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551 Vues
校園霸凌防制的思維: 通報流程及防制措施. 高雄市鳳山區鳳西國小. 教育部對校園霸凌的定義. 校園霸凌類別. 易受凌對象與成因分析 1. 易被霸凌的三類學生 言行失當者 :言語 / 行為 / 態度失當而激怒他人 愛說八卦、說壞話、愛嗆人、叫囂、口無遮攔 亂瞪、亂惹人、毛手毛腳、品行不佳、做作、白目 自以為是、囂張狂妄、耍老大、愛炫耀、逞強耍狠 弱勢族群 :言語溝通、動作反應、身材屈居劣勢 身心障礙 :身障、過動、精神病、學習障礙 內向順從 :老實乖巧、木訥寡言、膽小退縮 身材劣勢 :個子小、體弱多病、肥胖遲緩
E N D
校園霸凌防制的思維:通報流程及防制措施 高雄市鳳山區鳳西國小
易受凌對象與成因分析1 • 易被霸凌的三類學生 • 言行失當者:言語/行為/態度失當而激怒他人 • 愛說八卦、說壞話、愛嗆人、叫囂、口無遮攔 • 亂瞪、亂惹人、毛手毛腳、品行不佳、做作、白目 • 自以為是、囂張狂妄、耍老大、愛炫耀、逞強耍狠 • 弱勢族群:言語溝通、動作反應、身材屈居劣勢 • 身心障礙 :身障、過動、精神病、學習障礙 • 內向順從 :老實乖巧、木訥寡言、膽小退縮 • 身材劣勢 :個子小、體弱多病、肥胖遲緩 • 異類學生:長相、條件、言行舉止與眾不同的學生 • 成績特異、表現好壞、長相美醜、家庭狀況、言行奇特、愛打小報告、衛生不佳、性取向、男人婆、娘娘腔、轉學生、復學生、原住民等。
易受凌對象與成因分析3 • 言行失當者、弱勢族群、異類學生有人際不佳的問題 • 潛在霸凌者會因為看不順眼及想要從中作樂(情緒目的)、想要提高社會地位及獲得利益(工具目的)、或基於同儕團體規範而想制裁不順從者等目的,而展現初始的攻擊行為或玩笑捉弄 • 受凌者由於力量失衡而無力反抗,加上害怕被報復而不敢聲張,這會讓霸凌者覺得受凌者很好欺負,便慢慢地得寸進尺,以致形成霸凌。 • 霸凌者、旁觀者、師長均有怪罪受凌者的傾向,認為他們要為自己的言行失當或不敢聲張負起責任。 • 師長考量霸凌成因時會納入較廣的脈絡因素,包括旁觀者姑息及冷眼旁觀、師長不介入或介入無效、家庭功能不彰、學校環境等因素
校園偏差行為的定義 • 偏差行為是指違反社會、家庭、學校中的法律、規範、或紀律的行為 • 學生常見偏差行為的類別: • 校園暴力及相關行為(霸凌) • 濫用藥物 • 逃學、逃家 • 自我傷害行為 • 偷竊及其它犯罪行為
校園偏差行為的定義 • 偏差行為是指違反社會、家庭、學校中的法律、規範、或紀律的行為 • 學生常見偏差行為的類別: • 校園暴力及相關行為(霸凌) • 濫用藥物 • 逃學、逃家 • 自我傷害行為 • 偷竊及其它犯罪行為
偏差行為輔導 (導師、家長) 校園霸凌評估會議確認 啟動霸凌輔導機制 我被霸凌了該怎麼辦?
偏差行為發現方式: 1.導師或學輔人員平時觀察 2.學生、家長投訴 3.校園生活調查問卷 4.其他(如民眾投訴、警方通知等) 學 生 偏差行為 發 現 期 • 一、導師初評包含: • 1.導師依權責輔導學生 • 2.評估偏差行為類別、屬性及嚴重程度 • 3.評估是否請求支援協助 • 4.疑似霸凌案件或是重大校安事件,送學校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確認 • 二、家長依法有教養權利與義務 導師初評 防制霸凌因應小組評估確認(是否為霸凌案件或重大校安事件) 1.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由校長召集,成員包含導師、學務人員、輔導教師、家長、社工人員及少年隊 2.應列甲級通報的霸凌事件評估: (1)具有欺侮行為 (2)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 (3)造成生理或心理侵犯的結果 (4)雙方勢力(地位)不對等 (5)其他經小組認定為霸凌個案者 3.重大校安事件評估: 否 處理 期 是 霸凌案件 重大校安 事 件 • 1.進行校安通報 • 2.召開輔導會議(由校長召集,成員包括導師、學務人員、輔導教師、家長、社工人員及少年隊) • 3.持續輔導個案改善情形,應就霸凌者、受凌者、旁觀者擬訂輔導計畫,明列輔導內容、分工、期程等 • 4.完備輔導紀錄。 1.送醫、通知家長、 報警 2.進行校安通報 3.成立輔導小組(成 員由學校依實際情 況決定) 4.完備輔導紀錄 5.提學生獎懲委員會 討論 啟動(霸凌) 輔導機制 啟動 輔導機制 評估是否 結案 評估是否 改善 個案情形嚴重者轉介專業輔導機構、醫療單位治療、社政機構輔導安置或洽司法機關協助 否 否 追 蹤 期 是 是 學校持續 追蹤輔導 輔導紀錄移轉後續就讀學校 附件二
師生對校園霸凌及防制策略的看法1 • 情緒反應:不同角色的情緒反應有異,霸凌者從中作樂、受凌者呈現憤怒與悲哀,旁觀者則視狀況或關係而定,是不是好朋友、是不是以多欺少(憤怒或沒感覺) • 是否介入或告知他人:視關係、嚴重程度、成因而定,若不熟、不嚴重、當事人白目等,就可能不介入或不告知。 • 受凌者不告知的原因:包括不想讓別人知道、不敢講、講了也沒用、不想讓人擔心
師生對校園霸凌及防制策略的看法2 • 認為有效的策略:霸凌者、受凌者及旁觀者均著重師長介入,如事先多注意及教導,當下的立即制止、嚴重才介入,事後的規勸、關懷。 • 怪罪受害者:霸凌者認為受凌者要負起責任,有怪罪受害者的傾向。 • 認為師長介入無效:部分受凌者及旁觀者則認為師長介入無效,且可能反使霸凌加劇。
師生對校園霸凌及防制策略的看法3 • 師長處理策略:會先釐清事實,再依情況進行處理(態度、究責、嚴重程度)。事件發生後,會進行後續追蹤。 • 若情況輕微,會採師長規勸、師長教導、師長關懷、提供輔導。 • 若情況嚴重,則依校規懲處、通告雙方家長、連同訓導處共同處理,並提供輔導。 • 若太嚴重,則請警方或少年隊來處理。
師生對校園霸凌及防制策略的看法4 • 師長處理困境: • 學生偏差行為難導正:屢勸不聽、價值觀錯誤、個性難改變、校規無效。 • 涉及校外人士:民代介入、幫派涉入。 • 家長不配合:不合理要求、置之不理、不接受事實、不講理。 • 家長縱容:袒護、溺愛、放任、無力管教。
校園霸凌防制措施:他山之石1 • Vreeman 與Carroll (2007)後設分析26份研究,發現有效降低校園霸凌的方案要包括: • 全校投入 • 制訂對霸凌的全校規定及處罰 • 教師訓練 • 教導學生衝突解決策略 • 對個別學生進行社會及行為技巧訓練。
校園霸凌防制措施:他山之石2 • Ttofi, Farrington與Baldry (2008)針對30份研究進行後設分析,發現能使霸凌事件減少的方案,包括: • 提供家長反霸凌相關訓練 • 巡堂及操場監控 • 制訂規定及處罰 • 增加學校及家長的溝通 • 建立班規 • 提升教師班級經營技巧
校園霸凌防制措施的探討1 • GRAV方案(get real about violence):對象為 k-12學生及學校人員,教師訓練約1-2天。方案標的行為包括霸凌、取笑、散播謠言、威脅等。課程包括三個部分,每個部分各有3-6節,每節課程約50分鐘。 • 提升學生的知覺:提升學生對校內外暴力事件的知覺 • 了解目擊者角色的影響:讓學生知道旁觀不作為,會讓暴力繼續 • 改變規範:提升應對技巧或教導改變規範的策略。因為約定俗成的規範會形塑或延續攻擊行為,參與GRAV方案有助於改變學生對此類規範的知覺,調整自己對暴力的回應方式。
校園霸凌防制措施的探討2 • 支持團體法(support group method, Maines & Robinson, 1994),適用於教室層級: • 訪談受凌者:談談其感受 、誰涉入霸凌事件 • 教師召集涉入霸凌學生進行會談:可納入旁觀者或隨從者 ,約6-8人 • 解釋問題:讓團體成員知道受凌者的感受 • 共享責任:不加責備,說明整個團體要負起責任 • 請團體提出想法或建議:讓受凌者更快樂的建議 • 交由團體處理:將解決問題的責任交給團體成員 • 再次會談:約一週後 ,和每位成員討論事情進展
校園霸凌防制措施的探討3 • Olweus等人(2007)的霸凌預防方案(OBPP)
校園霸凌防制措施的探討4 • 整合式霸凌防治方案基本原則(鄭英耀、黃正鵠,2010): • 以不責備為原則:建立溫暖、支持及同理的關係。 • 勿標籤化:霸凌者、受凌者、旁觀者僅是借稱的名詞,勿將特定學生標籤化。涉入霸凌事件者,都是需要協助的對象。 • 全校合作:校長、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均需參與,全校分工合作並全力支持。 • 多元整合:整合學校、家長、社區、個人的力量。 • 兼重制訂規定及發展技巧:併用規定處罰取向及問題解決取向,以剛柔並濟的方式來解決霸凌問題。
校園霸凌防制措施的探討5 • 整合式霸凌防治方案實施步驟(鄭英耀、黃正鵠,2010) : • 覺察與通報:運用各種方式提升對霸凌的知覺與通報。 • 問題界定:對霸凌行為與類別有清楚界定。 • 擬定方案:提出各種介入方案,含發展學生的社交、自我控制等技巧。 • 方案評估:評估方案之可行性、關連性和效益性。 • 方案實施:執行介入方案。 • 評估與調整:針對執行結果進行檢討與修正。
反霸凌相關資源 • 教育部校安中心 • https://csrc.edu.tw/ • 反暴力霸凌安全學校 • http://www.peacefulschool.org/ • 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區 • http://140.11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