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1.12k Vues
網路成癮. 第二組 羅玉君、張辰瑋、鄭中豪 邵稚晴、施易安、孫偉鈞. 前言. 「 網際網路 」是 21 世紀最具威力與成長空間的生活科技 , 衝擊了人類的各個生活層面,從商業交易、人際互動到生活 形態 帶來新 的生活 經驗 、 文明 發展的 可能性, 也引發了許多新的 人類行為問題 與 社會秩序 的 挑戰. 前言. 使用 有其便利性,但在眾多網路使用人口中,也有ㄧ部分網路人因過度沉迷網路而產生 問題
E N D
網路成癮 第二組 羅玉君、張辰瑋、鄭中豪 邵稚晴、施易安、孫偉鈞
前言 • 「網際網路」是21世紀最具威力與成長空間的生活科技,衝擊了人類的各個生活層面,從商業交易、人際互動到生活形態 • 帶來新的生活經驗、文明發展的可能性,也引發了許多新的人類行為問題與社會秩序的挑戰
前言 • 使用有其便利性,但在眾多網路使用人口中,也有ㄧ部分網路人因過度沉迷網路而產生問題 • 1996年在網路上首創「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來形容因為過度沉迷網路而形成的一種類似行為性的失常行為以來
薄紗舞台效應 • 部落格視為在網路上寫日記(隱私),卻會有網友上網觀看。 • 部落客:滿足個人自戀、曝露自我或被偷窺的心理 • 網友:滿足探求他人隱私的偷窺慾
薄紗舞台效應 • 夜色中掛著薄紗連接著陽台的小房間,部落格的主人在小房間內活動,迷濛的夜燈襯著薄紗,房間內的人物與影子(隱私)隨著燈光舞動若隱若現,而窗外ㄧ個個不知何時路過的行人(網友)正駐足觀看,想要看清楚房間中的ㄧ舉ㄧ動。 • 房間中的人可能只是留在房間內,也可能拉開薄紗走到陽台,與圍觀的群眾互動,而成為鎂光燈的焦點 • 資料來源:王智弘(2008d,7月)。「薄紗舞台效應」與宣洩治療功能網路:部落格現象的心理學解讀。九十七年度中區大專校院敞開心中的防火牆,心網捕手研討會。雲林,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網路成癮 • 多以傳統成癮症(addictive disorder)的觀點,來推論網路成癮可能有的症狀或成因,藥癮、酒癮、病態性賭博 • 多數學者也認為網路成癮是一種行為性成癮,其缺乏由物質所引起的生理機制之涉入,而是以心理依賴為其主要的心理病理機制,和病態性賭博最接近
網路成癮症狀 • 網路成癮耐受性 隨著網路使用的經驗增加,原先所獲得的上網樂趣,必須透過更多的網路內容或使用時間才能得到滿足。 • 強迫性上網行為 指一種難以自拔的上網渴望與衝動。在想到或看到電腦時,會產生想要上網的欲求或衝動;上網之後難以脫離電腦;渴望有更多時間留在網路上。
網路成癮症狀 • 網路退癮反應 如果被迫突然離開電腦,容易出現受挫的情緒反應(情緒低落、生氣、空虛感),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 • 網路成癮相關問題 指因為黏溺於網路時間太長,因而:1.忽略原有的居家與社交活動,包括與家人朋友疏遠;2.耽誤工作、職業;3.為掩飾自己的上網行為而撒謊;4.身體不適反應(眼乾、頭痛、肩膀痠痛、睡眠不足、胃腸問題等)。
網路成癮成因 • 對網路成癮者的心理特質做初步的描繪,他們通常自尊較低、自我評價較不確定、人際關係較差、生活適應不良、家庭功能不佳等 • 網路成為他們逃避現實壓力、尋求支持的避難所,和以嶄新的自我,重新立足的虛擬世界。
網路成癮篩檢工具 • 「陳氏網路沉迷量表」共26題,李克特式的四點量表,兩個分量表: • (一)為「網路成癮核心症狀」分量表 • (二)為「網路成癮相關問題」分量表 • Lowest score 26分、highest score 104分; 得分超過64分 網路成癮 • 資料來源:王智弘(2009)。網路諮商、網路成癮 與網路心理健康。台北:學富文化。
網路成癮診斷 • 診斷準則包括三個軸向:(柯志鴻醫師) • A軸:網路成癮的行為觀察 • B軸:功能受損(須至少一項符合) • C軸:網路成癮的行為:無法以其他精神疾患或躁鬱症做最佳之解釋。 • 資料來源:王智弘(2009)。網路諮商、網路成癮 與網路心理健康。台北:學富文化。
DSM診斷標準 • DSM-IV(1994) • 「物質相關疾患」(Substance-Related Disorders) • 「物質使用疾患」( S u b s t a n c eUse Disorders) • 「物質濫用」(Substance Abuse) • 「物質依賴」(Substance Dependence) • 「物質引發疾患」(Substance-Induced Use Disorders) • 「中毒」(Intoxication) • 「戒斷」(Withdrawal) • 「物質引起之相關精神疾病」
DSM診斷標準 • DSM-4沒有對網路成癮症的診斷 • DSM-5 • 「賭博疾患」(gambling disorder) • 屬於「衝動控制疾患」,主要原因在於衝動控制疾患與物質相關疾患都有成癮之特質,特別是賭博疾患(Potenza, 2007)。
網路成癮治療 • 心理治療 : (1)認知行為治療改變病人的思維 (2)團體心理輔導瘋狂上網轉變成合理上網 • 藥物治療 : 抗鬱劑、情緒穩定劑 • 住院治療
網路成癮治療 • 反芻現象:戒網者的脫癮過程中,也可能因一時軟弱而故態復萌,此時他們常會糾結於懊惱、悔恨的情緒而痛苦不堪 • 輔導員應耐心開解,引導成癮者正向思考,才不會讓他們導出「反正我就是無藥可救」的結論而自我放棄
網路成癮案例 • 男童去網咖 赤腳走1公里 【聯合報╱記者徐白櫻/高雄報導】2013.03.14 資料參考自: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7733813.shtml
網路成癮案例 • 十幾度低溫、單薄衣物、赤腳走一公里→去網咖打電動 • 男童家庭狀況,導致對虛擬世界產生心理依賴,逃避現實
診斷 金柏莉•楊 曾指出,網路上癮應該具備下列條件: 1.強迫性地非自由地使用 2.對人際交往失去興趣 3.被線上及時活動佔據大部分生活的時間 4.不能自拔
相關影片 • 聽你的愛情故事 (0:55~4:48)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Twi0114nrM
參考資料 • 網路成癮如何防治 http://www.doctor.org.tw/file/75-3-5.pdf • 台灣網路成癮輔導網 http://iad.heart.net.tw/Q&A-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