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4

地方志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使用

地方志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使用. 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 市志指导处 运子微. 前言. 中国的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地域文化载体。西方没有地方志,受中国影响很深的东方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也没有地方志。编修地方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中国的地方志是研究中国古文化不可或缺的文献。. 英国当代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主编的多卷本 《 中国科技史 》 就征引了大量的地方志资料 , 撰成举世闻名的学术巨著。为此,这位学者感叹道 : 希腊的古代文化乃至近代英国,都没有留下与中国地方志相似的文献,要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地方志。.

cle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地方志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使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地方志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使用 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 市志指导处 运子微

  2. 前言 • 中国的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地域文化载体。西方没有地方志,受中国影响很深的东方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也没有地方志。编修地方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中国的地方志是研究中国古文化不可或缺的文献。

  3. 英国当代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主编的多卷本《中国科技史》就征引了大量的地方志资料,撰成举世闻名的学术巨著。为此,这位学者感叹道:希腊的古代文化乃至近代英国,都没有留下与中国地方志相似的文献,要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地方志。

  4. 一、地方志是中国纪事史学发达的产物。史,记事者也。中国人的历史记录观念特别强。在中国人眼里,山、水、寺院、地方政区等,什么客体都有历史,都值得记录。一、地方志是中国纪事史学发达的产物。史,记事者也。中国人的历史记录观念特别强。在中国人眼里,山、水、寺院、地方政区等,什么客体都有历史,都值得记录。

  5. 二、地方志是地方实力强大的产物。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历史记载,称国别史。 秦以后,中国实行了郡县制,有了正式的地方行政区划。于是,所谓方志,就是某一地方行政区划的综合记载。又称“郡书”、“郡国之书”、“郡县之志”。宋朝人郑兴裔称“郡之有志,尤国之有史”。东汉以后,世家大族为了巩固其在政治、经济上的地位与特权,维护门第制度,普遍重视编写地情记录, “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人自以为乐土,家自以为名都,竞美所居” 。这时期的地方记录,史称“地记”。某种程度上说,郡书是郡望、乡邦意识浓厚的产物。

  6. 三、地方志是中国人的大一统思想的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历史上统一的中央政权,如何掌控国家版图,除派驻军队,迁徙百姓屯耕生产外,统治者了解国情地情制定治国方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依靠地方记录。自隋唐以后,地方记录进入了第三阶段,即图经时期。到了宋代,由于国别史、地记、图经相互渗透融合的发展,导致集三者特点为一体的方志的出现。元代,方志的编写,进入稳步发展期。元代方志编修,大体上继承了宋朝的成规,《大元一统志》开了后世编修一统志的先河。

  7. 明代是方志编写的迅速发展期。明成祖永乐十年(1412),颁布《修志凡例》十六条;十六年(1418),又颁发《纂修志书凡例》二十一条。这是我国方志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明令颁布的修志文件,它对志书的体例、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都有所规定,对于统一志书体例、推动地方各级政府修志,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8. 清代是我国旧体方志编修的全盛期。清代方志编修达到了中国历史上最高顶峰。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现存清代方志有5701种,约占现存全国方志总数的百分之七十。清代是我国旧体方志编修的全盛期。清代方志编修达到了中国历史上最高顶峰。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现存清代方志有5701种,约占现存全国方志总数的百分之七十。 • 民国时期是我国新旧方志编写的转型期。民国三年(1914),浙江省设通志馆,续修通志,首开续修方志先河。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党政府内务部颁布《修志事例概要》,要求各省建立通志馆。民国二十三年,内务部又颁布《地方志书纂修办法》,规定省志30年一修,市县志15年一修。

  9. 纵观历史,中国历代政府重视修志,是因为修志有用,修志可以明一统。我国是修志大国,编修方志源远流长,历史上编纂的传统方志其数量达8500余种,约占整个中华古籍的1/10。

  10. 新中国成立后历代领导人对地方志的重视 • 毛泽东每到一个地方,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一是找各方面人士谈话,询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现实情况。二是到基层走访,直接接触人民群众,拉拉家常。三是通读地方志,了解当地的历史渊源、政权沿革、人文掌故、风土人情等等。 • 关心重视修志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对湖北省荆门县委书记梅白同志说过:“‘官不修衙而修志’,我们党现在有的地方修大楼、讲阔气。他对当时"不重修志重修衙"的不良官风进行了批评。

  11. 1959 年4 月,周恩来指示: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史料很值得收集。……现在当然首先要研究现实问题,反映新的情况,但对过去的东西也需要研究,新的东西是从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过去编的府志、县志保留了许多有用的史料。

  12. 1979 年10 月邓小平在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负责人谈话中指示:“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

  13.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还指出:“修志工作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重要工作。各级领导要把修志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事业来抓,并切实抓好。”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还指出:“修志工作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重要工作。各级领导要把修志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事业来抓,并切实抓好。”

  14. 第一章 地方志资料的基本概念 • 地方志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志的功能是资治、教化、存史,其中存史是地方志最主要的功能。资治、教化是在地方志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基础上实现的,所以存史是地方志存在的根本。修志就是要留下历史的真实记忆,这就要求志书记录的是第一历史,就是原始资料。因此搜集掌握原始资料就是每一位资料工作者的使命。

  15. 第一节 资料的种类 • 一部志书的内容是否翔实,其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是否鲜明,取决于修志者是否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和正确处理与运用了资料。什么是资料?简而言之,志书资料就是客观存在着的地情信息。地方志的资料来源广泛,多种多样。概括地讲地方志资料主要包括三种:文字资料、口述资料、实物资料

  16. 文字资料 • 志书资料主要来源于文字资料,而文字资料主要来源于档案资料、报刊资料和图书资料。文字资料以其数量大、内容丰富而成为编修地方志的重要资料或称基础资料。按种类划分主要包括5种:档案资料、资料性图书、报刊杂志、私人著述、统计资料。

  17. 档案资料 • 档案是社会成员(组织与个人)在其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并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这是编修志书最重要和最常用的资料。档案在编史修志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8. 参考作用:郭沫若在《题赠档案馆》一诗中引用一句成语“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就是要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但并不是所有的文件都能成为档案,只有经过鉴别挑选的有价值的文件才能转化为档案,这就为档案能够发挥价值,提供利用奠定了基础。参考作用:郭沫若在《题赠档案馆》一诗中引用一句成语“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就是要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但并不是所有的文件都能成为档案,只有经过鉴别挑选的有价值的文件才能转化为档案,这就为档案能够发挥价值,提供利用奠定了基础。 凭证作用:董必武诗中写道“创业扩基,前轨可迹”。档案是原始记录,是历史的真凭实据,具有法律效用。档案较之图书资料更为可靠、真实。

  19. 资料性图书 • 对于地方志而言,所有具备史料价值的书,都具有参考价值,特别是资料性图书,其中包含大量第一手资料。如《当代北京金融史料》、《北京市情研究报告》、《北京园林绿化统计资料》、《北京工业大事记》、《二十世纪北京城市建设史料集》等,还包括资料性工具书,如名人辞典、地名辞典等

  20. 报刊杂志 • 在断限范围内的各时期报刊上的有关报道、文章等。报刊资料中也可寻觅到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虽然新闻报道的体裁与志书不同,但它也是基于真实事件基础上完成的。不仅能提供资料,还可为资料收集工作提供重要线索。 • 总之,图书报刊是编志所需资料的重要来源。旧志书、史书、资料汇编或资料工具书年鉴、私人撰著、族谱、各种报纸杂志,都有对地方、自然和社会不同程度的记述,“群书采录”,从中可以汇集起丰富的资料。

  21. 私人著述 • 名人笔记、回忆录、传记等。这些资料详细记录了当事人的社会活动轨迹,可信度较高,与口述资料具有同等价值,成为修志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也可归类于口述资料中。

  22. 统计资料 • 社会各业的统计资料,能准确直观的反映事物的规律和面貌,可以有效的补充文字资料内容。统计资料包括统计数字和统计图表。它是由统计部门或企事业部门汇编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统计数字、图表是观察、研究社会或一个部门发展变迁的主要资料。

  23. 口述资料 • 又称“活”资料,是指存在于流传于人们口头上的资料,能够为一些湮灭的史实提供重要线索,成为修志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口述资料主要来源是当事人回忆。有些事件发生年代并不久远,但其经过情况却不见记载,或者记述不清楚,而当事人或知情者仍然健在,他们的回忆往往有助于廓清史实。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当事人回忆本身存在客观和主观原因,口述资料需慎重采用。

  24. 实物资料 • 指各类凭证、票据、文物、多媒体资料等,其中凭证、票据、文物等在志书中都以照片的形式反映。实物资料通过对实地、实物的考察、测绘、拍照、录像等,形象生动,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事件和事物的面貌、本质和特征。 • 实物资料的作用是揭示历史文化信息。 • 一张照片胜过若干文字。

  25. 四通三代打印机

  26. 企业获得科技奖的证书

  27. 1984年民营科技企业营业执照

  28. 中关村第一家民营机构旧址

  29. 联想集团旧址

  30. 第二节 资料的要素 • 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事件、人物、过程、结果。如果说资料是志书的生命,那么时间就是资料的灵魂;而地点、事件、人物、过程等则是资料的血肉。

  31. 一、时间: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范围:发端、转折、阶段、结果。一、时间: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范围:发端、转折、阶段、结果。 • 二、地点: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范围:发端、转折、阶段、结果。 • 三、事件:要给出权威的、准确的概念,重大的政治事件要与党中央作出的定性保持一致。 • 四、人物:事件的主体,注重典型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 五、过程:用事实资料记述事件发生、发展以及结果或阶段性结果的具体情况,注重典型事件的记述。 • 六、结果:记述一个历史过程结束的资料。而这个历史过程在断限内基本是一次性的。

  32. 第二章 地方志资料工作 • 地方志资料工作是贯穿修志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修志机构的高度重视,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从而才能保证地方志书编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占有全面、系统、客观的地情资料是编纂高质量志书的重要保障。

  33. 第一节 资料工作的特点 • 一、资料工作是编纂地方志书的基础性工作。地方志书的资料工作是修志过程的重要环节,包括:资料工作的组织与计划,资料收集的分类与分工,资料人员的学习与培训,等等。所以,资料工作组织到位与否,质量优劣与否,进展快慢与否,直接影响地方志书编纂工作。

  34. 二、资料工作贯穿志书编纂的全过程。地方志书志书编纂工作由四个阶段构成:第一,制定资料收集篇目。原则是门类齐全、统属得当,同时兼顾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于资料的搜集。二、资料工作贯穿志书编纂的全过程。地方志书志书编纂工作由四个阶段构成:第一,制定资料收集篇目。原则是门类齐全、统属得当,同时兼顾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于资料的搜集。 第二,搜集与整理资料。即根据篇目涉及的范围和要求,按志书编纂计划(或资料搜集大纲)查找、搜集各种资料;

  35. 第三,撰写初稿。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资料收集篇目,使之逐步成为撰写初稿的篇目。同时将整理后的资料,按照志书编纂方案要求,经过科学编排、撰写,使之成为志书初稿。第三,撰写初稿。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资料收集篇目,使之逐步成为撰写初稿的篇目。同时将整理后的资料,按照志书编纂方案要求,经过科学编排、撰写,使之成为志书初稿。 第四,总纂成书。从资料的整体性、科学性、准确性入手,解决志稿中体例、行文,特别是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最终使志稿成为志书。

  36. 第二节 资料工作的任务和步骤 • 一、资料工作的任务 第一,在篇目框架的要求下,最大范围地搜集资料。 第二,规范地整理资料。整理后的资料在内容上符合真实、完整、富有特色的要求,在形式上符合条理化、系统化的要求。 第三,按篇目框架和撰写要求选取资料。选取的资料符合志书时空范围和篇幅的要求, 第四,规范的保管资料。做好资料的登记、分类、保存工作,供志书编纂过程中及结束后修志机构对资料的研究、开发和使用。

  37. 二、资料工作的步骤 1、制订资料收集篇目。按本系统或单位职能和业务范畴制订资料收集篇目,使资料收集工作规范化、条理化。 2、按篇目内容向各相关部门分配资料收集任务。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组织一支资料收集队伍。 3、开展资料收集人员业务培训。可以参加市地方志办组织的培训,也可以自行开展培训。 4、鉴别和整理资料。要求随时鉴别,随时整理和保存,若有条件,可编纂年鉴。在资料收集到一定量的情况下可以编纂资料长编、大事记等,为日后撰写志稿做好充分准备。 5、选用资料。将经过整理鉴别后的资料应用到志稿中,在应用过程中仍需要不断对资料进行补充调整。

  38. 第三节 资料工作的总体要求 • 一、资料工作要有制度保障 。各级修志机构,可制定资料工作细则,为资料工作人员“全面地搜集资料”创造便利条件。 • 二、资料工作人员要专业化。一是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迷信,不盲从,顾全大局。二是敏锐的资料意识。培养对资料的敏感性,能够随时随地发掘身边有价值的资料,并及时收集积累。三是弃而不舍的敬业精神。追求资料的真实、系统、完整,尽量避免资料的遗漏、缺失和讹误现象。

  39. 三、资料工作要标准化。将人的管理、资料管理、运作管理纳入有序操作之中。三、资料工作要标准化。将人的管理、资料管理、运作管理纳入有序操作之中。 • 四、资料工作要倡导协作精神 。提倡实际工作中的协作配合 。“三凡是”原则,即:凡是修志办要求的资料,我们有的,全部提供;凡是修志办要求的资料,我们没有的,一定要想方设法研究解决;凡是修志办送交征求意见的材料,一定要认真阅读认真反馈。

  40. 第三章 资料的收集 • 资料收集的原则:广征博采、有闻必录、巨细皆收。这个原则是从古至今方志界的共识。清乾隆年间的方志学家章学诚认为:一方之文献,若不及时搜罗,资料的利用将捉襟见肘,而未能及时收集的资料将被淹没而不再为人所知。民国行政院参事吴宗慈在他的《修志丛论》中主张“有闻必录,有录必详”。

  41. 第一节 资料收集的范围 • 一、时空范围:要把握好区域性、时限性、广泛性,就行业(专业)志而言还具有行业(专业)性等几方面 。关键是收集的资料要具有地方特点、时代特征、行业特色。 • 重点把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42. 二、纲目范围 :为收集资料要设计制定资料收集篇目或提纲,以确定资料收集方向,把握各类资料的内在逻辑关系,明确工作分工,使资料工作有序开展起来。

  43. 第二节 资料收集的一般方法 • 搜集资料是修志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要求面向重点,抓住本质,围绕主题,宁多勿缺。 • 几种常见的收集方法 一、发动系统内部广泛参与修志工作 。要明确修志工作不仅仅是本单位修志机构的事,而是全系统或单位需要共同参与的工作。 二、外出查访:以外出查阅、走访、座谈等形式收集资料。 三、行文征集。对难度较大的资料向有关人士或部门以信函的形式征集或以征稿启事的形式向社会征集。

  44.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面向社会广泛有偿征集抗震救灾实物资料的紧急通知。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面向社会广泛有偿征集抗震救灾实物资料的紧急通知。 • 征集的实物资料包括:反应地震发生时中小学校、幼儿园灾难场面的有关实物资料,如学校塌垮后的校牌、队旗,遇难者的学习用具等遗留物;反应地震发生时女教师、母亲等保护学生、子女的典型实物资料;反应地震发生时儿童机智顽强、自救互救、舍己救人、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典型实物资料;反应解放军、武警、人民警察、医务人员、专家、志愿者中的女性在抗震救灾中的相关实物资料,如服装、手套、丝带、旗帜、标语、签名、医疗器械、编写的各类心理疏导培训手册等;反应在抗震救灾中,儿童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的实物资料,如地震日志、绘画、爱心卡、励志感言等;反应各级妇联组织、妇联干部及相关机构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的典型实物资料等;反应妇女儿童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图片和音像资料。

  45. 四、利用地情资源:充分利用方志馆馆藏资料以及图书馆、档案馆的地情资料库等地情资源,我国已有数十个省份建立了方志馆,北京也将建立方志馆,还有省情、地情资料库以及各行业所建的数据库等,它们声、像、图、文并茂,应用方便。 五、实地考察。是发现新资料和考证现有资料真伪的重要方式。实地考察应有针对性,不可乱跑,更不可以把道听途说、走马观花所得。

  46. 劈柴胡同今昔 劈柴胡同今昔 劈柴胡同今昔

  47. 第三节 不同类型资料收集要求 • 一、档案资料的收集:要“广征”、“博采”,但求多而不盲目,根据内容要求,在“广征”的基础上要“精收”。 • 二、口述资料的收集:收集当事人口述资料要把握“三亲”原则即:亲知、亲闻、亲历。

  48. 三、实物资料的收集要求:1、要重视多媒体资料的收集。多媒体资料已成为志书资料的一个重要来源渠道。2、图片照片资料收集,要注重实地考察,对于文字记载不详,或缺漏的地方要通过实地踏勘,进行实景拍照来补充文字资料的不足;3、收集照片资料要尽量以工作情景照片为主,尽量少收集领导人的讲话照片,应以突出行业事业工作场景为主,因为这样的照片内容丰富,资料性强。

  49. 企业接受ISO9001质量认证考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