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5

本章要求

本章要求.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社会学与社会科学间的关系。 2 .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功能。 3 .掌握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功能 第二节社会与社会转型 第三节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理解社会学学的研究对象和功能。 2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难点:理解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社会学的思考(补充). 为什么有人富裕有人贫穷? 是什么引发了战争? 为什么人们会违反社会规则? 革命是怎样产生的? 是什么导致了大规模歇斯底里的爆发?

claral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本章要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本章要求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社会学与社会科学间的关系。 2.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功能。 3.掌握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功能 第二节社会与社会转型 第三节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理解社会学学的研究对象和功能。2.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难点:理解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2. 社会学的思考(补充) 为什么有人富裕有人贫穷? 是什么引发了战争? 为什么人们会违反社会规则? 革命是怎样产生的? 是什么导致了大规模歇斯底里的爆发? 社会学注重社会观察与社会测量,让我们能够用严格系统的科学思维来解答与社会政策相关的许多难题,譬如贫困问题、健康问题、移民问题、犯罪问题、教育问题等。许多关心这些问题的人并未意识到还需要社会学意识。行动必须由理论来指导。 社会学研究在实际事务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3. 补充 • 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还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 疾病与死亡不仅关乎医学,还与人类的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有关。 • 贫困儿童的问题令整个社会担忧,还会消耗社会的医保成本,并且对个人今后发展也产生极大影响。 • 社会学家的任务在于做社会学基本研究,寻求更好地理解社会互动与团体行为,或者进行一些专门研究以评估公共政策、告知人们当前的社会状况。 • 社会学正是理解人类本身并参与社会事务的一个有力的科学工具。

  4. 社会学的产生 1、社会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已经存在了160多年。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创始人是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孔德第一次使用了社会学一词。 2、这正是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

  5.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1、社会条件 19世纪30—40年代,这正是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当时已按照自己的面貌造就了一个和过去古老的、发展缓慢的封建社会不同的世界,使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得到了根本性变革,同时也发现了许多不解的问题。一些思想家顺应社会需要,希望能提供出一种能够维护资本主义“秩序”的学说来。

  6.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2、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到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前期,自然科学取得了三大重要成果,这就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展以及生物进化论的提出,都为社会科学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7.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3、社会学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调查的兴起和统计科学的发展。

  8.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4、社会学的产生还有一定的思想渊源。总之,迫切的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科学与理论成果,使社会学的创立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9.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整体。 由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整体,由各部分相互联系结合而成的社会整体,由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构成的社会整体。

  10. 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社会科学。 本教材将视角放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上。

  11.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 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 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始终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的有机性出发去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研究社会的运行与变革。

  12.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2、综合性 首先是研究视角的综合性。就是在研究社会时必须纵观全局,放开视野,对任何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不孤立地看待,而注意从这些现象和问题与其它现象和问题的相互联系中去把握、去认识。 其次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一整套具有自己特点的研究方法,而且非常注意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中也包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13.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3、应用性 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首先是现实社会,还直接参与社会工作的研究,同时社会学工作者还广泛参与社会工作。

  14.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4、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首先提出了实证这个概念。 社会学的知识主要是依靠社会事实进行具体的经验研究所获得的,是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实证途径获得第一手资料,从中检验理论假设,分析概括出理论知识来。

  15. 社会学的社会功能 (1)描述,就是客观地、完整地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就是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关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做出明确的理论说明。

  16. 社会学的社会功能 (3)预测,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4)规范,规范性研究就是按照一定标准对社会进行设计,希望社会按照人们一定的意愿运行。

  17. 社会的概念 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8. 社会的特点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2)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5)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

  19. 社会理想与构建和谐社会 我国传统社会理想。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0.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山林、河流、陆地和地下矿藏、动植物等等。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类生活的一定的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

  21.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2、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3、自然环境能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 4、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22.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人口 人口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构成的中心要素,若没有人口就无所谓自然环境和文化,也谈不上社会。任何社会的人口都是由一定数量不同质的人类个体组合而成的,都呈现出一定的分布状况。 人口,就是指在特定时空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

  23. 人口研究相关内容 人口数量,即人口总体量的规定性,主要反映人口规模。 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包括社会成员的体质、智能和文化程度。 人口构成是指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按照不同的规定和标准区分的人口内部组合状况和比例关系。

  24. 社会转型 • 西方社会学家以西方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为蓝本,将社会转型的内容概括为“六化”。 • 一是经济转型即工业化。 • 二是社会转型(狭义)即城市化。 • 三是政治转型即民主化。 • 四是文化转型即世俗化。 • 五是组织转型即科层化。 • 六是观念转型即理性化。

  25. 中国社会转型 中国社会转型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即从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社会、农业社会、乡村社会、封闭半封闭社会向现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开放型社会转化。

  26. 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 社会学不等于社会科学,并不排斥其它社会科学,而是借助其它社会科学的优势研究社会。与社会学关系较为密切的主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

  27.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密切相关,因为其研究主题有相互重叠之处。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密切相关,因为其研究主题有相互重叠之处。 经济学研究的是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消费的方式。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的共同领域就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社会基础。 政治学研究政府与政治权力的使用。政治学的学生考察在政府体制背后的观念、政治的运作过程;社会学对于政治行为(人们参与政治运动或支持政党的原因)以及政治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更感兴趣。两学科在方法、研究主题、概念上关系日趋密切。

  28. 历史学考察过去,试图找出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社会学家从历史学中获益匪浅。历史学考察过去,试图找出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社会学家从历史学中获益匪浅。 心理学主要考察人类的精神过程。心理学家研究这样一些心理活动,如推理、动机、理解、做梦和创造力。心理学与社会学有很大区别,因为它关注的是个人的经历而不是群体。但是社会心理学——它研究的是人格、行为是如何受到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却与社会学联系密切。 人类学是研究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人类演化与人类文化的。社会学家借用了许多人类学的概念与方法。在某些大学,两学科合为一个系里。

  29. 思考题 一、 名词解释1、社会学 2、社会 3、中国社会转型 二、简答与论述题1.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2. 简述社会学的学科特点。3. 如何理解社会学的视角?4. 社会有哪些特点?5. 试分析西方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6. 与社会学关系较为密切的主要有哪些学科?

  30. 补充材料

  31. 社会结构及其要素 社会结构就是指社会整体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 社会基本要素的分类: (1)自然环境、人口因素、文化因素; (2)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3)家庭、职业集团、阶级、阶层、种族、民族以及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等不同的整体性层次或社会单位。

  32. 自然环境的概念及类型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以来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自然环境包括: (1)地理条件——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地理空间、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 (2)生物资源——影响人们生活的各种生命物质总和。 (3)地下资源——在人们活动范围内地下的各种矿物元素的总和。

  33. 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方面,自然环境影响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生活也作用和改变着自然环境。

  34. 人类与环境的互动 近距离观察——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之一是基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废弃物、污染物的生产,另一影响是基于人类占据的空间,人类占据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被大多数原生植物和动物使用。 功能主义视角——通过考察构成生态系统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生态环境。 冲突论视角——环境的根本问题不是有多少资源可以利用,而是可利用资源在个人和群体分配中的不成比例。 互动论视角——把社会学的目光放在“人们的行为”上。 新千年——人类活动依赖自然资源,改变着气候,迫使越来越多的物种濒临灭绝意味着人类正在危及自身的生命,人类必须改变他们的生存方式。

  35. 自然环境正在恶化 一、土壤遭到破坏 二、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 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全人类 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四、森林面积的减少 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六、化学污染 七、混乱的城市化 八、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九、空气污染 十、极地臭氧层空洞

  36. 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出炉 美世(Mercer)公司26日公布“2010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报告,奥地利维也纳居世界最宜居住城市之冠,新加坡则是亚太区生活质量最佳城市第1名。     全球生活质量最佳的城市排在第2至5名分别是苏黎世、日内瓦、温哥华及奥克兰。澳大利亚悉尼排在第10名。在全球前25名中,有16个是欧洲城市。     此外,新加坡生活质量不但居亚太区之首,在全球排名亦高居第28名。美国旧金山排在第32名、法国巴黎排在第34名、英国伦敦排在第39名、日本东京排在第40名、中国香港则排在第71名的位置。上海排在第98名、北京第114名,三城市排名和去年相同。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再次垫底。     报道指出,这项城市生活质量的全球排名报告,依据10个项目评比了221个城市,包括基础设施、政治和社会环境、医疗福利体系等。参与报告制作的美世人员卡西.卢斯(Cathy Loose)表示,城市生活质量每年的变化,反映出人为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今年,美世还根据各城市的水资源、污染和交通状况,推出“生态城市”排名,新西兰惠灵顿高居全球生态城市之首,最后一名是孟加拉国国国国国的首都达卡。

  37. 2006年污染城市排名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印度首都新德里列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其后是开罗、加尔各答和中国的天津。中国有16个城市位列前20名,重庆(5)、沈阳(9)、郑州(10)、济南(11)、兰州(12)、北京(13)、太原(14) 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2004年、2005年中国十大污染城市中,此次上榜的重庆也榜上有名。其他有临汾、阳泉、大同、金昌、宜宾、株洲、焦作、长治、攀枝花、石嘴山、三门峡、咸阳和洛阳。其中临汾、阳泉、大同连续两年位列三甲。 临汾市曾因大气污染严重而闻名。在全国113个环境重点监测城市中,临汾市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排名倒数第一。2006年,美国铁匠研究所评选临汾为全球10大污染严重城市之一;2007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临汾为全球9大污染严重城市之 一;2008-2009年,美国《大众科学》杂志两年间公布临汾为世界10大最污染城市之一;2010年,美国《赫芬顿邮报》评选临汾为世界9大污染最严 重地区之首。

  38. 世界九大污染最严重城市 中国,临汾:处于中国的煤矿开采带上。在临汾过一天相当于抽三包香烟。如果把洗好的衣服拿出去晒,衣服在干之前就会变成全黑色。有300万人受这里的空气影响。美国,洛杉矶:洛杉矶是世界上臭氧层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洛杉矶平均臭氧层级别138.8。据统计有18600人因空气原因导致非正常死亡。尼日利亚,尼日三角洲:世界上原油泄漏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总共发生过6800多次泄漏,平均每年就要有300多次。三角洲附近的野生动物基本已经灭绝。美国每年购买尼日利亚一半的出口石油。Shell公司负责人说尼日利亚原油泄漏主要原因是地方武装破坏油管和偷油。英国,伦敦:因为各种工业制造业,伦敦也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统计因为空气污染,伦敦居民的平均寿命要减短9年。俄罗斯,捷尔任斯克:1930年到1998年间,捷尔任斯克地区不正当废弃了约30万吨有毒化学用品。30万人受沙林,VX毒气一类化学用品污染。2003年这个城市的死亡率是出生率的2.6倍。美国,凤凰城:大凤凰城地区是美国2010年空气颗粒污染最严重的地区。灰尘,粉末,和化学气体使凤凰城一天24小时,全年处于严重空气污染状态。印度尼西亚,万隆:这里的Citarum河是世界上垃圾污染最严重中的河流。500万人住在河边。这条河也是当地主要的饮用水资源。秘鲁,La Oroya:美国采矿锻造公司Doe Run Peru从1920年代就在此从事开采锻造。超过35000居民受到各种金属物质的污染。据报道99%在这里出生的孩子血液指标都超出正常范围。俄罗斯,卡拉恰伊湖:前苏联在这里倒掉了1亿2000万居里的放射性元素。这种强度的辐射人接触超过一个小时就有致命的危险。更严重的是这里的放射性元素已经渗透到了地下水资源里。

  39. 当前我国节能减排严峻局面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两个主要指标没有完成:二氧化硫排放量,“十五”计划要求削减10%,实际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度上升,2005年排放量达到2549万吨,比2000年增加了2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十五”计划要求削减10%,2005年实际排放1414万吨,只比2000年减少了2%,但比2004年又增加5%,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趋势。 “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这是“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

  40. WWF:人类资源需求已超出地球生态承载力50%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10月13日发布了《地球生命力报告》。调查分析指出,热带物种的种群数量正在急剧下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已经超出了地球生态承载力的50%。 据WWF网站消息,两年一度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是WWF与伦敦动物学学会和全球足迹网络共同完成的,该报告以地球生命力指数为指标衡量了2500多个物种、近8000个种群的健康状况。自1970年以来,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了30%,在情况最严重的热带地区,地球生命力指数在不到40年内降低了60%。 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71个国家正在面临着蓝水压力——即人类需要利用的但不能再生的水资源——其中几乎2/3的国家处于中度和严重用水压力之下。 尽管报告显示,由于环境保护和在污染与废弃物方面所做出的卓越努力而带来了温带物种数量回升,但热带淡水物种却减少了近70%——大于任何陆地或海洋物种的减少。报告的分析还表明了,低收入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下降非常惊人,在不到40年中下降了近60%。 WWF全球总干事Leape说:“如果按照阿联酋或美国的平均生活水平,我们将需要4.5个地球。”报告显示,高收入国家产生的生态足迹最多,是低收入国家的五倍。人均生态足迹排名前十位的国家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丹麦,比利时,美国,爱沙尼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科威特和爱尔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的31个成员国包含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它的生态足迹几乎占据了全球生态足迹的40%。生态足迹是报告中所使用的测算指标之一,指的是用来提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并且包括建设用地和吸收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用地。 报告中涉及中国的部分提到,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 度和中国)的人口数量是经合组织的两倍,这些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很快,如果遵循经合国家的发展路径,这四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总量有可能会超过经合组织的 31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总量。

  41. 国家公园 中文名称:国家公园 英文名称:national park 定义1:一种面积巨大的由中央政府划定并建立的,并且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其内部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进化进行保护的特殊自然保护区。既有保护或恢复自然综合体的作用,又兼有园林性的经营与管理。 定义2:国家为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文化遗产而设立的大规模的陆地或海洋保护区域。其功能是为当代人或子孙后代保护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采或占有行为;提供在环境上和文化上相容的精神的、科学的、教育的、娱乐的和游览的机会。 定义3:政府对某些在天然状态下具有独特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区域划出一定范围而建立的属于国家所有并由国家直接管辖的公园。 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 National Park”, 据说最早 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 (Geoge Catlin)首先提出。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 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 意义:设立国家公园,其主要的意义和作用大致可概括为三大方向:一是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二是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三是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模式: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国家公园”已经成为一项具有世界性和全人类性的自然文化保护运动,并形成了一系列逐步推进的保护思想和保护模式。 一是保护对象从视觉景观保护走向生物多样性保护。二是保护方法从消极保护走向积极保护。三是保护力量从一方参与走向多方参与。四是保护空间从点状保护走向系统保护。   国家公园的功能:1、提供保护性的自然环境。2、保存物种及遗传基因。 3、提供国民游憩及繁荣地方经济。4、促进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 1982年,我国第一处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批准建立。截至2009年2月,全国共有710处国家森林公园。  

  42. 有水皆污 逢雨必酸 有资料显示:长江流域年污水排放总量达250多亿吨,其中80%以上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长江;长江干流60%的水体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据有关部门初步估计,目前全国有三亿多农民饮用不合格的水,农村饮用水符合饮水卫生标准的比例约为六成六,有三成四的农村人口饮用水存在水质污染或者污染隐患。 目前长江流域已有500多个主要城市取水口不同程度地受到岸边污染带的影响。 据报,中国约有3亿人严重缺少饮用水,70%的江河湖泊和90%的城市地下水源受到污染。

  43. 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世界第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燃煤是中国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来源。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导致燃煤火电厂消耗的煤炭占全国煤炭消耗量的一半以上。 另外,越来越多的汽车所排放的二氧化硫导致中国的大气污染情况更加严重。 空气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因为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硫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两万元人民币。 中国承诺到2010年将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一成 上海城市垃圾处理:http://2010.qq.com/a/20100805/000138.htm 北京垃圾围城:http://www.infzm.com/content/39708

  44. 世博期间,上海空气质量达优良的天数占近99%,我们迎来了少有的蓝天白云。但仅11月,本市空气质量达污染天数已为8天。创近年来最高。世博期间,上海空气质量达优良的天数占近99%,我们迎来了少有的蓝天白云。但仅11月,本市空气质量达污染天数已为8天。创近年来最高。

  45. 人口的概念及内容 人口,就是指在特定时空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人口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构成的中心要素。 人口研究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如人口的数量,人口的质量,人口的构成,人口的变动等。

  46. 世界十大人口最多的超大型城市:东京第1 上海第7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消息,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期进行了一项有关“世界发展最快的城市”的调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被一致认为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大城市”。这项调查同时评选出了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城市,日本东京凭借3670万的惊人人口数量位居第一,中国上海排名第7。 《环球邮报》在评选结果中称,世界人口的快速膨胀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带来希望与危险。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是由此造成的潜在威胁:人口过盛、贫富差距加大、能源短缺、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等等。专家呼吁各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尽快遏制上述危险。   十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排名: 1、日本东京:2010年人口3670万,预计2025年人口达到3710万。 2、印度德里:2010年人口222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860万。 3、巴西圣保罗:2010年人口203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370万。 4、印度孟买:2010年人口200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580万。 5、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2010年人口195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070万。 6、美国纽约:2010年人口194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060万。 7、中国上海:2010年人口166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000万。 8、印度加尔各答:2010年人口156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010万。 9、孟加拉国达卡:2010年人口146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090万。 10、巴基斯坦卡拉奇:2010年人口131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1810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