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 导入新课. 回忆你的旅游经历,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说出你的理由。你如何评价一个旅游景区?. 丽江古城. 青藏高原. 库布齐沙漠景观壮美,风光独特。 700 里黄河宛如弓背,迤逦东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性. 自然美 人工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 2 .了解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 能力目标 1 .感受、理解美的形态,分析自然美形成的地理原因。

clint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

  2. 导入新课 回忆你的旅游经历,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说出你的理由。你如何评价一个旅游景区?

  3. 丽江古城

  4. 青藏高原

  5. 库布齐沙漠景观壮美,风光独特。700里黄河宛如弓背,迤逦东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库布齐沙漠景观壮美,风光独特。700里黄河宛如弓背,迤逦东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

  6.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性 • 自然美 • 人工美

  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 2.了解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 能力目标 1.感受、理解美的形态,分析自然美形成的地理原因。 2.用对比的方法领悟自然景观的美感,并分析造成朦胧美的自然地理原因。 3.结合生活实际,感性认识一些抽象的美。

  8.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旅游景观的美感,树立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的正确的审美观。

  9.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难点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10. 一、自然美 1.概念 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11. 2.主要表现: 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

  12. (1)形象美——最显著的特征 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

  13. 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 昆明石林,世界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素有“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之称。

  14. 从古今诗人、画家、旅行家、游客和群众等对我国传统名山大川自然美的评价,以及在现代地学考察工作的基础上,可将山水自然美概括为:雄、奇、险、秀、幽、旷等形象特征。这些特征是各风景区的构景要素,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这些形象特征是由各名山大川的地貌、植被、水文、气候等构景要素在不同的地质、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总体特征,即各座名山或大川的宏观势态。因此,分析评价自然景观美时,要抓住构景要素的本质特点,联系不同的地理条件加以分析评论。从古今诗人、画家、旅行家、游客和群众等对我国传统名山大川自然美的评价,以及在现代地学考察工作的基础上,可将山水自然美概括为:雄、奇、险、秀、幽、旷等形象特征。这些特征是各风景区的构景要素,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这些形象特征是由各名山大川的地貌、植被、水文、气候等构景要素在不同的地质、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总体特征,即各座名山或大川的宏观势态。因此,分析评价自然景观美时,要抓住构景要素的本质特点,联系不同的地理条件加以分析评论。

  15. “雄伟”之美。“雄伟”是山的高大形象(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称之为“大尺度造型地貌”)。高有相对高度与绝对高度之分。如“泰山天下雄”,是因泰山位于华北平原的东缘,其相对高度大。它以磅礴之势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显得格外的高大雄伟。山的体量宏大,坡度陡峭,线条挺拔也是构成雄伟形象的要素。“雄伟”之美。“雄伟”是山的高大形象(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称之为“大尺度造型地貌”)。高有相对高度与绝对高度之分。如“泰山天下雄”,是因泰山位于华北平原的东缘,其相对高度大。它以磅礴之势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显得格外的高大雄伟。山的体量宏大,坡度陡峭,线条挺拔也是构成雄伟形象的要素。

  16. 泰山

  17. “奇特”之美。“奇”为天下少有景物。稀奇古怪而特别(主要指许多中小尺度景观)为之奇特。虽有各种各样的出奇事物,但以怪得出奇、珍稀出奇为主。 人称“黄山天下奇”,奇在山石、苍松、云海、水泉等构景要素的变幻莫测,“不类他山”。黄山奇峰——叠嶂连云,劈地摩天,千米以上山峰有72座之多,高低错落,变化无穷;黄山奇石——造型别致,千姿百态;黄山奇松——盘根虬枝,或悬结于危岩,或于峭壁破石而出,苍郁挺拔;黄山云海——缥缈多变,静似雪海,动如狂涛;黄山水泉——不仅湖、溪、潭、瀑尽有,而且有温泉经年喷涌,不涸不溢,为游人沐浴解乏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石、松、云、水巧妙结合,构成层出不穷的奇观。

  18. 再如,云南路南石林的各种造型石柱,即属于喀斯特地貌之奇。又如:湖南大庸张家界石柱林,河北承德等地的丹霞地貌、西北风蚀地貌、西昌土林地貌等,调风景地貌之奇。而江河、溪涧、瀑布、急流、海洋、泉眼多可以找到不同一般的奇特景观。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庐山瀑布之奇;九寨沟众多海子与瀑布相贯,是水景之奇;海螺沟以低海拔现代冰川之奇出众(高度仅为285米,并为最大的冰瀑布等);植物、动物之奇主要在珍稀,如称之为“活化石”的冷杉、银杏、桫椤、大鲵、羚牛、大熊猫、雅鱼等等,均为珍奇之物,给人以奇特的兴奋与美感。再如,云南路南石林的各种造型石柱,即属于喀斯特地貌之奇。又如:湖南大庸张家界石柱林,河北承德等地的丹霞地貌、西北风蚀地貌、西昌土林地貌等,调风景地貌之奇。而江河、溪涧、瀑布、急流、海洋、泉眼多可以找到不同一般的奇特景观。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庐山瀑布之奇;九寨沟众多海子与瀑布相贯,是水景之奇;海螺沟以低海拔现代冰川之奇出众(高度仅为285米,并为最大的冰瀑布等);植物、动物之奇主要在珍稀,如称之为“活化石”的冷杉、银杏、桫椤、大鲵、羚牛、大熊猫、雅鱼等等,均为珍奇之物,给人以奇特的兴奋与美感。

  19. 路南石林 黄山奇松 黄山云海 庐山瀑布

  20. “险峻”之美。景物中的险,包括难以涉足,观之令人兴叹的陡峻之处。山水之险峻,一指山的坡度特别大,山脊高而窄,悬崖深谷,峭壁凌空;二指水之急而湍。常言“自古华山一条路”,就是说华山的山势之险峻。鸟瞰华山,犹如一方天柱,拔起于群山之中,四壁陡立,形同斧劈,坡度达80°—90°,峰顶与谷底高差上千米。其主峰海拔2000余米,游人登顶必须手攀铁索,经“千尺幢”、“百尺峡”、“擦耳崖”、“上天梯”等险径,才能到达顶峰,领略其无限风光。“险峻”之美。景物中的险,包括难以涉足,观之令人兴叹的陡峻之处。山水之险峻,一指山的坡度特别大,山脊高而窄,悬崖深谷,峭壁凌空;二指水之急而湍。常言“自古华山一条路”,就是说华山的山势之险峻。鸟瞰华山,犹如一方天柱,拔起于群山之中,四壁陡立,形同斧劈,坡度达80°—90°,峰顶与谷底高差上千米。其主峰海拔2000余米,游人登顶必须手攀铁索,经“千尺幢”、“百尺峡”、“擦耳崖”、“上天梯”等险径,才能到达顶峰,领略其无限风光。

  21. 华山

  22. “秀丽”之美。秀丽的山水,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山体丰满,起伏和缓、别致、轮廓线条柔曲优美;二是有优良的生态环境,植被覆盖率高,山石、土壤很少裸露,色彩葱绿,生机盎然;三是流水潺潺,清泉汩汩。所谓山青水秀,说明它们之间的构景关系。“峨眉天下秀”为郭老赞语,是指其色彩、线条、造型之美。“桂林山水甲天下”主要指它的山青水秀。但由于色彩、线条、造型及山与水的比重的不同,秀景中又有不同类别,如峨眉之雄秀、西湖之娇秀、富春江之锦秀、桂林之奇秀、武夷山之清秀等,容态有别,给人美的感受也很有差别。“秀丽”之美。秀丽的山水,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山体丰满,起伏和缓、别致、轮廓线条柔曲优美;二是有优良的生态环境,植被覆盖率高,山石、土壤很少裸露,色彩葱绿,生机盎然;三是流水潺潺,清泉汩汩。所谓山青水秀,说明它们之间的构景关系。“峨眉天下秀”为郭老赞语,是指其色彩、线条、造型之美。“桂林山水甲天下”主要指它的山青水秀。但由于色彩、线条、造型及山与水的比重的不同,秀景中又有不同类别,如峨眉之雄秀、西湖之娇秀、富春江之锦秀、桂林之奇秀、武夷山之清秀等,容态有别,给人美的感受也很有差别。

  23. 西湖

  24. 桂林山水

  25. “幽景”之美。多指丛山、深谷地形,辅以铺天盖地的高大林木为屏障。景区(点)视域窄,亮度小,空气洁净,景深而层次多,有深不可测之奥秘,无一览无余之直观。幽与深、幽与静都是密切相联的。所谓曲径通幽,就是指幽景包含深与静的因素。这种景观常见于三面或四面环山,一方或二方出口的小盆地,尤以出口朝南为最佳。这些宝地往往都是名山大川之中筑寺庙、建书院的理想之处,如五台山的台怀镇,峨眉山的伏虎寺,天台山的国清寺,庐山的白鹿洞书院等等。

  26. 青城天下幽

  27. “旷景”之美。旷景是以宽阔的水面和陆面为主体构成的风景。视野开阔,坦荡无际,身临其景,使人心旷神怡。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浩荡大江之旷景。“八百里洞庭水浩渺”,“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都是平旷景观。高旷,则是登高山而得,如登泰山之巅,有“一览众山小”的景观。旷景令人心旷神怡,神思浩荡,发人遐思畅想。

  28. (2)色彩美 大自然不仅向我们展示其丰富多彩的形象美,而且还提供绚丽多姿的色彩美。自然景观色彩可分山色、石色、天色、水色和植物色等。

  29. 山色系指山体的混合色、调合色,近山绿而远山蓝,渐远渐淡,层次分明,直至天边。山色系指山体的混合色、调合色,近山绿而远山蓝,渐远渐淡,层次分明,直至天边。

  30. 石色,是相对稳定的色彩,深沉而凝重,细看则十分丰富。如,碧水丹山的武夷山是红色砂岩构成的景观,青色的石灰岩构成的路南石林,色彩斑斓的变质岩铺就的泰山桃花峪彩石溪,黑色玄武岩构成的峨眉山牛心亭的“牛心”等等。如若漫步河滩海滨,细品那些经流水搬运磨圆的卵石,则各色齐全。

  31. 岩石景观

  32. 水色。水本来是无色透明的,然而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由于所含矿物质及洁净程度的不同,而产生丰富的色彩。黄河因含沙量大,成为世界上特有的黄色巨流,在阳光下金涛滚滚,蔚为奇观。金沙江的白浪,富春江的碧波,都以不同的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九寨之水天下美,不仅是九寨的水具有湖、溪、潭、瀑等形态上无穷变化与组合,而且九寨之水美在洁净,动则浪花如飞雪溅玉,静则碧如宝石,更奇者因含矿物质不同,在透明中呈现五彩缤纷,晶莹艳丽。至于碧蓝无垠的大海和汹涌澎湃的海涛,更使人思潮叠起。

  33. 水色

  34. 天色。天色素以蓝天白云为佳景。然而,在名山以天色取胜者不仅如此,如泰山日观峰观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黄山排云亭看夕阳西下、落霞满天等,都是天色佳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是指天色、水色交相辉映的美景。

  35. 植被的色彩,是生命之色,最富有情感,色彩最为丰富。其中以绿色为基调,配以五彩缤纷的鲜花。我国不少名山大川都有自己的特产花卉,如云南苍山的山茶花,峨眉山的高山杜鹃花,广西左江的攀枝花(木棉花)等等。它们构成大片艳丽的宏观景色。植被随着四季交替,呈现季相变化,即所谓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四季植被景色。

  36. 植被的色彩

  37. (3)动态美 宇宙间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山也是随地壳的变化运动着,只是人们在山水审美瞬间,山、石是静止的,而水却是动的。因此,水是自然景观中最活跃又较稳定的动态构景要素。水是山的血脉,生命之源泉,故有水能使山活之说。水作为景观形态,有相对静的湖与潭,不停流动的溪水、大江以及瞬息万变的飞瀑、狂涛。山中观瀑,远望如匹练垂空,似静态;近观飞瀑,若狂飙落九天,为动态。汹涌奔腾的长江,赋予三峡以惊心动魄的美感。

  38. 虎跳峡 黄果树瀑布

  39. 飞禽走兽

  40. (4)朦胧美 云飘烟,自深谷冉冉升起,峰峦在云雾中时隐时现,风起云动,云飘似山移,构成“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意境,这些自然景观都呈现出朦胧美。

  41. 胶林晨曦

  42. 落日熔金,暮霭合璧

  43. 二、人工美 1.概念 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主要内容 古典园林美,古建筑美和古遗迹美,民俗风情美,书画艺术美,雕塑艺术美。

  44. 麦积山佛教石窟

  45. 古典园林美

  46. 古建筑美

  47. 故宫

  48. 郑成功陵墓

  49. 人造景物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 半山建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