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第 5 章 半导体存储器

第 5 章 半导体存储器. 存储器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用来保存计算机工作所必须的程序和数据,并用来存放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用信息 存储器由具有记忆功能的两态物理器件组成,如电容、双稳态电路等 存储器有两种基本操作: 读操作和写操作. 5.1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按所处地位不同,分为: 内存和外存 内存: 存放当前运行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以便向 CPU 快速提供信息,相对辅存而言,主存的存取速度快,但容量较小,且价格较高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5 章 半导体存储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5章半导体存储器 • 存储器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用来保存计算机工作所必须的程序和数据,并用来存放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用信息 • 存储器由具有记忆功能的两态物理器件组成,如电容、双稳态电路等 • 存储器有两种基本操作:读操作和写操作

  2. 5.1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按所处地位不同,分为: • 内存和外存 • 内存:存放当前运行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以便向CPU快速提供信息,相对辅存而言,主存的存取速度快,但容量较小,且价格较高 • 外存:用来存放当前暂不参与运行的程序、数据和文件,以及一些永久性保存的程序、数据和文件,在CPU需要处理时再成批地与主存交换。特点是存储容量大,价格低,但存取速度较慢 按存储介质,分为: • 磁存储器(磁芯、磁盘及磁带)、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集成电路存储器)、光存储器、激光光盘存储器 • 半导体存储器按工作方式分为RAM和ROM • 半导体存储器从器件原理分为TTL和MOS

  3.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4. TTL和MOS存储器 • TTL存储器:双极型存储器,是用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制成的存储器,其特点是工作速度快,功耗大,集成度低,因此计算机中的容量较小要求速度快的高速缓存(Cache)常采用双极型存储器。 • MOS存储器:单极型存储器,是用MOS(Medal-Oxide-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路制成的存储器,其特点是集成度高,功耗低,价格便宜,但工作速度比双极型存储器低。在计算机的主存中大量采用MOS存储器

  5. 随机访问存储器RAM • RAM: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特点是存储器中的信息既能随时读出,也能随时写入,RAM中信息在关机后即消失 • RAM分为DRAM和SRAM两种 • SRAM:静态RAM (Static RAM),利用半导体触发器的两个稳定状态表示“1”和“0”。电源不关掉,SRAM的信息不会消失,不需刷新电路,非破坏性读出 • DRAM:动态RAM (Dynamic RAM),利用MOS管的栅极对其衬底间的分布电容保存信息,DRAM的每个存储单元所需MOS管较少,因此集成度高,功耗小,DRAM中的信息会因电容漏电而逐渐消失,破坏性读出,读后需重写 • DRAM信息的保存时间一般为2ms,需配置刷新或重写电路

  6. 只读存储器ROM • 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使用时只能读出其中信息,而不能写入新的信息。ROM中信息关机后不消失 • 按写入方式,ROM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掩膜ROM(Masked ROM):生产时已将程序、数据写入其中,用户只能读出,不能修改 • PROM(Programmable ROM):可编程ROM,PROM中的程序是由用户自行写入的,但一经写入就无法更改了,是一种一次性写入的ROM。 • 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可由用户自行写入程序,写入后的内容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来擦除,然后可重新写入内容。EPROM可多次改写 • E2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可用电信号进行清除和重写的存储器。E2PROM使用方便,但存取速度较慢,价格较贵

  7. 存储器芯片的主要技术指标 • 存储容量:可寻址的存储器单元数×每单元二进制位数,例如,SRAM6264容量为8K×8,即它有8K个存储单元,每单元存储8位二进制数 • 存取时间:存储器访问时间,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 存取周期: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 • 可靠性:用故障间隔平均时间(MTBF)来表示 • 功耗:要求低功耗

  8. 5.2 读写存储器RAM • 静态RAM基本存储电路 • 6个MOS管组成双稳态电路 • T1截止T2导通为“0”, T1导通T2截止 为“1” • T1T2工作管,T3T4负载管,T5 T6T7T8控制管(其中T7T8共用) • 写入:X线Y线有效,使T5T6T7 T8导通,写控制有效,使单元数据线与外部数据线连通,靠T1T2的截止与导通记录信息 • 读出:X线Y线有效,使T5T6T7 T8导通,读控制有效,使单元数据线与外部数据线连通,从T2端读出信息

  9. 静态RAM芯片构成 • 三个部分组成: 存储体 行列译码器 控制电路

  10. 芯片实例SRAM 2114 • 容量1K × 4

  11. 芯片实例SRAM 6116 • 容量:2K×8 • 片内有16384个存储单元,排成128×128的矩阵,构成2K个字,11条地址线分成7条行地址线A4~A10,4条列地址线A0~A3,字长8位,有8条数据线D7~D0 • 双列直插式芯片 • 24个引脚

  12. 芯片实例SRAM 6264 • 容量:8K×8 • 双列直插式芯片 • 28个引脚,其中一个空引脚 • 内部结构类似SRAM 2114

  13. SRAM 6264 时序 写时序

  14. SRAM 6264 时序 读时序

  15. SRAM 6264 控制信号

  16. SRAM 接口设计 • 存贮器与CPU的接口应包括三部分内容: (1)与地址总线的接口 (2)与数据总线的接口 (3)与相应控制线的接口 • 存储器接口设计关键在于片选信号的连接 • 片选有三种设计方法: (1) 线性片选法 (2) 全地址译码 (3) 部分地址译码

  17. SRAM 接口设计逻辑门组合全地址译码 • 全地址译码分为两种:逻辑门组合法、译码器法 • 逻辑门组合法:依靠门电路对地址线进行组合,从而得到需要的地址范围 • 通常使用“与”、“或”、“非”、“与非”、“或非”等门电路

  18. SRAM 接口设计译码器全地址译码 • 使用译码器对高位地址线进行译码,全部地址线参加单元地址编码 • 通常使用的译码器有: 74LS138 74LS139

  19. SRAM 接口设计部分地址译码 • 使用译码器对部分地址线进行译码 • 通常使用的译码器有: 74LS138 74LS139

  20. SRAM 接口设计举例 • 例:用存储器芯片SRAM 6116构成一个4KB的存储器,要求其地址范围在78000H~78FFFH之间

  21. 用1024*1组成1K RAM

  22. 用256*4组成1K RAM

  23. 用2114组成 2K RAM

  24. 用2114组成 4K RAM

  25. 具有RAM和ROM的系统 用8708(1024*8位)组成 4K ROM 用2114(1024*4位)组成 1K RAM 或非门

  26.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 动态RAM单元线路简单,以MOS管极间寄生电容来存储信息 • 由于漏电原因,电容器上的电荷一般会在几毫秒内泄漏掉。为此,必须定期给它们补充电荷,这就是动态RAM的刷新 • 动态RAM集成度高,引脚数目受到小型化封装的限制,往往较少,少量的地址线要分时做行地址和列地址用 • 动态RAM内部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行地址锁存器和列地址锁存器,另一个是内部带有读出再生放大器,提高信号输出功率

  27. DRAM单管存储单元电路 • 由一个MOS管和一个电容组成 • 写入:行选择有效,T1导通,写入信息送上数据线,列选择有效,T2导通,信息写入存储电容C • 读出:与写入类似,行列选通,T1T2导通,C上的信息送上数据线

  28. DRAM芯片2164 • DRAM 2164,64K×1 • RAS:行地址锁存,兼作片选,对应低8位地址 • CAS:列地址锁存,对应高8位地址

  29. DRAM2164引脚及简化连接电路 • DRAM 2164,64K×1 • RAS:行地址锁存, 兼作片选,对应低8位 地址 • CAS:列地址锁存, 对应高8位地址 • LS158是2至1选择器,S=0选A,S=1选B • ADDSEL=0与RAS=0同时有效 • ADDSEL=1与CAS=0同时有效

  30. 存储器扩展技术位扩展(1) • 用4K×4位的SRAM芯片进行位扩展,以构成容量为4KB的存储器

  31. 存储器扩展技术位扩展(2) • 用8个2164构成容量为64KB的存储器

  32. 存储器扩展技术字位扩展 • 用DRAM2164构成容量为128KB的内存

  33. 5.3 只读存储器ROM • 掩模ROM的制作 • 掩模ROM的读出

  34. 复合译码结构的掩模ROM

  35. EPROM基本电路结构 • EPROM单元栅极浮空。 • 在制造好时,硅栅上没有电荷,管子内没有导电沟道,漏极(D)和源极(S)之间不导电。此时,存储矩阵输出全为1。 • 写入时,在D和S之间加电压25V,另加编程脉冲,使所选中单元D和S之间瞬间击穿,就会有电子通过绝缘层注入到硅栅,当高压电源去除后,硅栅因浮空,致使注入的电子无处泄走,硅栅就为负,形成导电沟道,从而使EPROM单元导通,输出为0

  36. 芯片实例EPROM2716 • 容量:2K×8 • 双列直插式芯片 • 24个引脚 • 可擦除可编程的EPROM存储器

  37. 芯片实例EPROM2764 • 容量:8K×8 • 双列直插式芯片 • 28个引脚,其中一个空引脚 • 可擦除可编程的EPROM存储器 • 与SRAM 6264引脚兼容

  38. 芯片实例EPROM27128 • 容量:16K×8 • 双列直插式芯片 • 28个引脚 • 可擦除可编程的EPROM存储器

  39. Intel对EPROM编程的算法

  40. 芯片实例EEPROM2864 • 容量:8K×8 • 双列直插式芯片 • 28个引脚,其中一个空引脚 • 电可擦除可编程的EEPROM存储器 • 与SRAM 6264、EPROM 2764引脚兼容

  41. 第5章 结束 请同学们按教材后的习题 及时复习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