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电镀工艺学

电镀工艺学. 第四章 电镀前表面准备. Plating technology Chapter Ⅳ surface prepare. 第四章 金属零件电镀前的 表面准备. 金属零件镀前表面准备的重要性 机械表面处理 粗糙表面的整平 包括: 磨光、抛光、滚光、震动、离心、刷光、 喷砂处理等。 化学表面处理 除油、侵蚀、抛光、活化. 机械表面处理(教材第六章) 1 磨光: 磨光机 通常采用磨光机带动磨光轮进行磨光. 轮式磨光机. 磨光轮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电镀工艺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镀工艺学 第四章 电镀前表面准备 Plating technologyChapter Ⅳ surface prepare 电镀工艺学04-55

  2. 第四章 金属零件电镀前的 表面准备 • 金属零件镀前表面准备的重要性 • 机械表面处理 粗糙表面的整平 包括: 磨光、抛光、滚光、震动、离心、刷光、 喷砂处理等。 • 化学表面处理 除油、侵蚀、抛光、活化 电镀工艺学04-55

  3. 机械表面处理(教材第六章) 1 磨光: 磨光机 通常采用磨光机带动磨光轮进行磨光 轮式磨光机 电镀工艺学04-55

  4. 磨光轮 • 通常采用柔软材料缝制成轮状,再在轮外侧粘合磨料 • 一般用皮革、粗毛毡、棉布、各种纤维织品及高强度纸等 • 制成磨光轮。 • 硬质磨光轮 • 软质磨光轮 电镀工艺学04-55

  5. 磨料 常用的磨料有天然金刚砂、人造金钢砂、人造钢玉(含氧化铝90~95%) 、石英砂、硅藻土、铁丹和浮石等。 人造金钢砂的硬度较高,但是脆性大、易碎;人造刚玉的硬度较高,而且韧性较好;天然金钢砂和石英砂的硬度稍低一些。应该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选择。 电镀工艺学04-55

  6. 氧化铝磨料 电镀工艺学04-55

  7. 磨料粒度通常是按筛子的号码来划分的,筛子的号码则用单位面积(平方厘米)上的孔数来表示,筛子的号码越大,筛孔越小。人们以磨料能通过筛子的号码来表示该磨料的粒度。磨料粒度通常是按筛子的号码来划分的,筛子的号码则用单位面积(平方厘米)上的孔数来表示,筛子的号码越大,筛孔越小。人们以磨料能通过筛子的号码来表示该磨料的粒度。 用骨胶、牛皮胶、明胶作为粘结剂 通常将磨料分为三组:即粗磨:(20~40#) 中磨(50~150#) 精磨(180~360#)。 电镀工艺学04-55

  8. 磨光不同材料磨光轮的圆周速度 其计算式为: v-圆周速度(m/s);π-圆周率 d-磨光轮直径(m); n-磨光轮转速(转/分) 由上式可知,圆周速度取决于磨轮的直径和转速。在生产中,可以改变其中的任一数值来调控磨光轮的圆周速度,例如,当磨光机轴的转数不变时,可以更换不同直径的轮子,当磨轮的直径固定时,可以改变轴的转数。 电镀工艺学04-55

  9. 2 抛光: 抛光机 通常采用抛光机带动抛光轮进行抛光 与磨光机同 抛光与磨光的区别: 磨光为粗加工:明显有磨削,硬轮-磨料 抛光为精加工:无明显磨削,软轮-抛光膏 电镀工艺学04-55

  10. 3 滚光、震动、离心: 滚光机 通常采用电机带动滚桶进行滚光 电镀工艺学04-55

  11. 电镀工艺学04-55

  12. 震动机 采用带弹簧的偏轴机构产生震动、 旋转离心 电镀工艺学04-55

  13. 电镀工艺学04-55

  14. 刷光 用钢丝或铜丝刷光轮刷光工件表面 喷砂、喷丸 干喷是利用射吸原理以气流协带磨料高速喷向工件,湿喷则以含砂液流高速喷向工件 电镀工艺学04-55

  15. 电镀工艺学04-55

  16. 电镀工艺学04-55

  17. 化学表面处理 • 除油 包括有机溶剂除油,化学除油及电化学除油 • 以及超声波除油。 • 浸蚀 包括强浸蚀、电化学浸蚀及弱浸蚀(活化)。 • 抛光 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 • 4 活化 化学活化、电化学活化 电镀工艺学04-55

  18. 钢铁零件镀前表面化学处理 (教材第七章) 7.1 概述 通常要根据工件的情况以及关键的要求制定表面处理流程 电镀工艺学04-55

  19. 7.2 钢铁零件的除油 7.2.1 有机溶剂除油 烃 类:汽油、煤油、 苯类、丙酮等 氯代烃类:三氯乙烯 三氯乙烷 四氯化碳等 电镀工艺学04-55

  20. 7.2.2 化学除油 皂化反应:与动、植物中的硬脂酸皂化反应 (C17H35COO)3C3H5+3NaOH-→3 C17H35COONa +C3H5(OH)3 硬脂碱硬脂酸钠甘油 电镀工艺学04-55

  21. 加入乳化剂可除去非皂化油(矿物油)常用的乳化剂有:加入乳化剂可除去非皂化油(矿物油)常用的乳化剂有: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 三乙醇胺油酸皂(FM) 十二烷基二乙醇酰胺(6501)等 常温除油:清洗剂等 电镀工艺学04-55

  22. 7.2.3 电化学除油 7.2.4 超声波除油 电镀工艺学04-55

  23. 7.3 钢铁的侵蚀 电镀工艺学04-55

  24. (1)侵蚀有三个作用 1 化学溶解作用 2 产生气体对氧化皮的机械剥离作用 3 产生的氢气对高价氧化物还原作用,有利于氧化物的溶解 电镀工艺学04-55

  25. (2)酸度和温度的影响 • 通常硫酸质量分数为20%—25%,提高硫酸浓度不能增强浸蚀能力, • 超过40%时由于硫酸的强氧化性,对氧化皮几乎不溶解。 • 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度,对氧化皮有较大的剥离作用, • 温度过高会腐蚀零件,一般不进行加热。 • 适当加入缓蚀剂可保护基体金属。 HCl 中 用 六次甲基四胺-又称乌洛托品(阳离子型) H2SO4中用 二邻甲苯基硫脲 (阴离子型)(可适当加入Cl-) • 溶解产物铁盐累积到一定程度会降低硫酸侵蚀速度。 通常控制铁含量<60g/L 电镀工艺学04-55

  26. 2 合金钢的侵蚀 含有Al、Ti、Cr、Ni、Si、V、Mn、Mo等元素,表面生成一层致密、难溶的氧化物和碳化物,如FO、Cr2O3、NiO、TiO2和少量的Fe3C、Ni2C、CrC,以及尖晶石结构的FeO·Cr 2O3。常采用混合酸侵蚀。 1 松动氧化皮 电镀工艺学04-55

  27. 2 侵蚀 1 预侵蚀 2 侵蚀Cr钢 3 侵蚀NiCr钢 4 侵蚀耐热钢 电镀工艺学04-55

  28. 3 清洗侵蚀残渣 电镀工艺学04-55

  29. 7.3.2 电化学侵蚀 1 阳极侵蚀 硫酸或盐酸,主要靠阳极溶解 2 阴极侵蚀 硫酸,主要靠氢气冲击 3 弱侵蚀 通常为化学侵蚀, 5%-10%盐酸或硫酸 电镀工艺学04-55

  30. 7.4 钢铁零件的化学和电化学抛光 7.4.1 化学抛光 很少使用 7.4.2 电化学抛光 配方1 通用 配方2 一般钢铁 配方3 不锈钢 配方4 精密不锈钢 电镀工艺学04-55

  31. 电化学抛光理论 电解抛光是一个特殊的阳极加工过程,它不同于普通的阳极溶解,因为阳极溶解不能获得平整光亮的外观,往往使金属表面变得更粗糙,或者阳极溶解的结果虽然使表面比较平整,但是并不一定会出现光泽,而电解抛光却能使阳极表面平整,并出现光泽。 电镀工艺学04-55

  32. 1 粘膜理论 在一定的条件下,金属阳极的溶解速度大于溶解产物离开阳极表面扩散速度,于是,溶解产物就在阳极表面附近积累,形成一层电阻比电解液电阻大得多的粘性膜 这层粘膜可以溶解在电解液中,阳极表面微凸起处比微凹处溶解的要快 电镀工艺学04-55

  33. 2 氧化膜理论 在电解抛光过程中,当阳极电位达到一定数值时,由于氧气析出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使阳极表面状态发生很大变化,同时,电位向正方跃变,电流密度有所下降,金属表面由活性状态转为钝态。由于氧化物在电解液中是可以溶解的,所以这种钝态并不是完全稳定的。阳极表面微凸起处电流密度较高,形成的氧化膜比较疏松,且氧气析出的较多,对溶液的搅动大,使该处的溶液更容易更新,阳极溶解产物较易向溶液深处扩散,这些因素都促使微凸处比微凹处的氧化膜溶解快, 电镀工艺学04-55

  34. 7.5 不锈钢活化处理 1 电化学阴极活化 强烈析氢保持表面活化 电镀工艺学04-55

  35. 2 活化与预镀同时处理 大量析氢活化,少量的Ni沉积在阴极表面 电镀工艺学04-55

  36. 3 活化与预镀单独处理 4 镀锌活化处理 电镀工艺学04-55

  37. 铜及铜合金的镀前表面化学处理 (教材第八章) 1) 光亮浸蚀、化学抛光或电抛光——钝化,适用于不需要电镀的零件。 2) 化学或电解除油——浸蚀——电镀,适用于一般零件在酸性镀液中电镀;如果是氰化镀液应预浸氰(NaCN 15g/L)后直接电镀。 3) 电解除油—光亮浸蚀—电镀,适用于装饰性电镀,在含铬溶液中浸蚀后应用盐酸除钝化膜。 4) 化学除油—光亮浸蚀—体积分数10%—20%氟硼酸,室温浸渍——电镀,适用于铅青铜在氟硼酸盐镀铅。 5) 化学除油—硝酸450 mL/L,氟化氢铵80s/L溶液中室温浸渍3s-5s—电镀,适用于铝青铜零件。 6) 化学除油—光亮浸蚀—重铬酸钠200e/L,硫酸40mL/L溶液中室温浸渍2min—电镀,适用于铍青铜零件。 电镀工艺学04-55

  38. 铜及铜合金化学除油 电镀工艺学04-55

  39. 铜及铜合金电化学除油 电镀工艺学04-55

  40. 铜及铜合金化学侵蚀 电镀工艺学04-55

  41. 三酸光亮侵蚀时 棕黄色烟 硫酸可使硝酸铜中的硝酸根游离出 电镀工艺学04-55

  42. 铜及铜合金化学抛光 1 铜及黄铜;2 精密零件 电镀工艺学04-55

  43. 铜及铜合金电化学抛光 1 铜及铜合金;2 黄铜;3 含Sn(<6%); 4含Sn(>6%) 电镀工艺学04-55

  44. 铝及铝合金的镀前表面化学处理 1 概述(教材第九章) • 铝及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导电导热性能好、比强度高、无磁性、易加工成型等优良特性; • 硬度偏低、 耐磨性和耐蚀性差、不易焊接等。 • 铝及铝合金电镀某些金属以后,可以改善表面状态和表面特性,从而扩大应用范围,满足使用要求。 例如镀锌、镀镉可提高耐蚀性能;镀铜、镀银、镀金可提高导电性能;镀硬铬、镀镍可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镀锡、镀锡铅合金、镀镍可改善焊接性能;镀镍—铬或其它装饰性镀层可获得良好的装饰外观。 电镀工艺学04-55

  45. 在铝及铝合金上电镀比钢铁及铜等金属材料上电镀要困难和复杂得多,其主要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在铝及铝合金上电镀比钢铁及铜等金属材料上电镀要困难和复杂得多,其主要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 (1) 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它与氧的亲合力很强,其表面很容易生成氧化膜,严重影响镀层的结合强度。 (2) 铝的电极电势很负( 矿√’,Ai’—1.66V ),浸入电镀液时能与多种金属离子进行置换反应,在铝上生成接触镀层,使电镀层与铝基体的结合强度降低。 (3) 铝是两性金属,能溶于酸和碱,在酸性和碱性电镀液中都不稳定。 (4) 铝合金铸件有砂眼、气孔,会残留镀液和氢气,容易鼓泡,也会降低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力。 电镀工艺学04-55

  46. 铝及铝合金通常采用的工艺流程 电镀工艺学04-55

  47. 2 一般除油和侵蚀 电镀工艺学04-55

  48. 电镀工艺学04-55

  49. Me代表金属Ni、Mn 电镀工艺学04-55

  50. 铝及其合金的化学抛光 1 纯铝及铝镁;2 纯铝及铝铜合金 电镀工艺学04-55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