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水 資源

水 資源. 水循環.

chi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水 資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資源

  2. 水循環 • 地球上的水藉由陽光的熱能所產生的蒸發作用,轉換成水氣傳送到大氣層中,大氣層中的水氣再經由凝結(雲、霧)與降水(雨、雪)的形式回到地表,最後經由河流或地下水的途徑匯入海洋,形成一個永續的循環,稱為水循環 (Hydrologic Cycle)。一個水分子由大海中蒸發進入大氣層中,再落回地面,流入海洋,完成一個循環大約需要九天(實際所需的時間要看水分子經過的路徑而定。全世界的海洋每年大約有434,000立方公里體積的水被蒸發進入大氣層中,而其中有398,000立方公里體積的水,又藉由降雨的方式直接回到大海中;也就是說每年大約只有36,000立方公里體積的水,被從海洋藉由大氣傳送到陸地上,最後再經由河流或地下水的方式回到大海中。

  3. 台灣是世界排名第十八位的缺水國家(地區)。台灣地區平均每年有二千多毫米的雨量,應該是水資源不虞匱乏的國家;但是因為台灣地區地狹人稠、山坡陡峭、雨勢集中,再加上河川短促,所以大部分的雨水都迅速地流入海洋。因此,台灣地區每人每年平均可以分配到的水量,只有全世界平均雨量的七分之一而已,換算成每人每年可用水量大約只有一千公噸(1,000立方公尺),以目前世界可用水量的標準來說,台灣地區是屬於缺水國家(地區)。台灣是世界排名第十八位的缺水國家(地區)。台灣地區平均每年有二千多毫米的雨量,應該是水資源不虞匱乏的國家;但是因為台灣地區地狹人稠、山坡陡峭、雨勢集中,再加上河川短促,所以大部分的雨水都迅速地流入海洋。因此,台灣地區每人每年平均可以分配到的水量,只有全世界平均雨量的七分之一而已,換算成每人每年可用水量大約只有一千公噸(1,000立方公尺),以目前世界可用水量的標準來說,台灣地區是屬於缺水國家(地區)。

  4. 台灣水資源現況 • 目前台灣地區之年總降雨量為1,030億噸,扣除直接由河川排入海中之損耗,加上地下水之入滲量40億噸,所能供給之水量共約為157億噸/年。由右圖之資料分析可得知,台灣地區1996全年之總用水量為176.36億噸,其中包括:民生用水30.96億噸,佔用水量的17.50%;工業用水16.51億噸,佔用水量的9.36%;農業用水128.89億噸,佔用水量的73.08%。臺灣地區年總需水量達176.36億噸,但所能供給之水量共僅約為157億噸/年,在此狀況下水源供給不足部分則由抽取地下水來支應,在長期超抽地下水源之情形下,目前已出現環境的反撲現象,全國多數縣市近年來都陸續發生地層下陷等之環境災害,尤以屏東林邊地區下陷量超過2.5公尺以上,造成國土流失之現象,使社會擔負更多的環境成本。另一方面,就永續發展與世代間公平性而言,地下水如同化石燃料一樣,為長年來地殼中所累積之資源,其差異在於水資源在經過某一時間之滲透後可恢復,但其回復期間則與各地之地質狀況與地層深度有關。深層之地下水可能形成於一萬年前甚至更久,目前過量之抽取因此將危及未來世代使用水資源之權利,違反永續發展之目標。

  5. 河川污染問題 • 台灣地區有21條主要河川、29條次要河川和79條普通河川,2001年在2,934公里的河川總長度中,未受污染的河段有1808.88公里,佔河川總長度的61.65%;輕度污染河段為287.62公里,佔河川總長度的9.08%;中度污染的河段有451.30公里,佔河川總長度的15.38%;嚴重污染的河段有386.20公里,佔河川總長度的13.16%。歷年來的統計資料顯示未受污染的河段愈來愈少,也就是說河川污染的問題愈來愈嚴重,結果導致許多河川的水質無法利用,相對地可用的水量也就愈來愈少了。

  6. 都市化效應及濫墾濫伐 • 在一個植物茂盛的自然地域所降下的雨水,經由植物的截流後,少部分以地表逕流的方式排出,而大部分被植物截流的雨水,則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在旱季時會再滲出維持河川的基本流量。但是都市面積隨著人口的增加而不斷地擴張,混凝土和柏油等不透水層的面積也不斷地增加;以及山坡地的濫墾、濫伐導致地表逕流增加,地下水補注減少,結果「遇雨便成澇,不雨則成旱」。都市化後的地區也阻斷了當地水循環的路徑,造成都市氣溫不斷上升的「熱島效應」。

  7. 省水 • 1. 掌握「多重利用」原則: • 放熱水前的冷水可流在水桶或浴缸內、水龍頭下方放儲水桶接還算乾淨的洗手水以及洗澡、洗米、洗菜、洗淨物品的水留存在大桶內再用來沖馬桶、澆花、洗地板等,自然就能省下水費。 • 2. 馬桶省水法: • 在馬桶水箱內放一個寶特瓶,可有效節省沖馬桶的水提醒只要放一小瓶就好,以免太大瓶或甚至放兩三瓶沖不乾淨還要多沖幾次,反而浪費。 • 3. 稀釋清潔劑後再洗碗: • 將洗碗精輕擠壓兩三次入水中撥起泡再洗碗這樣會比將清潔劑直接擠在菜瓜布中洗更易洗淨,就能節省一些水洗後的清水不要倒掉,可拿來清潔流理台及瓦斯爐。 • 4. 水龍頭的水開半量: • 不要一下子就嘩啦啦的大開,這樣錢也跟著嘩啦啦地流掉了,建議大約開一半水量即可,洗得乾淨又不浪費水。

  8. 總結 • 水資源是不能浪費的,要好好的省水,別到沒水才後悔當時沒省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