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8

第五章 有机污染指标的测定

第五章 有机污染指标的测定. 卫生检验学教研室 公维磊. 三氧 三氮 总有机碳 (TOC). (DO 、 COD 、 BOD). 有 机 污 染 指 标. 综合指标. (NH3-N 、 NO 2 - -N 、 NO 3 - -N. 挥发性酚 表面活性剂 石油 农药. 类别指标. 第一节 溶解氧 第二节 化学需氧量 “ 三氧 ” 第三节 生化需氧量 第四节 总有机碳 第五节 氨氮 第六节 亚硝酸盐氮 “ 三氮 ”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五章 有机污染指标的测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有机污染指标的测定 卫生检验学教研室 公维磊

  2. 三氧 三氮 总有机碳(TOC) (DO 、COD 、BOD) 有 机 污 染 指 标 综合指标 (NH3-N 、NO2--N 、NO3--N 挥发性酚 表面活性剂 石油 农药 类别指标

  3. 第一节 溶解氧 • 第二节 化学需氧量 “三氧” • 第三节 生化需氧量 • 第四节 总有机碳 • 第五节 氨氮 • 第六节 亚硝酸盐氮 “三氮” • 第七节 硝酸盐氮 • 第八节 挥发性酚类 • 第九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第十节 石油 • 第十一节 农药

  4. 学习要求 • 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有机污染的危害和通过有机污染指标测定对水质的判断; • 熟悉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碳、三氮、挥发性酚、表面活性剂的概念; • 掌握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酚、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表面活性剂、农药测定方法的原理、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

  5. 第一节 溶 解 氧 一、概 述 (一)溶解氧概念 溶解于水中的氧气称为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以氧的mg/L表示。

  6. (二)影响水中溶解氧的因素 环境因素 氧分压、大气压、水温 藻类植物、接触面积、溶解的盐类物质 水体理化性质 生物学特性 有机污染物、水生生物

  7. 溶解氧在不同水源中的分布 •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地面水的溶解氧不得低于4mg/L,东北地区鱼业水源不得低于5mg/L。

  8. (三)水样的采集 地面水的采集 自来水和井水的采集 测定溶解氧的水样的采样原则是避免产生气泡,防止空气混入。因此要用溶解氧瓶或具塞磨口瓶采集。

  9. 1.地面水的采集 • 采集地面水时,水样瓶装满后再有2~3倍的体积转换,既可起到冲洗水样瓶的作用,又避免了产生气泡并将瓶内原先与空气中氧接触的水样置换了出去。

  10. 2.采集自来水和井水 • 采集自来水或带有抽水装置的井水时,先打开水龙头放水几分钟,再用橡皮管接在水龙头上,将橡皮管的另一头插到瓶底部,待瓶中水满外溢数分钟后,取出橡皮管,盖好瓶塞。

  11. 无论采集何种水样,瓶内都不能留有气泡。影响水中溶解氧的因素很多,采样后最好尽快测定,不能尽快测定时,应加MnSO4和碱性KI现场固定,固定后的水样也只能保存4~8h,不能长时间放置。无论采集何种水样,瓶内都不能留有气泡。影响水中溶解氧的因素很多,采样后最好尽快测定,不能尽快测定时,应加MnSO4和碱性KI现场固定,固定后的水样也只能保存4~8h,不能长时间放置。

  12. 二、 测 定 方 法 准确、精密,但有多种杂质干扰, 适用于水源水、地面水等较清洁的水样 是目前常用的测定溶解氧的方法 测 定 溶 解 氧 的 方 法 碘量法 溶解氧测定仪法 可测定颜色深、浊度大的水样,常用于江河水、湖泊水、排水口污水和废水。 电导测定法

  13. 1.碘 量 法(GB7489-87) 1. 原 理 硫酸锰 氢氧化钠 +DO 氢氧化锰 亚锰酸 H+ +过量的氢氧化锰 I2 偏锰酸锰 +KI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而定量。

  14. 反应式如下: MnSO4 + 2NaOH = Mn(OH)2↓ + Na2SO4 2Mn(OH)2 + O2 = 2MnO(OH)2↓ MnO(OH)2 + Mn(OH)2=MnMnO3 + 2H2O MnMnO3 + 2KI + 3H2SO4=2MnSO4 + K2SO4 + I2 + 3H2O I2 + 2Na2S2O3 = 2NaI + Na2S4O6

  15. 2. 测 定 步 骤 测定时先在样品瓶中加入MnSO4和碱性KI溶液固定溶解氧;然后加入浓H2SO4析出碘,待沉淀完全溶解后,再吸取100.0ml样液,用0.0250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析出的碘,根据消耗Na2S2O3的体积V(ml),按下式计算出水样溶解氧含量(mg/L)。 DO = (0.0250× V× 8× 1000)/100 = 2V

  16. 3. 注 意 事 项 用本方法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时应注意: ①试剂的加入方式比较特殊,应将移液管尖插入液面之下,慢慢加入,以免将空气中氧带入水样中引起误差。 ②注意淀粉指示剂的加入时机,应该先将溶液由棕色滴定至淡黄色时再加淀粉指示剂,否则终点会出现反复,难以判断。

  17. ③当水样中含有NO2-、Fe3+时,可发生下述反应而影响溶解氧的测定: 2NO2- + O2 = 2NO3- 2 NO2-+ 2I-+ 4H+ = 2NO↑ + I2 + 2H2O 2Fe3++ 2I-= 2Fe2++ I2 向样品中加入NaN3和NaF,可消除NO2-和Fe3+ 的干扰: 2NaN3 + 2HNO2 + H2SO4 = 2N2↑ +2N2O↑+ Na2SO4 + 2H2O Fe3++ 6F- = [FeF6]3-

  18. ④若水样中存在有大量Fe2+,会消耗游离出来的碘,使测定结果偏低。此时应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将Fe2+氧化为Fe3+,再加入NaF将Fe3+转化为[FeF6]3-。过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以草酸还原除去。草酸也不能过量,否则会使碘还原为I- ,影响测定结果。

  19. ⑤水样中的悬浮物质较多时,会吸附游离碘而使结果偏低。此时预先用明矾[KAl(SO4)2]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后者再凝聚水中的悬浮物质,沉淀析出后取上清液测定溶解氧。

  20. 2.溶解氧测定仪法 1. 原 理 溶解氧测定仪的测定原理是采用电化学的方法,其传感器的电极由阴极(金)和多孔的阳极(银)组成,电极浸没在氯化钾饱和溶液中,传感器有隔膜覆盖,隔膜将电极和电解质与被测溶液分开,当电极浸入被测溶液时,氧会通过隔膜扩散,在阴极上产生电极反应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与被测水样的氧分压成正比。

  21. sensION6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 适用于不同环境下测量水中溶解氧 高精密溶解氧仪

  22. 2. 测 定 步 骤 测定样品时,先将溶解氧测定仪通电并预热15min,在标定状态下将显示值调至21%。取一定量的水样于烧杯中,轻轻放入搅拌子,于电磁搅拌器上搅拌,保证水流转速>0.3m/s,且水样不产生气泡时,将氧电极插入水样的二分之一深处,将溶解氧测定仪旋至测量状态,待读数稳定后,直接读出水样溶解氧的值。

  23. 3. 注 意 事 项 本法不需要试剂,操作简便,而且样品色度和浑浊度不影响测定。每次测定前都应校正溶解氧测定仪以减少仪器误差。搅拌速度对测定结果有影响,因为在测定时水中氧气在阴极上反应而被消耗掉,所以电极周围的水样必须保持搅动,以补充氧气,如果静止测定,结果会偏低。温度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在测定溶解氧的同时,应该测定水温。长期测定含有硫化氢一类气体的水样时,会降低电极的灵敏度,应经常更换电极。

  24. 3.电导测定法 用不导电的金属铊或其它化合物与水中溶解的氧反应生成能导电的TI+离子: 2TI + 1/2 O2 + H2O → 2TI++ 2OH- 通过测定水样电导的增量,求得(换算)溶解氧的浓度。实验表明:每增加0.035S/cm的电导相当于1mg/L的溶解氧。此法是测定溶解氧最灵敏的方法之一,也可用于连续监测。

  25. 第二节 化学需氧量 一、概 述 • 定义 水中还原性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被氧化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相当于氧气的量叫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结果以氧的mg/L表示。

  26. 化学需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I类水质的CODCr(mg/L)为≤15,II类和III类的为≤20,IV类为≤30,V类为≤40。

  27. 二、测定方法 重铬酸钾法 酸性高锰酸钾法 测定COD的标准方法 氧化还原电位滴定法和库仑滴定法等等

  28. 1.酸性高锰酸钾法 (1) 原 理 水样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使水中有机物被氧化,剩余的高锰酸钾以草酸滴定,然后根据实际消耗的高锰酸钾的量计算出化学耗氧量。

  29. 其反应式为: 4KMnO4 + 5[C](代表有机物) + 6H2SO4 = 2K2SO4 + 4MnSO4+5CO2↑ + 4H2O 2KMnO4 + 5H2C2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 8H2O

  30. 1.样品的氧化 取水样或稀释水样100.0ml,用稀H2SO4酸化后,加入c(1/5 KMnO4)= 0.01mol/L KMnO4溶液10.0ml,在沸水浴中准确加热30min; (2)测 定 步 骤 • 2.终止氧化反应 立即加入c(1/2Na2C2O4)= 0.01000 mol/L Na2C2O4 溶液10.0ml; • 3.滴定剩余的草酸 趁热用c(1/5 KMnO4)= 0.01 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记录其用量为V1 ml。

  31. 4.校正高锰酸钾浓度 再加入c(1/2Na2C2O4)= 0.01000 mol/L溶液10.0ml, 再用c(1/5 KMnO4)= 0.01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记录其用量为V2 ml。 • 5.按式5-2计算水样COD值(O2mg/L). (5-2)

  32. 若为稀释水样,则应另取100.0ml蒸馏水,按上述方法滴定,此为空白实验。设空白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V0ml,按式5-3计算水样COD值(mg/L)。若为稀释水样,则应另取100.0ml蒸馏水,按上述方法滴定,此为空白实验。设空白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V0ml,按式5-3计算水样COD值(mg/L)。 (5-3)

  33. (3)反应条件的控制 1.)酸度的控制 2.)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控制 3.)加热方式和时间的控制 4.)水样稀释倍数的影响 5.)还原性无机物的影响 6.)水样中Cl-的影响 7.)其它因素的影响

  34. 1.)酸度的控制 • 酸度以0.45mol/L H+为宜。 • 酸浓度过大、酸度过小的影响。 • 酸度只能用硫酸来维持,而不能用盐 酸和硝酸。

  35. 2.)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控制 • 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应控制在c(1/5 KMnO4)= 0.01mol/L左右。浓度大,有机物被氧化的程度大,结果偏高;反之,结果偏低。由于新配制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不稳定,应提前两周配制,临用时用草酸标准溶液校正。

  36. 3.)加热方式和时间的控制 过去一般采用电炉或电热板 加热煮沸10min。 现改用沸水浴加热30min

  37. 4.)水样稀释倍数的影响 • 水样应适当稀释,保证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后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为加入量的二分之一左右,此时化学耗氧量与有机物含量之间才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可作不同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比较。 • 原因:样品中有机物的含量直接影响氧化剂的氧化速度和氧化能力,所以,同一水样由于稀释倍数不同,测得的COD值也不一致,因此,必须在报告结果时注明稀释倍数。

  38. 5.)还原性无机物的影响 • 当水样中含有大量的NO2-、S2-、Fe2+ 等还原性无机物时,COD值会增高,应消除其影响。方法是取另一份水样在不加热的情况下测定其冷耗量,再从COD值中减去冷耗量即可。

  39. 6.)水样中Cl-的影响 • 水样中Cl-浓度>300mg/L时,在酸性介质中被高锰酸钾氧化而生成氯气,这样就消耗了高锰酸钾,使结果偏高。可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让高锰酸钾在碱性条件下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可避免大量氯离子的干扰。

  40. 6.)Cl-的影响 • Cl-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消耗高锰酸钾导致结果偏高。可用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

  41. 测定COD的水样,用玻璃瓶采集,采集的水样应尽快测定。不能尽快测定的水样加硫酸调pH<2、或加HgCl2 50mg/L或加CuSO4 2~5 mg/L,低温下,样品可保存两周。 样品氧化时所用锥形瓶事先要用酸性用高锰酸钾煮沸数分钟,以消除可能存在的有机物。 7.)其它因素的影响

  42. 2.重铬酸钾法 (1) 原 理 定量的重铬酸钾在强酸性溶液中将有机物氧化,剩余的重铬酸钾以邻菲罗啉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由实际消耗的重铬酸钾的量,计算水样的化学耗氧量。

  43. 反应式如下: 2K2Cr2O7+3[C](代表有机物)+8H2SO4= 2K2SO4+2Cr2(SO4)3+3CO2↑+8H2O K2Cr2O7+6(NH4)2Fe(SO4)2+7H2SO4 = K2SO4+Cr2(SO4)3+3Fe2(SO4)3+6(NH4)2SO4+7H2O Fe2+(稍过量)+3Cl2H8N2 = [Fe(C12H8N2)3]2+

  44. 取50ml水样或稀释水样于300ml圆底烧瓶中,加HgSO4 (消除Cl-的干扰)0.4g,优级纯浓H2SO4 5ml,充分摇匀。加0.004167mol/L K2Cr2O7标准溶液25.0ml,再加入H2SO4 75ml,混匀,加Ag2SO4 (催化剂)1g,充分摇动后,加热回流2h。停止加热并放冷,用约25ml蒸馏水洗涤冷凝管,将烧瓶内溶液全部转移至 (2)测 定 步 骤

  45. 500ml三角瓶中,加水稀释至约350ml,加邻菲罗啉亚铁指示剂2~3滴,用0.025 mol/L (NH4)2Fe(SO4)2 滴定至溶液由深绿色变为深红色即为滴定终点,记录(NH4)2Fe(SO4)2的用量。同法取50ml蒸馏水代替水样做空白试验,按式5-4计算水样COD值(mg/L)。 (5-4)

  46. 虽然K2Cr2O7的氧化能力强,仍不能完全氧化直链烃等有机物,可加入Ag2SO4作催化剂,并用煮沸回流的方式来提高氧化效率,其氧化效率能达理论值的95%~100%。虽然K2Cr2O7的氧化能力强,仍不能完全氧化直链烃等有机物,可加入Ag2SO4作催化剂,并用煮沸回流的方式来提高氧化效率,其氧化效率能达理论值的95%~100%。 1 (3)影 响 因 素 水样中的Cl-可与Ag2SO4生成沉淀,阻碍氧化作用,此时可按Cl-10倍的量加入HgSO4,使Cl-生成氯化汞的配合物,可消除800mg/L Cl-的干扰。 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