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內部審核實務探討 - 辦理財務支用相關責任 規定及應注意事項

內部審核實務探討 - 辦理財務支用相關責任 規定及應注意事項. 主講人:黃永傳. 綱 要. 財務支用理念 會計人員於財務支用體系扮演角色 案例研析 ─以財物採購及報支國內旅費為例 結語. 財務支用理念. 壹、緣起. 依馬總統提出 『 檢討現行主計與審計制度,以杜絕政府支出的各種浪費 』 政見 行政院分行各機關 『 加強財務控管及落實會計審核方案 』 ,再次函囑落實辦理。 會計工作由防弊邁向興利與諮詢。. 貳 、相關人員之財務責任. 執行預算人員 經管財務人員 出納收支事務人員 會計人員 負責長官. 參、預算支用財務責任規定 ( 一 ).

cade-ashle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內部審核實務探討 - 辦理財務支用相關責任 規定及應注意事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內部審核實務探討 -辦理財務支用相關責任規定及應注意事項 主講人:黃永傳

  2. 綱 要 • 財務支用理念 • 會計人員於財務支用體系扮演角色 • 案例研析─以財物採購及報支國內旅費為例 • 結語

  3. 財務支用理念

  4. 壹、緣起 • 依馬總統提出『檢討現行主計與審計制度,以杜絕政府支出的各種浪費』政見 • 行政院分行各機關『加強財務控管及落實會計審核方案』,再次函囑落實辦理。 • 會計工作由防弊邁向興利與諮詢。

  5. 貳、相關人員之財務責任 • 執行預算人員 • 經管財務人員 • 出納收支事務人員 • 會計人員 • 負責長官

  6. 參、預算支用財務責任規定(一) • 支出憑證處理要點規定第3點 各機關員工向機關申請支付款項,應本誠信原則對所提出之支出憑證之支付事實真實性負責,如有不實應負相關責任 • 會計人員依合法憑證造具記帳憑證 (會計法第58條)

  7. 參、預算支用財務責任規定(二) 各機關執行預算人員之財務責任: • 各機關人員對於財務上行為應負之責任,非經審計機關審查決定,不得解除。(審計法第71條) • 審計機關決定剔除或繳還之款項,應依限悉數追還。如未能悉數追還,經查明該機關長官或其授權代簽人及主辦會計人員,對於簽證該項支出有故意或過失者,應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審計法第74條)

  8. 參、預算支用財務責任規定(三) 各機關經管財物人員之財務責任: • 各機關經管現金、票據、證券、財物或其他資產,如有遺失、毀損,或因其他意外事故而致損失者,經審計機關查明未盡善良管理人應有之注意時,該機關長官及主管人員應負損害賠償之責。(審計法第72) • 由數人共同經管之遺失、毀損或損失案件,不能確定其中孰為未盡善良管理人應有之注意或故意或重大過失時,各該經管人員應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造意人視為共同行為人。 (審計法第73)

  9. 參、預算支用財務責任規定(四) 各機關出納人員之財務責任: • 各機關主辦及經辦出納人員簽發支票或 給付現金,如查明有超過核准人員核准 數額,或誤付債權人者,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審計法第75條) • 支票之經主辦會計人員及主管長官或其授權代簽人核簽者,如前項人員未能依限悉數賠償時,應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審計法第75條)

  10. 參、預算支用財務責任規定(五) 各機關會計人員之財務責任: • 會計報告、帳簿及重要備查簿或憑證內之記載,因繕寫錯誤或所載事項與原始憑證不符,致使公款遭受損害者,該主辦及經辦會計人員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審計法第76條,會計法第67條) • 會計人員執行內部審核事項,應依照有關法令辦理;非因違法失職或重大過失,不負損害賠償責任。(會計法第103條)

  11. 參、預算支用財務責任規定(六) 範例介紹

  12. 參、預算支用財務責任規定(七) 上開人員經管業務遭審計機關決定剔除、繳還或賠 償之財務責任: • 審計機關決定剔除、繳還或賠償之案件,應通知該負責機關之長官限期追繳,並通知公庫、公有營業或公有事業主管機關;逾期,該負責機關長官應即移送法院強制執行;追繳後,應報告審計機關查核(審計法第78條) • 前項負責機關之長官,違反前項規定,延誤追繳,致公款遭受損失者,應負損害賠償之責,由公庫、公有營業或公有事業主管機關,依法訴追,並報告審計機關查核。(審計法第78條)

  13. 會計人員於財務支用 體系扮演角色

  14. 壹、會計人員參與管理範疇 一、管理控制 二、投資評估 三、籌編預算 四、財務管理

  15. 1 2 4 3 5 6 7 貳、內部控制目標分類圖 財務報導之可靠性 相關法令 之遵循 行政效能 之提升

  16. 參、內部審核與內部控制之關係 風險管理 公司治理 內部控制 內部稽核 內部審核

  17. 肆、內部審核功能分類 • 合規性審核 • 適正性審核 • 效能性審核

  18. 案例研析(一) -財物採購

  19. (二)直線 巨額採購(勞務2仟萬元;財物1億元;工程2億元) 查核金額(勞務1仟萬元;財物、工程5仟萬元) 100萬元 公告金額 採購法第49條 10萬元 小額採購 自由區 0 壹、合規性審核—預算執行: 一、採購事項 (一)橫線 1 2 3 4 5 6 7 簽案 招標 開標(比、議價) 決標 履約管理 驗收 付款 二、非採購事項:人事費、獎補助費等

  20. 貳、合規性審核—付款注意事項 • 合法憑證與真實憑證之分際。 • 付款合法憑證,例舉如次: • (一)簽准核可文件。 • (二)驗收紀錄。 • (三)廠商交付發票或收據,常見缺失: • 1.收據蓋統一發票專用章。 • 2.oo公司未交付發票。 • 3.收據應貼印花而未貼。

  21. 參、適正性審核—要項 • 會計事務處理 • 會計表報編造部分 1.掌管單位提供計畫執行資料 2.會計人員審慎勾稽數據

  22. 肆、效能性審核—預算執行率落後要因 • 不可抗力要因,如: (一)招標流標 (二)未依時程取得建照 (三)廠商未依計畫履約 • 可抗力要因,如: (一)未依原計畫執行預算 (二)未依預算執行能力編列預算

  23. 伍、查核重點 • 報支經費是否符合相關法令 • 有無不當支出 合規 適正 • 會計處理及表報編造,是否符合規定 • 個案計畫執行績效 • 進度落後項目改進措施 效能 追踪 • 往昔建議改進事項辦理情形

  24. 案例研析(二) ─以報支國內旅費為例

  25. 壹、合法憑證之要件 • 未有會計法第102條所列事項: 一、未註明用途或案據。 二、依法律或習慣欠缺主要書據。 三、未經核准辦理者。 四、書據之數字或文字經塗改未經負責人 簽章。 五、其他。

  26. 貳、合法憑證與真實憑證之區分 一、真實事項未必合法,合法事項未必 真實。 二、會計人員為合法憑證負責,執行預 算人員為支付事實真實性負責。

  27. 參、派員出差之合法程序 一、籌編差旅費預算程序 二、簽派出差程序

  28. 肆、簽准出差權責單位 一、派遣單位:審核有無出差必要 二、人事單位:對假別正確性及合法性負責 三、會計單位負責項目: (一)預算能否容納 (二)是否經權責單位核准 (三)報支項目及金額是否符合規定

  29. 伍、差旅費項目 一、交通費:按實報支 二、住宿費:依職務等級採定額制 三、膳雜費:依職務等級採定額制,並以 每日為單位核算 註:不因考績升等補差額。

  30. 陸、其他注意要項 一、支付外聘講座交通費得不取據 二、受訓不得報支雜費 三、員工出差費得以個人信用卡刷卡支付 四、臨時人員非屬國內出差旅費報支要點規 範人員

  31. 結 語

  32. 必要請求合理支持 誠信報支法令鬆綁 分工合作各執所司 壹、內部審核在組織中互動關係

  33. 貳、內部審核成功要素 • 內部審核人員應熟悉內部審核具體作法。 • 良好人際關係與優質之情緒管理。 • 業務單位配合,機關首長支持 。 • 適時提供有效決策資訊。

  34. 參、內部審核人員之角色 人財 人裁 人柴 人才

  35. 肆、吸收新知 • 多學多問成為新世紀之主計尖兵

  36. 伍、互相勉勵 • 非以「稱職會計人才」為志向 • 須以人人「稱讚會計人財」為目標

  37. 簡報結束 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