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十二五”时期 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走向 ( 上 )

“十二五”时期 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走向 ( 上 ). 闫小娜 副主任 / 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 国际金融与国际经济研究室 二 0 一一年十二月. 讲座提纲. 前言 外汇相关的基本概念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进程 二、金融危机后的世界金融格局 三、“十二五”时期我国外汇体制问题解析 四、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目标走向及路径选择 五、外汇体制改革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和应对. 前言 外汇相关的基本概念. 1 . 外汇 外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包括: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十二五”时期 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走向 ( 上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二五”时期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走向(上) 闫小娜 副主任/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 国际金融与国际经济研究室 二0一一年十二月

  2. 讲座提纲 前言 外汇相关的基本概念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进程 二、金融危机后的世界金融格局 三、“十二五”时期我国外汇体制问题解析 四、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目标走向及路径选择 五、外汇体制改革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和应对

  3. 前言 外汇相关的基本概念 1. 外汇 • 外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包括: (1)外币现钞;(2)外币支付凭证或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银行卡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5)其他外汇资产。

  4. 2. 外汇管理 • 广义上指一国政府授权国家的货币金融当局或其他机构,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控制和管制行为。 • 狭义上指对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实行一定的限制。

  5. 3. 外汇管理的三种类型 • 第一种:严格型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实行管制。实行这种外汇管制的国家通常经济比较落后,外汇资金短缺,市场机制不发达,因而试图通过集中分配和使用外汇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 第二种:部分型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实行或基本不实行外汇管制,但对资本项目的外汇交易进行一定的限制。

  6. 第三种:完全自由型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外汇交易均不进行限制,外汇可自由兑换,自由流通。第三种:完全自由型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外汇交易均不进行限制,外汇可自由兑换,自由流通。 • 目前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基本上属于部分型外汇管制,对经常项目实行可兑换;对资本项目实行一定的管制。这种外汇管理体系基本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符合国际惯例。

  7. 4. 国际收支平衡表 • 定义: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

  8.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内容 (1)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经常项目包括货物(贸易)、服务(无形贸易)、收益和单方面转移(经常转移)四个项目。 (2)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包括长期或短期的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第二大类项目。

  9. (3)净差错与遗漏: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相等,编表人员人为地在平衡表中设立该项目,来抵消净的借方余额或净的贷方余额。(3)净差错与遗漏: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相等,编表人员人为地在平衡表中设立该项目,来抵消净的借方余额或净的贷方余额。 (4)储备与相关项目:储备与相关项目包括外汇、黄金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SDR)。

  10.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体制改革进程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外汇体制改革经历三个阶段。 1. 初步形成现代外汇管理框架(1978—1994) • 改革方向。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战略以来,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沿着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培育市场机制的方向,有序地由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转变。

  11. 成立外汇管理职能部门,公布外汇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当时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和中国银行是一个机构, 两块牌子。1979年3月, 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同中国银行分开, 划归中国人民银行领导,进一步加强了外汇管理工作。1980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此后, 又陆续公布了多个外汇管理施行细则。 • 中国外汇管理的立法和制度日趋完善。改革外汇业务经营机制,允许国家专业银行业务交叉,并批准设立了多家商业银行和一批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允许外资金融机构设立营业机构,经营外汇业务,形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参与外汇业务的格局。

  12. 改革高度集中的外汇分配制度, 实行外汇留成办法。国务院于1979年8月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并制定了《出口商品外汇留成试行办法》,在外汇由国家集中管理、统一平衡和保证重点适用的同时,实行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留成办法。中国的留成外汇办法规定, 部门、地方和企业把收入的外汇卖给国家后, 国家按照外汇金额和规定的留成比例分配给他们外汇额度。购买外汇的指标使用时凭额度和人民币到银行按照国家公布的汇率购买外汇。留成外汇可以用于进口, 也可以在外汇调剂市场出售。

  13. 成立外汇调剂公开市场,确立外汇调剂管理体制。1988年上海率先成立外汇调剂公开市场,确立外汇调剂管理体制。企业外汇额度在外汇调剂市场上进行交易,形成外汇调剂价格,外汇调剂市场的价格与官方牌价汇率之间的差就是外汇额度的价格。成立外汇调剂公开市场,确立外汇调剂管理体制。1988年上海率先成立外汇调剂公开市场,确立外汇调剂管理体制。企业外汇额度在外汇调剂市场上进行交易,形成外汇调剂价格,外汇调剂市场的价格与官方牌价汇率之间的差就是外汇额度的价格。 • 外汇储备包括上缴中央外汇和企业留成外汇两个部分,有中央银行直接管理和中国银行代管两种形式。 企业日常的国际收支都通过外汇储备渠道进行,国家外汇储备和专业银行经营头寸混在一起,造成外汇储备关系不顺,难以确定国家外汇储备规模,缺乏对储备规模的调控能力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

  14. 2. 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汇管理体制框架(1994-2005) •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93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主要内容包括: (1)汇率并轨,从1994年1月1日起,实现汇率并轨,1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取消人民币官方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

  15. (3)取消外汇调剂市场,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1994年4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标志着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运行。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原来我国的初级的、分割的、有限度的外汇市场转变为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市场的主体是外汇指定银行,企业被排除在这个市场外。(3)取消外汇调剂市场,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1994年4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标志着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运行。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原来我国的初级的、分割的、有限度的外汇市场转变为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市场的主体是外汇指定银行,企业被排除在这个市场外。 (4)放宽购汇条件,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国家将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实现对外汇和国际收支的宏观调控。

  16. 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1)人民币实现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 1996年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从4月1日起正式实施,消除了若干经常项目下的非贸易非经营性交易的汇兑限制。1996年5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境内居民因私兑换外汇办法》,消除了对因私用汇的汇兑限制,扩大了供汇范围,提高了供汇标准,超过标准的购汇在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核真实性后即可购汇。

  17. 1996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向世界郑重宣布,从1996年12月1日起,中国不再适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过渡性安排,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义务,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1996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向世界郑重宣布,从1996年12月1日起,中国不再适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过渡性安排,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义务,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18. (2)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理逐渐放宽 • 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是指国家不对资本项目下的长短期资本的流出流入加以限制,它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 •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还处于相对管制水平,但管理正逐渐放宽。从资本项目具有分析意义的43个子项看,到2004年底,基本可兑换项目(包括可兑换与有较少限制项目)有22项,占51.6%,管制项目(包括有较多限制与严格限制项目)有21项,占比48.83%。

  19. (3)建立健全国际收支申报、监测体系 • 1980年,中国开始试编国际收支平衡表;1982年起正式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质量,从1996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国际收支申报制度。199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开始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原则进行编制公布。2001年开始按半年期试编国际收支平衡表。至此,中国基本建立和健全了国际收支申报、监测体系,有力促进了国家宏观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20. 3.“十一五”时期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2005—2010)3.“十一五”时期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2005—2010) •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外汇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外汇资源配置已经实现由计划分配到市场配置、由稀缺到相对充裕的飞跃。外汇管理从“宽进严出”向均衡管理转变,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序推进,进一步发挥利率、汇率的作用,促进了国际收支平衡,注重了国际经济风险的防范。我国外汇管理也进入新的阶段。

  21. (1)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形成市场化的汇率制度(1)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形成市场化的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和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调整汇率水平,2005年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一次性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调整汇率基准价格和挂牌汇价体系。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幅为上下浮动0.3%;将人民币与非美元货币汇率的浮动区间扩大到3%;扩大银行自行定价的权限,现汇和现钞买卖价在基准汇率上下1%~4%以内由银行自行决定,而且可以一日多价。

  22. (2)不断完善外汇交易制度,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外汇资源的基础性作用(2)不断完善外汇交易制度,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外汇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丰富外汇市场交易品种,满足市场主体多种避险需求。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先后推出8个国际主要货币间即期交易、人民币对外汇远期和掉期交易以及交叉货币交易,推出人民币对英镑、卢布及林吉特即期交易。推广银行对客户的远期结售汇业务,增加银行对客户的外汇掉期业务。 ●扩大外汇市场主体,构建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层次。截至2010年12月末,先后核准22家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性企业进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允许3家货币经纪公司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外汇经纪业务。

  23. ●完善市场机制,增强交易自主性和灵活性。2006年,引入人民币对外币交易做市商和询价交易制度,提高市场流动性。2007年4月,运行新一代外汇交易系统,为银行间外汇交易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交易平台。2008年7月开展询价交易的净额清算试点工作,2010年将其扩至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2009年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外汇交易集中清算业务,降低市场运行风险。●完善市场机制,增强交易自主性和灵活性。2006年,引入人民币对外币交易做市商和询价交易制度,提高市场流动性。2007年4月,运行新一代外汇交易系统,为银行间外汇交易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交易平台。2008年7月开展询价交易的净额清算试点工作,2010年将其扩至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2009年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外汇交易集中清算业务,降低市场运行风险。

  24. (3)改革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制度 ● 2005年人民币汇改之后,既有的外汇管理制度没有及时调整,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双顺差突然放大,从而造成了外汇储备规模的迅速增加。这不仅增加中国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和风险,同时,由于外汇占款不能被央行充分冲销,导致了国内银行信贷快速扩张。

  25.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9月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金2000亿美元,专门从事外汇资金投资业务。作为主权财富基金,中投是在海外投资战略上,将以境外金融组合产品为主开展多元化投资,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中投公司的成立,是中国深化外汇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外汇投资渠道、提高外汇投资经营收益的重要举措。●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9月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金2000亿美元,专门从事外汇资金投资业务。作为主权财富基金,中投是在海外投资战略上,将以境外金融组合产品为主开展多元化投资,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中投公司的成立,是中国深化外汇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外汇投资渠道、提高外汇投资经营收益的重要举措。 ●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外汇管理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将保障资产安全放在各项工作首位的重要指示精神,及时启动紧急应对机制,采取审慎而果断的应对措施,确保了外汇储备资产安全和国家经济金融稳定。

  26. (4)经常项目账户改革: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4)经常项目账户改革: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 ●改进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充分满足企业保留和灵活使用外汇需求。2007年8月,取消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境内机构可根据经营需要自行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有进口支付需求的企业还可提前购汇。 ●实施进口核销制度改革,便利企业贸易对外支付。2010年5月,在7个省(市)开展进口付汇核销改革试点,同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合规企业的正常进口付汇业务无需再办理现场核销手续。

  27. ●试点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2010年10月,在4个省(市)试点出口收入存放境外,允许企业在境外开户存放具有真实合法交易背景的出口收入,用于货物贸易、部分服务贸易和经核准的资本项目对外支付。●试点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2010年10月,在4个省(市)试点出口收入存放境外,允许企业在境外开户存放具有真实合法交易背景的出口收入,用于货物贸易、部分服务贸易和经核准的资本项目对外支付。 ●简化服务贸易真实性审核程序,便利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付汇。2006年5月大幅简化服务贸易售付汇审核手续,2009年对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提交税务证明予以规范和明确。

  28. ●规范便利个人外汇收支。2007年2月实施新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将境内外居民个人结汇和境内居民个人购汇年度总额均提高至5万美元,充分满足个人用汇需求。2008年开展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允许境内非金融机构为个人办理人民币与外币间的货币兑换业务,2009年进一步扩大了试点地区,满足国际旅游中心、部分涉外经济发达地区的个人兑换需求。●规范便利个人外汇收支。2007年2月实施新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将境内外居民个人结汇和境内居民个人购汇年度总额均提高至5万美元,充分满足个人用汇需求。2008年开展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允许境内非金融机构为个人办理人民币与外币间的货币兑换业务,2009年进一步扩大了试点地区,满足国际旅游中心、部分涉外经济发达地区的个人兑换需求。

  29. ●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推进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革。2006年以来,先后扩大境内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外汇来源,取消购汇额度限制,在全国推广境外放款外汇管理改革,扩大境外放款的主体和资金来源,简化相关核准和汇兑手续,加大对境外投资企业的融资支持;先后允许跨国公司以外币资金池、内部结售汇等方式开展外汇资金集中管理,放宽企业境外运用限制。2010年7月,完善对外担保管理,满足境外投资企业对信用支持的需求。同时,支持企业集团外汇资金集中运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推进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革。2006年以来,先后扩大境内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外汇来源,取消购汇额度限制,在全国推广境外放款外汇管理改革,扩大境外放款的主体和资金来源,简化相关核准和汇兑手续,加大对境外投资企业的融资支持;先后允许跨国公司以外币资金池、内部结售汇等方式开展外汇资金集中管理,放宽企业境外运用限制。2010年7月,完善对外担保管理,满足境外投资企业对信用支持的需求。同时,支持企业集团外汇资金集中运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0. (5)资本账户改革: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5)资本账户改革: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 ●促进证券投资资金双向流动。一是有序拓宽对外投资金融渠道。2006年4月,实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有序拓宽境内机构和个人对外金融投资渠道。截至2010年12月末,共批准88家QDII机构,境外投资额度共计683.61亿美元。二是有序扩大境内证券市场开放。在2002年引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的基础上,2007年以来,先后提高QFII总额度和单家QFII投资额度,鼓励境外中长期投资者在境内进行证券投资。截至2010年12月末,共批准97家QFII,投资额度共计197.2亿美元。

  31. ●推动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发展。2007年,会同发改委、人民银行等部门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2010年开展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放款、对外担保等跨境资本项目业务试点。●推动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发展。2007年,会同发改委、人民银行等部门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2010年开展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放款、对外担保等跨境资本项目业务试点。 ●截至目前,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7大类共40项资本项目交易中,我国实施严格管制的主要是跨境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等,其他项目已实现一定程度的可兑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明显提高。

  32. (6)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 ●完善国际收支申报和统计体系,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健全国际收支申报数据核查制度,强化银行等主体申报意识,建立境内银行非居民人民币账户统计体系、中资金融机构外汇资产负债统计月报制度及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补充申报制度等,将境外个人经常项目购汇纳入个人结售汇系统管理,完善对个人结售汇业务的统计监测,国际收支统计覆盖面和准确程度明显提高。

  33. ●完善国际收支应急机制。为防范跨境资金流动冲击,先后运行国际收支风险预警、高频债务监测和市场预期调查等系统。2009年和2010年分别制定了异常跨境资金流出应急预案和跨境资金异常流入应对预案。2010年11月启动跨境资金异常流入应对预案,加强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等七项管理措施,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完善国际收支应急机制。为防范跨境资金流动冲击,先后运行国际收支风险预警、高频债务监测和市场预期调查等系统。2009年和2010年分别制定了异常跨境资金流出应急预案和跨境资金异常流入应对预案。2010年11月启动跨境资金异常流入应对预案,加强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等七项管理措施,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34. 二、金融危机后世界金融格局 1. 全球经济失衡依然存在 • 从经常账户考察,这种不平衡表现为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日益扩大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经常账户盈余不断增加。金融危机前,美国吸收了全世界约2/3的贸易盈余;金融危机后,虽然全球经济失衡有所减缓,但依然存在。

  35.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资本净流入 • 从资本账户考察,经常账户赤字最严重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净进口国,危机前吸收了全世界约3/4的资本净流入。欧洲地区基本持平。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最大的资本流出国家。金融危机之后,流入美国的资本大幅减少,但2010年资本净流入仍然占到全世界资本净流入的39%以上。

  36. 2. 金融危机后全球主权债务不断攀升 • 有经济学家认为,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 的5%,政府债务不能超过GDP的90%。这已经成为经济学的金科玉律。 • 但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各国都抛弃了金科玉律,无一例外走向了大规模举债之路。举债最大的好处是解决了金融危机的燃眉之急,但也带来另一个意料之中但又不愿提及的问题----政府债务的疯狂增长。2010年底,全球政府负债高达37万亿美元,2011年预计将突破45万亿美元。

  37. ●美国2010 财年财政赤字预计为1.565 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6%,早已超过5%的警戒线,创下二战以来最高水平。目前美国国家债务总额高达12.3万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人负债约4.5万美元。 ●欧元区27个国家中,有20个国家的财政赤字超标,从希腊到意大利,从西班牙到葡萄牙,危机正在欧元区边缘国家蔓延。

  38. ●日本政府债务余额对GDP的比率将从2007年的188%上升到2014年的246%,是发达国家中比例最高的。●日本政府债务余额对GDP的比率将从2007年的188%上升到2014年的246%,是发达国家中比例最高的。 ●新兴经济体偿债能力整体下降。迪拜债务危机后,全球新兴经济体的CDS(Credit Default Swap )担保成本大幅飙升,中东地区的沙特CDS价格从18上升至108,巴林由22升至217,阿布扎比由23上升至160。一些债务较高的经济体(如巴西、俄罗斯等),其CDS价格也大幅上涨。

  39. 3.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升级 • 欧洲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公共债务率84%, 显著低于美日,福利显著高于美日,主体德国为莱茵国家之强大制造业,经常账户顺差超强,使得欧洲整体经常帐平衡。

  40. ●弱国因此获得更便宜的资金,因为利率趋同一开始便是这些国家加入欧元区的初衷。不过这一好处最后被滥用,这些国家通过公共和私人部门借贷,来填堵预算及贸易赤字造成的“窟窿”。●弱国因此获得更便宜的资金,因为利率趋同一开始便是这些国家加入欧元区的初衷。不过这一好处最后被滥用,这些国家通过公共和私人部门借贷,来填堵预算及贸易赤字造成的“窟窿”。 ●强国因此获得更便宜的汇率,德国大大缓解了上世纪60-80年代汇率升值之苦,莱茵国家一旦获得这个优势,其精密工业体系竞争力将变得无比强大。

  41. 原因解释 ●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均衡的经济使得政策调控存在很大的难度。欧元经济区长期由德国、法国两大强国主导和领航,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既没有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又没有主导的支柱产业,在整个欧盟经济中处于边缘化的状态。长期而来,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并没有因为强国的拉动而缩小,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这种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成为此次危机的间接原因。

  42. ●统一的货币政策和不同的财政政策是引起危机的根本原因。欧元区采用统一的货币政策,各成员国只能应用财政政策这一个工具来调节本国的经济。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各成员国均有扩大财政开支的倾向,尤其是弱国要跟上整个联盟的发展步伐,只有通过应用财政政策调控工具,来拉动就业和经济增长,做到指标上不掉队。《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中规定了各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分别不能超过3%和60%的上限,但欧盟绝大多数成员国都远远超过了这个上限,这个制度安排早已被架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同时使用的矛盾是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统一的货币政策和不同的财政政策是引起危机的根本原因。欧元区采用统一的货币政策,各成员国只能应用财政政策这一个工具来调节本国的经济。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各成员国均有扩大财政开支的倾向,尤其是弱国要跟上整个联盟的发展步伐,只有通过应用财政政策调控工具,来拉动就业和经济增长,做到指标上不掉队。《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中规定了各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分别不能超过3%和60%的上限,但欧盟绝大多数成员国都远远超过了这个上限,这个制度安排早已被架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同时使用的矛盾是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

  43. 应对主权债务危机,德国需要承担责任和成本。应对主权债务危机,德国需要承担责任和成本。 ●德国应该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能要求其他国家的宏观政策都以自己为基准。如果没有南欧国家的巨额逆差,又何来德国享有长期的贸易顺差。德国需要在欧元崩溃与融资成本上升两种代价中做出权衡。相信德国会与ECB在统一债问题上有条件妥协。

  44. ◆美国对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态度 ●从战略角度来看,美国不希望欧元区瓦解,引发金融危机,拖累美国经济下水;也不希望德国趁欧债危机加强对其他欧洲国家的影响力与控制力。毕竟一个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更统一的欧洲将成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美联储与英国央行及欧洲央行等5家央行共同下调了美元流动性互换利率0.5%,并将互换协议延长至2013年2月。这样美联储可以借钱给信誉更高的欧洲央行而不用担心风险,通过欧洲央行的担保再把这些钱贷给有需要的银行,缓和银行市场流动性。由于贷出美元收回美元,不用担心汇率风险,美联储还可以获得利息,对双方来说都相对容易接受。

  45. 4. 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因素增多 美国 ◆美国经济复苏显著放缓。今年前两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分别增长0.4%和1.0%,远低于去年各季度增速。经济复苏放缓的主要原因:刺激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减弱,同时私人部门持续疲弱,无法有效接续经济增长动力。一季度美国私人消费按年率仅增长0.4%,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为复苏以来最低水平。前两季度美国投资虽保持正增长,但增速分别仅为3.8%和6.4%,远低于去年同期31.5%和26.4%的水平。目前,美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8月失业率仍在9.1%的高位。

  46. ◆美国经济复苏将保持缓慢态势,再次陷入衰退可能性不大。◆美国经济复苏将保持缓慢态势,再次陷入衰退可能性不大。 ●首先,去年10月以来,美国消费者信贷按年率一直保持正增长,今年7月已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扩张。 ●其次,今年3-7月,美国房价已连续5个月保持上涨态势,房价回升有助于提升消费能力和投资信心,减少银行住房抵押贷款损失。

  47. ●第三,今年4月以来,美国工业生产一直保持扩张态势,7月工业生产指数和产能利用率提升都较为明显。●第三,今年4月以来,美国工业生产一直保持扩张态势,7月工业生产指数和产能利用率提升都较为明显。 ●第四,美国银行体系状况逐步改善,今年前两季度,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分别实现3.6%和15.2%的正增长,二季度银行贷款违约率降至1.68%,已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第五,美国刺激性财政政策获得新的空间。今年8月2日国会提高联邦政府举债上限,为美国政府继续实施刺激性财政政策创造了条件。9月8日奥巴马总统推出4470亿美元的就业创造计划,拟从减税、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为美国经济继续注入动力。 ●第六,美国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宽松态势,联邦基金利率0-0.25%的超低水平将一直维持至2013年6月底,美联储已宣布延长4000亿美元的国债期限,未来美联储仍有采取其他措施进一步放宽货币环境的可能性。

  48. 欧元区 ◆欧元区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各国经济走势分化加剧。二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仅为0.2%,明显低于一季度的0.8%。其中,6月工业产出指数环比下降0.7%,降幅为2009年下半年以来最高。三季度以来,欧元区经济增长依然乏力,7月工业产出指数仅与上半年平均水平持平。同时,欧元区各国经济走势分化更加明显。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三国工业产出指数7月环比进一步下降,降幅分别为0.7%、0.7%和3.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