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自由 經濟示範 區政策 及產業發展

2013 兩岸自由經濟特區論壇. 自由 經濟示範 區政策 及產業發展. 陳建良 副 主任委員 行政院 經濟建設 委員會 2013. 11. 26. 大 綱. 一、 示範 區的理念與意涵 二、示範區的推動策略 三、示範產業發展 四、示範區設置區位及預期效益 五、 第一階段推動進度 六、結語. 前言. 通常 經濟自由度愈高 ,經濟發展程度也就愈 好. 前言. 我國在經濟成長的歷程中,有過幾次不同程度的自由化;而自由化帶來的改變,都為臺灣下一階段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全球化趨勢下,我國製造業和服務業都已面臨嚴峻挑戰,實有必要推動進一步的自由開放

clio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自由 經濟示範 區政策 及產業發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3兩岸自由經濟特區論壇 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及產業發展 陳建良 副主任委員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013.11.26

  2. 大 綱 一、示範區的理念與意涵 二、示範區的推動策略 三、示範產業發展 四、示範區設置區位及預期效益 五、第一階段推動進度 六、結語

  3. 前言 • 通常經濟自由度愈高,經濟發展程度也就愈好

  4. 前言 • 我國在經濟成長的歷程中,有過幾次不同程度的自由化;而自由化帶來的改變,都為臺灣下一階段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 在全球化趨勢下,我國製造業和服務業都已面臨嚴峻挑戰,實有必要推動進一步的自由開放 • 總統基於此一想法,於「黃金十年」願景中提出「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構想,江院長上任後亦將此列為首要推動工作

  5. 示範區的理念與意涵

  6. 示範區核心理念 • 自由化 • 市場開放 • 法規鬆綁 • 國際化 • 制度改革 • 國際接軌 • 前瞻性 • 選擇具發展潛力、示範功能,並能創造更多經濟效益的產業活動

  7. 示範的意涵 • 示範產業自由化的效果 • 若產生正面綜效,則可推廣全國,擴大適用 • 若產生負面效果,可瞭解相關衝擊並做調整 • 示範新型態經濟活動 • 示範具有前瞻性的產業活動,引導產業的發展方向 • 示範外界仍存疑慮的產業活動,用結果釋群疑 • 最終目標:由區而全國,臺灣成為自由經濟島 • (與國外許多經濟特區的最大不同)

  8. 示範區的推動策略

  9. 分階段推動 為掌握辦理時效、提升行政效率,示範區分為兩階段推動 第一階段 • 已於102年8月8日正式啟動: • 以增修訂行政法規即可推動之措施為主,此階段需修訂 13 項行政法規 • 由現行自由貿易港區結合鄰近園區同步推動 • 研訂「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本會已於102年10月14日陳報行政院 第二階段 • 於「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立法通過後正式啟動 • 由中央劃設或由地方政府申設 • 民間土地亦可透過與政府合作開發的方式,申設為示範區

  10. 實體和虛擬並行 • 主管機關提出產業示範模式 • 不適合實體區域試行 • 審核認定示範事業 • 分級管理 實體區域 (前店) 虛擬區域 • 地理區位明確 • 審核認定示範事業(前店) • 分級管理 • 不限區域 • 委外加工 後廠

  11. 推動策略 (1/3) 促進人員、商品與資金自由流動 • 人員進出自由化:放寬白領專業人士來臺工作(居留)限制、大陸人士來臺商務活動進出規定比照外人(均不涉藍領外勞) • 商品流動自由化:農工原料及貨品免稅並自由輸入 • 資金流動自由化:提供區內事業必需之金融服務 開放市場接軌國際 • 放寬外籍白領專業人士提供服務之限制 • 在國家安全無虞下,放寬投資限制

  12. 推動策略 (2/3) • 吸引臺商及外商加強投資,海外盈餘匯入投資免稅 • 協助企業取得專利及技術,專利及技術授權免稅 • 鼓勵外籍專業人士來臺工作,外、陸籍專業人士免申報海外所得,前 3 年薪資以半數課稅 • 鼓勵企業投入研發,研發抵減延長為 3 年 • 鼓勵跨國企業來臺設立區域營運總部,設立 3 年內自國外關係企業收益匯入投資享營所稅 10% 之優惠 打造友善租稅環境 所有租稅優惠均需特別條例立法通過後方能實施,且有落日期限

  13. 推動策略 (3/3) 提供便捷土地取得 • 加強土地取得時效:公有土地採撥用,私有土地得採協議價購、徵收、租用、設定地上權或合作開發等方式 • 彈性土地使用管制並提供優惠 建置優質營運環境 • 提供高效率單一窗口 • 完善基礎設施:建置產業發展所需公共建設、提供完備資通訊基礎設施

  14. 示範產業發展

  15. 推動重點產業活動 智慧運籌 (智慧物流) 發展重點 • 高附加價值的高端服務業為主 • 促進服務業發展的製造業為輔 國際醫療 農業加值 產業合作 4+N 在特別條例立法通過前,均為示範區第一階段,經檢討後具發展潛力之產業,可隨時納入,如金融服務業

  16. 智慧運籌(智慧物流) • 意涵:透過創新關務機制及雲平臺等資訊服務,提供最佳物流服務,增加商品流通自由及附加價值 • 推動做法 • 創新關務機制:運用電子化技術,整合產業鏈資訊及關務平臺;簡化委外加工與檢測維修之審驗機制,大幅放寬關務限制;開放承攬業者從事多國拆併櫃業務 • 提供最佳物流服務:建置共享雲平臺,整合產業鏈資訊 (B2B),提供業者效益最大之物流方案 • 預期效益 • 海空港貨量及貿易值自 102 年起連續 3 年每年成長 30%,預計 104 年貨量達到 2,200 萬噸、貿易值突破新臺幣 1 兆元

  17. 前店後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30% 進口, 70%附加價值由國內企業提供

  18. 國際醫療 • 意涵:吸引國際人士來臺接受健檢、醫美或重症治療等醫療服務,並透過觀光等異業結合擴大效益 • 推動做法 • 簡化來臺手續:放寬外(陸)籍人士入臺簽(許可)證申辦手續及對象;結合政府部門多元行銷管道(電視、網路、廣告等)強化品牌 • 營造友善環境:於國際機場或港埠內設置國際醫療服務中心,鼓勵國內醫療、旅行社等業者與商務中心合作 • 預期效益 • 國際醫療服務人次於 104 年突破 30 萬人,產值突破新臺幣 150 億元

  19. 農業加值 • 意涵:將農業從「農產品」擴大為「價值鏈」,善用國內農業技術,致力產品創新加值,MIT 行銷國際 • 推動做法 • 建立契作關係:輔導區內業者與區外生產者建立契作關係,提高農民收益 • 完善基礎建設:擴大農業生技園區面積,放寬進駐業別 • 推動農技商品化:協助業者整合境外原料品種、栽培(養殖)技術、資材設備,以臺灣品牌行銷農業產品 • 預期效益 • 屏東農業園區產值由 102 年 40 億元提高至 106 年 180 億元 • 農業機械及觀賞魚產值於 105 年均較 101 年成長 50%

  20. 產業合作 • 意涵:藉由示範區良好環境,鼓勵企業引進先進國家之關鍵技術、智財或資金,促成跨國合作 • 推動做法 • 發展整合型產業:吸引國際智財管理公司、國際系統整合服務公司投資或合資,協助企業取得前瞻技術或訂定智財營運策略;建立「新興產品檢測驗證平臺」 • 建立跨國產業合作:運用國發基金與技術先進國創投業者籌設產業合作基金;運用優惠措施鼓勵跨國合作 • 預期效益 • 107 年底投資技術先進國創投基金 5-10 家、帶動民間投資 60-110 億

  21. 新增產業:以金融服務業為例 • 規劃內容 金管會已陳報行政院「金融業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之規劃方案」(草案),將以「虛擬概念、法規鬆綁、全區開放、人財兩留」之原則,透過業務分級與差異化管理方式,放寬金融機構業務範圍,對非居住民及本國專業投資人提供各項金融服務,並鼓勵國內金融機構研發創新金融商品,培育金融專業人才,積極發展我國財富與資產管理業務 • 目標 • 透過金融法規鬆綁,促進金融業務發展 • 培養及吸引金融專業人才,創造就業機會

  22. 示範區設置區位及 預期效益

  23. 設置區位 • 自由貿易港區 6 海 1 空共 7 處 • 屏東農業生技園區 1 處 • 優先於國際機場及港埠設置國際醫療服務中心 • 主管機關如有新設區位規劃,經行政院核定後,即可新設 臺北港 自由貿易港區 基隆港 自由貿易港區 桃園航空 自由貿易港區 臺中港 自由貿易港區 蘇澳港 自由貿易港區 安平港 自由貿易港區 屏東農業 生技園區 高雄港 自由貿易港區

  24. 單一窗口服務 • 將投資申請、工商登記、土地使用管制、建築管理、稅務行政,以及地方政府橫向聯繫…等事務整合,由專人專責服務 洽詢專線與聯絡地址

  25. 預期效益 • 量化指標 • 促進民間投資:103 年民間投資增加新臺幣 200 億元 • 增加國內生產總額:103 年增加新臺幣 300 億元 • 創造國內就業機會:103 年創造 13,000 人就業 • 自由港區貿易值倍增:104 年將可倍增,突破新臺幣 1 兆元 • 提升產業技術水準、創新經營模式:如海運快遞專區、醫療機構多元經營、農業 MIT 品牌、國外新興產品檢測驗證等創新營運模式 • 自由化措施帶動的無形效益:例如透過雲端服務及「前店後廠」委外加工模式,有助於引入原本不會在臺灣發生的產業活動,擴大企業營運利基及事業規模,帶動區外產業共同發展 • 創造融入區域經濟整合條件:有助未來加入 TPP、RCEP • 長期而言,經濟全面自由化,可對臺灣長期經濟成長注入新一波成長動能

  26. 示範區第一階段 推動進度

  27. 整體推動進度(1/2) • 行政法規增修 • 今年底前總計需增修 13 項行政法規,截至今年 11 月 19日止,已增修完成 8 項,如免除外籍白領專業人士來臺工作經驗及事業營業額限制、簡化示範區企業委外加工審查機制等 • 另 5 項預計於今年底前可全部修正完成 • 示範區特別條例研訂進度 • 「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已於今年 10 月 14 日陳報行政院,刻正由行政院審議中 • 立法通過後,除可由中央劃設示範區外,亦將開放地方政府申設

  28. 整體推動進度(2/2) • 自 102 年 8 月正式啟動示範區第一階段迄 11 月上旬,已有 7 家企業進駐示範區(包括桃園航空港 2 家物流業,基隆港及高雄港各 1 家,農業生技園區 3 家),總投資金額近新臺幣 6 億元 • 依交通部統計,六海一空自由貿易港區今年 1 至 9 月進出口貨物量及貿易值分別為 1,038 萬噸及 5,019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55.5%及 48.4%,遠超過示範區第一階段推動計畫成長 30%之績效指標

  29. 智慧運籌推動進度 • 設置專案經理人協助企業進駐自由港區 • 開放多國拆併櫃業務(MCC)辦理對象 • 研擬「關稅法」修正草案,開放承攬業者得申報分艙單,降低業者轉運與轉口成本;研擬MCC便捷的通關作業程序、MCC平臺作業內容及訊息傳輸海關格式、人工申請作業表單格式等相關草案 • 訂定「海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草案)」、「海運快遞貨物通關作業規定(草案)」,刻正辦理預告程序 • 輔導業者建置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與JIT(Just in Time)系統,並協助客戶利用存貨向銀行申請融資

  30. 國際醫療推動進度 • 擴大外籍人士來臺接受疾病治療 • 開放僑安專案得以醫療為事由申請入台簽證,並放寬申請團員人數為每團5至40人(原為10至40人) • 推動「前櫃檯後醫院」之國際醫療模式 • 於臺北松山、桃園、臺中清泉崗、高雄小港等空港,設置「國際醫療服務中心」,並將顧客轉介或協助聯繫至合適醫院進行醫療服務

  31. 農業加值推動進度 • 規劃擴充屏東農業生技園區 • 規劃擴充基地面積167公頃,並辦理相關可行性評估 • 建置共構平臺 • 建置電子帳冊系統,提供園區廠商、海關、防檢疫及園區管理機關使用及稽核,並整合至農科園區廠商服務e網通作業平臺 • 企業招商 • 與觀賞魚、茶葉、農漁畜產加工、動物疫苗及農業機械等計 41 家業者洽談,有關進駐自由經濟示範區或採前店後廠操作之營運模式

  32. 產業合作推動進度 • 招商說明會 • 10 月及 11 月於北、中、南舉辦 3 場招商說明會 • 強化技術能量 • 偕同工研院等組成「下世代通訊系統策略規劃小組」,對下世代通訊系統發展藍圖進行整體規劃 • 參與國際標準及人才交流活動 • 針對示範區製造與服務整合型產業所需標準,推動國家標準與國際接軌,並促進標準制定及設計驗證等跨國專業人才交流 • 強化企業智財經營的運籌能量 • 已輔導 1 家生技公司建立智財管理示範案例

  33. 結語 • 示範區開創經濟的新模式,將有助於吸引國內外投資,帶動經濟成長,並使臺灣接軌國際,經濟向上升級 • 示範區亦可視作「藥引」,使我們得以推動不同產業的法規鬆綁與制度創新,並為經濟自由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34. 附件:我國示範區與上海自貿區之比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