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天津理工大学应用经济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 导 论. 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和任务.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古汉语中. 经济:经邦济世 经国济民. 《 政治学 》. 经济学 研究的对象:. 《 经济论 》. 家 务.

bis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天津理工大学应用经济学教研室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 导 论 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和任务

  5.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古汉语中 经济:经邦济世 经国济民

  6. 《政治学》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经济论》 家 务 经济:家庭管理

  7. 1、重商主义学派(16世纪)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前史”) (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8. 安•德•蒙克莱田: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安•德•蒙克莱田: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 1615年《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 以整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 • 限于流通领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前史”

  9. 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17世纪中叶开始)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17世纪中叶开始) 贡献 发展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10. 资本主义 早 期 资本主义 上升时期 重商主义 学 派 古典政治 经 济 学

  11. 主要代表人物: 大卫·李嘉图 完 成 亚当·斯密 集大成 威廉·配第 开 始

  12. 3、庸俗经济学代表 (1830年以后) 共同特点: 为资本主义制度作辩护

  13. 资本主义 早 期 资本主义 上升时期 资本主义 垄断阶段 重商主义 学 派 古典政治 经 济 学 当代西方 经 济 学

  14. 新古典主义 的代表人物 主要关心的是 消费 需求 供给

  15. 1929-1933年 排队领取食品 的美国饥民 1929-1933年期间美国农场主销毁“过剩”牛奶

  16. 当代西方经济学 • 仍属于“辩护论的经济学” • 在经济运行方面有不少科学合理的内容 • 应批判地吸收和借鉴

  17. 资本主义 早 期 资本主义 上升时期 资本主义 垄断阶段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而形成发展的。 重商主义 学 派 古典政治 经 济 学 当代西方 经 济 学

  18. (三)、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的创立(19世纪中叶)

  19.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 无产阶级 矛盾 工人运动 资产阶级 1848年欧洲工人运动

  20.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继承 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主要理论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1.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的创立,是人类经 济思想史上的一场革命

  22.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23. 创立 第一阶段

  24. 付诸实践 并发展 创立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25. 列 宁 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 提出了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的学说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6. 斯大林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规律作了新的探索和概括

  27. 在改革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付诸实践 并发展 第三阶段 创立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2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学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学风)

  2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的生产

  30.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 研究的出发点 物 质 资 料 生 产 存 在 人 类 社 会 基 础 发 展

  31.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

  32. 2、人们的生产活动首先是一个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是: 劳动、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随着社会生产和劳动过程的发展,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出现了某些新的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

  33. 人的劳动

  34. 人的劳动 劳动对象

  35. 人的劳动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

  36. 劳 动 劳动过程三要素 人的因素 生产力 劳动资料 生产资料 物的 因素 劳动对象

  37. 3、物质资料生产的三个要素结合 在 一起形成一定的生产力 生产力 人们改造和征服 自然、生产 物质资料的能力 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8.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人是生产力系统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

  39.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人是生产力系统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和管理是生产力的“倍增器”

  40.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 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 生产力

  41.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人是生产力系统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和管理是生产力的“倍增器” 各要素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力

  42. (二)、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43. 从纵向看 社会生产总过程 所有制 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 基础 起点 中介环节 终点 社会生产关系 分配和 交换关系 生产关系 消费关系

  44. 从横向看 经济形式 社会生产关系 与生产力的某个发展阶段相联系,并由该阶段生产力性质决定的人们经济活动的交往形式

  45. 经济形式 社会生产关系 经济体制 国家组织、管理和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的具体形式

  46. 经济形式 国家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关系等基本经济关系所作的制度规定 社会生产关系 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

  47. 经济形式 内 在 要 求 有机 统一 社会生产关系 经济体制 基 础 经济制度

  48.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关系的总和,是经济形式、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有机统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关系的总和,是经济形式、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有机统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