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框架问题设计新解

框架问题设计新解.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闫寒冰. 目录. 关于框架问题 如何设计单元问题 如何设计基本问题. 关于框架问题(1). 框架问题不同于检验事实性知识的提示性问题,而是用于框定单元研究范围,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的问题。 通过框架问题的提出,学习被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被置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角度,直接去面对反映真实世界情境的劣构问题,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作为学习目标的一种表现形式, “ 框架问题 ” 已渗透到几乎所有类型的教学模式中。. 关于框架问题(2). 从问题的广度来讲

calid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框架问题设计新解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框架问题设计新解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闫寒冰

  2. 目录 • 关于框架问题 • 如何设计单元问题 • 如何设计基本问题

  3. 关于框架问题(1) • 框架问题不同于检验事实性知识的提示性问题,而是用于框定单元研究范围,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的问题。 • 通过框架问题的提出,学习被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被置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角度,直接去面对反映真实世界情境的劣构问题,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 作为学习目标的一种表现形式,“框架问题”已渗透到几乎所有类型的教学模式中。

  4. 关于框架问题(2) • 从问题的广度来讲 • 初期主要鼓励设计者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 当前鼓励多种问题设计方法 • 从问题的深度来讲 • 初期的框架问题大部分是围绕具体情境的。 • 当前还鼓励在具体情境的问题中提升出指向学科中心的、更有抽象意义的问题来。

  5. 目录 • 关于框架问题 • 如何设计单元问题 • 如何设计基本问题

  6. 如何设计单元问题 • 理解六侧面设计法--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手册》为设计者提供了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的六个设计问题的思维方向 • 问题工具包--把单元问题(在问题工具包中称为次要问题)分成了15种:http://questioning.org/Q7/toolkit.html • “五何”设计方法

  7. 理解的六侧面 解释 应用 阐明 理解 神入 洞察 自知

  8. “五何”设计方法 • 由何:问题是从哪里来的(Who, When, Where)?针对“由何”的设计往往产生的并不是真正的问题,而是任务的布置或情境的导入。教师可以为学生模拟一个情境,也可以还原到问题产生的初始情境。 • 是何:即What,学生要回答这类问题,需要完成事实性知识的回忆与再现,或者通过说明、解说、转述、推断来阐明某种意义。 • 为何:即Why,学生要回答这类问题,需要弄清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以便对事件、行为和观点等进行恰当准确的解释和推理。 • 如何:即How,学生要回答这类问题,必须具备将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的能力,或者了解有利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原理、概念和理论。 • 若何:即If……then,要求学生推断或想象如果事物或情境的某种属性发生变化,结果会怎么样。此类问题是创新和发现问题的“启动机”。学生要回答这类问题,必须善于对事物的多种属性进行判断,充分发挥自己的洞察与神入能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9. 飞行器发烧友 为何? 是何? 为什么氢气飞行器会取代热气球?为什么飞艇会取代氢气球? 充气飞行器分为哪几类?每类飞行器的升空原理是什么? 由何? “飞行器发烧友”设计大赛的报名开始了,参赛者都将带着自己的充气飞行器模型参加。你准备好了吗?你理想的飞行器是什么样子的? 氦气飞行器是理想的飞行器吗?如果由你来设计,你将开发一个什么样的飞行器? 充气飞行器是如何发展的?你能从中总结出规律来吗? 如何? 若何? “五何”设计方法应用举例

  10. “若何”问题的设计(1) • 人物(Who, Whom, What):具体情境中的人、团体或物。 • 如果你是童话故事中的“恶人”,你将怎样为自己辩护? • 树叶的叶齿数符合正态分布,我们校同学的身高情况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呢? • 时间(When):具体情境的时间,包括年代、朝代等。 • 酸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50年后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 • 根据对近十几年来加洲人口数据的分析,你来预测一下50年后的加利佛尼亚还是一个黄金之洲吗?

  11. “若何”问题的设计(2) • 地点(Where):具体情境的地点,包括国家、城市、地区,甚至星球等。 • 在太阳上能看到地蚀和月蚀吗?如果会,那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 美国的健康饮食指南适用于其他地区吗?如中东、亚洲等。 • 工具(by What):主体作用于结果的手段、方法、工具等。 • 如果将这篇散文改编成诗歌,你将进行哪些修改? • 如果没有指南针,你将如何在森林中辨别方向? • 规则(Why):情境中事物发展的规定、法律、惯例、风俗等。 • 如果我们是生活在二维空间里,人们将如何生活,交通规则、社交礼仪都将如何变化? • 如果从法律上废除死刑,社会将会有何变化?

  12. 人物 时间 若何? 规则 地点 工具 主题 是何? 为何? 由何? 若何? 如何? 问题设计模板

  13. 目录 • 关于框架问题 • 如何设计单元问题 • 如何设计基本问题

  14. 基本问题 充气飞行器分为哪几类?每类的升空原理有什么不同? 热气球有什么缺点?为什么氢气飞行器会取代热气球? 氢气飞行器有什么缺点?为什么飞艇会取代氢气飞行器? 氦气飞行器是理想的飞行器吗?你梦中的飞行器是什么样的? 你发现充气飞行器发展的规律了吗? 选择你感兴趣的一项事物(如笔、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等),你能介绍它的发展过程吗?该事物现在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吗?你有改进的方法吗? 新问题 科学发明的一般发展 规律是什么? 单元问题 如何设计基本问题

  15. 新问题 新问题 基本问题 单元问题 基本问题设计模板

  16. 解决新问题 能力发展过程 发现问题 学解老问题 解决疑难题 解决难题 发现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 学解老问题 基于问题的创新教育模式从邓小平--李政道谈话想到的(来自祝智庭教授的演示文稿) 学段(时间) 大学生 硕士生 博士生 博士后

  17. 参考文献 • Jay Boersma & Jamie McKenzie (November-December, 1997), A Questioning Toolkit,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Journal, Vol 7, No 3, http://questioning.org/Q7/toolkit.html • 笔者于2000年9月指导的Intel未来教育学员张军的案例《飞行器的发展》 • Jay McTighe and Grant Wiggins, The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Handbook,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lexandria, Virginia USA

  18. 谢谢 • 联系地址: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电子邮箱:yhb1225@hotmail.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