整個地球上的人類彷彿共同生活在一個不受時空限制的村落之中,即所謂「地球村」。 • 人類進入衛星傳播時代之後。全球社會的動態可在彈指之間掌握。

  18. 新科技既出,舊媒體消逝? • 費德勒:老媒體不死,它們只是不斷變形。 • 共榮圈:舊媒體與新科技會共存共榮 • 變形:科技型式本非孤立發展。 • 繁衍:科技型式雖更新,符碼則歷久彌新。 • 生存:為了生存,媒體不斷從事調適與進化 機會:社會、經濟、政治提供科技發展的誘因 • 推遲:需要一段時間,新科技才會被普遍採納。

  19. 傳播科技與社會變遷

  20. 傳播科技必然改變社會? • 「幸虧有手機、衛星、和有線電視這些新發明,使得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方便!」 • 「網際網路其實是軍人和資本家一起搞出來的玩意兒!」 • 類似這樣的論調,背後其實隱藏著人們對傳播科技的不同看法。 • 正在看著報紙、聽著廣播、或盯著電腦螢幕的你,能夠分辨出這些不同的見解嗎?

  21. 傳播科技和社會變遷之間 • 關於「傳播科技」和「社會變遷」之間的關係,過去的討論大致可以歸納成三種意見: • 第一種意見主張「科技決定了社會變遷」 • 第二種意見「社會力量型構了科技」 • 第三種意見則主張「科技與社會力量互為因果」

  22. 第一種看法: 「科技決定論」 • 科技決定論者認為,科技發展會主導了社會的走向,也因而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 例如,網際網路的發明,而使得電子商務崛起, 改變我們社會生活的習慣。 • 傳播科技的快速變遷,是社會和歷史形貌改變的主因。 • 以網際網路為例,主張科技決定論的學者會這樣說:「由於人類科技高度發展,網路這項發明逐漸被世人所樂於採納,最後全盤改變了社會的風貌。」

  23. 第二種看法:「社會選擇科技」 • 持這種主張的人認為,社會的需求才是科技發展的原動力。 • 特別是,任何新科技的研究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資金,如果不是社會主流結構提供誘因,怎麼會有新科技問世? • 「科技不是上帝的禮物,而是人類的選擇!」 • 以網際網路為例,主張社會決定論的學者會這樣說 :「由於資本主義發展的轉型,而有電子中介交易的需求,網際網路在此過程中被選擇成為新媒體。」

  24. 第三種看法:「科技和社會互動」 • 有些學者則站在「科技決定論」和「社會決定論」的中間,認為科技與社會存在著辯證的關係。 • 社會型構決定傳播科技早先的風貌,隨著人們開始普遍使用科技,社會結構也因此被改變。 • 以網際網路為例,主張「互動論」的學者會這樣說:「網際網路的誕生與發展,固然源自於資本主義轉型的需求,但是隨著網路的普及使用,最後這個社會本身的結構和走向,卻也被網路所改變。」

  25. 你有什麼看法? • 你能不能引用報章雜誌中所刊載的某一篇文章為例,指出作者的立場? • 在以上關於傳播科技的三種看法當中,你相信哪一種?

  26. 傳播新科技與社會問題 數位落差與網路素養

  27. 傳播新科技=現代化?多元? • 台灣資訊社會發展出現了原先社會之不平等現象有擴大或惡化的跡象,此即所謂的「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 • 這個現象的存在,基本上與資訊社會發展的原始理想背道而馳。 • 儘管資訊科技本身的發展一日千里,資訊科技的演進與傳佈其實是由整體社會環境中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等各個層面的影響力量彼此交互作用的產物。

  28. 現象1:數位落差 傳播科技拉大社會階層

  29. 數位落差(鴻溝)

  30. 知溝假說 • 七0年代的傳播理論中,知溝理論無疑是影響層面極大的一個理論。 • 它的基本假設認為: • 社會系統中,大眾媒介資訊輸入增加,則社會經濟地位較高者,獲得資訊的速度也較快 • 所以高、低社會階層間的差距是愈來愈大,而非縮小。 Philip J. Tichenor

  31. 知識鴻溝的假說 獲取資訊量

  32. 知溝理論的批評 • 知溝理論雖是北美實證研究,但具有人道關懷,馬克思主義色彩,它強調資訊的不平等,即權力的不平等。 • 此一理論於對傳播科技普及社會知識的說法,也提出質疑、批評,認為媒介角色強化了社會的不平等,是另一種資源不公。

  33. 數位鴻溝的影響 • 電腦正不斷拉開人們社會地位、資訊、知識之間的距離,我們應當如何因應? • 個人熟悉新科技的程度,以及使用電腦的能力,往往會影響到受教育、工作和成長的機會 。 • 美國商業部的調查顯示,家計年收入在美金7萬5千元以上者,比低收入戶有多20倍的機會使用網際網路,而且有高於9倍以上的時間是在家中使用電腦。

  34. 電腦在社會大眾間劃下鴻溝? • 美國著名的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研究也顯示,美國的成年人,現在約有5成利用網路,估計到2005年時,會有 7成5的成年人利用網路,但仍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未上網。 • 這些沒上網的人,卻偏偏又是社會地位與經濟能力的弱者,屆時在網路化的社會裏將舉步維艱,與使用網路充滿活力、快步朝前的人相較,落差越來越大,永遠沒有趕上的希望。

  35. 數位落差與階級 • 上網,與社會經濟的階層有明顯的差距。所謂社會經濟階層,是指教育程度及收入所得的綜合差距,而研究結果顯示: • 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多,使用網路的機率越大。 • Gartner 用四萬戶美國家庭作為研究對象,把他們的社會經濟狀態分成四個階層,各階層對網路的使用是: • 最低層僅有 35% 上網 • 中低層有 53% 上網 • 中高層則有 79% 上網 • 而最高層則高達 83% 上網。

  36. 上網歷史與資訊優勢 • 上網歷史的長短,產生使用經驗的不同。 • 上網越久、經驗越多的人,越能活絡運用網上的優勢,像網上購物、網上理財等功能 • 上網時間短、經驗不足的人,僅能作簡單的資料查詢。 • 實證結果顯現 • 社會經濟的最低階層,有一半人是從 1999 年才開始上網的,由於他們經濟狀況的弱勢,談不上網上購物與理財,但即使是運用政府與醫療網站的免費服務,也僅有 23% • 最高階層則有 34%。 • 上網的先後,產生了上網品質的分歧,加深鴻溝。

  37. 能否在家上網? • 低階層的人,無論從家裡或辦公室上網,都比高階層的人少。 • 最低階層僅有最高階層三分之一的人在家裡上網,僅有最高階層六分之一的人在辦公室上網。 • 最低階層與其上一層級相較,無論居家與在辦公室,都是中低階層的半數。 • 這一差異更可能因寬頻的普及而放大,寬頻與無線網路所帶來的轉變及好處,最低階層反而是最不易受惠的一群。 • 所以寬頻日益普及,更加深了上網品質的分歧。

  38. 數位鴻溝的影響 • 社會大眾間會不會因為數位科技分成兩種類型? • 上網v.不上網 • 閱讀量大v.閱讀量小 • 取得資訊單位成本低v.取得資訊單位成本高

  39. 弭平數位鴻溝 • 傳播與資訊政策的思考: • 資訊普及的政策能夠貫徹:電信、資訊、廣播的普及服務 • 不要光看技術層面叫大家趕快上網,更要注重長期的策略,拉近各社會經濟階層的差距 • 要讓社會大眾在家裡、在學校、在辦公室,都能容易的運用網路 • 不只網路設備要普及更要以提高「網路素養」為目標。 • 對非英語地區,還多了一層語言分歧。網際語言早已是英語,網上資料有 90% 以英語製作,不熟悉英語的人,不但可用的網域範圍狹窄,更遑論國際化、全球化。短期拉近這一差異,英語教育?

  40. 現象2:網路素養 如何上網?上網做什麼?

  41. 網路科技與人文交會的本質 • 軍事影響 • 初期:美國ARPANET • 背景:冷戰時期,備戰的思考作法、戰爭工業、政府學界與工業界合作 • 表現:系統設計特色特徵 • 夢想家玄想冥思 • Ted Nelson 的「文學機器」

  42. 台灣的網路文化 • 1990年代 台灣的學術網路才開始啟用,距離美國ARPANET已經相去二十餘年。 • 影響:台灣略過早期的理念探討、思想激盪,快速進入全球資訊網的多媒體介面時代,孕育社群文化的時間短。人文領域的工作者還來不及介入,就急急跨入商業時代。

  43. 網際網路的媒體特質 • 傳統大眾媒介 vs. 網際網路 • 就好比 火車vs. 私家車 • 時段與資訊內容 • 主駛(使)者 • 軌道道路寬窄 • 花費 • 並駕齊驅

  44. 網際網路特質 • 即時性高; • 沒有固定流程; • 資訊內容五花八門; • 媒介守門人少; • 讀者觀眾同時是節目訊息製作人; • 多人對多人的溝通

  45. 網路素養要點 ── 語言 • 網路語言特色: • 精簡扼要:因為上網價昂,時間就是金錢,對速度的要求高,如同步口語般溝通 • 密碼型態:突顯自我、我族,收排外之效 • 視覺語言:多「頭字語」,例如BRB,意思是 be right back,寫作時只寫出字首brb • 口語:就降、只要三缸

  46. 網路語言 • 語言中的認同:行話與特殊符號營造社群認同,因此與大眾媒體的簡潔易懂不同 • 語言中的權力關係: • 詳細與簡短:部屬與長官 • 打字快與慢:控制力 • 熟悉社群語言程度:在社群地位中的高低 • 語言的美學觀點? • 網路代表文化淪喪? • 新語言的不斷成長?

  47. 網路素養要點 ── 匿名 • 匿名種類: • 假名化名:演藝人員叫「李祖惜」 • 以假亂真的ID:不是須文蔚的人ID叫做須文蔚 • 名片檔:表彰個人特色 • 日常生活中對於匿名的疑懼:來電身份顯示(Caller-ID)有人不願顯示來電身份就必須設計 Caller-ID Blocking ,以阻絕去電話時的身份顯示 • 日常生活中對於無法匿名的疑懼:沒有言論自由的時代

  48. 匿名之必要:一喜一憂 • 營造多重認同? • 社會階級、個性、性別可以轉換。 • 新科技提供了創造多重真實(multiple reality)的可能性 • 有保障恣意妄為者的可能? • 現代社會促進了理性、自律、中心、穩定的個體 • 法律中的「理性人」(reasonable man) • 代議制民主中受過教育的公民 • 資本主義中精於計算的「經濟人」(economic man) • 公共教育中用學級來定義的學生 • 後現代的社會正在出現,從與現代性相異或甚至相反的認同中,滋養出不同的認同形式。電子傳播科技則深刻地強化了這些後現代特質發展的可能性

  49. 幾點關於匿名的網路素養想法 • 尊重匿名的存在:不要因為具有女性特質而騷擾之 • 匿名會有「網路人格」:營造之、尊敬之、維繫之。 • 縱使對方在名片檔中透露出慾望或想像,也不應當輕慢

  50. 網路素養要點 ── 謠言 • 原因: • 人際管道,表達關切; • 成本低廉; • 其他管道資訊可信度低, • 根本缺乏該項資訊 • 實例: • 某廠牌的鮮乳有問題 • 某廠牌的衛生棉有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