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菲律賓政治殺害

菲律賓政治殺害. 香港基督徒學會 2006 年 10 月 5 日. 抗爭的背後. 在美國攻打伊拉克時,為保障國民的安全,全球紛紛撤僑,但在那時不少菲律賓人仍渴望到伊拉克打工。 有記者訪問那些準備到伊拉克打工的菲律賓人,有一位外傭這樣說:「雖然我們有可能會死,但仍有生存的機會。即使不幸死了,死前也可賺些錢給家人。可是,如果留在菲律賓。我們只可以等死。死後家人亦甚麼也拿不到。」. 有人說知識改變命運。在菲律賓,不少大學生及專業人士,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工資卻低於外傭的薪酬。 很多菲律賓人都明白貧窮與制度的關係,於是他們都為此而不關抗爭。.

cai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菲律賓政治殺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菲律賓政治殺害 香港基督徒學會 2006年10月5日

  2. 抗爭的背後 • 在美國攻打伊拉克時,為保障國民的安全,全球紛紛撤僑,但在那時不少菲律賓人仍渴望到伊拉克打工。 • 有記者訪問那些準備到伊拉克打工的菲律賓人,有一位外傭這樣說:「雖然我們有可能會死,但仍有生存的機會。即使不幸死了,死前也可賺些錢給家人。可是,如果留在菲律賓。我們只可以等死。死後家人亦甚麼也拿不到。」

  3. 有人說知識改變命運。在菲律賓,不少大學生及專業人士,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工資卻低於外傭的薪酬。有人說知識改變命運。在菲律賓,不少大學生及專業人士,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工資卻低於外傭的薪酬。 • 很多菲律賓人都明白貧窮與制度的關係,於是他們都為此而不關抗爭。

  4. 菲律賓的人民主要從事農業,但土地往往卻是由大地主所擁有,即使政府推行了土地改革的政策,但在執行上有很大的落差,於是很多農民只可淪為農民工,繼續替大地主打工。菲律賓的人民主要從事農業,但土地往往卻是由大地主所擁有,即使政府推行了土地改革的政策,但在執行上有很大的落差,於是很多農民只可淪為農民工,繼續替大地主打工。 • 為爭取他們應有的土地權,很多農民都組織起來抗爭到底。然而,不少農民團體的組織者及支持者卻因而受到殺害。

  5. 聽聽他們的故事:馬西瑪婆婆(71歲) • 她的兒子迪卡羅就在她面前被槍殺。她立即抱著兒子,直至兒子在她的懷中死去。 • 當她問槍手:「為何要殺我的兒子?」槍手卻用槍指著她。 • 迪卡羅是民間團體Toiling Masses 的成員,在他被殺當天,他曾調解市場的清拆。 • 令人奇怪的是,案發後數分鐘內,警察即到達現場。警察沒有作深入調查,案件不了了之。

  6. 玉蓮達女士(51歲) • 她的家人被軍隊懷疑是共產黨新人民軍(New People’s Army)的成員。 • 她的房屋被軍隊燒毀。此後,舉家被逼逃離家園,紛散至不同的地方匿藏。 • 她現時仍與家人分離,在教會的避難所暫住。

  7. 艾賓勞(15歲) • 軍方指艾賓勞居住的地方有新人民軍的成員出沒。 • 一次他與一名被軍方懷疑是新人民軍的成員交談後,他立即被拘捕,期間他更被虐打近10小時。 • 他被控以謀殺及叛亂罪。 • 此後,他不能再上學了。

  8. 加倫及瑞雲 加倫,22歲,是菲律賓大學社會學系學生,她是一名活躍的學生領袖,亦是Toiling Masses的成員。 加倫在事發時正進行農民問題研究,協助處理農田被廠房污染的問題。 2006年6月26日凌晨兩時,十多名軍人乘坐卡車來到加倫的租房,軍人命令房東開門,然後衝進屋內把卡琳及其同學瑞雲拘捕,原因是懷疑兩人是NPA成員。至今兩人毫無音訊,人們普遍相信她們已被殺害。

  9. 阿尼奧.古華拉 • 阿尼奧的父親奧斯卡過去兩年不斷受到軍人的騷擾,一天身穿軍服的蒙面殺手到他家中找他,於是他便逃到阿尼奧的家中避難。想不到阿尼奧竟然因此而被殺害。 • 奧斯卡自己也想不到為何會被追殺,也許是在一居民大會後,軍隊要求居民參與聲討NPA的遊行,但他卻因體力不支,加上不認同訴求而沒有參與。 圖片來源: 《亞洲周刊》,2006年9月17日

  10. 泰定拿牧師(37歲) • 他是菲律賓獨立教會的牧師。在2005年3月,他在教會附近被兩名電單車手槍殺。 • 他一直支持露易西塔大莊園的農工爭取土地權益。向農工派米及在崇拜中譴責軍隊的濫權。 • 在他被殺前的半年內,當地已有7名農工及2名組織者被殺。

  11. Bishop Ramento(69歲) • 繼菲律賓獨立教會(PIC)的Fr. William Tedena在去年被殺後,PIC的Bishop Ramento在2006年10月3日遇害,身中7槍而死。 • Ramento 主教是人權組織KARAPATAN地方分會的主席、Movement of Concerned Citizens for Civil Liberties的召集人。他亦身兼Supreme Bishop's Council of the PIC及Ecumenical Bishops Forum 主席的職務。 • 他曾對家人這樣的說:「我知他們很快會將我殺死,但我絕不會放棄上主給我的使命,亦不會離棄我所牧養的民眾。」

  12. 在沒經過調查的情況下,警方指Bishop Ramento的死因是劫殺。 • 令人奇怪的是,Bishop Ramento已是一個69歲的老人,加上他生活清貧,匪徒何須向Bishop Ramento連開7槍? • Bishop Ramento一直與貧窮人同行,特別關注農工及工人的權利。他亦強烈譴責國內的政治謀殺,在很多人的心中,他是貧窮人的主教。

  13. 菲律賓的人權狀況近年不斷惡化。根據菲律賓人權組織促進人民權益聯盟(KARAPATAN)的資料,自總統阿羅若夫人在2001年上台後,政治謀殺事件不絕於耳。菲律賓的人權狀況近年不斷惡化。根據菲律賓人權組織促進人民權益聯盟(KARAPATAN)的資料,自總統阿羅若夫人在2001年上台後,政治謀殺事件不絕於耳。 截至2006年9月21日,已有: 755人遭受政治殺害; 187人被迫失蹤。 現時每星期都有新的個案。

  14. 受害人包括人權律師、人權團體組織者、農民、工人、婦女、學生,甚至是普通市民。受害人包括人權律師、人權團體組織者、農民、工人、婦女、學生,甚至是普通市民。 • 作為政府,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在菲律賓,政府的警察專案小組卻沒有開展調查工作,亦沒有一人因這些謀殺而受制裁。

  15. 為甚麼他們會遭殺害 • 從這些受害者的背景,我們可見他們都有參與政黨及民間團體。他們被殺或被擄走,不免與他們的政治背景有關連。 • 為回應這些政治謀殺,菲律賓政府在2006年5月成立了專案小組,其後又成立了Melo Commission取而代之。 • 縱使菲律賓警察的專案小組不承認政治殺害的受害者有700多人,但官方的數字也顯示了有101名民間組織及政黨人士(partylist members)及26名記者被殺。

  16. 受害人多屬左傾或激進組織的成員。在他們遭害前,曾被指控為新人民軍(NPA)的成員,這等同將他們視作恐怖份子。受害人多屬左傾或激進組織的成員。在他們遭害前,曾被指控為新人民軍(NPA)的成員,這等同將他們視作恐怖份子。 • 即使是經過警方專案小組調查的47宗案件,結論往往是案件的兇手是NPA成員,乃NPA的派系仇殺,或受害人是因為個人恩怨而被殺。 • 過去數年,沒有一人因政治殺害事件而受法律制裁,這令難屬對警察完全失去信心。 • 由於政府缺乏保護證人的措施,不少證人害怕遭報復而不敢作證。

  17. 國際社會譴責 • 國際特赦組織 • 亞洲人權委員會 • 普世教會協會 • World Alliance of Reformed Churches • United Methodist Philippine Reunion • 天主教香港教區陳日君樞機

  18.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第六條 • 一、人人有固有的生命權。這個權利應受法律保護。不得任意剝奪任何人的生命。 第九條 • 一、人人有權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除非依照法律所確定的根據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剝奪自由。 • 二、任何被逮捕的人,在被逮捕時應被告知逮捕他的理由,並應被迅速告知對他提出的任何指控。 • 三、任何因刑事指控被逮捕或拘禁的人,應被迅速帶見審判官或其他經法律授權行使司法權力的官員,並有權在合理的時間內受審判或被釋放。等候審判的人受監禁不應作為一般規則,但可規定釋放時應保證在司法情況程序的任何其他階段出席審判,並在必要時報到聽候執行判決。

  19. 政治殺害的影響 • 在民主的社會中,應容納多元的聲音。政治殺害的目的是要打壓異見人士的聲音,以求穩固某種政治主張。當政治殺害不斷發生,社會上就會瀰漫著白色恐怖。 • 人民會害怕因異見的立場或行動而受逼害,因而沉默下來。最後,社會而會存在一元的聲音。社會會因為缺乏不同立場的衝擊而停濟不前。 • 不幸的是,政治殺害不僅在菲律賓出現,中國、泰國、柬埔寨、智利等多國亦曾出現,或正在處於政治殺害的陰影下,受害者至今仍未能討回公道。

  20. 受難者家屬的說話 • 「我兒子在被殺前已準備為農民的抗爭而犧牲生命。現在他死了,我要站出來為他討回公道,也希望其他與我有相同命運的家屬也可以得到公正的對待。」 • 「希望香港不會像我們一樣,要經歷軍事的威嚇。」 • 「我希望可為丈夫及其他政治殺害的死者討回公道!我亦希望香港人及國際社會可支持我們的運動。」

  21. 信仰反省 • 菲律賓獨立教會非常活躍於社會運動,他們認為信仰不單是要關心人的靈性,更要關心人的整體需要,包括人權及生活所需。 • 因此,教會堅持與貧窮人同行,與他們一同抗爭。 • 正因如此,神職人員也逃不了政治殺害的威脅,不少教會及教會團體,更被軍方定性為國家敵人,如: • the Ecumenical Movement for Justice and Peace, the Philippine Independent Church (PIC),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in the Philippines, the United Council of Churches in the Philippines (UCCP), the United Methodist Church of the Philippines (UMCP)……

  22. 「你當為啞巴開口,為一切孤獨的伸冤。你當開口按公義判斷,為困苦和貧乏的辯屈。」(箴言三十一:8-9)「你當為啞巴開口,為一切孤獨的伸冤。你當開口按公義判斷,為困苦和貧乏的辯屈。」(箴言三十一:8-9) 雖然菲律賓人民不是不能自辯,但他們的聲音卻不被政府所聆聽,因此我們也有責任去了解他們的處境及把他們的聲音放大。

  23. 延伸資料 • 亞洲人權委員會要求停止政治殺害網上聯署:http://www.pinoyhr.net/index_chn.php • 《亞洲周刊》,2006年9月17日。 • 國際特赦組織報告(英文):“PHILIPPINESPolitical Killings, Human Rights and the Peace Process”:http://web.amnesty.org/library/index/ENGASA350062006 • 香港基督徒學會關注菲律賓法外謀殺的聲明(英文):http://www.hkci.org.hk/current_e/news_2.htm • 法外謀殺考察團教會報告(英文):http://www.hkci.org.hk/current_e/news_3.htm • 普世教會協會關注菲律賓法外謀殺的聲明(英文):http://www.oikoumene.org/en/resources/documents/central-committee/geneva-2006/reports-and-documents.html

  24. 如須進一步的資料,請聯絡: 陳詩韻(香港基督徒學會) 電郵:debby@hkci.org.hk; 電話:23981699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