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第一章、全民國防之內涵與功能

課程內容大綱. 第一章、全民國防之內涵與功能. 一、全民國防的概念。 二、全民國防教育的內涵。 三、全民國防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全民國防教育之緣起及重要性 一、全民國防教育理念的興起。 二、全民國防制度。 三、全民國防的重要性。 四、全民國防的實施方式。 五、各國全民國防的實施方式。. 第三章、全民心防與心理作戰. 一、「三戰」在不對稱作戰中運用之威脅。 二、「三戰」之兩手策略益趨彈性靈活。 三、「三戰」產生的犯台模式益趨詭譎多變。 四、「三戰」經濟磁吸策略運用。 五、「三戰」聚焦「軍事威慑」與「武力犯台」。 六、中共以「三戰」犯台意圖明確。

claudia-ga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一章、全民國防之內涵與功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課程內容大綱 第一章、全民國防之內涵與功能 一、全民國防的概念。 二、全民國防教育的內涵。 三、全民國防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全民國防教育之緣起及重要性 一、全民國防教育理念的興起。 二、全民國防制度。 三、全民國防的重要性。 四、全民國防的實施方式。 五、各國全民國防的實施方式。

  2. 第三章、全民心防與心理作戰 一、「三戰」在不對稱作戰中運用之威脅。 二、「三戰」之兩手策略益趨彈性靈活。 三、「三戰」產生的犯台模式益趨詭譎多變。 四、「三戰」經濟磁吸策略運用。 五、「三戰」聚焦「軍事威慑」與「武力犯台」。 六、中共以「三戰」犯台意圖明確。 七、反制「三戰」展現防衛決心。 八、瞭解「三戰」為無煙硝之戰爭。

  3. 壹、前言 《全民國防教育法》(2005年1月11日立法通過)的目的:「為推動全民國防教育,以增進全民的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健全國防發展,確保國家安全,特制定本法。」 全民國防教育屬「長期 性、整體性」工作,成 敗關鍵需賴全民共同關 注、共同參與、共同支 持,方能達成目標。

  4. 全民國防導論 國防就其字義而言,就是國家的防衛,加上全民二個字之後的涵義就是:「國家防衛是全體國民的共同責任」。

  5. 全民國防導論 • 目前國家所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就是扮演決定性的重要的角色,期望透過整體系統性的教育,讓國人從小就藉由融入式的教育,持續性的培養愛國情操,建立維護國家安全的共識,並且能具備基本防衛作戰技能,戰時才能在國家有難,緊急需要國防人時能立即順利投入運用,讓國家有源源不絕的持續戰力。

  6. 近期台灣遭受到50年來最大的天然災害「88水災」重創台灣中南部,總損失高達數百億,國軍充分發揮這次災難最大救援力量。近期台灣遭受到50年來最大的天然災害「88水災」重創台灣中南部,總損失高達數百億,國軍充分發揮這次災難最大救援力量。 • 國軍在災後能每天平均動員4萬人次以上,以及近4百架次直升機投入 • 救災,其救災能量和戰 • 力是相當優良的。

  7. 全民國防之內涵與功能

  8. 全民國防的概念 隨著民族主義的興起,戰爭勝敗的重要性 轉變成攸關民族存亡的大事,好不容易由 人民「拋頭顱、灑熱血」辛辛 苦苦所建立起的國家卻因為戰 爭失敗而遭受到「亡國滅種」 ,為了生存和抵禦外來侵略, 人民群起抵抗,共同保護國家 ,「全民國防」的理念自然孕 育而生!

  9. 全民國防教育的內涵 「全民國防」的內涵一語道破,就是現代的國防就是全民國防。一個國家要能生存的必要條件,必須具「綜合國力」,包括政治、軍 事、經濟、社會…等全民 防衛力量,國防力量不單 是靠軍人來打仗如此簡 單,而是全國人民共同的 責任。

  10. 全民國防教育的功能 全民國防教育的功能就是對國家長遠發展與安 定建立重要力量。現代戰爭已無前、後方之 分,當戰事開啟,全國軍民的抗敵意志與國家 安危息息相關,只有全民 一心、同舟共濟,發揮 「全民國防」力量,才能 轉危為安,奠定國家生存 發展契機。

  11. 全民國防教育之緣起及其重要性

  12. 全民國防教育理念的興起 「全民國防」理念源自西方,其思想淵源依附於國家主義上。

  13. 全民國防制度 • 現代徵兵制度 • 民防制度 • 全民國防與 • 國土安全

  14. 全民國防的重要性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沒有安家立命場所,豈會有經濟發展的前景?所以國家安全遠重於經濟發展,而國家安全的體現在於全民國防的 落實,故全民國防是 當前值得全民關注且 重視的議題。

  15.   當前的國防事務,無論國防組織變革、全國民心士氣、武器裝備更新等,皆是全民國防涵蓋的重要範疇。  當前的國防事務,無論國防組織變革、全國民心士氣、武器裝備更新等,皆是全民國防涵蓋的重要範疇。 透過民眾對國家安全處境的 了解,免於陷入中共統戰的伎倆 ,明白國防的重要性,支持國軍 建立現代化國防,才足以確保國 家生存與發展。

  16. 全民國防的實施方式

  17. 我國「全民國防教育法」規劃構想包括各級學校教育、政府機關(構)在職教育、社會教育、國防文物保護、宣導及教育,並配合動員演習實施防衛動員教育等,為達成本法預期目標,規劃區分二階段推動:我國「全民國防教育法」規劃構想包括各級學校教育、政府機關(構)在職教育、社會教育、國防文物保護、宣導及教育,並配合動員演習實施防衛動員教育等,為達成本法預期目標,規劃區分二階段推動: 第一:準備階段(94年2月2日至95年1月31日) 第二:執行階段(95年2月1日開始實施)

  18. 全民國防教育宣導內涵 依據「國家安全報告」、年度「國防報告書」揭示之國家總體戰略與國家安全威脅及反制中共各項統戰措施,擬訂全民國防教育宣導內涵,包括五大領域: 國際情勢 國防科技 國防政策 全民國防 防衛動員

  19. 短程目標 一、教材研發製作 二、師資培育訓練 三、訂定全民國防教育日 四、營區開放參觀辦理活動 五、落實國防文物保護宣導教育 六、運用軍中媒體擴大教育效果 七、訂定傑出貢獻獎勵辦法

  20. 長程目標 一、國中小教育 二、高中職教育 三、大學教育 四、政府機關(構)在職教育 五、社會教育 六、國防文物保護宣導教育

  21. 各國全民國防的實施方式

  22. 世界各國對全民國防教育日趨重視,並定期設定演習,這都是為了加強國防教育、提高民眾國防觀念。世界各國對全民國防教育日趨重視,並定期設定演習,這都是為了加強國防教育、提高民眾國防觀念。

  23. (一)瑞士 瑞士自1885年即採取全民皆兵的「兵民合一」民兵制度,並且能以驚人的動員效率揚明國際,平時散布各職場,一但戰爭爆發,動員令一下達,數小時就能招集百萬大軍,這必須依靠強大全民國防意識的支撐,因此瑞士很重視全民國防教育,以培養國防觀念。

  24. (二)以色列 以色列也是實施全民皆兵制,也擁有強大的動員能量和愛國意識,而且比瑞士有更多的戰爭經驗。在中東複雜的國際形勢下面臨高度的安全威脅,國防需求很高,因此對全民國防教育極為重視,由總理擔任主席的國防委員會直接負責。

  25. (三)美國 • 擁有世界上最強大軍事力量的美國,非常重視國防教育,1958年就制定《國防教育法》,從聯邦政府到各州政府,都將國防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務活動。美國政府認為,國防建設可以帶動科技和教育的發展,科技和教育的發展又是國防建設的強大後盾。

  26. (四)英國 英國最大的特點是軍隊高素質、皇室軍官地位崇高並且重視優良傳統,早期海軍動能稱霸世界,他們雖然沒有訂定國防教育法,也沒有設立國防教育的主管機構,但英國社會原本就有非常重視國防的良好傳統,軍官的社會地位很高。政府也透過不同的途徑和方式來樹立軍隊形象,讓公眾瞭解、支持軍隊,以增強民眾的國防意識。

  27. (五)法國 1982年法國通過《全民國防教育法》,由國防部與教育部合組「國防教育委員會」,提供青年學子必要的國防知識與國防精神教育,訂定必要的教學計畫、建立兩部會各階層聯繫管道,並且在各大學開設與國防有關課程。法國區分為六個軍區,各軍區分別委託當地大學,作為發展國防教育的重點學校。

  28. (六)德國 • 德國是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為避免給曾遭侵略鄰國造成不安和誤會,可能重走軍國主義老路的印象,德國並沒有制定國防教育法。但是在美、英、法佔領期間,為改造其納粹主義思維,邁向民主自由的國家,從中央到地方所設立的政治教育中心,已逐漸轉型成為推廣全民國防教育與政治自由民主教育的機構。

  29. (七)中國 • 中國大陸的國防教育法是在2001年完成立法,但這並不表示在此之前沒有對民眾實施國防教育。中國大陸的兵役制度為「義務兵役制為主體的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其軍事力量包括解放軍、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中共動員制度是當戰爭發生,動員令發布,預備役人員接獲通知立即報到,交通運輸部門優先運送應召員,中共的「人民戰爭理論」就是要結合民眾與國防。

  30. 全民心防與心理作戰

  31. 「全民國防教育」依立法精神為當前國防施政的核心要項,實踐策略為:全面推展「全民國防教育」;研訂「反三戰」戰法與策略;落實「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機制;建立「全民國防」共信共識;凝聚「上下同欲」的精神戰力,以建構「全民關注」、「全民支持」、「全民國防教育」依立法精神為當前國防施政的核心要項,實踐策略為:全面推展「全民國防教育」;研訂「反三戰」戰法與策略;落實「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機制;建立「全民國防」共信共識;凝聚「上下同欲」的精神戰力,以建構「全民關注」、「全民支持」、 「全民參與」、「全方位安 全」、「全民總體防衛」等綜合 性安全概念的全民國防共識。

  32. 「三戰」對我策略措施 一、「三戰」在不對稱作戰中運用之威脅 二、「三戰」之兩手策略益趨彈性靈活 三、「三戰」產生的犯台模式益趨詭譎多變 四、「三戰」經濟磁吸策略運用 五、「三戰」聚焦「軍事威慑」與「武力犯台」 六、中共以「三戰」犯台意圖明確 七、反制「三戰」展現防衛決心 八、瞭解「三戰」為無煙硝戰爭

  33. 結 論 兩岸情勢發展、整體環境變遷與兩岸軍事戰略的轉變影響台灣防衛作戰的模式,也連帶牽動全民國防的建構與作為,完整與適切的全民國防教育必須符合我國防衛作戰的特點與趨勢。

  34. 結 論 全民國防的重要性不容置疑,透過全民國防教育的落實貫徹,可以強化防衛作戰所需凝聚抗敵意志的基礎、形塑精神戰力的核心、推廣全民防衛的平台、結合軍民一體的利器與擴大全民參與的動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