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likes | 778 Vues
中小企业转型品质与品牌提升. 陆德明 教授. 导论:“习近平时代”的十年与元年. 改革 步入深水区 开放 遭遇强敌手 发展 进入中高速. 框架目录 一、商业周期循环: 驾驭宏观经济的方法与工具 二、经济运行周期 1. 国际经济危局与外贸企业的出路 2. 国内经济困局与制造企业的转型 三、政策调控周期 1. 货币政策的加息减息周期 2. 财政政策的松紧周期 3. 产业政策的周期性调整 四、市场变动周期 1. 劳动市场剩缺转型 2. 资本市场熊牛转势
E N D
中小企业转型品质与品牌提升 陆德明 教授
导论:“习近平时代”的十年与元年 改革 步入深水区 开放 遭遇强敌手 发展 进入中高速
框架目录 一、商业周期循环: 驾驭宏观经济的方法与工具 二、经济运行周期 1.国际经济危局与外贸企业的出路 2.国内经济困局与制造企业的转型 三、政策调控周期 1.货币政策的加息减息周期 2.财政政策的松紧周期 3.产业政策的周期性调整 四、市场变动周期 1.劳动市场剩缺转型 2.资本市场熊牛转势 3.房地产市场的冻结与解冻 五、周期管理对策 1.行业的强周期弱周期差异化管理 (看听讲对象选择)2.地方政府的中观调控策略 3.企业管理的周期性应变 4.家庭与个人的周期性投资理财
授课风格与特点 “四不像”:1 不同于领导干部的形势报告 2 不同于学院派书生的理论分析 3 不同于某些管理培训师的忽悠 4 不同于新闻媒体的零碎信息 “两栖”:1 学者的理性——深入浅出 2 谋士的实践——可操作工具 主要采用中国本土案例,其中多数为亲历 偶尔业余演讲(不宣传、不张扬)
一、方法与工具:商业周期循环 立足于总结提炼出简单可操作的 方法论工具, 理解并把握纷繁复杂的宏观经济
先看世界流行的25种管理工具 1、战略规划 2、客户关系管理 3、顾客细分 4、基准管理 5、使命书与愿景书 6、核心竞争力 7、业务外包 8、业务流程再造 9、知识管理 10、战略联盟 11、平衡记分卡 12、供应链管理 13、增长战略工具 14、全面质量管理 15、业务共享中心 16、精益生产方式 17、联合创新 18、客户忠诚管理 19、兼并收购 20、六西格玛 21、标杆管理 22、消费种群法 23、公司博客 24、射频识别 25、情景假设和突发事件规划
中国常用的10大管理工具 1、客户关系管理 2、顾客细分 3、战略规划 4、业务流程再造 5、核心竞争力 6、供应链管理 7、全面质量管理 8、业务外包 9、知识管理 10、平衡记分卡
第26种工具开发:商业周期管理——助你驾驭或掌控经济周期第26种工具开发:商业周期管理——助你驾驭或掌控经济周期 % 繁荣 衰退 复苏 萧条 时间 一个周期四阶段:春夏秋冬
四种经济周期及其交织 基钦周期(短波) 尤格拉周期(中波) 库茨涅兹周期(中长波)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波) 周期的判别
周期的交织 长周期 % 短周期 时间
房地产行业周期 % 1989 2009 1999
二、经济运行周期 1.国际经济危局与外贸企业的出路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美国 ●主权债务危机与欧洲经济 ●中国的外贸、外资、外汇与外向型企业(“四外”)
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 开发商 全 球 投 资 者 银行 房利美 房地美 资本市场 家庭 中资企业投资损失 美国一手“秋后算账”、一手“亡羊补牢”
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危机 银行 资本市场 融资 企业破产 工人失业 需求萎缩 多美诺骨牌止住了 全球制造业开始回升
复苏的“动车” 基础产业 拉非 美欧 亚太 中国 制造业
美欧日近年的经济增长(还有失业率…) % 2 1 时间 07 12
“美国引擎”漏油 ●政府债务危机 ●金融过度发展与实体经济的空虚 ●“再工业化”战略与出口倍增计划 ●美国人“不消费了”?
“欧洲群猪”瘦身 “肥猪”瘦身的痛苦: ●希腊的债务危机 ●意大利等国的债务危机 ●欧盟面临的挑战
“日本鬼子”欠揍 日本近年的经济状况 中日岛争与后反恐时代的国际格局 日本民族的内心世界 中日军事与军工实力 中日互相依存的经贸关系
何时从周期性危机中走出 比较:1930年代大危机 1997亚洲金融危机 投资 股价 房价 时间 问题:V字型、U字型还是W型?
中国的外贸 国际贸易:出口贸易增长 进口贸易增长 贸易顺差的变化 外贸政策变化:鼓励出口?限制出口? 问题:从“无米下锅”到订单回流 外贸企业订单回不足怎么办?
中国的外资 国际投资:外商直接投资(FDI) 中国企业海外IPO PE/VC时代开始 QFII进入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企业出国购并 QDII出师不利 外资政策变化:引进来?走出去? 问题:怎么看待对外投资的风险与亏损? 如何抓住和利用“危险机会的尾巴”?
中国的外汇 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 ●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为何升值? ●美元、欧元贬值时,人民币持升还是贬? ●人民币升值条件下,外贸企业怎么办? 日本、韩国、台湾案例
外贸企业出路汇总 1.欧美日市场转型升级爬高端 2.亚非拉市场进入竞争拓蓝海 3.内外销市场两面兼顾左右逢源 4.大胆地跨出去投资求发展
2.国内经济困局与制造企业的转型 ●经济增长周期与商业环境的冷暖 ●通货膨胀周期与“经济人”的投资理财 ●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近年GDP增长 问题:未来1~2年中国经济将上行?还是下行?
中国近年的经济增长(还有CPI…) % 10 9 8 07 12 时间
补充案例 “鄂尔多斯模式”危机 闽商“钢贸”的困局
通货膨胀周期 CPI、PPI和资产价格 CPI 时间
CPI权重调整 食品类 2.21% 居住类 4.22% 烟酒类 0.51% 衣着类 0.49% 家用品及服务 0.36% 交通和通信 0.05% 医保和个人用品 0.36% 教育文化与娱乐 0.25%
消费物价指数与通货膨胀 温和的通货膨胀 CPI<10% 奔腾的通货膨胀 10%<CPI<100% 恶性的通货膨胀 CPI>100% 通货膨胀效应:适度的温和的通胀不影响经 济增长。但是 1、不利于低收入者 2、不利于债权人 3、不利于纳税人 4、不利于储蓄者 问题:1.中国1980~90年代几轮通胀与抢购 2.通胀条件下企业如何消化成本? 3.通胀条件下家庭资产如何保值增值?
三、政策调控周期 1.货币政策 MV=PQ MO=现金 M1=狭义货币(M0+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M1+定期存款) 存款准备金 利率 央行 商行 客户 公债、央票等
加息— 减息周期 % 准备金率 利率 2008 2012 时间 问题:1、企业融资的成本 —利润界线? 2.银行实际利率为负时,你选储蓄、消费还是投资?
2.财政政策 C+S+T=C+I+G+NX 经济萧条时,“踩油门”——政策扩张 经济过热时,“踩刹车”——政策紧缩 财政收入政策:税收;发债等 财政支出政策:投资;采购;补贴等 平衡预算与赤字预算
财政政策的松紧周期 税收政策:增税?减税? 支出政策:增支?减支? 未来10~30年:推4亿人进城 投40万亿资本
中国反危机的“强心针”效应:2009年两大政策“连裆裤”的后遗症中国反危机的“强心针”效应:2009年两大政策“连裆裤”的后遗症 1.18万亿 中央政府 发国债 财政投资 刺激4万亿 银行信贷 9.6万亿 地方政府 地方债 1.3万亿 平台融资 民间投资 市场融资 1.5万亿
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 2、时滞:一般需要6个月 3、央行的独立性: 美联储 : 不受政府管制,向国会报告。其公开市场委员会19位成员有独特的任命与选举方式 中国人行:内属于国务院领导 中国政府“三只手”调控的奇效
3、产业政策的调整——企业的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布局政策 产业技术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
背景课程二《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的投融资选择》背景课程二《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的投融资选择》 一、产业发展规律与产业政策走向 二、制造业的投资机会与投资价值分析 1.吃:农业 食品产业链 2.穿:纺织服装产业链 3.住:房地产 建筑产业链 4.行:交通运输产业链 5.用:轻工产业群 重化产业群 新兴产业群 三、服务业的投资机会与投资价值分析 1.生活型服务产业群 2.生产性服务产业群 3.教科文卫产业群 四、企业投资项目运作与产品转型升级 五、企业的融资渠道和策略
四、市场运行周期 1.劳动市场加速变局 ▲中国的竞争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 工资成本低廉 ▲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工资 利润 地租 税收 ▲宏观政策:向“三农”倾斜
企业为何招工难 ▲从劳动力过剩到劳动力短缺 ▲中国的劳动工资长期偏低 ▲新《劳动合同法》影响 ▲最低工资和保障规定 问题:你企业如何化解招工难?
大学生为何就业难 ▲基本供求:第一阶段,精英化高等教育 第二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 第三阶段,全民化高等教育 ▲学校教育的培养问题 ▲学生自身眼高手低 ▲企业不要急功近利
2.资本市场熊牛转势 利率低 股市 银行 (资金流) 利率高 2007,股市为何牛气冲天? 2008~2012,股市为何熊市疲软? 2013后,中国股市会怎样?
股价曲线图 6000 股指 1500 时间
3 房地产市场何时解冻 国际经验:美国城市人口98%;中国城镇人口51%,还有几亿农 民要进城。 美国人均住房60㎡;中国人均住房目前刚达28 ㎡ 一般规律:人均收入进入到中下等水平阶段后,住房需求持续加 速增长,同时质量要求提高。 市场需求: 1.城镇化率每年增1%,就是1000万非农人口进城按 人均20 ㎡算,即增加2亿㎡; 2.1990年代前建的住宅14.6亿㎡旧了,标准、面积和 功能都落后了。其中1.5亿㎡的危旧房需改造 3.还有出于保值和增值动机的投资需求 市场供给: 1.土地供应被锁定,地价在上升; 2.融资受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