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六、魚會透過束帶網可吃到飼料,絲襪包住的飼料卻吃不到,如圖(六)。

六、魚會透過束帶網可吃到飼料,絲襪包住的飼料卻吃不到,如圖(六)。. 七、每隻魚在餓八小時後,放入少量飼料在迷宮兩個終點處,一次放一隻魚在入口,紀錄魚到達束帶網端的時間,當牠吃到第一口飼料時,立刻撈出,隔 5 分鐘後重新放到入口處,觀察牠是否更快游到束帶網端進食,超過 10 分鐘則停止觀察。過程中隨時觀察記錄魚在迷宮中的行為。 八、統計結果,加以歸類比較並進行討論。. 伍、研究結果 一、 魚的記憶之相關研究.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六、魚會透過束帶網可吃到飼料,絲襪包住的飼料卻吃不到,如圖(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六、魚會透過束帶網可吃到飼料,絲襪包住的飼料卻吃不到,如圖(六)。六、魚會透過束帶網可吃到飼料,絲襪包住的飼料卻吃不到,如圖(六)。

  2. 七、每隻魚在餓八小時後,放入少量飼料在迷宮兩個終點處,一次放一隻魚在入口,紀錄魚到達束帶網端的時間,當牠吃到第一口飼料時,立刻撈出,隔5分鐘後重新放到入口處,觀察牠是否更快游到束帶網端進食,超過10分鐘則停止觀察。過程中隨時觀察記錄魚在迷宮中的行為。七、每隻魚在餓八小時後,放入少量飼料在迷宮兩個終點處,一次放一隻魚在入口,紀錄魚到達束帶網端的時間,當牠吃到第一口飼料時,立刻撈出,隔5分鐘後重新放到入口處,觀察牠是否更快游到束帶網端進食,超過10分鐘則停止觀察。過程中隨時觀察記錄魚在迷宮中的行為。 八、統計結果,加以歸類比較並進行討論。

  3. 伍、研究結果 一、 魚的記憶之相關研究 (一)在第四十八屆中科展曾彥翔的實驗中,研究孔雀魚對聲音、光線、振動等刺激的反應及記憶,發現孔雀魚也有記憶能力,且對光線和聲音的刺激較敏銳,形成記憶所需的訓練次數較少。 (二)以色列工學院3名學者博阿茲‧錫安、阿薩夫‧巴爾基和伊蘭‧卡普拉斯以揚聲器訓練魚,讓魚群聽到播放聲音就來覓食。1個月後,把魚放入自然水域,再經過4到5個月播放最初訓練時的聲音,魚仍循聲而來。 二、孔雀魚的簡介與飼養觀察 (一)孔雀魚的簡介:孔雀魚學名Poecilia reticulata,別名:彩虹魚、百萬魚、鳳尾魚,原產於南美洲委內瑞拉、圭亞那、西印度群島等地水域,小型卵胎生魚類,最大體型約僅6公分。孔雀魚壽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孔雀魚的嗅葉專司嗅覺,前端為嗅球,左右各一,有嗅神經通入。而魚的大腦則連結各項感知與運動。 (二)魚的飼養觀察:根據水族館館長與有飼養經驗的師長所提供的經驗,我們每天餵食一次飼料,每次平均每隻0.05公克。設置恆溫加熱器維持在24OC,以避免水溫隨季節天候而變動。水質則維持在弱鹼性,若偏酸擇換水1/3加以調整。飼養過程中我們發現雄魚游動及進食速度都比雌魚快,動線長度也大,每次迴游時間持續也較長,並常出現互相攻擊、追逐的行為。相較之下雌魚的游速慢、區域小、也比較安靜

  4. 三、十六隻魚的個別記錄 表(一)16隻魚的迷宮行為

  5. 陸、討論 一、做實驗時,導管的管徑較小,孔雀魚無法轉彎,則會試著想游出去,重複好幾次這種動作後,孔雀魚會放棄前進,而待在原地不動。所以導管的形狀越簡易,孔雀魚較容易記得住路徑,形狀越複雜,孔雀魚則較不容易記住。

  6. 二、雄魚通過率高過雌魚,並不能斷言雄魚記憶力較佳,有可能是因雌魚原本警覺性就較高,對陌生環境更是提高警覺,所以通過迷宮的比例比雄孔雀魚來的少。因魚的小腦有感知與運動協調性,使其運動時得到平衡,魚的記憶來自大腦,雖有記憶,但並非長期,由實驗結果(三)可發現,雌性的孔雀魚警覺性較高,對前方的路有所顧忌,因而無法前進,無論五分鐘或是十分鐘,比例都相對比雄性孔雀魚少,比例都相對比雄性孔雀魚少,雄孔雀魚雖勇敢向前但部分還是小心移動。二、雄魚通過率高過雌魚,並不能斷言雄魚記憶力較佳,有可能是因雌魚原本警覺性就較高,對陌生環境更是提高警覺,所以通過迷宮的比例比雄孔雀魚來的少。因魚的小腦有感知與運動協調性,使其運動時得到平衡,魚的記憶來自大腦,雖有記憶,但並非長期,由實驗結果(三)可發現,雌性的孔雀魚警覺性較高,對前方的路有所顧忌,因而無法前進,無論五分鐘或是十分鐘,比例都相對比雄性孔雀魚少,比例都相對比雄性孔雀魚少,雄孔雀魚雖勇敢向前但部分還是小心移動。

  7. 柒、結論 孔雀魚的記憶時限約在5~10分鐘之間,雄魚通過率又高過雌魚,但這並不能斷言雄魚記憶力較佳,有可能是因雌魚原本警覺性就較高,對陌生環境更是提高警覺,所以通過迷宮的比例比雄孔雀魚來的少。

  8. 捌、參考資料 一、中文 孔雀魚(無日期)。2012 年9 月30 日,取自:http://mis.im.tku.edu.tw/~ed_jiang18c/aqu/aqu_gp.htm#top 魚具備5個月的記憶也有「時間觀念」(2009)。大紀元。2012 年12 月18 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9/1/8/n2389420.htm 曾彥翔 (2008)。魚也可以很聰明—探討孔雀魚的學習能力。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第48屆。2012 年11 月20 日,取自:http://activity.ntsec.gov.tw/activity/race-1/48/high/031703.pdf

  9. 二、英文 River, B. (2010). The Fish Memory Theory. Bow River Blog. Retrieved January 5, 2013, from http://www.bowriverblog.com/2010/02/01/ the-fish-memory-theory/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