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藝術簡報

藝術簡報. 指導老師 : 袁淑芬老師 學生 : 羅力恆. 印象派的由來. 印象派之名是因為學院派排斥一些畫家並取笑他們的畫是印象派 , 之後他們便想 : 我們就稱作印象派 , 為何自己不來辦個畫展呢 ! 後來 , 他們的畫展就稱為 印象派呢 !. 印象派.

chad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藝術簡報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藝術簡報 指導老師:袁淑芬老師 學生:羅力恆

  2. 印象派的由來 • 印象派之名是因為學院派排斥一些畫家並取笑他們的畫是印象派,之後他們便想:我們就稱作印象派, 為何自己不來辦個畫展呢! • 後來,他們的畫展就稱為印象派呢!

  3. 印象派 • 印象派是19世紀後半期誕生於法國的繪畫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內、馬內...等。他們繼承了法國現實主義前輩畫家庫爾貝“讓藝術面向當代生活”的古早,使自己的創作進一步擺脫了對歷史、神話、宗教等題材的依賴,擺脫了講述故事的古早繪畫程式約束,藝術家們走出畫室,深入原野和鄉村、街頭,把對自然清新生動的感觀放到了首位,認真觀察沐浴在光線中的自然景色,尋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變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隨意實則準確地抓住對象的迅捷手法,把變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記錄在畫布上,留下瞬間的永恒圖像。印象派美術運動的影響遍及各國,獲得了輝煌的成就。他們的作品仍然是人類最受歡迎的藝術珍寶。

  4. 學院派 • 剛剛提到的學院派一詞在設計與藝 術上的採用起於十九世紀末新的藝術與新的設 計興起之時,學院派用來泛指嚴守傳統技術、 因襲傳統形式,以及缺乏創造性與自由性的藝 術家與建築家。

  5. 學院派-2 • 在設計史上 學院派一詞有以下的1個轉折:1.學院派一詞最早是現代設計運動用來攻擊布 雜(法國國家美術學院)的字眼,這種攻擊甚 至可溯及前現代英國建築師制度形成時的哥德 式樣復興(學徒匠師派)與希臘式樣復興(體 制學院派)的對抗,但是後現代興起之後,學 院派一詞反過來成為攻擊現代主義(特別是國 際式樣派)的字眼。

  6. 學院派-3 • 學院派一詞還有以下的1個轉折:2.設計教育是職業訓練性質很強的教育體系, 不過由於專業的分工,設計教育者在許多國家 往往受限於專業分工而無法執行設計業務,以 致久而久之與設計專業脫節,這時學院派一詞 用來戴這種設計教育者帽子時,就有不切實際 、光說不練的意涵。

  7. 野獸派-由來 • 1905年的秋季沙龍,入選五位新派畫家作品,展期間和文藝復興的手法完成雕刻同一室展出,批評家稱這些雕像為「被野獸包圍的多那太羅」,「野獸派」名稱由此來。特點為用明亮而強烈的純粹色,很少描寫陰影。使用對比色相鄰使畫面看來震動,用同樣強烈的對比色,整個畫面看起來更明亮。 • 代表畫家: 馬蒂斯( Matisse, 1869-1954) 一生作品豐富,也有雕刻作品。在1910年作風改變,出現更沉靜的色彩,用暗色的線條畫出形象,富於節奏感。大戰後,作品又恢復快樂和裝飾性。晚年在病中從事剪貼。

  8. 馬蒂斯因生病在病床上無聊的很,母親幫他買了顏料,他在床上畫畫,畫出興趣來,而決心將來要做一個畫家的。馬蒂斯認為圖畫就應該像一張安樂椅,能讓工作了一天的人有舒適的感覺。馬蒂斯很喜歡波斯的異國風味,畫面中有很多裝飾的線條,他也喜歡用紅、藍、黃不混色的原色作畫,色彩強烈表現出高昂的情感。馬蒂斯到了晚年因行動不便,改用剪刀剪紙,剪出很多簡單明快的圖案,受到大家的喜愛。馬蒂斯因生病在病床上無聊的很,母親幫他買了顏料,他在床上畫畫,畫出興趣來,而決心將來要做一個畫家的。馬蒂斯認為圖畫就應該像一張安樂椅,能讓工作了一天的人有舒適的感覺。馬蒂斯很喜歡波斯的異國風味,畫面中有很多裝飾的線條,他也喜歡用紅、藍、黃不混色的原色作畫,色彩強烈表現出高昂的情感。馬蒂斯到了晚年因行動不便,改用剪刀剪紙,剪出很多簡單明快的圖案,受到大家的喜愛。 野獸派

  9. 野獸派2 • 代表畫家:勃拉曼克( Vlaminck,1876-1958 ) 於1908年後轉向塞尚,成為較有節制,接近立體派的風格。晚期風景畫作品,尋求明暗對照法的戲劇性效果。魯奧 ( Rouault,1871-1958 ) 風格較接近表現主義。關心的並不是畫面的處理,而是心靈寄託,宗教氣氛極濃。 • 杜菲(Dufy,1877-1953) 代表作是輕快的,在簡單的大塊色彩上面勾勒形象,有插圖味道。 特朗( Derain, 1880-1954 )早先畫野獸派,1907年傾向色彩更節制,形象更堅定的風格。

  10. 野獸派3 • 野獸派的畫家還有盧奧、德安、杜菲等人,盧奧的作品除了強烈色彩外,還有使用粗黑的線條,他的作品很像是中世紀教堂的百花玻璃窗(右圖),杜菲的作品(左圖)則有流暢像漫畫般的速寫線條。

  11. 未來派 • 末來派的成立末來派畫家表現的是「速度」和「進行」 ,現代生活的「動盪」的感覺。此運動是由詩人馬利涅蒂( Marinetti, 1876-1944 )和畫家巴拉( Balla, 1871-1958 )所領導的。在繒畫上,他們的形象是重復的,重疊的、模倣影片的方式,以表現運動中的概念。其重要的代表人物還有賽弗里尼( Severini, 1883-1966 ) 和波爵奧尼( Boccioni,1882-1916) 。

  12. 立體派 • 二十世紀巴黎兩位畫家布拉克和畢卡索 ,深受非洲雕刻單純的造形和尖銳的對比影響,發展出新風格。加上1907年他們參觀了塞尚的回顧展,立體派第一件代表作畢卡索的「亞維農姑娘」產生。 • 立體派根據塞尚的作法,把對象分割成許多面,同時呈現不同角度的面。因此立體派作品,看來像片被放在一個平面上。早期的作品裡,只用灰色調畫。由於使用中性色,整個的空間沒有看來特別前進或後退的。立體派,分成以下幾個階段:1 初期的立體派( 1907- 1910 )受黑人雕刻及塞尚之影響; 呈現多視點表現法。2 分析的立體派( 1910 -1911 )徹底解體,畫面的空間平面化。3 綜合的立體派( 1912-1915 )畫面出現其他素材、文字

  13. 結構主義之成立一九一二年,俄國畫家馬勒維其( Malvich, 1878-1935 )推動一個藝術革命。立體派把物象分解,化簡成單純的幾何形,而馬勒維基的作品只注意幾何形本身。認為用圓形、長方形、三角形或正方形,便可以表現任何事物了,因幾何形體是最單純,也最純粹的的造形。結構主義的雕刻1920-30年代的結構主義,表現上趨向以雕塑為素材。採用金屬片及塑膠。代表如鞏查勒( Gonzalez, 1876-1942 )嘎波(Gabo, 1890-)和佩孚斯那(Pevsner, 1886-1962 ) 。

  14. 巴黎派( Ecole de paris)不是一個藝術運動或流派,而是指在二十世紀的最初四十年左右,以巴黎為活動中心的所有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批評家、畫商、鑑賞家以及藝術家等等。在繒晝方面的主要人物有 ; 風景畫家憂德里羅(Utrillo,1883-1955)人體及肖像畫家、生命像小說一般的莫迪里亞尼( Modigliani1884-1920) ,和詩的幻想與夢般天真的畫家夏卡爾(Chagall )

  15. 謝謝觀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