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个体交通和步行交通

个体交通和步行交通. 交通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1 .自行车交通 2 .摩托车交通 3 .小汽车交通 4 .步行交通. 个体交通和步行交通. ( 1 )交通需求的多元、多层次的特点 “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 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绝对限制个体交通的发展。 公共交通由于 “ 定时、定向 ” 的线状服务特征,在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 个体交通则具有 “ 门-门 ” 的面状服务特征,能较好地满足直达性能要求较高的出行需要。. 交通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2)个体交通的发展过程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个体交通和步行交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个体交通和步行交通

  2. 交通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1.自行车交通 2.摩托车交通 3.小汽车交通 4.步行交通 个体交通和步行交通

  3. (1)交通需求的多元、多层次的特点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绝对限制个体交通的发展。 公共交通由于“定时、定向”的线状服务特征,在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个体交通则具有“门-门”的面状服务特征,能较好地满足直达性能要求较高的出行需要。 交通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4. (2)个体交通的发展过程 就世界范围来,个体交通经历了从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的发展过程,这种个体交通结构的转变实质上是不同的个体交通方式相互竞争的一个结果。

  5. 1.1 自行车交通的发展  自行车的发展比汽车早,可划分为两种发展模式:前自行车模式和后自行车模式。 (1)所谓前自行车模式,在城市交通机动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以自行车作为主导的交通方式。 (2)所谓后自行车模式,是指经过自行车交通衰退、小汽车风行的阶段后,对自行车交通的重新认可和回归。 自行车交通 1.自行车交通 1.自行车交通

  6. (3)未来发展策略  世界各国自行车的复兴现象的启示在于,自行车交通在空间和经济上具有特定的优势,是现代化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行车是一种有效的短途交通工具,在中小城市或大城市边缘地区或城镇内部,自行车仍将承担主要作用。 长距离自行车出行将向其他方式转移,公交与自行车的联运有利于代替小汽车的长距离出行。 自行车交通 1.自行车交通

  7. 自行车交通

  8. 自行车交通

  9. 1.2 自行车交通系统 (1)自行车交通的特点和问题 自行车交通为慢速交通。 机非干扰问题,降低路段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安全问题:自行车因为平衡能力差,容易受机动交通的侵害。 自行车交通 1.自行车交通

  10.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 自行车单向流量超过1万辆/小时的路段,应设平行道路分流; 在交叉口,当每个路口进入的自行车流量超过5000辆/小时,应在路网规划中采取自行车的分流措施。 自行车交通 1.自行车交通

  11.  自行车道路的等级和结构(分离形式):可以分为自行车专用道、自行车人行道等。  自行车专用道一般具有独立的道路结构; 自行车道路承担的主要功能有: 1)交通功能。 2)娱乐健身功能。 3)城市景观功能。 自行车交通 1.自行车交通

  12. (3)自行车道路网  自行车道路网络的主要设计要求为:连贯,直捷,安全,畅通。  自行车道路网由单独设置的自行车专用道、主次干路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和支路组成。 自行车交通 1.自行车交通

  13. 自行车交通 自行车交通发展中的问题和趋势 (3)在公交不发达的地区,自行车交通增长迅速,引起道路拥挤,公交车速下降,更多的居民转向个体交通,引发交通恶性循环。

  14. 自行车交通

  15. 自行车交通 “巴黎自助自行车服务”有多种租用方式。每次租车后的前半小时免费,超过30分钟后,第二个30分钟收取1欧元租金,第三个30分钟收2欧元,第四个30分钟收4欧元,依此类推。这种收费标准和不断飙升的汽油价格来说,让巴黎市民觉得完全可以接受。除了价廉外,该自行车的安全系数也很高。

  16.  摩托车的特点介于小汽车和自行车之间。  摩托车的发展模式可以归纳为意大利模式和台湾模式两种。 摩托车交通 2.摩托车交通

  17. 摩托车交通

  18. 摩托车交通

  19. 摩托车交通

  20. 摩托车交通

  21. (1)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严格控制助动车和摩托车交通的发展。通过限制每年牌照的发放量来进行总量的控制,同时通过交通管理的具体措施限制助动车和摩托车进入市区,特别是市中心,来控制人们对助动车和摩托车的使用,从而减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助动车和摩托车交通量。(1)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严格控制助动车和摩托车交通的发展。通过限制每年牌照的发放量来进行总量的控制,同时通过交通管理的具体措施限制助动车和摩托车进入市区,特别是市中心,来控制人们对助动车和摩托车的使用,从而减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助动车和摩托车交通量。 摩托车交通 根据不同的城市条件,对摩托车今后的发展提出不同的发展方向。

  22. 摩托车交通

  23. 3.1 世界各国小汽车发展模式 小汽车交通 3.小汽车交通

  24. 小汽车交通

  25. 3.2  国外小汽车发展历程 小汽车交通

  26. 小汽车交通

  27. 小汽车交通

  28. 小汽车交通

  29. 3.3 发展政策  无控制政策:  控制政策:土地使用控制、汽车工业战略、公交优先、小汽车限制、交通拥挤控制。 小汽车交通

  30. 小汽车交通

  31. 小汽车交通

  32. 小汽车交通

  33. 小汽车交通 3.4 小汽车交通的应对措施

  34. (5)改良与开发替代燃料及车辆系统,推动节能环保型汽车的研发、生产和消费。(5)改良与开发替代燃料及车辆系统,推动节能环保型汽车的研发、生产和消费。 小汽车交通 (4)建设高速、快速道路系统。

  35. 小汽车交通

  36. 4.1 关于步行交通的规划理论 步行交通系统是恢复车辆和行人之间平衡的一种尝试。 (1)邻里单位(佩里,1927)以一个小区的服务区域为单位,在其外围设置干线道路,减少汽车交通对内部活动的影响。 步行交通 4.步行交通

  37. 步行交通

  38. 步行交通

  39. 步行交通

  40. (2)雷德邦布局(斯坦和莱特,1928)把满足机动交通发展需要和解决机动交通潜在干扰的两种战略结合起来。特点是道路分级设置,人车分离;住宅围绕尽端路组织,排除了过境交通对居住区的干扰。(2)雷德邦布局(斯坦和莱特,1928)把满足机动交通发展需要和解决机动交通潜在干扰的两种战略结合起来。特点是道路分级设置,人车分离;住宅围绕尽端路组织,排除了过境交通对居住区的干扰。 步行交通

  41. 步行交通

  42. 步行交通

  43. 步行交通

  44. 步行交通 (3)行人优先区(Pedestrian Precinct)20世纪60年代后期 行人优先区就是在城市的特定区域中,排除大量的汽车交通,改建成适合行人活动的区域,以恢复其原有的吸引力。

  45. 步行交通

  46. (4)庭园式道路 步行交通 4.步行交通

  47. 4.2 步行系统的组成  城市步行系统指的是城市中所有对公众开放的步行空间,包括居住区、商业区等各种步行子系统。 步行专用道是专为行人通行而设置的道路, 从使用时间上可以分为永久性和定时性两类。 步行交通

  48. 4.3 步行专用道的规划设计  与行人主导流线相一致,把地区内的主要设施直捷地联系起来。  与地面的人行道联系起来,并与公共交通站点、停车点有良好的通达。  具有对行人友好的环境,清洁舒适、有视觉吸引力、安全无障碍、方向感等。 步行交通

  49. 电动自行车的发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