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台灣「大代誌」 ~ 二二八事件

台灣「大代誌」 ~ 二二八事件. 編撰者:羅伊伶. 愛與希望之歌 /李敏勇 種一欉樹仔 在咱的土地 不是為著恨 是為著愛 二二八 這一天 你我作伙來思念 失去的親人 種一欉樹仔 在咱的心內 不是為著死 是為著希望 二二八 這一天 你我鬥陣相安慰 不通尚悲傷 從每一片葉子 愛與希望在成長 樹仔會釘根在咱的土地 樹仔會伸上咱的天 黑暗的時陣看著天星 在樹頂閃熾. 什麼是二二八?. ※ 可以放假一天的國定假日. ※ 是在民國三十六年時國民政府為了查緝私煙與人 民發生衝突的「偶發事件」?. ※ 是當時國民政府與台灣因為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台灣「大代誌」 ~ 二二八事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大代誌」~二二八事件 編撰者:羅伊伶

  2. 愛與希望之歌/李敏勇種一欉樹仔 在咱的土地不是為著恨 是為著愛二二八 這一天你我作伙來思念 失去的親人種一欉樹仔 在咱的心內不是為著死 是為著希望二二八 這一天你我鬥陣相安慰 不通尚悲傷從每一片葉子 愛與希望在成長樹仔會釘根在咱的土地樹仔會伸上咱的天黑暗的時陣看著天星在樹頂閃熾愛與希望之歌/李敏勇種一欉樹仔 在咱的土地不是為著恨 是為著愛二二八 這一天你我作伙來思念 失去的親人種一欉樹仔 在咱的心內不是為著死 是為著希望二二八 這一天你我鬥陣相安慰 不通尚悲傷從每一片葉子 愛與希望在成長樹仔會釘根在咱的土地樹仔會伸上咱的天黑暗的時陣看著天星在樹頂閃熾

  3. 什麼是二二八? ※可以放假一天的國定假日 ※是在民國三十六年時國民政府為了查緝私煙與人 民發生衝突的「偶發事件」? ※是當時國民政府與台灣因為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 而引發的流血衝突事件。

  4. 台灣在哪裡?

  5. 大融合的台灣 原住民文化(1624BC) 滿清文化(1683-1895) 荷蘭文化(1624-1662) 日本文化(1895-1945) 西班牙文化(1626-1642) 國府中原文化(1945-現在) 明鄭文化 (1662-1683) 哈美風 哈日風

  6. 楔子 當國民政府從日本人手中拿回台灣時,台灣人的感受會是怎麼樣的? 是高興?是徬徨?是緊張? 其實是都有的,但是不管如何,台灣當地的人民是很歡欣鼓舞的迎接國民政府的到來。 但是為什麼在國民政府剛收回台灣的時候,卻發生了國民政府與台灣當地人民流血衝突的二二八事件,這是為什麼呢?

  7. 台灣大街小巷傳唱著一首由陳保宗作詞、周慶淵譜曲的〈歡迎歌〉。台灣大街小巷傳唱著一首由陳保宗作詞、周慶淵譜曲的〈歡迎歌〉。 歌詞內容如下: 『台灣今日慶昇平,仰首青天白日青。哈哈!到處歡迎;哈哈!到處歌聲。六百萬同胞快樂,壺漿簞食表歡迎。』

  8. 二二八事件背景 前言 政治上的因素 經濟上的因素 社會上的因素 文化上的因素

  9. 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同月二十九日,國民政府特任陳儀為台灣省行政長官,負台灣接收及軍政全責。九月七日,政府任命陳儀兼任台灣省警備總司令。十月二十五日,陳儀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主持接受日軍受降典禮。是日起,台灣、澎湖重入中國版圖,台人同時恢復中華民國國籍。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同月二十九日,國民政府特任陳儀為台灣省行政長官,負台灣接收及軍政全責。九月七日,政府任命陳儀兼任台灣省警備總司令。十月二十五日,陳儀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主持接受日軍受降典禮。是日起,台灣、澎湖重入中國版圖,台人同時恢復中華民國國籍。 台灣光復之初,民眾欣喜若狂,表現出對政府熱烈的歡迎與支持。但由於二次大戰末期,台灣屢遭美軍轟炸,公共設施遭受相當破壞,加上戰後生產原料取得不易,技術人才難求,短期內要使台灣恢復戰前生產水準,自非易事。而政府決定台灣特殊行政體系----行政長官公署制,集行政、司法、立法、軍事大權於行政長官一身的一元化領導,非但未能有效復原,台政卻每況愈下,迭受抨擊。   台灣光復不到三個月,已有不少台人批評陳儀在台的許多做法不當。民國三十五年初,台灣的情況惡化已相當嚴重,引起當時中外人士極度的關切。迨至三十六年初,敏銳的觀察者已感受事態的嚴重。可惜中央政府和陳儀都未能加予重視,以致釀成日後二二八事件的大禍。

  10. 當時二二八事件在台灣最高的行政首長陳儀

  11. 政治因素 光復之初,台灣民心傾向政府,可惜陳儀及其部屬未善加運用此一情勢,相反的,陳儀過分信任其部屬,縱容部下,而且,當其部屬被抨擊時,不但未加懲罰,且查究不力,以致後來形成台人對外省人的失望與反感。光復初期制度設計的缺失,也是台人不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台人觀之,行政長官制度與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並沒有差別,因而懷疑「祖國」能否平等對待台人。陳儀雖曾聲明:「台灣人民自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起一律為中華民國國民」,但在中央政府及長官公署處理台人及其財產上,卻發生言行不一的矛盾現象,使台人降低對祖國的向心力。

  12. 經濟因素 1 當時台灣經濟危機的發生,主要源於通貨膨脹。糧價居高不下,台灣原以產米著稱,卻因二次大戰,不少農田受損、肥料不繼、勞動力欠缺,生產銳減。光復後初期天災肆虐、人口遽增,糧荒現象無法解除。由於台灣行政的特殊化,長官公署相當排斥外來者,拒絕四行二局或任何私立銀行來台設立經營。台灣因而走上自我封鎖局面,造成貨運無法暢通。政府自營貿易,貨物卻無法順利流通,物價隨之飛漲。從三十四年十月底至三十五年十二月,上漲了一百倍,糧食問題尤其嚴重。

  13. 經濟因素 2 陳儀以為運輸必需由政府統制,結果卻造成奸商合作、居奇牟利,狡猾者趁機舞弊,造成百物騰貴之慘狀。以往陳儀在福建省實施的統制經濟最後是失敗的,到台後,卻帶來同樣的統制思想,不僅繼續日人建立的專賣制度,又設了控制省內外運輸的「貿易局」,幾乎壟斷民生貿易與工業各層面,一般私人企業無從發展,顯然與民爭利。因此,二二八事件期間,「專賣局」與「貿易局」便成為改革者要求廢除的目標。

  14. 台灣早期台北專賣局 圖片來源:《台灣酒專賣史》/吳三連台灣史料中心收藏

  15. 社會因素 ※民國三十五年一月,北平各報報導「關於朝鮮及台灣人產業處置辦法」,在大陸的台人無不驚恐。 台灣人成為二等公民 ※來台官員大多圖利自己、士兵沒有紀律(常常出門購物不給錢,好像土匪一樣),使得台灣民眾對這些來台的官員沒有好印象。

  16. 文化因素 台人因在日本長期統治之下,對祖國情勢所知不多,且處處拿日治時期種種與行政長官公署相比,情緒上反而感到祖國不如日本,進而心生鄙夷之心理。此外,不同社會背景產生的價值觀、道德觀也有差異,加上語言不通,均加深了省籍鴻溝。適因緝煙事件發生,乃形成一股反政府勢力,藉以改革政治現狀。所以說,此一不幸事件是久受壓抑人士對現實不滿與失望的一種反彈宣洩。其對現況不滿而要求改革,雖屬合情合理,然超越了法律限度之言論與行動,亦有可議之處。

  17. 二二八事件經過 〈事件導讀〉‧‧‧風雨前的寧靜 衣衫襤褸,軍紀渙散的國府軍隊,受到台灣民眾熱  情的夾道歡迎。  繪圖/圖片提供:邱若龍

  18. 國民政府軍隊接收台灣 1945年 8月15日在二次大戰末期,日本向聯軍無條投降,蔣介石便派遣國府軍約五千人,於1945年10月17日登陸基隆港。台灣民眾以歡欣鼓舞的心情迎接遠道而來的國府軍隊,然熱情的台灣民眾所迎接的卻是一支衣衫襤褸、軍容不整的貧弱部隊。儘管對這支部隊大感失望,但仍滿心期待,因此陳儀在10月24飛抵松山機場時,受到台灣民眾盛大的歡迎。陳儀隨後於10月25在台北市公會堂(即今中山堂)舉行受降典禮。

  19. 導火線→1947年2月27日 天馬茶房前,寡婦林江邁 遭緝私員傅學通等人以槍托敲打頭部,導致流血過多而暈倒在地,緝私員的惡劣舉止引起圍觀群眾的激憤。 繪圖/圖片提供: 邱若龍

  20. 查緝私煙,濫殺無辜 1947年 2 月27日傍晚,專賣局台北分局緝私員傅學通等六人在台北市太平町(今延平北路)一帶查緝私煙,一名賣煙的中年寡婦林江邁在來不及躲避時,於天馬茶房前遭到取締,林婦所販賣的香煙及身上所有的錢財均被沒收。林婦苦苦哀求,但傅學通等人均無動於衷,甚至以槍托敲打林婦頭部,導致林婦流血而暈倒在地。這幾個查緝員的惡劣行逕,引起圍觀群眾的激憤,喊打之聲四起,傅學通等人見情勢不妙於是棄車逃逸,群眾緊追不捨。     傅學通逃往永樂町二町目(今迪化街),眼見逃不過群眾的追打,於是拔槍射擊,打中民眾陳文溪,送醫之後死亡。無辜民眾被亂槍射中,更加催化了情緒激動的群眾,於是燒毀查緝車,並包圍警察局和憲兵隊,要求交出肇禍的相關人員予以正法,然而均得不到當局的正面回覆,於是群眾沿街打鑼,宣告此一事件發生的始末。 

  21. 台北市街景太平町通 太平町通在現在的哪裡?

  22. 就在現在的延平北路附近

  23. 台北市街景永樂町 大稻埕的街市以「中街」做為開始,後來形成北部港埠︰日據後,「北街」、「南街」打通,稱為「永樂町」,即今迪化街。

  24. 大稻埕的由來 大稻埕位於台北盆地中央,縱深從忠孝西路北城門往北到民權西路台北橋下,橫寬從淡水河畔直到重慶北路一帶。 清朝初期只有平埔族人散居此地,番社名為奇武族社。直到西元1709年始有閩南先民來此墾殖,並在現今永樂市場前面設置一大片曬穀之稻埕,大稻埕因而得名。

  25. 西元1851年,福建商人林藍田走避海盜從基隆來到這裡,並在中街(今迪化街前身)興建閩南式建築,開始從事買賣。兩年後艋舺(現今的萬華)發生頂下郊拼,屬於福建泉州晉江、南安、惠安的三邑人打敗同安人,同安人乃隨大老林佑藻遷徙至此,並開始商業活動。西元1851年,福建商人林藍田走避海盜從基隆來到這裡,並在中街(今迪化街前身)興建閩南式建築,開始從事買賣。兩年後艋舺(現今的萬華)發生頂下郊拼,屬於福建泉州晉江、南安、惠安的三邑人打敗同安人,同安人乃隨大老林佑藻遷徙至此,並開始商業活動。

  26. 西元1862年,清朝簽訂天津條約,開放淡水港流域為國際通商港口,富賈外商紛紛到此設立洋行從事貿易,加速了大稻埕的發展。其後由於艋舺河沙淤積日益嚴重,大稻埕的地位更形重要,終於取代艋舺,發展成了台灣的經濟貿易中心。

  27. 迪化街在哪裡呢?

  28. 現今永樂市場的模樣 現今霞海城隍廟現況

  29. 1947年2月28日群眾聚集,提出要求 28日群眾至專賣局抗議, 並提出四項要求。   繪圖/圖片提供:邱若龍

  30. 群眾聚集在專賣局台北分局前抗議,將文卷、器具拋出馬路焚燒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提供)

  31. 民眾群聚行政長官公署前示威請願時,不料卻遭到 廣場公署陽台上軍隊無情的掃射,傷亡慘重。民眾群聚行政長官公署前示威請願時,不料卻遭到 廣場公署陽台上軍隊無情的掃射,傷亡慘重。    繪圖/圖片提供:邱若龍 民眾聚集抗議不公,卻遭掃射

  32. 長官公署前廣場,軍隊掃射民眾 2.28日,憤慨的民心仍未能平息,不但敲鑼打鼓,通告台北市民罷工、罷課,並且開始組成遊行隊伍,準備再進一步提出強烈的抗議與不滿。     遊行隊伍途經太平町一丁目派出所(延平派出所)前,遭該所警員制止,民眾氣憤之餘,搗毀警局後,轉赴專賣局台北分局,將局內的各項專賣物資及器物焚毀。隨後示威群眾再轉往專賣局總局,提出即時交出兇犯當眾槍決、從優撫卹被害者的遺族、即時停止查緝私煙、局長出面謝罪等四項要求。 

  33. 台灣人民聽到因為查緝私煙,而被政府濫殺無辜的這一件事情,台灣人民有什麼樣的反應?台灣人民聽到因為查緝私煙,而被政府濫殺無辜的這一件事情,台灣人民有什麼樣的反應? 政治談判路線 (成立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武裝路線 (用武力對抗政府)

  34.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在中山堂開會的情形。   繪圖/圖片提供:邱若龍「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在中山堂開會的情形。   繪圖/圖片提供:邱若龍 成立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35.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要求政治改革 三月一日,省籍民意代表組成「緝煙血案調查委員 會」,要求陳儀解除戒嚴、釋放被捕市民、軍警不許開槍、向全省廣播等。陳儀全部接受,並認為應將官民共同 組成的處理委員會定名為「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簡 稱處委會)較妥。處委會成立後,擔負有整合民意與進 行政治交涉的重任,但也將原本要求懲凶的治安事件, 逐漸升高為政治行動。然而,處委會成員複雜,所提出的政治改革要求失控,遂有撤銷警備總部、國軍繳械等 幾近反叛之要求出現,引來強力鎮壓。

  36. 抗爭與衝突蔓延全島 查緝私煙所引爆的流血衝突,立刻漫延至全台各地,整個台灣島均籠罩在一片恐怖的肅殺氣氛之中。繪圖/圖片提供:邱若龍

  37. 在228事件中出現的學生兵,戴著日本軍帽,拿日本武士刀,因為他們只有這種配備可用。在228事件中出現的學生兵,戴著日本軍帽,拿日本武士刀,因為他們只有這種配備可用。

  38. 抗爭與衝突蔓延全島 二二八事件為全島性歷史事件,波及社會各階層人員,各種抗爭與衝突範圍擴及全台各地。從台灣北端到南端,從東到西,乃至澎湖地區亦不能免,影響既深且廣,其中又以台北、基隆、台中、嘉義、高雄地區影響最大。

  39. 基隆 台北 台中 嘉義 高雄

  40. 台北地區 二月二十八日的治安事件逐漸轉為要求台政全面改革的政治運動,台北市為這場政治風暴的中心,而「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則是這場政治紛爭的主角。   三月一日,台北市參議會為反映民意,邀請台籍國大代表、省參議員、國民參政員成立「緝煙血案調查委員會」,推派台灣省參議會議長黃朝琴為代表,晉見陳儀。

  41. 陳儀接受代表所請,於當日下午五時第一次對全民廣播,主要重點有:陳儀接受代表所請,於當日下午五時第一次對全民廣播,主要重點有: (1)誤傷人命之查緝員已交法院審辦。 (2)自午夜十二時解除戒嚴,但集會遊行暫時停 止,不准罷工、罷市、罷課、毆人。 (3)因事件被捕者可交保釋放。 (4)允許代表與政府合組委員會,處理暴動事件。 於是「緝煙血案調查委員會」乃改名為「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各縣紛紛成立分會,以解決事端。

  42. 結果 陳儀之所以會答應這一些條件,這是因為他的緩兵之計。 陳儀早於三月二日即密電蔣介石,請調整編21師一個加強團、憲兵營來台歸建並平亂。民間亦早有傳言謂國民政府將派軍隊實施武力鎮壓,唯亦無力防範,遂造成悲劇慘禍。三月八日,閩台監察使楊亮功及憲兵第四團兩營兵力抵基隆港。九日,第21師抵基隆,軍事行動全面展開。

  43. 高雄地區衝突情形 三月三日,由台北南下的「流氓」百數十人進入市區,台南工學院學生也抵達高雄,高雄的「二二八事件」於焉爆發。 一o五後方醫院的獨立團第七連的第一排國軍遭到攻擊,毆打、搶奪外省人及商店之事不時傳出,市區治安頓呈混亂。部分本省籍警察攜械逃散,有的加入民眾的攻擊行動。高雄第一中學由該校學生組成自衛隊,負責保護學校的安全,並自即日起停課。其他各校的學生也組織起來,他們集中外省人「保護」在高雄第一中學的倉庫。

  44. 恐怖的清鄉 國府軍隊假綏靖與清鄉之名,在各地濫捕濫殺,致使社會上許多菁英分子遭受無情恐怖的迫害。而二二八事件及清鄉、白色 恐怖深烙人心,成為台灣人最大的夢魘。繪圖/圖片提供:邱若龍

  45. 政府對於人民的暴動,開始展開綏靖工作 綏靖工作 武力鎮壓 清鄉動作

  46. 武力鎮壓 1947年3月8日,國府軍隊登陸基隆。9日,宣佈戒嚴。10日起,陳儀下令解散「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及「非法團體」,查封「民報」、「人民導報」、「大明報」,「中外日報」等民間報紙,各地菁英和民眾,紛紛被捕遇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