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9

第七章 国民收入决的理论(四) IS-LM-BP 模型

第七章 国民收入决的理论(四) IS-LM-BP 模型. 之前 IS-LM 模型讨论短期国民收入决定 都是基于封闭经济下内需决定国民收入 ——Y=c+i+g 。 当今任何一国封闭经济下都无法解决经济增长中所需要的资源、要素、需求多样化的问题, 都需要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 任何一国经济都需要开放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是开放经济的重要内容。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如何决定? 这一问题构成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 W 、 P 各自变动速率的不确定, AS 曲线有争议. 第一节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一、国际贸易主要理论

cai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七章 国民收入决的理论(四) IS-LM-BP 模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国民收入决的理论(四)IS-LM-BP模型 • 之前IS-LM模型讨论短期国民收入决定都是基于封闭经济下内需决定国民收入——Y=c+i+g。 • 当今任何一国封闭经济下都无法解决经济增长中所需要的资源、要素、需求多样化的问题,都需要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任何一国经济都需要开放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是开放经济的重要内容。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如何决定? • 这一问题构成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

  2. W、P各自变动速率的不确定,AS曲线有争议

  3. 第一节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 一、国际贸易主要理论 • 问题1:日本没有煤、稀土,中国有;中国没有核电技术设备、发动机技术设备,日本有;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 问题2:湖南缺石油有蔬菜,黑龙江缺蔬菜有石油,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 相互贸易、帕累托改进来解决 • 开放经济下,为什么会产生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 • (一)绝对优势理论 • 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基础; • 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把自己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都集中到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上来,然后通过国际贸易,用自己的优势产品去交换自己的劣势产品,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

  4. 假设条件: • ①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都能生产两种商品,只有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 • ②劳动力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且劳动力市场始终于充分就业状态; • ③劳动力在一国之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 • ④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 • ⑤商品和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 ⑥国家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 • ⑦不考虑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

  5. (二)比较优势理论 • 问题讨论: • 同做N种产品。A国每一种产品的生产效率都不如B国。 • B国是否所有的产品均自己生产? • 可能的选择: • a.全部自己生产 • b.部分自己生产 • c.优中选优生产 • 选择c。这时候A、B两国贸易会形成帕累托改进,会提高双方的生产率。

  6. 多边贸易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最终给交易诸方都带来收益多边贸易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最终给交易诸方都带来收益

  7. 基本观点:国际贸易的基础不限于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还有相对差别。只要各国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是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成为可能。基本观点:国际贸易的基础不限于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还有相对差别。只要各国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是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成为可能。 • 各国都做自己的相对优势产品——自己最赚钱的产品、机会成本最低的产品; • 相互交易; • 大家都能帕累托改进、从中获益

  8. (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 问题引出:A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要素,欠缺资本与技术要素;B国有丰富的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如何解决? • 基本观点: • 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 • 各国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数量是不同的; • 各国都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 相互交易; • 大家都能帕累托改进、从中获益

  9.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 • 问题引出:1、中国是苹果生产大国之一。中国要不要进出口苹果?2、作为汽车生产大国的日本、美国,为什么还要进口汽车? • 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产业间国际贸易,这是不同行业之间交换产品和劳务;另一种是产业内国际贸易:这是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主要是制成品通过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间的双向流动。 •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解释这种发达国家之间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的理论称之为产业内贸易理论。

  10. 第一种观点认为规模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产业内国际交易的产生。规模经济有两种情况。第一种观点认为规模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产业内国际交易的产生。规模经济有两种情况。 • 1、内部规模经济。指厂商在产量增加时长期平均生产成本下降所引起的收益增加。由于某些庞大的行业存在内部规模经济,意味着一国产业内专业化的产生:在一国范围内厂商难以生产所有系列的产品,只能集中力量生产其中有限的产品种类,其余的产品就需要从别国进口。如果允许进口,则在国内市场上就可以购买到更多种类的产品。这就导致产品差异化的形成,也是福利增加的表现。 • 2、另一种是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一国行业内厂商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在外部规模经济下,引发厂商相互提供外部性,相互信息外溢等现象,该产业的成本会降低。由外部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能使该国成为商品出口国。

  11. 第二种观点认为偏好差异的发展导致了产业内国际交易的产生。第二种观点认为偏好差异的发展导致了产业内国际交易的产生。 • 不同国家的偏好是有差异的,比如美国一方面进口日本的汽车,另一方面又向日本出口汽车,这可能是因为有些日本人偏好美国车的宽敞气派,而有些美国人喜欢日本车的小巧精致、节约能耗,这种爱好上的差异促使两国间进行产业内贸易,以推动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形成。 • 第三种观点认为,不同国家的产品在产品的品质、性能、造型、设计、规格、商标及包装等方面是有差异的,导致产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也不能完全替代,这种差异能够导致产业内国际贸易的产生。 • 不论哪一种理论观点,其解释的基本点都是如此交易能给交易国双方带来交换的帕累托改进与社会总福利的提升。但是,国际贸易给参与交易的各国带来的利益改进在每一个国家内并不是被平均分配的,因而也常常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争论。

  12. 二、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 • 引言:货币制度的演变 • 一般等价物——黄金——铸币——可兑换的纸币——不可兑换的纸币 • (一)国际金本位制 • 概念: •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除金币外,通常还存在可兑换为黄金的银行券及少量其他金属辅币,但只有金币才能完全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 国际金本位制就是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通过金本位制,各国通货都与黄金联系在一起,相互之间形成固定汇率制。 • 只要各国遵守金本位制下的规则,保持各自的通货用黄金来担保并可兑换黄金,汇率就可以保持固定。

  13. 特点:黄金在国际交往中充当世界货币,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大部分为黄金。黄金不但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而且可以自由输出输入,一国的金币同另一国的金币或代表金币流通的其他金属(如白银)铸币或银行券之间可以自由兑换,在金币流通的国家内,金币还可以自由铸造。 • 不足: • 第一,它限制了一国政府使用货币政策对付失业等问题的能力。 • 第二,只有当黄金与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是稳定的,将货币与黄金挂钩的做法才能确保总体价格水平的稳定。 • 第三,当各国经济增长时,除非能不断地发现新的黄金,否则中央银行无法增加其持有的国际储备。 • 第四,金本位制给予了主要的黄金产出国通过出售黄金来影响世界宏观经济状况的巨大能力。

  14. (二)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 • 经济的发展需要黄金的增加。当一国黄金增加不能与本国经济发展保持比例时,怎么办?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短暂存在金汇兑本位: • ①各国依然维持金平价,但只是一种不完全的金平价。本币不能自由兑换成黄金,而是通过兑换外汇间接与黄金联系,即与某一特定国货币挂钩。 • ②一国中央银行除持有黄金储备外,还持有大量外汇。这就改变了过去单一黄金储备的格局,扩大了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 • ③国际收支调节具有不对称性的特点。当时,美国、英国这样的国家外汇收支是逆差。这是由于其他国家力求收支顺差以形成本国所必需的美元、英镑等外汇储备资产。在这种情况下,像美国、英国这类提供国际储备资产的国家并无需认真对待外汇逆差,而其他国家则需十分注意调节外汇收支状况。

  15.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终结 •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战败,经济陷于崩溃;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在战争中也遭到严重破坏;惟有美国在战争中发了财,经济得到空前发展。1945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部资本主义国家总额的60%,其黄金储备相当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3/4。正是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黄金储备,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确立了一个协议。协议下建立IMF组织,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内容为:

  16. ⑴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193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⑴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193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 ⑵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 ⑶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于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17.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对稳定资本主义世界货币汇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增长,也为美国建立美元霸权地位提供了条件。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对稳定资本主义世界货币汇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增长,也为美国建立美元霸权地位提供了条件。 • 问题:当美国政府也不能保证全球对黄金的需求——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时,美国怎么做?国际贸易中怎么维护其它国家的利益? •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 • 进入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美国黄金储备减少,美国通货膨胀加剧,美国政治、经济地位下降;另一方面,西欧、日本等国的经济开始崛起,打破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垄断和美元的霸主地位。不少西方国家的货币不再钉住美元而实行浮动汇率,从而动摇了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18. (四)牙买加体系 • 一是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 • 二是推行黄金非货币化。协议作出了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贷币的决定。并规定: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 • 三是增加特别提款权的份额并增强其作用。

  19. (五)欧洲货币体系与欧元 • 1、1979年以后,欧洲若干国家联合,逐步成立欧洲货币体系。 • 2、参加国放弃对本国利率的控制权,固定任意两国之间的汇率。 • 3、对美元联合浮动。改变各国货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贬值与升值,欧共体成员国的汇率都相应浮动,以维护本国利益。

  20. 第二节 外汇及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知识 一、外汇与汇率的基本知识 (一)外汇与汇率 1.外汇:以外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广义:外币资产,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其他外汇资金 • 静态 狭义: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 动态:国际汇兑 各国都有独立的货币制度和货币,一国货币不能在另一国流通。从而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和债务在清偿时,需要进行本外币兑换,需要国际通货结算。

  21. 2.汇率: (1)汇率定义: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2)标价方法 • 直接标价法: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比如100美元,下同)作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也叫应付标价法。 •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 如未作说明,本教材均指直接标价 • 2013-11-04日外汇汇率(中间价)标价: • 100美元兑换609.70元人民币

  22. 汇率数据更新时间:2013-11-4 14:59:20

  23. 间接标价法: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比如100人民币,下同)作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间接标价法: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比如100人民币,下同)作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 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 • 今日的外汇汇率标价:15.77美元兑换100元人民币

  24. 美元标价法 • 是指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来计算应兑换多少其他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 1、美元的单位始终不变,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比值是通过其他货币量的变化体现出来的。 • 2、美元标价法目的是为了简化报价并广泛地比较各种货币的汇价。 • 人们将各种标价法下数量固定不变的货币叫做基准货币,把数量变化的货币叫做标价货币。 • 在直接标价法下,基准货币为外币,标价货币为本币; • 在间接标价法下,基准货币为本币,标价货币为外币; • 在美元标价法下,基准货币是美元,标价货币是其他各国货币。

  25. 3、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 名义汇率是一国货币交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 实际汇率是一国货物(劳务)交换另一国货物(劳务)的比率 (1)名义汇率:未考虑价格因素的汇率 (2)实际汇率:考虑了价格因素的汇率 • 实际汇率是影响一国进口与出口的关键因素 • 采用直接标价法时,实际汇率上升,意味着P下降或者Pf上升,国内商品变得便宜,国外商品变得昂贵,外国人和本国人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增加,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减少,本国产品竞争力上升 • 在西方经济文献中,除非特别加以说明,汇率往往指名义汇率。

  26. 4、汇率上升与汇率下跌 • 汇率是经常发生变动的,同一变化在不同的标价方式下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在直接标价法下,若单位外币折算本币增多,说明外币汇率上升,即外币升值或本币贬值。反之,若单位外币折算本币减少,则说明外币汇率下跌,即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升跌成正比。 • 在间接标价法下,若单位本币折算外币增多,说明外币汇率下跌,即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反之,若单位本币折算外币减少,则说明外币汇率上升,即外币升值或本币贬值。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升跌成反比。 •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之间存在着倒数关系,即直接标价法的倒数是间接标价法,反之亦然。

  27. (二)汇率理论 • 既然汇率对于一国国际商品流动与国际资本流动如此重要,汇率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 1、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说 • 在经济学上,购买力平价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实行固定汇率国家的货币都有一个平价。 • 既然汇率是不同国家货币交换的比率,汇率决定的基础应该是各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而货币的价值在于能够用来购买各种商品,因此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应该取决于各自购买力的大小。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 • 假设条件:各国间贸易费用和关税为零,完全自由贸易。 • 假设条件在现实中并不完全成立。

  28. 以中美两国作比较。 • 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一篮子商品,在中国用了1000元人民币,在美国用了200美元,对于这一篮子商品来说,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是5:1,即5元人民币相当于1美元。 • 如果中国的价格水平上升美国的价格水平不变,一篮子该商品的价格变为1200元人民币,则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对美元的兑换就是6:1。 • 如果美国的价格水平上升中国的价格水平不变,一篮子该商品美国价格上涨为250美元,则美元贬值,人民币对美元的兑换就是4:1。 • 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的货币会贬值,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的货币会升值;一国货币币值与本国的通货膨胀率成反比,与他国的通货膨胀率成正比。

  29. 2.利率平价说 • 利率平价说是由凯恩斯等提出的,他们从利率的角度,解释了短期汇率波动的问题。该理论指出,如果两国的利率水平存在差异,就能够引起资金的跨国流动,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谋取利润,进而引起汇率的变动。 • 条件:自由浮动制度 • 3.国际收支说 • 一国进口别国的商品需要用本币购买外币,会形成本币的供给和外币的需求;反之,一国向别国出口商品,则会形成本币的需求和外币的供给。如果一国的出口多于进口,则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会使得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反之,如果出口少于进口,则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会使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 条件:自由浮动制度

  30. 讨论 • 70年代,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致是: 1:1.78 , • 80年代,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致是:1:8; • 90年代,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致是:1:7; • 00年代,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致是:1:6; • 您认为10年代人民币会不会破六并继续升值? • 根据?

  31. (三)汇率制度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与外币交换时汇率确定方法的安排与规定(三)汇率制度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与外币交换时汇率确定方法的安排与规定 • 1、固定汇率制度: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仅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 • 有利于一国经济稳定,减少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风险。 • 固定汇率要求一国央行有足够的外汇或黄金储备;否则,必然出现外汇黑市。 • 2、浮动汇率制度: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 • 有利于政府通过汇率波动来调节经济和促进国际贸易,也能取缔非法的外汇黑市交易。 • 不利于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稳定,会加剧经济波动。

  32. 20世纪70年代以来,除少数经济发达国家外,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度都是有管理的浮动制度,都对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进行了程度不等、直接间接的约束。20世纪70年代以来,除少数经济发达国家外,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度都是有管理的浮动制度,都对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进行了程度不等、直接间接的约束。

  33. (四)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 在自由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

  34. 自由浮动制度下外汇供求曲线的移动因素 • 1、商品进出口的变化 • 2、国际间的投资变化 • 3、国际投机需求变化 • E:均衡汇率 • 直接标价法下,中国进口需求增加 • 人民币供给量增加(在外汇市场上),供给曲线右移,人民币均衡汇率下降,即1人民币能够换取的美元减少, 人民币贬值。 • 中国出口下降 • 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减少,导致对人民币需求量减少(在外汇市场上),需求曲线左移,人民币均衡汇率下降,即1人民币能够换取的美元减少, 人民币贬值

  35. (五)汇率与净出口函数 • 影响到净出口的因素有很多,汇率和国内收入水平被认为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 在宏观经济学中,常将净出口简化地表示为: • q、γ、n均为正参数;参数γ为边际进口倾向。可以读出: • 1、净出口反向地取决于一国的实际收入。实际收入y提高,消费能力提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净出口下降;反之亦反 • 2、正向地取决于实际汇率。实际汇率上升,本国货币贬值,外国商品相对昂贵,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汇率下降,本国货币升值、外国商品相对便宜,所以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36. 马歇尔-勒纳条件* • 实际汇率变化(货币贬值)在多大程度影响净出口,从而改变一国国际收支?经济学家马歇尔、勒纳等人进行了研究。 汇率变动对净出口的影响取决于 • 某国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需求弹性。 • 需求弹性大,外汇收入增加;反之则反是。(初级产品) • 某国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 需求弹性小,外汇收入增加;反之则反是。(工业品) • 马歇尔—勒纳条件: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本国货币贬值可以改善一国贸易收支情况 • |Ex+Em | >1

  37. 二、国际收支的平衡 •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 1、国际收支 • 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它国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一国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包括商品、劳务与商品、劳务之间的交换,金融资产与商品、劳务的交换以及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等的交换。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为清算到期的债权债务所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因此,国际收支也可以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38. 2、国际收支平衡表 •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与其他国家间所发生的国际收支按项目分类统计的一览表,它集中反映了该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和总体面貌。 • 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现代会计学复式簿记原理编制,即以借、贷为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原则来记录每笔国际经济交易。其记帐规则是: • 凡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记入贷方,记为“+”(通常省略);凡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记入借方,记为“-”。

  39. 国际收支平衡表由以下几个帐户构成: • ⑴经常帐户。经常项目记录本国与他国之间发生的商品和劳务交易,以及因收益取得、转移支付所引起的货币收支情况 。 • ⑵资本和金融帐户。资本和金融项目记录的是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的情况 。 • ⑶储备资产项目。储备资产指货币当局拥有的、可以随时用于对外支付的外国资产,又称为外汇储备。包括货币黄金、外汇资产、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头寸和其他债权五项内容。其中外汇资产指以外币表示的各类资产,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和有价证券等,外汇资产是外汇储备里最重要的项目。 • 4.净误差与遗漏项目 • 净误差与遗漏项目是人为设立的,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采取的是复式记账原则,所有的贷方总额应该等于借方总额,即“经常项目差额+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储备资产变动“应该等于零。但是由于统计资料不准确、核算失误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实际上不能满足平衡的条件,因此,需要设立这个项目来予以抵消,使国际收支平衡表总体上达到平衡。

  40. 经常帐户的内容 • 货物贸易:通过我国海关进出口的货物,以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并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要求,出口、进口都以商品所 有权变化为原则进行调整。 • 服务贸易: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国际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力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 • 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的收益和支出,直接投资的收益进行再投资也包括在此项目内)。 • 经常性转移:国与国之间的转移支付,包括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单方面转让,如:侨汇、工人汇款、无偿捐赠、赔偿等项目。

  41. 资本帐户内容 • 资本项目:包括移民转移、债务减免等资本性转移。 • 金融项目: • 直接投资:指外国、港澳台地区在我国和我国在外国、港澳台 地区以独资、合资、合作及合作勘探开发方式进行的投资。 • 证券投资:指外国、港澳台地区购买(或我国买回)我国(包 括地方政府和企业)发行的股票、证券等有价证券和我国(政府、企业、私人)买卖外国、港澳台地区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 • 其它投资:包括外国提供给我国和我国提供给外国的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以及其它资产。

  42.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四个帐户中,如果不考虑在技术上使国际收支在形式上保持平衡的误差与遗漏账户,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作为平衡项目的官方储备项目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 • (1)如果经常项目出现赤字,可以由资本项目中的盈余来弥补,反之,如果资本项目出现赤字,也可以由经常项目的盈余来弥补。故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就可以表述为: • 经常项目+资本项目=0。 • (2)如果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相加后出现赤字,这时就必须动用官方储备资产来弥补;反之,如果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相加后出现盈余,官方储备资产就会增加。故有如下关系: • 经常项目赤字+资本项目赤字=官方储备资产减少 • 经常项目盈余+资本项目盈余=官方储备资产增加

  43.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及调整 • 国际收支平衡的状况极少,不平衡是常态。不平衡的状况有二: • 1.国际收支顺差 • 表示持有国外资产的增加。一般而言,长期顺差将导致本币升值,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利有弊 • 2.国际收支逆差 • 国际收支逆差表示持有国外资产的减少。一般来说,持续性的国际收支逆差对一国经济发展和稳定是不利的。

  44. 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整 • (1)动用外汇储备。对于短期的国际收支失衡,可以动用外汇储备来解决,而不必采取政策措施。 • (2)调整经济结构,改进经济增长方式。对于结构性失衡,可以从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入手,改善进出口状况。 • (3)调整汇率水平。对于汇率因素导致的不平衡,可以通过调整汇率水平来消除。 • (4)改变经济政策。在扩张和顶峰时期,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衰退和低谷时期,实行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45. r r2 r1 F(r) O F F1 F2 图7-2 净资本流出函数 • (三)净资本流出函数 • 1、净资本流出又称资本账户差额,是指从本国流向外国的资本量与从国外流向本国的资本量的差额,用F表示,则 • F=流向外国的本国资本量-流向本国的外国资本量 • 2、本国利率用r表示,外国利率用rf表示,则 • F=σ(rf - r) • 当rf为常量时,F就取决于r。 • 3、图形表示如右:

  46. 第三节 IS-LM-BP模型 • 一、国际收支的平衡及BP曲线 • (一)国际收支函数 • 1、国际收支差额:指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出的差额,用BP表示。 • 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 或者:BP=nx-F • 2、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零:BP=nx-F=0 • 3、 国际收支函数:由等式BP=nx-F,将净出口函数nx与净资本流出函数F的表达式代入,有 • 上式称之为国际收支均衡函数,其几何表示被称之为BP曲线。它表示,当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与利率r的相互关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