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第二章、 MCS-51 单片机硬件结构

第二章、 MCS-51 单片机硬件结构. 本章内容. 1. MCS-51 单片机结构和原理 2. 并行输入 / 输出口电路结构 3. 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 4. 单片机的工作过程 5.ATMEL 系列简介. INT0 INT1. T0 T1. 时钟电路. ROM. RAM. 定时计数器. CPU. 并行接口. 串行接口. 中断系统. TXD RXD. P0 P1 P2 P3. 第二章、 MCS-51 单片机硬件结构. (参考 (P13 图 2-1) 8051 结构框图. INT0 INT1. T0 T1. 时钟电路.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二章、 MCS-51 单片机硬件结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MCS-51单片机硬件结构 本章内容 1. MCS-51单片机结构和原理 2.并行输入/输出口电路结构 3.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 4.单片机的工作过程 5.ATMEL系列简介

  2. INT0 INT1 T0 T1 时钟电路 ROM RAM 定时计数器 CPU 并行接口 串行接口 中断系统 TXD RXD P0 P1 P2 P3 第二章、MCS-51单片机硬件结构 (参考(P13图2-1) 8051结构框图

  3. INT0 INT1 T0 T1 时钟电路 ROM RAM 定时计数器 CPU 并行接口 串行接口 中断系统 TXD RXD P0 P1 P2 P3 第二章、MCS-51单片机硬件结构 • 并行I/O口:4个8位的I/O口P0、P1、P2、P3。 • 中央处理器CPU:8位,运算和控制功能 • 内部ROM:4KB掩膜ROM,用于存放程序、原始数据和表格。 • 串行口:一个全双工串行口。 • 中断控制系统:5个中断源(外部中断2个,定时/计数中断2 个,串行中断1个) • 时钟电路:可产生时钟脉冲序列,允许晶振频率2MHZ~20MHZ • 内部RAM:共256个RAM单元,用户使用前128个单元,用于存放可读写数据,后128个单元被专用寄存器占用。 • 定时/计数器:两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实现定时或计数功能。 (参考(P13图2-1) 8051结构框图

  4. 1、80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 • 中央处理器CPU:8位,运算和控制功能 • 内部RAM:共256个RAM单元,用户使用前128个单元,用于存放可读写数据,后128个单元被专用寄存器占用。 • 内部ROM:4KB掩膜ROM,用于存放程序、原始数据和表格。 • 定时/计数器:两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实现定时或计数功能。 • 并行I/O口:4个8位的I/O口P0、P1、P2、P3。 • 串行口:一个全双工串行口。 • 中断控制系统:5个中断源(外中断2个,定时/计数中断2 个,串行中断1个) • 时钟电路:可产生时钟脉冲序列,允许晶振频率2MHZ~20MHZ

  5. RXD/TXD/INT0/ INT1/ T0/ T1/WR/ RD/ 6、PSEN:外部ROM读选通信号 5、EA:访问程序存储控制信号 PSEN EA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42221 8031 8051 8751 89C51 2、MCS-51单片机信号引脚简介 P1. 0P1.1P1.2 P1.3 P1.4 P1.5 P1.6 P1.7 VCC 1、电源线:VCC(+5V)、VSS(地) P0. 0P0.1P0.2 P0.3 P0.4 P0.5 P0.6 P0.7 P3口线的第二功能 2、振荡电路:XTAL1、XTAL2 3、复位引脚:RST 4、并行口:P0、P1、P2、P3 RST P3. 0P3.1P3.2 P3.3 P3.4 P3.5 P3.6 P3.7 ALE P2.7 P2.6 P2.5 P2.4 P2.3 P2.2 P2.1 P2. 0 7、ALE:地址锁存控制信号 XTAL2XTAL1 VSS (参考(P17图2-2) 8051引脚图

  6. 片内 ROM 1234567891011121314 1234567891011121314 1234567891011121314 123456789101112131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827262524232221 201918171615 2827262524232221 201918171615 2827262524232221 201918171615 2827262524232221 201918171615 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42221 EPROM EPROM RAM 6264 RAM 6264 2764 2764 片内 RAM 4K 3.存储器 64K 8031 8751 8051 89C51 64K 256B(字节)

  7. 中断5 0002H . 0FFFH 0FFFH FFFFH 002BH 定时器0中断 外部中断1 串行口中断 定时器1中断 外部中断0 EA=1 EA=0 0000H是程序执行的起始单元,在这三个单元存放一条无条件转移指令 0FFFH 0FFEH 8位 . 0001H 0000H . (4K) 中断4 内部 0023H (4K) 中断3 001BH 0000H 0000H 中断2 (64K) 0013H 中断1 000BH 0003H 外部 0000H (1)程序存储器 中断入口地址 (PC) 程序存储器(参照P17图2-3 C) 程序存储器资源分布

  8. 0 0 1 1 R7 0 1 R7 R7 R7 RS1 RS0 片内RAM地址 1 0 2FH FFFFH (高128B) 1FH 17H 07H 0FH FFH 80H F0 F1 OV RS0 RS1 AC CY PSW位地址 P 7F 78 07 00 寄存器区 18H~1FH 第 3 区 第 2 区 第 1 区 第 0 区 7FH 08H~0FH 00H~07H 10H~17H 3区 可位寻址区 数据缓冲区/堆栈区 7FH R0 R0 R0 R0 00H 10H 18H 08H 30H 20H (低128B) 2区 内部 工作寄存器区 00H 1区 (64K) 0区 外部 0000H (2)数据存储器 工作寄存器区选择位RS0、RS1 专用寄存器 RAM 数据存储器 (P17图2-3a、b) 内部RAM存储器

  9. 高128个单元 ☆离散分布有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11个可以进行位寻址。 ☆特别提示:对SFR只能使用直接寻址方式,书写时可使用寄存器符号,也可用寄存器单元地址。 ☆参见P21表2-4

  10. MSB位地址LSB 单元地址 2FH 2EH 2DH 2CH 2BH 2AH 29H 28H 27H 26H 25H 24H 23H 22H 21H 20H 7F 77 6F 67 5F 57 4F 47 3F 37 2F 27 1F 17 0F 07 7E 76 6E 66 5E 56 4E 46 3E 36 2E 26 1E 16 0E 06 7D 75 6D 65 5D 55 4D 45 3D 35 2D 25 1D 15 0D 05 7C 74 6C 64 5C 54 4C 44 3C 34 2C 24 1C 14 0C 04 7B 73 6B 63 5B 53 4B 43 3B 33 2B 23 1B 13 0B 03 7A 72 6A 62 5A 52 4A 42 3A 32 2A 22 1A 12 0A 02 79 71 69 61 59 51 49 41 39 31 29 21 19 11 09 01 78 70 68 60 58 50 48 40 38 30 28 20 18 10 08 00 RAM位寻址区位地址表 MSB——Most Significant Bit (最高有效位)LSB ——Least Significant Bit (最低有效位)

  11. ⑶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 PSW也称为标志寄存器,存放各有关标志。其结构和定义如下: ① Cy — 进位标志。 用于表示Acc.7有否向更高位进位。 ② AC — 辅助进位标志。 用于表示Acc.3有否向Acc.4进位。

  12. ③ RS1、RS0 — 工作寄存器区选择控制位。 RS1、RS0 = 00 —— 0区(00H~07H) RS1、RS0 = 01 —— 1区(08H~0FH) RS1、RS0 = 10 —— 2区(10H~17H) RS1、RS0 = 11 —— 3区(18H~1FH) ④ OV — 溢出标志。 表示Acc在有符号数算术运算中的溢出。 • P — 奇偶标志。 • 表示Acc中“1”的个数的奇偶性。奇数为1 偶数为0 ⑥ F0 、F1 — 用户标志。

  13. 16位,由两个8位寄存器DPH、DPL组成。主要用于存放一个16位地址,作为访问外部存储器(外RAM和ROM)的地址指针。16位,由两个8位寄存器DPH、DPL组成。主要用于存放一个16位地址,作为访问外部存储器(外RAM和ROM)的地址指针。 ⑷ 数据指针DPTR ⑸ 堆栈指针SP 专用于指出堆栈顶部数据的地址。堆栈中数据存取按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的原则。 堆栈操作分自动方式和指令方式。自动方式是在调用子程序或发生中断时CPU自动将断口地址存人或者取出;指令方式是使用进出栈指令进行操作。(注意与8086系列不同)

  14. 6)程序计数器PC ※PC不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不可访问,在物理结构上是独立的。 ※ PC是一个16位的地址寄存器,用于存放将要从ROM中读出的下一字节指令码的地址,因此也称为地址指针。 ※ PC的基本工作方式有: ⑶ 执行调用子程序或发生中断时,CPU会自动将当前 PC值压入堆栈,将子程序入口地址或中断入口地址装入PC;子程序返回或中断返回时,恢复原有被压入堆栈的PC值,继续执行原顺序程序指令。 ⑴ 自动加1。CPU从ROM中每读一个字节,自动执行 PC+1→PC; ⑵ 执行转移指令时,PC会根据该指令要求修改下一次 读ROM新的地址;

  15. 4、并行输入/输出电路结构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42221 8031 8051 8751 89C51 (1)特点: P1. 0P1.1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0. 0P0.1P0.2 P0.3 P0.4 P0.5 P0.6 P0.7 • 4个8位并行I/O口:P0,P1,P2,P3; • 均可作为双向I/O端口使用。 • P0:访问片外扩展存储器时, • 复用为低8位地址线和数据线 • ※ 用作输入时,均须先写入“1”; • 用作输出时,P0口应外接上拉电阻。 P3. 0P3.1P3.2 P3.3 P3.4 P3.5 P3.6 P3.7 P2.7 P2.6 P2.5 P2.4 P2.3 P2.2 P2.1 P2. 0 P2:高8位地址线。 P1:双向I/O端口 P3:第二功能 ※P0口的负载能力为8个LSTTL门电路; P1~P3口的负载能力为4个LSTTL门电路。

  16. 单片机的引脚(P0口) P0.0—P0.7: 双向I/O (内置场效应管上拉) 寻址外部程序存储器时分时作为双向8位数据口和输出低8位地址复用口;不接外部程序存储器时可作为8位准双向I/O口使用。(P23) Vcc 控制 地址/数据 V1 读锁存器 3 引脚P0.X 2 4 内部总线 V2 D Q 写锁存器 CK /Q 1 读引脚

  17. P0用作通用I/O时,控制=0 : (1)此脚作输入口(事先必须对它写“1”) Vcc V1 控制 地址/数据 =0 读锁存器 截止 3 0 0 引脚P0.X 2 4 内部总线 V2 1 截止 D Q 0 写锁存器 CK /Q 0 1 读引脚 =1

  18. P0用作通用I/O时,控制=0 : (2)此脚作输出口时,当P0口用作输出口时,因输出级处于开漏状态,必须外接上拉电阻。当“写锁存器”信号加在锁存器的时钟端CLK上,此时D触发器将“内部总线”上的信号反相后输出到Q端,若D端信号为0,Q=1,v2导通,P0.x引脚输出“0”;若D端信号为1,Q=0,v2截止,虽然V1截止,因P0.x引脚已外接上拉电阻,P0.x引脚输出“1”。 Vcc V1 控制 地址/数据 =0 读锁存器 截止 3 0 0 引脚P0.X 2 4 内部总线 V2 1 截止 D Q 0 写锁存器 CK /Q 0 1 读引脚

  19. P0口用作地址/数据复用口,控制=1 (1)作地址/数据输出:输出地址/数据 =0 时 Vcc V1 控制=1 地址/数据 读锁存器 截止 0 =0 3 1 2 4 =0 内部总线 1 V2 导通 引脚P0.X D Q 1 写锁存器 CK /Q 1 读引脚 =0

  20. P0口用作地址/数据复用口,控制=1 (2)作地址/数据输出:输出地址/数据 =1 时 Vcc V1 控制=1 地址/数据 读锁存器 导通 1 =1 3 1 2 4 =1 内部总线 0 V2 截止 引脚P0.X D Q 0 写锁存器 CK /Q 1 读引脚 =0

  21. P0口用作地址/数据复用口 (3)作/数据输入: 与P0用作通用I/O时输入时情况相同,CPU使V1、V2均截止,从引脚上输入的外部数据经缓冲器U2进入内部数据总线。 Vcc V1 控制=0 地址/数据 读锁存器 3 2 4 内部总线 V2 引脚P0.X D Q 写锁存器 CK /Q 1 读引脚 =1 注意读端口与读锁存器的区别,P1,P2,P3结构上的区别(电阻)

  22. 1 P1. 0 WR RD 0 1 0 P1. 1 1 0 1 1 1 1 0 0 P1. 2 1 P1. 3 1 1 0 0 0 1 P1. 4 1 1 P1. 5 0 1 1 P1. 6 0 0 1 1 P1. 7 0 1 1 1 输出举例 +5V 指令1:MOV P1,#00H ALE 1 指令2:MOV P1,#0FFH 指令3:MOV P1,#0AAH 指令4:CLR P1.0 指令5:SETB P1.0 下一页

  23. 5、80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 1)时钟振荡电路 80C51单片机内有一高增益反相放大器,按图2-8a连接即可构成自激振荡电路,振荡频率取决于石英晶体的振荡频率. 参见P26图2-9

  24. 指令周期 机器周期 机器周期 S1 S4 S2 S3 S4 S5 S6 S1 S2 S3 S5 S6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XTAL2 (OSC) 振荡周期 状态周期 时钟周期和机器周期 ⑴ 时钟周期(振荡周期) ⑵ 状态周期 80C51振荡器产生的时钟脉冲频率的倒数,是最基本最小的定时信号。 它是将时钟脉冲二分频后的脉冲信号。状态周期是时钟周期的两倍。状态周期又称S周期。在S周期内有两个时钟周期,即分为两拍,分别称为P1和P2

  25. (3) 机器周期 80C51单片机工作的基本定时单位。 一个机器周期含有6个状态周期,分别为S1、S2、…、S6,每个状态周期有两拍,分别为S1P1、S1P2、S2P1、S2P2…,S6P1、S6P2(完成基本操作的时间,但8051采用定时控制方式) 机器周期是6个状态周期、 12个时钟周期。 当时钟频率为12MHz时,机器周期为1S; 当时钟频率为6MHz时,机器周期为2S。 (4) 指令周期 指CPU执行一条指令占用的时间(用机器周期表示)。80C51执行各种指令时间是不一样的,可分为三类:单机周指令、双机周指令和四机周指令。其中单机周指令有64条,双机周指令有45条,四机周指令只有2条(乘法和除法指令),无三机周指令。

  26. 指令执行时间 ALE引脚上出现的信号是周期性的,在每个机器周期内两次出现高电平。第一次出现在S1P2和S2P1期间,第二次出现在S4P2和S5P1期间。ALE信号每出现一次,CPU就进行一次取指操作。

  27. 振荡周期(时钟周期)= 晶振频率fosc的倒数; 1个机器周期 = 6个状态周期 1个机器周期 = 12个时钟周期; 1个指令周期 = 1、2、4个机器周期

  28. 2)复位电路 (1)复位条件RST引脚保持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 实现复位操作,必须使RST引脚(9)保持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例如,若时钟频率为12MHz,每机周为1 S,则只需持续2 S以上时间的高电平;若时钟频率为6MHz,每个机器周期为2S,则需要持续4S以上时间的高电平。

  29. (2)复位电路 按键复位电路。该电路除具有上电复位功能外,若要复位,只需按下图中RESET键,R1C2仍构成微分电路,使RST端产生一个微分脉冲复位,复位完毕C2经R2放电,等待下一次按下复位按键。 上电复位电路。RC构成微分电路,在上电瞬间,产生一个微分脉冲,其宽度若大于2个机器周期,80C51将复位。为保证微分脉冲宽度足够大,RC时间常数应大于两个机器周期。一般取22uf电容、1k电阻。

  30. (3)复位后CPU状态 PC: 0000H TMOD: 00H Acc: 00H TCON: 00H B: 00H TH0: 00H PSW: 00H TL0: 00H SP: 07H TH1: 00H DPTR:0000H TL1: 00H P0~P3:FFH SCON: 00H IP:×××00000B SBUF: 不定 IE:0××00000B PCON: 0×××0000B

  31. 6、8051单片机的工作方式 80C51单片机的工作方式共有四种: ⑴ 复位方式; ⑵ 程序执行方式; ⑶ 低功耗方式; ⑷ 片内ROM编程(包括校验)方式。

  32. 1) 低功耗工作方式 ⑴ 待机(休闲)方式(Idle) ⑵ 掉电保护方式(Power Down)。 在Vcc=5V,fosc=12MHz条件下, 正常工作时电流约20mA; 待机(休闲)方式时电流约5mA; 掉电保护方式时电流仅75A。

  33. 两种低功耗工作方式由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确定。两种低功耗工作方式由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确定。 LSB MSB PCON 其中: SMOD:波特率倍增位(在串行通信中使用) GF1、GF0:通用标志位 PD: 掉电方式控制位, PD=1,进入掉电工作方式; IDL:待机(休闲)方式控制位, IDL=1,进入待机工作方式。 SMOD — — — GF1 GF0 PD IDL 注意: PCON字节地址87H,不能位寻址。 读写时,只能整体字节操作,不能按位操作。

  34. 待机(休闲)方式 ⑴ 待机(休闲)方式状态 ●片内时钟仅向中断源提供,其余被阻断; ●PC、特殊功能寄存器和片内RAM状态保持不变; ●I/O引脚端口值保持原逻辑值; ●ALE、保持逻辑高电平; ● CPU不工作,但中断功能继续存在。 ⑶ 待机(休闲)状态退出 ①产生中断; ②复位。 ⑵ 待机(休闲)状态进入 只要使PCON中IDL位置1。

  35. 掉电保护方式 ⑴ 掉电保护方式状态 ●片内振荡器停振,所有功能部件停止工作; ●片内RAM数据信息保存不变; ●ALE、PSEN为低电平; ●Vcc可降至2V,但不能真正掉电。 ⑶ 掉电保护状态退出 ⑵ 掉电保护状态进入 只要使PCON中PD位置1。 唯一方法是硬件复位,复位后片内RAM数据不变,特殊功能寄存器内容按复位状态初始化。

  36. 7、8051单片机的工作过程 (PC) (PC) (PC) 0002H 地址寄存器 程序计数器 0001H 0000H 外部地址总线AB 内部数据总线 存 储 器 运算器 ①② 累加器A 地址 译码 寄存器区 数据缓冲器 外部数据总线DB 内部控制信号 指令 寄存器 译码 时钟及清零 外部控制总线CB 例: MOV A,#09H 74H09H ;把09H送到累加器A中 取指过程 取指过程 PC= 0000H 0000H 0002H 0001H 执行过程 执行过程 你知道PC的作用吗? 0 0 0 0 1 0 0 1 0 1 1 1 0 1 0 0 外部控制总线CB

  37. 8、MCS-51系列单片机配置一览表(P9) 注意:今后将会经常提到ATMEL的AT89C2051/51/52等MCU!

  38. 课堂练习 1、CPU主要的组成部部分为( )。 A.运算器,控制器 B.加法器,寄存器 D.运算器,指令译码器 C.运算器,寄存器

  39. 课堂练习 2、8031有四个工作寄存器区,由PSW状态字中的RS1、RS0两位的状态来决定,单片机复位后,若执行 SETB RS1 指令,此时只能使用( )区的工作寄存器。 A.0区 B.1区 C.2区 D.3区

  40. 课堂练习 3. 09H位所在的单元地址是( ) A. 02H B. 21H D.20H C. 08H

  41. 课堂练习 4.单片机在进行取指令操作时,指令的地址是由( )的内容决定。 A. SP C. DPTR D. PSEN和ALE B.PC

  42. 课堂练习 5. P0,P1口作输入用途之前必须( )。 A.外接高电平 B.外接上拉电阻 C.相应端口先置0 D.相应端口先置1

  43. 课堂练习 6.程序计数器PC用来( )。 A.存放指令 B.存放上一条的指令地址 C.存放下一条的指令地址 D.存放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

  44. 小结 • 1、什么是单片机 • 2、单片机的组成 • 3 RAM ROM的结构特点(内外区别) • 4 位寻址及位寻址区 • 5 Rn与 SFR中的 • 6、单片机的P0~P3口的特点 • 1)功能特点2)地址3)置1 4)负载能力与上拉电阻 • 2009.03.24

  45. 回顾….. • 7、区分复位电路和时序电路,复位后寄存器 的值? • 8、单片机的周期的概念 • 9 ALE和PSEN • 10 节电(低功耗)工作方式 2009.03.24

  46. 小结 51单片机的8个特殊引脚 • Vcc, GND: 电源端 • XTAL1, XTAL2: 片内振荡电路输入、输出端 • RESET: 复位端 正脉冲有效(宽度8 mS) • EA/Vpp: 寻址外部ROM控制端。低有效 片内有ROM时应当接高电平。 • ALE/PROG: 地址锁存允许控制端。 • PSEN:选通外部ROM的读(OE)控制端。 低有效

  47. 51单片机的4个8位的I/O口 小结 • P0.0—P0.7:8位数据口和输出低8位地址复用口 (复用时是双向口;不复用时也是准双向口) • P1.0—P1.7: 通用I/O口(准双向口) • P2.0—P2.7: 输出高8位地址 (用于寻址时是输出口;不寻址时是准双向口) • P3.0—P3.7: 具有特定的第二功能(准双向口) 注意:在不外扩ROM/RAM时,P0~P3均可作通用I/O口使用,而且都是准双向I/O口(例如:AT89C51)!

  48. 小结 P3口第二功能表 (P.18 表2-1)

  49. 回顾 PC与SFR复位状态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