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反霸凌宣導

反霸凌宣導. 校園霸凌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大至新聞報導的毆打、性侵害,小至朝笑排擠、網路騷擾,都屬於霸凌。親子可在看霸凌相關新聞、書籍或電視電影時一起討論並模擬情境,培養應變能力。. 家長要學. 用實例親子討論. 受凌者常有不擅表達求助的特徵,家長要建立與孩子的信任關係,平常也可藉新聞、書籍電視或孩子生活中實際發生的事件,請孩子假設自己如身在事件中,該如何處理應變,也可用情境劇模擬,了解被霸凌的感受,學習同理心。. 家長要學. 注意小孩身心症.

clare-best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反霸凌宣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反霸凌宣導

  2. 校園霸凌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大至新聞報導的毆打、性侵害,小至朝笑排擠、網路騷擾,都屬於霸凌。親子可在看霸凌相關新聞、書籍或電視電影時一起討論並模擬情境,培養應變能力。校園霸凌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大至新聞報導的毆打、性侵害,小至朝笑排擠、網路騷擾,都屬於霸凌。親子可在看霸凌相關新聞、書籍或電視電影時一起討論並模擬情境,培養應變能力。

  3. 家長要學 用實例親子討論 受凌者常有不擅表達求助的特徵,家長要建立與孩子的信任關係,平常也可藉新聞、書籍電視或孩子生活中實際發生的事件,請孩子假設自己如身在事件中,該如何處理應變,也可用情境劇模擬,了解被霸凌的感受,學習同理心。

  4. 家長要學 注意小孩身心症 遭霸凌的小孩,情緒常會緊張焦慮、憂慮、沒有自信或低自尊,還可能引起身心症,如不明原因的疼痛、暴食厭食、行為退化如尿床等,嚴重時甚至會自傷、自殺等,最好請專業的輔導諮商人員或醫師協助。

  5. 家長要學 先在旁陪伴指導 大人介入可能讓霸凌暫停,但難收改善孩子彼此的關係,甚至引起更嚴重的報復,如孩子疑似遭到霸凌,師長要全程陪伴指導,先讓孩子自己溝通,若無效再請大人介入處理,千萬別忽略孩子求助,甚至責罵,會加強其焦慮。

  6. 家長要學 充分了解再判斷 霸凌事件通常是累積一段時間才爆發,大人介入處理時,一定要先聽取不同孩子的說法,並觀察旁觀者的行為後,再做出判斷,即使霸凌事件看似停止了,之後也最好再持續觀察孩子們一段時間,不要認為糾紛會一次平息。

  7. 孩子應變 被排擠先找原因 被排擠可能是『關係霸凌』,被孤立的一方會覺得沮喪、無助,遇到此情況時,可教孩子詢問團體中較友善的人,了解被排擠的原因,如果是自己理虧,可嘗試跟對方道歉並改善,但方法要正確,最好先找師長討論模擬。

  8. 孩子應變 動手動口恐觸法 恐嚇、毆打、傷害或性騷擾、性侵害等嚴重的霸凌事件,較常發生在12歲以上的青少年,但應從小培養法治觀念,讓孩子了解肢體暴力甚至口頭謾罵都可能觸法,犯罪也需負刑責,才能避免。

  9. 孩子應變 還手可能更理虧 有些孩子受霸凌時會用言語或出手反擊,也可能欺負更弱勢的人發洩情緒,這時要教孩子被欺負當下冷靜,事後再求助或想適當的辦法,別馬上還口還手,不僅無法制止對方,還可能觸怒對方讓情況更嚴重,甚至讓自己變成罵人、打人的『反擊型霸凌』者,會更理虧。

  10. 孩子應變 網路騷擾別回應 網路霸凌如不願意公開的照片被PO上網或遭匿名騷擾,最好別在網路上回應,若知道對方是誰,要直接跟他溝通,或透過第三者請他停止行為,匿名騷擾則要冷處理,讓騷擾者覺得無趣而停止。

  11. 專家說 12歲前要培養同理心 讓孩子了解到被霸凌者心中的感受,可以減低孩子去欺負他人的機會,也可提升這些旁觀者幫助受霸凌同學的意願。

  12. 專家說 情障兒要控制情緒 有情緒障礙的孩子,易衝動行事,跟同學起糾紛,而變成霸凌別人或受霸凌的對象,除了教導他控制情緒的方法,如還是難以做到,必要時也應就醫做行為治療或服葯控制。

  13. 被霸凌了該怎麼辦? 反霸凌專線: 0800-580789 1.向導師、家長反應 2.向學校投訴信箱申訴 3.向教育局24小時專線投訴 4.主動告之同學、好朋友或請警察協助 5.向本市校安中心投訴,電話: 2965-3885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