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陶瓷工程技术

陶瓷工程技术. 陈俊平.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目 录 一、实验课程 二、实验目的和任务 三、实验项目及步骤 第一讲、制造坯料的设备和主要工艺流程 第二讲:陶瓷成型工艺 2.1 、器型的合理设计 2.2 、可塑成型分类 2.3 、成型的方法与选择 2.4 、修坯与施釉.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第三讲:模型制作与实验室操作 3.1 、石膏浆调制 3.2 、模种车制操作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陶瓷工程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陶瓷工程技术 陈俊平

  2.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目 录 一、实验课程 二、实验目的和任务 三、实验项目及步骤第一讲、制造坯料的设备和主要工艺流程 第二讲:陶瓷成型工艺 2.1、器型的合理设计 2.2、可塑成型分类 2.3、成型的方法与选择2.4、修坯与施釉

  3.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第三讲:模型制作与实验室操作 3.1、石膏浆调制 3.2、模种车制操作 3.3、模种削制操 3.4、模型翻制操作 3.5、注浆成型操作 3.6、实验数据 3.7、注意事项 3.8、修坯与施釉 3.9:坯体的干燥及其装饰 第四讲、实验窑炉烧成技术 4.1、什么是窑炉 4.2、窑炉的分类 4.3、窑炉的命名 4.4、常见窑炉原理 4.5、窑炉烧成技术 四、实验小结

  4.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一、 实验课程 本实验课程的工程技术。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进行陶瓷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实验课程。

  5.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二、 实验目的和任务及时间安排 本实验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陶瓷造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相关陶瓷设备,陶瓷的模型制作方法和程序,实验陶瓷窑炉烧成技术,为本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为今后走上社会从事相关的艺术创作和科研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实验课程的主要任务:1、 了解有关的陶瓷设备,陶瓷设计制作的基本知识;2、 分析研究古今中外的优秀陶瓷造型;3、 掌握陶瓷造型从纸面设计到立体实物的转换;4、 了解石膏的材料特性,掌握使用方法步骤;5、 掌握陶瓷模种制作的方法步骤;6、 掌握陶瓷模型翻制的方法步骤;7、 掌握注浆成型的方法步骤; 8、掌握陶瓷烧成技术和方法; 9、 掌握各步骤所必须注意的问题。

  6.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教学时间安排: (一)、教学理论讲授(2月25日) 1、陶瓷的概念与分类; 2、陶瓷的主要工艺流程与所需设备; 3、成型工艺; 4、坯体的干燥; 5、烧成工艺及其陶瓷缺陷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二)、考察华陶瓷业(根据情况2月26日) (三)、实习实践(2月27日——3月26时间段分阶段学习) (四)、考核: 1、书面形式写出实验报告,占总分30%; 2、模制石膏成型、石膏翻模注浆成型、窑炉烧 成工艺,占总分60%; 3、综合评定占总分10%。

  7.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三、实验项目及步骤

  8.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第一讲:制造坯料的设备和主要工艺流程

  9.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1.1、坯料所用设备 一、原料粉碎 1、鄂式破碎机、2、轮碾机、3、球磨机、 4、雷蒙机、5、滚碎机、6、震动磨。 二、筛析 1、摇动筛、2、回转筛、3、震动筛、 三、除铁器 原料中的铁质矿物可采用选矿法与淘洗法除去,但只对粗料有效,细料可用磁铁分离器进行磁选。磁选机有干法和湿法两种,进行磁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磁场存在; 2、必须是不均匀的磁场; 3、被选物料应有一定磁性。

  10.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 四、泥浆脱水 • 1、压滤脱水(采用压滤机) 压滤是陶瓷生产过程中生产中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的工序之一。影响压滤效率的因素: 1)、压力大小。 一般压滤压力约78.4 X 104~117.6×104N/㎡。 2)、加压方式。 初期加压低,再增加到最终操作压力。 3)、泥浆温度。 一般适宜的泥浆温度为40~600左右。 4)、泥浆密度。 一般泥浆密度为1.4~1.55 g/ c㎡。 5)、泥浆性能。 粒细、粘性高,过滤越困难。新浆料压滤所需时间短,而回坯泥所需时间长。 6)、电解质。 泥浆中加入0.1~0.2%CaCL2或醋酸可促使泥浆凝聚,从而构成较粗的毛细管而有利于提高压滤速度。 2、喷雾干燥脱水 它是用喷雾干燥塔为主体,并富有泵、风机与收集细粉的旋风分离器等设备构成的机组来完成的。

  11.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五、练泥(采用真空练泥机) 真空练泥机可以排除泥饼中的残留空气,提高泥料的致密度可可塑性,并使泥料组织均匀,改善成型性能,提高干燥强度和成瓷后的机械强度。

  12.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六、德国Kemml Tzer高岭土精选工艺

  13.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1.2、坯料工艺流程 一、国内的塑性坯料制备 1、在高岭土矿山上用高压水枪开采高岭土,通过水力旋流器分选,排除粗粒后泥浆自流至沉淀池,沉淀后放掉上面清水,泥浆浓缩成塑性泥,用木模印坯成土砖状,名曰不子。 • 这种坯料制备工艺特点是: 1)、不用球磨,减少设备,节约电耗,节省投资费用。 2)、原料生产专业化、规格化,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原料 质量,对瓷厂生产稳定产品质量有利。 3)、雷蒙粉中含铁量较高,生产上要加强除铁。 4)、雷蒙粉颗粒级比不合理,泥料可塑性不好。 5)、混合雷蒙粉,由于硬质原料和软质原料密度不同, 致使同一批混合雷蒙粉中前后组成相差颇大。 6)、雷蒙机粉碎时粉尘飞扬,影响操作工人健康。

  14.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工艺流程如下:

  15.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2、经粗碎中碎后的硬质原料和软质原料按配方称量后同一同投入球磨机湿磨,然后压滤脱水,制得的坯料均匀性好,粒级比较合理,细颗粒较多,塑性相对提高,各种原料均能细碎,应性强。球磨效率低,便于连续化生产,动强度大,电耗大,投资费用大。另外,干法轮碾或雷蒙机粉碎,粉尘大,除尘设备昂贵。 工艺流程如图:

  16.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17.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3、湿法轮碾,籍以克服粉尘问题;湿法装磨,用以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装磨效率。但此种方法配料准确性较差。按照配方将硬质原料和软质原料密度不同,沙泵将一个浆池中的泥浆先后分别打入几个球磨机但各球磨机中的组成必然有差异,甚至相差很大。如按一浆池一球磨进行对应称量湿轮碾,则可解决此配料挡不准问题,但所需浆池较多。 • 工艺流程如下:

  18.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19.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4、采用干粉干混再加泥浆湿混工艺,可以减去劳动强度高而效率低的球磨工序和压滤工序,且便于连续生产,但坯料的均匀和可塑性均较差,而且雷蒙中带进0.1~0.3%的铁,干法除铁效率很低。这种坯料制备工艺国内虽有瓷厂试验过,但至今尚未在生产上得到很好的应用和推广。 • 这种坯料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20. 陶瓷工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艺术系 陈俊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