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1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主讲人 :宋进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本章重点 1.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 思主义? 2. 怎样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 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 求? 3. 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革命展 现了哪些新面貌?.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悄悄诞生,一个伟大的事变开始了,用毛泽东的话说是 “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 辛亥革命后,不同的政党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方案,历史在选择不同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终于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carter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主讲人:宋进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2. 本章重点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 思主义? 2.怎样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 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 求? 3.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革命展 现了哪些新面貌?

  3.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悄悄诞生,一个伟大的事变开始了,用毛泽东的话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悄悄诞生,一个伟大的事变开始了,用毛泽东的话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 辛亥革命后,不同的政党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方案,历史在选择不同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终于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辛亥革命后,不同的政党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方案,历史在选择不同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终于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追问并尝试着回答这道历史留下的课题。

  5. 200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出了这样的回答:200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6. 这一探究历史奥秘的深刻答案,是怎样得出来的呢?

  7.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8.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1.民国初年的社会危机 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中国历史因此而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

  9. 旧的统一已被推翻和新的统一尚未来到之间,出现了一个军阀割据时期。旧的统一已被推翻和新的统一尚未来到之间,出现了一个军阀割据时期。

  10. 军阀是一种封建势力,但又有着异常的特点: 一是在军阀手里,本是国家统治工具的武装、军队变成了私有之物; 二是私有的武装、军队又分割地方,形成了私有的地盘,没有无军队和地盘的军阀。因此,军阀统治的实质是实力之下的武治,它比寻常的封建统治带有更多的动乱性和黑暗性。

  11. 袁世凯及其后的北洋军阀是封建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经济遭受极大破坏。袁世凯及其后的北洋军阀是封建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经济遭受极大破坏。 孙中山目击身受,他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12. 这个问题再一次被提到了中国人民的面前。 2.中国的出路是什么?

  13. 陈独秀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失望、苦闷和痛苦中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定要建立名符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14.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5. 1.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时期 器物 地主阶级改革派 洋务运动时期 “中体西用” 科学技术 改良派 君主立宪制 维新运动 资产阶级 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革命派 辛亥革命

  16. 文化(观念形态的革命) 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

  17.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8. 李大钊 鲁 迅 (1889-1927) (1881-1936)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19. 陈独秀开始时把自己办的杂志定名为《青年》,可以看出他将改造社会的职责寄于青年身上。 陈独秀

  20. 陈独秀提出六条希望和要求:“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提出六条希望和要求:“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21. 2.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借“民主”和“科学”两个名词英文译音的第一个音节,称“民主”为“德先生”(Democracy),“科学”为“赛先生”(Science)。

  22.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23. 基本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主要武器: 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

  24.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25. “民主”与“科学” 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处在一种不相容的境地。 孔学提倡的是“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提出的“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 的目标不相适应。

  26.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白话文小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他开始用鲁迅笔名射向封建礼教的第一支标枪。

  27.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28. 3.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性 一场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9.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对它的评价为: “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 “自从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30.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可避免会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可避免会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 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没有揭示根本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必要性。 在思想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偏向。

  31. 当时新文化运动先进分子为什么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方案产生了怀疑?当时新文化运动先进分子为什么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方案产生了怀疑? 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形式的进一步暴露。

  32. “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 李大钊

  33. “全社会人心都陷人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全社会人心都陷人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 梁启超

  34. 既然西方人对自己都怀疑了,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还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呢?既然西方人对自己都怀疑了,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还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呢? 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一再碰壁,给中国人民极大的刺激,从而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更大的怀疑。

  35.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变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这种痛苦的经历,对中国的先进分子来说是一件好事,旧的路走不通了就会寻找新的出路。” —毛泽东

  36. “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世界非有第三种文明崛起,不足于渡世危崖”“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世界非有第三种文明崛起,不足于渡世危崖” 李大钊 对西方的怀疑只是说明了转向的必然性,为什么转向东方、转向马克思主义?

  37.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8. 1.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封建主义不行,因为封建文化与反封建的历史走向相悖逆 学习资本主义,又走进了死胡同 “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39. 十月革命对中国思想界最大的影响:它提供了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由理想转为现实的可操作的“范式”,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就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十月革命对中国思想界最大的影响:它提供了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由理想转为现实的可操作的“范式”,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就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

  40.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41. 2.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先进分子转向的呢?2.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先进分子转向的呢? 第一,认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新生的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和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向往社会主义。 第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42. 1923年12月,北京大学投票选举世界第一伟人的民意测验:1923年12月,北京大学投票选举世界第一伟人的民意测验: 列宁在全部497票中得227票,高居榜首。

  43. 个案: 五四运动前,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李大钊,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

  44. 条件:留学日本,使李大钊初步打下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条件:留学日本,使李大钊初步打下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推动:非常关注、潜心研究和热情宣传十月革命。 实践:李大钊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

  45.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发表于《新青年》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46. 中国的先进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具有特定国际环境的双向作用: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的怀疑、抛弃;二是更直接作用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成果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先进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具有特定国际环境的双向作用: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的怀疑、抛弃;二是更直接作用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成果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同时,又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从内部来看,封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已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从外部来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鲸吞蚕食,使救亡图存成为中国振兴、自强的先决条件。

  47.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对“彻底性”的理解: 一是“彻底性”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毛泽东指出:“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二是从感性的排外到理性地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联合。 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中心、主力、斗争方式的变化) 1.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48.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这是指五四运动体现了近代以来历次斗争所不具有的广泛性、群众性。

  49.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毛泽东说:“五四运动时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有了觉悟,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1921年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50. 2.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第一,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是崭新的。 第二,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作用。 第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