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全草类药材是指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的全株或其地上部分。 入药部位:   全株 —— 蒲公英、金钱草等。   地上部分的茎叶 —— 青蒿、广藿香等。   带花或果的地上部分 —— 荆芥等。   小灌木的幼枝梢 —— 麻黄等。   草质茎 —— 石斛等。. 一、麻黄. 二、鱼腥草. 三、金钱草. 四、广霍香. 五、薄荷. 六、穿心莲. 七、绞股蓝. 八、青蒿. 九、茵陈. 十、石斛. 同步测试答案.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一、麻黄 Herba Ephedrae.   始载于 《 神农本草经 》 ,列为中品。为发汗要药。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全草类药材是指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的全株或其地上部分。 入药部位:   全株——蒲公英、金钱草等。   地上部分的茎叶——青蒿、广藿香等。   带花或果的地上部分——荆芥等。   小灌木的幼枝梢——麻黄等。   草质茎——石斛等。 一、麻黄 二、鱼腥草 三、金钱草 四、广霍香 五、薄荷 六、穿心莲 七、绞股蓝 八、青蒿 九、茵陈 十、石斛 同步测试答案

  2.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一、麻黄 Herba Ephedrae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发汗要药。 (一)原植物鉴定   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 1.草麻黄   木质茎短,常横卧;草质茎节间长2~6cm。鳞叶膜质鞘状,长3~4mm,下部约1/3~1/2合生,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常向外反曲。雌雄异株,雄球花顶生,常3~5个聚成复穗状;雌球花单生枝端,熟时苞片肉质增厚,红色,种子2。   如图9-1所示。 图9-1 草麻黄原植物

  3.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一、麻黄 Herba Ephedrae (一)原植物鉴定 2.中麻黄   木质茎直立或斜向生长,基部多分枝;鳞叶上部1/3分裂,裂片3(稀2),钝三角形或三角形。雄球花常数个簇生于节上;雌球花2~3个生于节上,种子通常3粒(稀2)。 3.木贼麻黄   木质茎直立或斜上生长,茎分枝较多;节间长1.5~3cm。鳞叶上部约1/3分裂,裂片2,钝三角形,不反卷。雌球花成对或单生于节上,种子通常1粒(稀2粒)。 (二)产地与采制   草麻黄主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等地;中麻黄主产于甘肃、青海、内蒙等地;木贼麻黄主产于山西、甘肃、陕西等地。秋季采割绿色草质茎,晒干。草麻黄产量大。

  4.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一、麻黄 Herba Ephedrae (三)性状鉴定注意点 1.草麻黄 (1)呈细长圆柱形,有细纵棱,微有粗糙感。 (2)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筒状,红棕色。 (3)折断时有粉尘飞出。 (4)断面略呈纤维性,髓部呈红棕色,近圆形。 (5)气微香,微苦涩。   如图9-2、图9-3所示。 图9-2 草麻黄药材

  5.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一、麻黄 Herba Ephedrae (三)性状鉴定注意点 2.中麻黄 (1)表面有粗糙感,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 (2)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3.木贼麻黄 表面无粗糙感,鳞叶长1~2mm,裂片2(稀3),呈短三角形,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或棕黑色。 图9-3 三种麻黄的鳞叶 (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

  6.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一、麻黄 Herba Ephedrae (四)显微鉴定注意点 1.茎横切面 (1)草麻黄 1)外被角质层,棱脊间有下陷气孔,棱脊内侧有下皮纤维束。 2)维管束8~10个;外侧纤维束。木质部成环,形成层环类圆形。 3)髓部薄壁细胞:棕红色块状物,有少数环髓纤维。 4)表皮细胞外壁、纤维壁及皮层细胞均有细小方晶或砂晶。   如图9-4所示。 图9-4A 茎节间横切面简图

  7.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一、麻黄 Herba Ephedrae (四)显微鉴定注意点 1.茎横切面 (2)中麻黄   维管束12~15个。形成层环类三角形。环髓纤维较多。 (3)木贼麻黄   维管束8~10个。形成层环类圆形,无环髓纤维。 图9-4B 茎节间横切面详图  1.表皮 2.气孔 3.下皮纤维 4.皮层 5.纤维 6.韧皮部 7.形成层 8.木质部 9.髓部 10.棕色块

  8.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一、麻黄 Herba Ephedrae (四)显微鉴定注意点 2.草麻黄粉末 (1)表皮细胞:条块状或乳头状角质层;气孔特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状。 (2)皮层纤维:壁极厚,腔狭小,壁上附有细小众多的草酸钙砂晶和方晶,形成嵌晶纤维。 (3)色素块:红棕或棕黄色。 如图9-5所示。 1.表皮细胞及气孔 2.角质层突起部分 3.嵌晶纤维 4.皮层薄壁细胞 5.棕色块 图9-5 麻黄粉末图

  9.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一、麻黄 Herba Ephedrae (五)理化鉴定 1.微量升华,得细微针状或颗粒状结晶。 2.取酸性水浸液,加碘化铋钾试液,产生黄色沉淀。 (六)化学成分 主含多种生物碱,主为麻黄碱,伪麻黄碱,左旋甲基麻黄碱、右旋甲基伪麻黄碱等。 (七)药理作用   发汗、解热、平喘、止咳祛痰、利尿、拟肾上腺素作用及中枢兴奋、抗病毒等。

  10.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一、麻黄 Herba Ephedrae (八)功效与主治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浮肿、骨节疼痛,小便不利,风邪顽痹,支气管哮喘。 药典品-麻黄根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鉴别注意点 1.表面红棕或灰棕,外皮粗糙,易成片状剥落。 2.断面皮部黄白,木部淡黄或黄,射线呈放射状,中心有髓。 3.味微苦。   功效:止汗。主治自汗、盗汗。

  11.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一、麻黄 Herba Ephedrae 地方习用品-丽江麻黄   为丽江麻黄Ephedra likiangensis Florin.的草质茎。 主要区别特征是: 1.茎表面具较粗深的纵沟纹, 2.膜鳞叶长1.5~3mm,棕褐或棕色,基部1/2处合生,先端2裂,锐三角形。

  12.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二、鱼腥草 Herba Houttuyniae   原名蕺,始载于《名医别录》。 (一)来源   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如图9-6所示。 (二)产地与采制   主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图9-6 鱼腥草原植物

  13.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二、鱼腥草 Herba Houttuyniae (三)性状鉴定注意点 1.茎扁圆,棕黄色,有纵棱,节明显。 2.叶互生,皱缩,展平后心形。 3.叶柄细,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 4.穗状花序顶生。 5.搓揉有鱼腥气,味微涩。   如图9-7所示。 图9-7 鱼腥草药材

  14.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二、鱼腥草 Herba Houttuyniae (四)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约0.05%,油中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癸酰乙醛)、月桂醛、癸醛、癸酸、甲基壬酮、α-蒎烯等。另含槲皮苷、异槲皮苷等黄酮类化合物。 (五)功效与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咳喘,热痢,热淋,白带,痈肿疮毒。不宜久煎;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15.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三、金钱草 Herba Lysimachiae   原名神仙对座草,载于《本草纲目拾遗》。是民间治疗胆与尿道结石的常用中药。 (一)来源   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 如图9-8所示。 (二)产地与采制   主产于四川等地。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图9-8 金钱草原植物

  16.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三、金钱草 Herba Lysimachiae (三)性状鉴定注意点 1.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 2.茎扭曲,具纵纹,断面实心。 3.叶对生,展平呈卵形或心形,全缘;下表面主脉明显突起;叶柄长约1~4cm。 4.叶片用水浸泡,透视可见黑色或棕褐条纹; 5.花单生叶腋,具长梗,蒴果球形。 6.气微,味淡。   如图9-9所示。 图9-9 金钱草药材

  17.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三、金钱草 Herba Lysimachiae (四)化学成分   含酚性成分,甾醇,黄酮类,氨基酸,挥发油,鞣质,胆碱等。黄酮类有:槲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山柰素,山柰素-3-O-半乳糖苷,对羟基苯甲酸,尿嘧啶等。 (五)功效与主治   功效:清热除湿,利尿通淋。主治:热淋、石淋、砂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黄疸尿赤,尿路结石。

  18.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三、金钱草 Herba Lysimachiae 药典品-广金钱草   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 Merr.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状鉴别注意点 1.茎圆柱形,密被伸展的黄色短柔毛,断面中央有髓。 2.叶互生,小叶1或3,全缘,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具紧贴的灰白色绒毛,侧脉羽状; 3.托叶1对,披针形。 4.气微香,味微甘。   如图9-10所示。 图9-10 广金钱草药材

  19.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三、金钱草 Herba Lysimachiae 药典品-连钱草   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 Merr.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状鉴别注意点 1.本品疏被短柔毛。茎方柱形,黄绿或紫红,节生不定根;断面常中空。 2.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肾形或近心形,边缘具圆齿。 3.叶柄纤细。 4.轮伞花序腋生。 5.搓之气芳香,味微苦。 连钱草药材

  20.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三、金钱草 Herba Lysimachiae 混淆品—聚花过路黄   为同属植物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 congestiflora Hemsl.的干燥全草。 主要区别特征是: 1.花多朵集生于枝端,成密集状。 2.茎与叶均被白毛,叶主脉、侧脉均明显。 聚花过路黄

  21.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四、广藿香 Herba Pogostemonis   广东地道药材,又称“牌香”。 (一)来源   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如图9-11所示。 (二)产地与采制   主产于广东广州市及海南省。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图9-11 广藿香原植物

  22.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四、广藿香 Herba Pogostemonis (三)性状鉴定注意点 1.嫩茎略呈方柱形,密被柔毛,质脆,中央有髓。 2.老茎近圆柱形,灰褐栓皮,质坚实,不易折断。 3.叶对生,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不整齐钝齿;两面均被灰白色茸毛; 4.叶柄细,被柔毛。 5.气香特异,味微苦。   如图9-12所示。 图9-12 广藿香药材

  23.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四、广藿香 Herba Pogostemonis (四)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2%~2.8%(叶约含4.5%),油中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并含广藿香酮,桂皮醛,丁香油酚以及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五)功效与主治   功效:芳香化湿,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主治:湿浊中阻,脘腹胀满,恶心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及鼻渊头痛等。

  24.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五、薄荷 Herba Menthae   载于《唐本草》。以苏州产者为道地药材,习称“苏薄荷”。 (一)原植物鉴定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香气,茎方柱形,上部有倒向微柔毛,下部仅沿棱上有微柔毛。叶对生,先端稍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有疏短毛。轮伞花序腋生,萼钟形,5齿,外被柔毛和腺点;花冠淡紫色,4裂;雄蕊4,前对较长;小坚果卵球形。   如图9-13所示。 图9-13 薄荷原植物

  25.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五、薄荷 Herba Menthae (二)产地与采制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江西等地。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 (三)性状鉴定注意点 1.茎方柱形,表紫棕或黄棕,棱角处具茸毛。 2.断面白色,髓部中空。 3.叶对生,多破碎,两面稀被茸毛,下面有凹陷腺点。 4.轮伞花序腋生,花萼先端5齿裂。 5.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如图9-14所示。 图9-14 薄荷药材

  26.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五、薄荷 Herba Menthae (四)显微鉴定注意点 1.茎横切面 (1)双子叶植物草质茎基本结构。 (2)表皮细胞l列,外被角质层,有腺毛及非腺毛皮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四棱角处有厚角组织。内皮层明显。 (3)形成层成环(方形)。木质部在四棱角处发达。 (4)髓部薄壁细胞大,中心常呈空洞。   如图9-15所示。 图9-15 薄荷茎横切面简图 1.表皮 2.皮层 3.厚角组织 4.内皮层 5.韧皮部 6.形成层 7.木质部 8.髓部 9.橙皮苷结晶

  27.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五、薄荷 Herba Menthae (四)显微鉴定注意点 2.叶横切面 (1)上表皮细胞呈长方形,下表皮有气孔,有腺鳞、腺毛与非腺毛。 (2) 栅栏组织多为1列,海绵组织为4~5列,细胞有橙皮苷结晶。 (3)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导管常2~6个排列成行, (4)中脉处的上、下表皮之内侧均有厚角组织。   如图9-16所示。 图9-16 薄荷叶横切面详图 1.腺鳞 2.上表皮 3.橙皮苷结晶 4.栅栏组织 5.海绵组织 6.下表皮 7.气孔

  28.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五、薄荷 Herba Menthae (四)显微鉴定注意点 3.粉末 (1)腺鳞头部6~8个细胞,含淡黄分泌物;柄极短。 (2)腺毛头部单细胞,柄1~2细胞。 (3)非腺毛1~8细胞,壁厚,微具疣状突起。 (4)气孔直轴式,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弯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 (5)细胞中含橙皮苷结晶。   如图9-17所示。 图9-17 薄荷粉末图 1.表皮细胞与气孔 2.腺鳞(a.顶面观 b.侧面观 c.示角质层皱缩) 3.腺毛 4.非腺毛 5.橙皮苷结晶

  29.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五、薄荷 Herba Menthae (五)理化鉴定   取叶的粉末少量,经微量升华后得油状物,加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初显黄色至橙色,再加水1滴,即变紫红色。 (六)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薄荷油)约1%~2%。油中含L-薄荷醇,L-薄荷酮等。按中国药典规定,挥发油不得少于0.8%(ml/g)。

  30.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五、薄荷 Herba Menthae (七)药理作用   抗病毒、抗菌、解热、局部止痒与止痛、祛痰、健胃、保肝、促进透皮吸收等。 (八)功效与主治   功效: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主治: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口疮,喉痹,风疹,麻疹,胸胁胀闷。入煎剂宜后下。

  31.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六、穿心莲 Herba Andrographis   原产于印度,我国在20世纪的50年代,广东、福建民间有引种栽培。 (一)来源   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 如图9-18所示。 (二)产地与采制   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等地。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图9-18 穿心莲原植物

  32.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六、穿心莲 Herba Andrographis (三)性状鉴定注意点 1.茎呈方柱形,分枝对生,节稍膨大;表面灰绿或暗绿。 2.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白色髓部。 3.单叶对生,皱缩,易碎,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 4.味极苦。   如图9-19所示。 图9-19 穿心莲药材

  33.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六、穿心莲 Herba Andrographis (四)化学成分   含二萜类内酯:穿心莲内酯(1.5%以上)、新穿心莲内酯(0.2%以上)、14-去氧穿心莲内酯等。 (五)功效与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血。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肺热咳喘,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湿疹,毒蛇咬伤。

  34.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七、绞股蓝 Herba Gynostemmae Pentaphylli   始于明代朱棣蓍的《救荒本草》一书。 (一)来源   葫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的干燥地上部分。如图9-20所示。 (二)产地与采制   主产安徽、江西、浙江、广东、福建、贵州等地。果前采收,去杂质,洗净,阴干或低温烘干。 图9-20 绞股蓝原植物

  35.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七、绞股蓝 Herba Gynostemmae Pentaphylli (三)性状鉴定注意点 1.茎纤细柔弱,有纵沟,表面灰棕或暗棕,被稀疏柔毛; 2.卷须腋生,2分叉或不分叉。 3.叶互生,叶柄被柔毛,叶片皱缩,似鸟足状,小叶5~7,两面被粗毛,边缘具锯齿。 4.残留花或果实偶见,花雌雄异株;浆果球形。 5.具草香气,味苦。   如图9-21所示。 图9-21 绞股蓝药材

  36.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七、绞股蓝 Herba Gynostemmae Pentaphylli (四)化学成分   含绞股蓝皂苷1.25%。其中Ⅲ、Ⅳ、Ⅶ、Ⅻ分别为人参皂苷Rb1、Rb3、Rd、F28。 (五)功效与主治   功效:补气生津,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主治:久病后体虚,倦怠无力,咳喘、泄泻等。

  37.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七、绞股蓝 Herba Gynostemmae Pentaphylli 混淆品-乌蔹莓   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的干燥地上部分。 主要区别特征是: 1.茎纤细,有纵沟。 2.卷须与叶对生,叶似鸟足状,小叶5枚,无毛。 乌蔹莓原植物

  38.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八、青蒿 Herba Artemisiae Annuae   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一)原植物鉴定   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   一年生草本,全株有臭气。茎具纵棱,基部及下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线形,两面被短柔毛,叶轴两侧具窄翼;上部叶小,常一次羽状全裂。头状花序多数,球形,有短梗,排成圆锥状,基部常具条形苞叶,总苞片2~3层,小花均为管状花。瘦果细小。如图9-22所示。 图9-22 黄花蒿原植物

  39.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八、青蒿 Herba Artemisiae Annuae (二)产地与采制   主产湖北、浙江、江苏等地。秋季开花前枝叶茂盛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 (三)性状鉴定注意点 1.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 2.表面黄绿或棕黄,具纵棱。断面中央有白色髓部。 3.叶互生,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 4.香气特异,味微苦,有清凉感。   如图9-23所示。 图9-23 青蒿药材

  40.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八、青蒿 Herba Artemisiae Annuae (四)化学成分 1.倍半萜内酯类   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及青蒿甲素、乙素、丙素等。 2.挥发油约含0.3~0.6%。 3.黄酮类 4.香豆素类 (五)理化鉴定   粉末1g,加甲醇5ml,取提取液,挥干,加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与10%氢氧化钠甲醇溶液的混合液(1:1)1ml,水浴微热,冷却后用10%的盐酸调至PH3~4,加1%三氯化铁乙醇液1~2滴,即显紫色。(内酯类反应)

  41.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八、青蒿 Herba Artemisiae Annuae (六)药理作用 1.抗疟作用 2.增强免疫作用 3.其它:   解热、镇咳、袪痰、平喘,及抗菌、利胆等作用。 (七)功效与主治   功效:清热解暑,截疟,退虚热。主治: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42.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九、茵陈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茵陈蒿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一)来源   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或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的干燥地上部分。   春季采收的幼苗,如图9-24所示,习称“绵茵陈”。   秋季采割带花蕾者,如图9-25所示,习称“茵陈蒿”。 图9-24 茵陈蒿幼苗

  43.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九、茵陈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二)产地与采制   主产于陕西、安徽、山西等地。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有花蕾时采割,去杂质及老茎,晒干。 图9-25 茵陈蒿原植物

  44.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九、茵陈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三)性状鉴定注意点 1.绵茵陈 (1)多卷缩成团,灰白或灰绿,全株密被白色茸毛,捏之绵软如绒。 (2)茎细小,去茸毛后可见纵纹。 (3)质脆,易折断。 (4)叶具柄,柔软,呈一至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先端尖,全缘。 (5)气微香,味微苦。   如图9-26所示。 图9-26 绵茵陈药材

  45.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九、茵陈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三)性状鉴定注意点 2.茵陈蒿 (1)茎圆柱形,表面紫色或淡紫,有纵纹,被短柔毛; (2)质脆,断面类白色。 (3)叶密集或多已脱落;一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丝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基生叶抱茎。 (4)头状花序卵形,有短梗,总苞片3~4层。 (5)气芳香,味微苦。

  46.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九、茵陈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四)化学成分   均含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绿原酸及挥发油。 (五)功效与主治   功效:清湿热,利胆退黄。主治: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肝炎,胆道感染,胆石症等。

  47.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十、石斛 Herba Dendrobii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药材来源多达21种。 (一)来源   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var.oculatum Hook.、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l.及其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   如图9-27、28、29所示。 图9-27 金钗石斛原植物

  48.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十、石斛 Herba Dendrobii (二)产地与采制   主产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全年可收,鲜用者以湿沙贮存;干用者,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耳环石斛”或“铁皮枫斗”。 图9-28 马鞭石斛原植物 图9-29 铁皮石斛原植物

  49.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十、石斛 Herba Dendrobii (三)性状鉴定注意点 1.金钗石斛 (1)下部茎圆,中上部茎扁圆,稍曲折呈“之”字形,直径4~6mm,节间长2.5~3cm。 (2)表面金黄或黄中带绿,有深纵沟。 (3)节膨大,棕色,有残存叶鞘。 (4)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灰白色,有短纤维外露。 (5)味苦。   如图9-30、31所示。 图9-30 金钗石斛鲜品 图9-31 金钗石斛药材

  50. 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 十、石斛 Herba Dendrobii (三)性状鉴定注意点 2.马鞭石斛(大石斛) (1)长圆柱形,较直,直径5~8mm,节间长3~4.5cm。 (2)表面黄至暗黄,有深纵槽,节上有灰黄色叶鞘残留。 (3)质疏松,断面呈纤维性,灰白或灰褐。 (4)味微苦。   如图9-32所示。 图9-32 马鞭石斛药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