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回国救治方案及医院感染防控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回国救治方案及医院感染防控方案. 湖南省人民医院 胡又专. 一、 WHO 风险评估和防控建议. 疫情跨境旅行传播风险. 风险评估结论 通过跨境旅行造成相邻地区国家传播的 风险高 相距稍远的非洲地区存在 中等风险 非洲以外国家传播 风险低 WHO 目前仍不建议因为 EHF 而对几内亚、利比里亚或塞拉利昂采取任何的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 个人旅行和交通风险评估. 从感染国归来的旅行者和商人风险 极低 探亲访友人群感染 风险低 (除非直接接触患者 / 死者尸体 / 感染 EBOLA 的动物)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回国救治方案及医院感染防控方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回国救治方案及医院感染防控方案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回国救治方案及医院感染防控方案 湖南省人民医院 胡又专

  2. 一、WHO风险评估和防控建议

  3. 疫情跨境旅行传播风险 风险评估结论 • 通过跨境旅行造成相邻地区国家传播的风险高 • 相距稍远的非洲地区存在中等风险 • 非洲以外国家传播风险低 WHO目前仍不建议因为EHF而对几内亚、利比里亚或塞拉利昂采取任何的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

  4. 个人旅行和交通风险评估 • 从感染国归来的旅行者和商人风险极低 • 探亲访友人群感染风险低(除非直接接触患者/死者尸体/感染EBOLA的动物) • 与患病的人共同乘坐交通工具感染风险低;但要对接触者进行追踪 • 在疫区从事医务工作感染风险:如果按照基本医疗规范进行防护,感染风险很低~低

  5. 二、传入我国的风险和防控工作要求

  6. 鉴于WHO最新的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已搜集的相关民航信息,认为不排除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较低鉴于WHO最新的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已搜集的相关民航信息,认为不排除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较低 • 我国与西非三国存在人员往来,因此存在输入病例的风险; • 相对于西非三国,我国为海外国家,且与西非三国无直接通航;因此传入我国的风险较低; • 在西非不断蔓延的疫情已经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也已开始加强各种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国境检疫措施; • 一旦出现病例,我国对此疾病的防控措施将会非常严格。

  7. 三、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回国救治方案

  8. (一)可以转运回国救治患者的标准 • 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确诊病例诊断标准 • 生命体征平稳,身体状况能够承受飞行旅途的影响。

  9. (二)转运医务人员要求 • 具有丰富的急救经验和感染防控知识 • 经过规范化的个人防护知识培训 • 感染专业、重症医学专业医师各1名、护士各1名,均为中级以上职称

  10. (三)转运物品准备 • 应配备移动式负压隔离舱、急救设备、药物、防护用具和消毒剂等 • 急救设备:呼吸机、氧气、吸氧面罩或氧袋、监护仪、吸引器及吸痰管、胃管及胃肠减压装置、微量注射泵、建立人工气道设备如气管插管、加压面罩、呼吸球囊、约束带、体温监护设备(耳温仪)、高热降温用冰块

  11. 急救药物 • 针剂:低分子肝素、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止血芳酸、止血敏、新鲜血浆、地塞米松 • 口服药物:精神科药物(用于情绪过于紧张的患者) • 防护物品 • 一次性连体式防护服、一次性隔离衣、N95口罩、外科口罩、帽子、清洁乳胶手套、无菌手套、面屏(含眼罩)、防水防刺鞋、全面呼吸防护器

  12. 消毒物品 • 用于人体:洗手液(快速手消)、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剂(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含氯己定的抗菌沐浴液(建议身体条件允许的病人登机前全身沐浴)、含氯己定的口腔 清洁液(口太)、碘伏

  13. 用于环境: • 二氧化氯消毒凝胶和二氧化氯消毒剂,分别用于物表和地面(说明:含氯消毒剂挥发刺激、腐蚀性大、不适用于飞机机舱;季铵盐、酒精等消毒水平不够) • 含消毒剂的吸湿材料、一次性消毒湿巾、一次性吸湿垫(用于处理患者呕吐物、体液等) • 密闭式医疗废物桶、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

  14. (四)转运患者的安置 • 除患者因病情变化需要使用呼吸机等急救设备抢救时,在飞行途中,患者应始终处于负压隔离仓内,可备足食物和水供患者食用,供病人使用的卫生用具,危重患者可垫一次性尿垫或穿戴纸尿裤。

  15. (五)转运医务人员防护要求 • 在接诊和将患者置入负压隔离仓时,医护人员应按照三级防护标准进行防护;穿戴工作服、工作帽、N95口罩、防护面罩、隔离衣或防护服、手套、工作鞋、鞋套等; • 患者转运至负压隔离舱后,医护人员按流程脱摘防护用品、进行卫生处置。 • 机舱保持清洁状态。 • 飞行途中,不允许打开负压隔离舱,各种治疗抢救可通过舱内外的链接孔进行

  16. (六)机舱内功能区划分 • 污染区 • 潜在污染区 • 清洗区 • 清洁区

  17. 四、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方案——《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四、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方案——《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

  18. 疫 情 报告 •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2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 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的报告

  19.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的基本要求 •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 医疗机构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和飞沫隔离措施

  20. 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临床医务人员培训,要求医务人员掌握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和技术,做好个人防护;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临床医务人员培训,要求医务人员掌握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和技术,做好个人防护; • 医疗机构应当针对发热病人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21.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隔离区域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隔离区域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 • 应当做好医务人员防护、消毒等措施所需物资的储备,防护用品及相关物资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 • 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区和定点收治病区应当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个人防护。

  22.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 患者的管理: • 留观、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采取严格的接触隔离措施,实行单间隔离;非定点医院应当及时将患者转至定点医院诊治、对于疑似或确诊患者,有条件的应当安置于负压病房进行诊治。 • 患者诊疗与护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必须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

  23. 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小面积污染等建议使用含消毒成分的吸湿材料覆盖并吸收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再进行相应环境与物品的清洁和消毒;较大范围污染的,首选漂白粉覆盖,待液体吸收后清理,倒入污水处理系统。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小面积污染等建议使用含消毒成分的吸湿材料覆盖并吸收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再进行相应环境与物品的清洁和消毒;较大范围污染的,首选漂白粉覆盖,待液体吸收后清理,倒入污水处理系统。 • 隔离病房的消毒工作应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定期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毒。

  24. 病房物表如床头柜、水龙头、门把手以及各种台面等,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符合要求的表面消毒剂(如醇类消毒剂)擦拭消毒;地面每天使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扫、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毒。病房物表如床头柜、水龙头、门把手以及各种台面等,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符合要求的表面消毒剂(如醇类消毒剂)擦拭消毒;地面每天使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扫、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毒。 • 患者的活动应当严格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 患者出院、转院时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25. 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双层封扎,标识清楚,相关医疗废物应当及时密闭转运,焚烧处理。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双层封扎,标识清楚,相关医疗废物应当及时密闭转运,焚烧处理。 • 患者死亡后应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应当立即消毒后用密封防渗漏物品双层包裹,及时火化。

  26. 医疗机构内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 对医疗机构内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隔离医学观察,隔离医学观察的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漏之日起21天。 • 医务人员防护:标准预防、接触隔离和飞沫隔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