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第四章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章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有关犯罪心理形成与发展的几种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 该理论的首创者是俄国的巴甫洛夫,他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奠定了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 创始人之一、美国心理家华生( J.B.Watson ),受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建立了刺激 — 反应模式: R=F ( S )形成了关于行为获得的理论。他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只要确定了刺激( S )和反应 (R) 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而任意地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bonner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四章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2. 第一节 有关犯罪心理形成与发展的几种理论

  3. 一、行为主义理论 • 该理论的首创者是俄国的巴甫洛夫,他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奠定了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 • 创始人之一、美国心理家华生(J.B.Watson),受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R=F(S)形成了关于行为获得的理论。他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只要确定了刺激(S)和反应(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而任意地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 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B.Skinner)通过对动物习性行为的研究,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学说。他认为,人类行为有“前因后果”关系,即前一个行为的后果,是后一种行为的激励因子并决定以后的行为,这就是他所谓的“强化作用”。他把强化看成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的关键。 • 根据新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犯罪心理的形成及犯罪行为的实施也是一种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即人在某种内驱力支配下实施犯罪行为,而犯罪行为的结果会对原有的犯罪心理起到强化作用,使其更加巩固恶化,进而推动其实施更严重的犯罪行为。

  4. 二、社会学习理论

  5. (一)塔尔德的模仿说 • 法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提出模仿说。1890年,塔尔德提出了三条模仿法则: • 其一,距离法则。人与人交往愈密切,模仿性越强; • 其二,上至下法则。模仿从上而下,一般低劣者模仿优越者,下层人物模仿上层人物,青年模仿长者等等; • 其三,插入法则。当犯罪行为的模仿风气流行时,一种风气可以取代另一种风气,一般是新的行为方式取代旧的行为方式。犯罪与其他社会现象都按这三种方式反复地发生。

  6. (二)萨瑟兰的不同接触理论 • 美国学者萨瑟兰(Edwin Hardin SutherLand)在其1930年出版的代表作《犯罪学原理》中,提出了“不同接触”理论,至1947完成了整个理论架构。其主要观点是 • 犯罪行为是学习而来的,犯罪是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对犯罪价值观学习的一种结果; • 犯罪行为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经由相互学习而发生的,亲近的社会伙伴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最大。 • 犯罪行为的学习还包括犯罪技巧、动机以及犯罪合理化的态度等。 • 此外萨瑟兰还认为,假如一个人形成了犯罪比不犯罪有利的观念,他将自然而然的成为犯罪者; • 不同交往可能在出现频率、持续时间、优先性与强度方面有所不同。

  7. (三)伯吉斯与艾克斯的“不同接触——强化”理论(三)伯吉斯与艾克斯的“不同接触——强化”理论 • 1966年美国学者伯吉斯(R.L.Burgess)与艾克斯(R.L.Akess)对萨瑟兰的理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形成了“不同接触一强化”理论。 • 这一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按照操作条件反射原理习得的,而且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强化,但强化主要容易在那些具有强化个人行为作用的团体中发生; • 它强调犯罪人的直接经验和其他犯罪人的影响对犯罪行为的强化作用; • 同时,该理论认为,当某一刺激引起犯罪行为时,该项刺激与实施犯罪行为的反应联想就是一种强化,而犯罪行为的发生频率在将来就会增强。 • 这里的刺激即所谓的强化物,通常包括金钱、性的需要、物质拥有以及社会态度、社会地位、社会注意等。

  8.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班杜拉(Albert Bandura)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攻击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通过学习而来的。学习的来源包括:观察学习、凭直接经验学习和生物因素。其中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行为人通过对他人行为与强化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或对已有行为加以修正。 • 大多数观察学习,发生在以下三种社会联系中:一是家庭成员的影响;二是人们所处的亚文化及这种亚文化的重复接触;三是大众传媒所提供的具有影响的范例。 • 班杜拉认为,个人与环境究竟如何相互作用才导致行为的变化,依赖于个人的认知因素。 • 环境、个人和行为三个因素相互影响、彼此关联,他反对将行为看成是简单的环境决定论。

  9. 观察学习(图示)

  10. 三、“人格结构”理论 • 本我 • 自我 • 超我

  11. 本我,本我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部分,它是人格形成的基础,由先天的本能、基本的欲望与需求组成,以原始的性冲动和破坏冲动为主,这些冲动是推动个人行为的原始动力。本我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它遵循快乐原则,盲目地追求满足与快乐。本我,本我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部分,它是人格形成的基础,由先天的本能、基本的欲望与需求组成,以原始的性冲动和破坏冲动为主,这些冲动是推动个人行为的原始动力。本我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它遵循快乐原则,盲目地追求满足与快乐。 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它处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处于中介地位。它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即道德化的自我,由自我分裂而来,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的任务是监督、限制本我不容于社会的原始冲动,指导自我以适合于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促使个人向理想努力,以达到完善的人格。 它遵循道德原则.

  12. 人格结构与行为 超我要求 现实要求行为 本我要求 自我

  13. 第二节 犯罪者不良个性的形成

  14. 一、个人社会化和犯罪者的不良个性

  15. (一)个人社会化 • 人从出生时的自然人到成长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人,是不断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个人社会化。 • 个人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文化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逐渐成为一名社会成员的过程。 • 传统观点认为,社会化过程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主张,社会化将伴随人的一生,是终生社会化。 • 按社会化发展阶段划分,有儿童及青少年期的早期社会化,成人期的继续社会化,社会化过程中发生缺陷或错误,还需要进行再社会化。可见人的社会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生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社会化内容,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 社会化,可以说是个体进入社会的合格证,而这个合格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取得的。

  16. 犯罪动机的形成

  17. 一、动机与犯罪动机的概述 • (一)动机 • 动机就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并指向于一定的目的。动机是一种来自内部的刺激,因此,我们无法观察到,只能从人的外部行为来推测行为背后的动机。而动机作为行为过程的一个中介变量,在行为产生之前就存在,并以内隐的方式支配着行为的方向和强度。 • 动机的产生受来自主体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个体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心理基础,而外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动机产生的条件:

  18. 动机产生的条件: • 1.需要 • 2.诱因 • 3.个性

  19. (二)犯罪动机 • 1.定义 • 犯罪动机是直接推动或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心起因。

  20. 2.犯罪动机的复杂性 • 犯罪行为是十分复杂的,犯罪动机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首先,故意犯罪一定有犯罪动机,无缘无故的犯罪是不存在的。但动机的表现又不尽相同,有的犯罪动机明确,一看便知,容易了解,有的动机却很难掌握,而在有的犯罪中,许多动机交织在一起,缺乏明显的犯罪动机。其次,过失犯罪的动机具有特殊性。尽管过失犯罪人的犯罪没有主观的故意,但其行为背后也有其行为动机,或积极或消极。一般情况下,消极动机居多。 • 不论如何,一个犯罪行为发生后,我们首先要通过行为分析其犯罪动机。可见,弄清犯罪动机的真相,对全面理解和揭示犯罪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21. 3.犯罪动机形成的条件 • 从对动机产生的分析,我们认为,犯罪动机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表现在: • (1)犯罪者的不当需要是犯罪动机产生的基础 (2)犯罪者的不良个性心理因素在犯罪动机形成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3)情境刺激是犯罪动机产生不可缺少的条件

  22. 三、犯罪动机的形成过程 • 犯罪动机是从产生、发展到结束、消失一般经过了四个阶段: • (一)意向阶段 • (二)明确阶段 • (三)决意阶段 • (四)消失阶段

  23. 四、犯罪动机斗争 • (一)动机斗争类型 1.双趋冲突 • 它是指个体在活动中同时受到强度相同的两个目标的吸引,但这两个目标又不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其一,这时产生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又称趋近——趋近式冲突。 • 2.双避冲突 • 它是指个体遭遇到两个具有同样威胁性的目标,都想躲避,但迫于形势,必须接受其中的一个目标,才能躲避另一个目标,这时,个体产生的左右为难的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又称回避——回避式冲突。 • 3.趋避冲突 • 它是指某一目标对个体既有吸引力又有威胁,个体同时会产生,既爱之又恶之,既趋之又避之的矛盾心理状态,又称趋近——回避式冲突。

  24. (二)不同犯罪阶段的动机斗争 • 如果按犯罪动机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选择性动机斗争和对立性动机斗争。犯罪行为的不同阶段,犯罪动机的表现不同,一般情况是: • 1.犯罪准备阶段,选择性动机斗争明显 • 2.犯罪决意阶段,对立性动机斗争突出 • 司法实践和大量的案例分析表明,大多数初犯、偶犯,由于犯罪恶习较浅,缺乏犯罪经验,动机斗争比较强烈,但随着作案次数的增加,心理与行为的适应性渐强,动机斗争也会相对减弱。而累犯、惯犯,由于犯罪恶习较深,犯罪经验丰富,行为已成习惯,动机的转化则非常简单,有时只要出现犯罪目标,会立即产生犯罪行为,几乎没有动机斗争。有的惯犯甚至形成了下意识的犯罪动力定型。

  25. 五、犯罪动机的发展变化 • 犯罪动机的发展变化有以下几种状况: • (一)动机实现 • (二)动机受阻 • (三)动机中断 • (四)动机派生 • (五)动机消退

  26. 第四节 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模式 一、常见模式 原发型渐变 (一)渐变模式 继发型 (二)突变模式 二、特殊类型

  27. 第六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 • (一)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因素 • 1.个性心理结构中的积极因素 • 2.惩罚的正面效应 • 3.教育与综合治理的积极作用

  28. (二)犯罪动机弱化的层次和类型 • 1.表层弱化 (1)暂时型 (2)假象型 • 2.中层弱化 (1)渐进型 (2)反复型 • 3.深层弱化 (1)醒悟型 (2)停止型

  29.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 • (一)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因素 • 1.犯罪得逞的内心体验 • 2.外界不良诱因的刺激作用 • 3.惩罚的负面效应 • 4.社会交往的消极刺激作用

  30. (二)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特征 • 1.犯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逐渐增强 • 2.犯罪动机的转化更加简单 • 3.反社会意识进一步确立和巩固 • 4.犯罪行为恶性发展

  31. (三)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阶段 • 1.犯罪行为深度理论 • (1)第Ⅰ犯罪行为深度(纯业余阶段) • (2)第Ⅱ犯罪行为深度(近专业阶段) • (3)第Ⅲ犯罪行为深度(半职业阶段)(4)第Ⅳ犯罪行为深度(纯职业化阶段)

  32. 2.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阶段 • (1)定型化 • (2)个性化阶段 • (3)职业化阶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