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3

基础会计

基础会计.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 商务贸易系. 苏永玲. 《 基础会计 》 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 基本理论 、 基本知识 和 基本技能 ,为今后学习专业会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以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 基础会计 》 作为教材,以 《 基础会计实训教程 》 为教辅材料。. 第一部分: 会计入门知识模块. 第二部分: 复式记账及其应用模块. 基础会计. 之 —— 设置账户模块;复式记账模块;. 企业基本业务核算模块. 第三部分: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模块. 第四部分:登记会计账簿模块. 第五部分:财产清查模块.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基础会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础会计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 商务贸易系 苏永玲

  2. 《基础会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专业会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以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作为教材,以《基础会计实训教程》为教辅材料。

  3. 第一部分: 会计入门知识模块 第二部分: 复式记账及其应用模块 基础会计 之——设置账户模块;复式记账模块; 企业基本业务核算模块 第三部分: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模块 第四部分:登记会计账簿模块 第五部分:财产清查模块 第六部分:编制财务报表模块 第七部分:账务处理程序模块

  4. 第一部分:会计入门知识模块 本讲内容 • 会计概述 • 会计要素 • 会计核算前提和原则 • 会计核算方法

  5. 一、 会计概述 (一) 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 (1)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6. 我国 西周:出现“会计”词——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春秋战国:籍(簿)书——以“入” 、“出”作记录符号。 西汉:簿书——记录会计事项 籍书——记录统计事项 唐代:流水账 誊清账 宋代:四柱清册——“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 清初:龙门账

  7. 西方 意大利十二、十三世纪热那亚、威尼斯。1211年: 意大利佛 罗伦萨银行开始用贷记账法。1494年: 意大利数学家陆基. 巴基阿勒《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十八—二十世纪 股份公 司出现——除记账,算账,报账以外, 还要求查账。为正确 确定企业的损益,要求计算产品成本。 为控制产品生产成本,创建了标准成本会计制度。编制会计 报表时,还要求考虑财产的估价问题,等等。

  8. (二) 会计的发展 1.会计由附带职能、独立职能到管理职能的发展。 2.会计对象由广泛的经济过程的记录到仅对价值运动记录的发展。 3.会计方法由简单到科学完善的发展。

  9. (三) 会计的涵义 清代学者焦循“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 列专门方法,对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 完整、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产生一系列财务信息 和其他经济信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 管理活动。 会计核算方法 货币计价 职能 目标

  10. (四)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1.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核算工作,提供会计数 据,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成果,反映反映行政和 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和结余情况。 2.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 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检查和监督。 二者的关系: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1. 二、会计要素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会计对象 按经济特征 会计要素 基本分类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的具体化。

  12. 会计要素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资产 反映财 务状况 反映经 营成果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它是按经济特征归类的,将会计核算的内容分解成若干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主要包括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3. 1.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的基本特征 A、资产是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B、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C、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14. 现金及银行存款 流动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 原材料 房屋及建筑 长期投资 应收及预付账款 在产品 机器设备 存货 库存商品 资 产 固定资产 运输设备 包装物 专利权 工具器具 非专利技术 无形资产 商标权 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其他资产 3)资产分类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 非货币性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长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

  15. 重要平衡公式: • 资产=权益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6. 2.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基本特征 A、负债是由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现实存在的债务。 B、是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牺牲。 C、负债需要由企业在将来通过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来 清偿。

  17. 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及预收款项 应交税费 预计负债 长期应付款 应付债券 长期借款 应付职工薪酬 负 债 3)负债的内容 企业的负债按其偿还期可分为两种 。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 债务。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 债务。

  18. 3.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A、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B、企业在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 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C、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利润的分配。

  19. 实收资本 股本溢价 资本公积 所有者权益 盈余公积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未分配利润 留存收益 3)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企业投资者(又称所有者)可以是国家、集体、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投资者 把自己拥有的经济资源投入到企业,形成企业的资产并通过企业经营使之增值, 就自然享有一种可主张的权益,或称索求权,即投资者权益,如:有权参与企业 经营决策,有权参加分配股利等。 实收资本: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资产的价值。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接受投入资本过程中形成的溢价(即资本增值)等。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利润。

  20.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静态等式 构成资产负债表

  21. 4. 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特征 A、收入是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 B、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 C 、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 D、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 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的内容 广义的收入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 狭义的收入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

  22. 5.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 费用的特征 A、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的。 B、费用也是企业资产的一种耗费。 C、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 3)费用的内容 广义的费用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等; 狭义的费用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和期间费用。

  23. 6.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 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利润的特征 a.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月度、年度等)的经营成果 b.与收入、费用有直接关系 即:利润=收入-费用 c.未分配前属于所有者权益,为投资者所有 3)利润的内容 企业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

  24. 直接费用 管理费用 主营业务收入 期间费用 财务费用 其他业务收入 收入 费用 销售费用 投资损失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 所得税费用 相减 分配股利 提取盈余公积 弥补亏损 未分配利润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净利润

  25. 利润=收入—费用 动态等式 构成利润表

  26. 三、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 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是实现会计核算 职能,分类、系统的反映会计对象的需要。 2.会计要素是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基本依据。 3. 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

  27. 三、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一)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或会计单位。它是指具有独立的资金,独立经营 业务的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也即是会计服务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正常的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 目标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出现破产、清算的可 能。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在会计主体无限期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人为地将其划分为 的若干会计期间。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提供信息主要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并且作为计量 单位的货币的价值是相对稳定的。

  28. (二)一般原则 1.可靠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可理解性原则 4.可比性原则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6.重要性原则 7.及时性原则 8.谨慎性原则

  29. 四、会计核算方法 七种方法: 设置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会计报表

  30.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31. 第二部分:复式记账及其应用模块 ——设置账户 本讲内容 • 会计等式 • 会计科目 • 账户

  32. 一、会计等式 (一)静态分析:资产 = 权益 资产表明企业拥有多少经济资源和拥有什么经济资源。 权益则体现由不同渠道取得这些经济资源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资产和权益,实际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是从资金的占用和来源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就有一定数额的资产。资产和权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在数量上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必定相等。 即: 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上述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33. (二)动态分析: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二)动态分析: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 经济业务的含义: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以货币计量 的,并能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的事项。 随着经济业务的发生,会计方程式的内容必然不断发生变化。但不论怎样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方程式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34. 2.经济业务的四种类型: (1)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收到投资人张胜投资100000元,已存入银行。 资产 = 权益 +100 000 +100 000

  35. (2)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2)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用银行存款偿还欠款5 000元。 资产 = 权益 -5 000 -5 000

  36. (3)使会计等式左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3)使会计等式左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生产产品领用材料4 000元。 资产 = 权益 -4 000 +4 000

  37. (4)使等式右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4)使等式右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某债权人将其原借给本企业的借款50 000元转作向企业投资。 资产 = 权益 -60 000 +60 000

  38. (1) 资产增加 权益增加 同时增加 此增彼减 此增彼减 (4) (3) 同时减少 资产减少 权益减少 (2) 四种类型图示

  39. 经济业务类型影响会计等式的规律: 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至少要影响会 计等式中的两个会计要素(或一个要素中 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化。其规律为:

  40. 结论: (1)经济业务的发生只影响会计等式一方要素发生有增有减变化,双方总额不变,等式保持平衡; (2)经济业务的发生影响会计等式双方要素发生同增或同减变化,双方总额或增或减,但等式仍保持平衡。 结论:无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

  41. 二、会计科目 (一) 会计科目的含义 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具体项目; 根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账户是会计核算方法之一。

  42.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经济内容分类(五类) 资产类 负债类 所有者权益类 成本类 损益类

  43. 原材料 A材料 B材料 总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2.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1)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2)明细分类科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