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207 Vues
实词的词类活用 形容词的词类活用 作者 : 安明明. 實詞的詞類活用 形容詞的詞類活用. 教學要求 :理解、辨認和掌握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用法。 教學重點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和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辨認。 教學難點 :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理解和辨認。 教學手段 :講授.
E N D
实词的词类活用形容词的词类活用作者:安明明实词的词类活用形容词的词类活用作者:安明明
實詞的詞類活用形容詞的詞類活用 • 教學要求:理解、辨認和掌握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用法。 • 教學重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和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辨認。 • 教學難點: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理解和辨認。 • 教學手段:講授
導入語:在古代,有很多詞類活用的現象,像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作狀語、名詞的使動和意動用法,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等等。就是由於它們的存在,使得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讀不懂、不理解的東西。為了順利地閱讀和更好地理解古籍、文言文,從先人那裏學到更多有價值的東西,我們這一節課就要學習古漢語中的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和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現象。導入語:在古代,有很多詞類活用的現象,像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作狀語、名詞的使動和意動用法,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等等。就是由於它們的存在,使得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讀不懂、不理解的東西。為了順利地閱讀和更好地理解古籍、文言文,從先人那裏學到更多有價值的東西,我們這一節課就要學習古漢語中的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和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現象。 教學步驟和主要講授的內容:
對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和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概念的理解:形容詞處於本不屬於它的位置,而以動詞或名詞的身份處於動詞、名詞的位置,具有動詞、名詞的語法特徵。對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和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概念的理解:形容詞處於本不屬於它的位置,而以動詞或名詞的身份處於動詞、名詞的位置,具有動詞、名詞的語法特徵。 特點:詞性發生變化:形容詞變為動詞或名詞後充當句子的謂語和主語、賓語。 鑒別和舉例:
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的情況: • A代詞前的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因為古漢語中,形容詞不能修飾代詞。 • 例:周公拂其首,勞而食之。(劉向《說苑建本》) • B能願動詞後的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因為能願動詞常用於動詞前。 • 例: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指南錄後序》) • C形容詞後跟有名詞或名詞片語,如不是修飾關係,那麼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和後面的名詞或名詞片語構成支配關係。 • 例:君子正其衣冠。(《論語堯曰》)
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情況: • A表述某種性質、狀態,與現代漢語相同。 • 例: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六國論》) • B表述具有某種性質、狀態的人、事、物,意義上相當於一個偏正片語。 • 例:瑜等率輕銳繼其後,雷鼓大震,北軍大壞。(《赤壁之戰》)
作業 • 指出下列形容詞活用的現象,如是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說明標誌:如是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指出所作的語法成分。 •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 火尚足以明也。(《遊褒禪山記》)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王諷齊王納諫》) • 勝地不常,盛筵難再。(《滕王閣序》) • 越國以鄙遠。(《燭之武退秦師》) •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蘭亭集序》) • 積善成德。(《勸學》) • 親愛在離居。(曹植《贈白馬王彪》)
参考书目《文言语法基本知识》叶苍岑主编 北京教育出版社 1987年5月《古代汉语语法》康瑞琮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