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442 Vues
振动的能量 受迫振动与共振. 要点 · 疑点 · 考点. 课 前 热 身. 能力 · 思维 · 方法. 延伸 · 拓展. 要点 · 疑点 · 考点. 1. 振动的能量 (1) 对于给定的振动系统,振动的动能由振动的速度决定,振动的势能由振动的位移决定,振动的能量就是振动系统在某个状态下的动能与势能之和 . (2) 振动系统的机械能大小由振幅大小决定,同一系统振幅越大,机械能就越大 . 若无能量损失,简谐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为等幅振动. 要点 · 疑点 · 考点. 2. 阻尼振动与无阻尼振动 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叫阻尼振动 .
E N D
振动的能量 受迫振动与共振 要点·疑点·考点 课 前 热 身 能力·思维·方法 延伸·拓展
要点·疑点·考点 1.振动的能量 (1)对于给定的振动系统,振动的动能由振动的速度决定,振动的势能由振动的位移决定,振动的能量就是振动系统在某个状态下的动能与势能之和. (2)振动系统的机械能大小由振幅大小决定,同一系统振幅越大,机械能就越大.若无能量损失,简谐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为等幅振动.
要点·疑点·考点 2.阻尼振动与无阻尼振动 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叫阻尼振动. 振幅不变的振动为等幅振动,也叫无阻尼振动. 【注意】等幅振动、阻尼振动是从振幅是否变化的角度来区分的,等幅振动不一定不受阻力作用.
要点·疑点·考点 3.受迫振动 振动系统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 受迫振动稳定时,系统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跟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
要点·疑点·考点 4.共振 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动物体的振幅最大的现象叫做共振. 共振曲线如图7-3-1所示 图7-3-1
课 前 热 身 1.关于振幅,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 A.物体振动的振幅越大,振动越强烈 B.一个确定的振动系统,振幅越大振动系统的能量越大 C.振幅越大,物体振动的位移越大 D.振幅越大,物体振动的加速度越大
课 前 热 身 2.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 动(势) 能和 势(动) 能相互转化;在平衡位置 动 能最大;在最大位移处 势 能最大;振幅越小则振动能量越 小 .
课 前 热 身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物体做自由振动时,其振动频率与振幅无关 B.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其振动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 C.物体发生共振时的频率就是其自由振动的频率 D.物体发生共振时的振动就是无阻尼振动
课 前 热 身 4.关于共振的防止和利用,应做到(AD) A.利用共振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或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 B.利用共振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大于或小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 C.防止共振危害时,应尽量使驱动力频率接近或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 D.防止共振危害时,应使驱动力频率远离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
能力·思维·方法 【例1】在图7-3-2中,当A振动起来后,通过水平绳迫使B、C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只有A、C的振动周期相等 B.A的振幅比B小 C.振动的振幅比B大 D.A、B、C的振动周期相等 图7-3-2
能力·思维·方法 【解析】A振动后迫使水平绳振动,水平绳再迫使B、C振动,所以B、C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等于策动力周期即A自由振动周期,TB=TC=TA固= ,而TC固= ,TB固= ,所以C发生共振,B不发生共振,C的振幅比B大,因此正确答案为C.
能力·思维·方法 【解题回顾】这种装置中若让B或C先振动起来呢?同样,也是谁先振动谁就提供其他球振动的策动力,其他球作受迫振动.
能力·思维·方法 【例2】如图7-3-3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绝缘的弹簧振子,小球带负电,在振动过程中,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突然加上一个沿水平向左的恒定的匀强电场,此后(A) 图7-3-3
能力·思维·方法 A.振子的振幅将增大 B.振子的振幅将减小 C.振子的振幅将不变 D.因不知电场强度的大小,所以不能确定振幅的变化
能力·思维·方法 【解析】弹簧振子在加电场前平衡位置在弹簧原长处,设振幅为A,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突然加上一个沿水平向左的恒定的匀强电场,此位置仍为振动振幅处,而且振子的振动是简谐运动,只是振动的平衡位置改在弹簧原长右边,设此时弹簧伸长量x0,满足kx0=qE,即振子振动的振幅A′=A+x0,所以振子的振幅增大,正确答案为选项A.
能力·思维·方法 【解题回顾】振幅是振动系统获得总机械能大小的标志,此题中振幅增大,是通过什么力做功而使系统的机械能增大的呢?
能力·思维·方法 【例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弹簧振子,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振子质量为M,振子的最大速度v0,如图7-3-6所示,当振子运动到最大位移为A的时刻把质量为m的物体轻放其上, 图7-3-6
能力·思维·方法 则: (1)要保持物体和振子一起振动,二者间动摩擦因数至少为多大? (2)一起振动时,二者过平衡位置的速度多大?振幅又是多大?
能力·思维·方法 【解析】放物体前其最大回复力大小F=kA,振动的机械能为:E=1/2Mv20. (1)放上物体m后,一起振动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a=kA/(M+m). 对物体m而言,所需要的回复力是M施加的静摩擦力,则放上时加速度最大,所需的静摩擦力亦最大,设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mg,则满足mg≥ma时,两者可一起振动,即: ≥a/g=kA/[(M+m)g].
能力·思维·方法 (2)当两者一起振动时,机械能守恒,过平衡位置时,弹簧恢复原长,弹性势能为0,则: 1/2(M+m)v2=1/2Mv02, 物体和振子在最大位移处,动能为0,势能最大,这个势能与没有放物体前相同,所以弹簧的最大形变是不变的,即振幅仍为A.
能力·思维·方法 【解题回顾】如果物体m在M通过平衡位置时放到M上并黏到一块一起振动,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发生了变化?振幅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怎样变化?
延伸·拓展 【例5】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质量为m1的小车,质量为m2的物体与一轻弹簧固定相连,弹簧的另一端与小车左端固定连接,将弹簧压缩后用细线将m2拴住,m2静止在小车上的A点,如图7-3-7所示,设m2与m1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点为弹簧原长状态时m2相对于小车的位置,将细线烧断后m2、m1开始运动. 图7-3-7
延伸·拓展 (1)当m2位于O点左侧还是右侧时,物体m2的速度最大?简要说明理由. (2)若物体m2达到最大速度v2时,物体m2已相对小车移动了距离s,求此时m1的速度v1和这一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Ep. (3)判断m2与m1的最终运动状态是静止、匀速运动还是相对往复运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延伸·拓展 【解析】(1)m2速度最大的位置应在O左侧.因为细线烧断后,m2在弹簧弹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合力作用下向右做加速运动,当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为0时,m2的速度达到最大,此时弹簧必处于压缩状态.此后,系统的机械能不断减小,不能再达到这一最大速度.
延伸·拓展 (2)选m2、m1为一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2v2=m1v1;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W克=m2gs;设这一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为Ep,则有Ep=m1v12/2+m2v22/2+W克.由以上各式解得: v1=m2v2/m1 , (3)m2与m1最终将静止,因为系统动量守恒,且总动量为0,只要m2与m1间有相对运动,就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不断消耗能量,所以m2与m1最终必定都静止.
延伸·拓展 【解题回顾】(1)问中有的同学会直接判断为就在O点;(2)问中也容易忽略摩擦力做功而损失的机械能;要纠正这些错误,就要养成冷静而全面地分析受力情况和运动过程.用做功和能量转化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等良好的习惯,而不能想当然地套用现成的一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