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醫學與人生課程導論、設計理念及評估方法

醫學與人生課程導論、設計理念及評估方法. 江漢聲教授 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醫學與人生. 課程目標 銜接大學入門的課程,做醫學生的醫學 生涯規劃 對目前醫生和相關行業的瞭解 醫師的人生如何多變化 醫師如何紓解生活的壓力 不同背景和條件,如何走出自己的醫學 人生. 課程介紹(一). 課程介紹(二). 課程進行方式. 課堂授課 專家演講 專題探討 小組活動 (人物專訪、書面報告及口頭報告) 隨堂心得報告 期末分組演劇和討論。. 課程評估方式. 總成績由課堂參與 10% 、期中報告 40% 、 期末分組演劇和討論 50﹪ 。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醫學與人生課程導論、設計理念及評估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醫學與人生課程導論、設計理念及評估方法 江漢聲教授 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2. 醫學與人生 • 課程目標 • 銜接大學入門的課程,做醫學生的醫學 生涯規劃 • 對目前醫生和相關行業的瞭解 • 醫師的人生如何多變化 • 醫師如何紓解生活的壓力 • 不同背景和條件,如何走出自己的醫學 人生

  3. 課程介紹(一)

  4. 課程介紹(二)

  5. 課程進行方式 • 課堂授課 • 專家演講 • 專題探討 • 小組活動 • (人物專訪、書面報告及口頭報告) • 隨堂心得報告 • 期末分組演劇和討論。

  6. 課程評估方式 總成績由課堂參與10%、期中報告40%、 期末分組演劇和討論50﹪。 • 課堂出席和參與10%:隨堂心得報告和互動。 • 期中報告成績40%: 人物專訪書面報告20﹪及口頭報告20﹪。 • 期末分組演劇和討論成績50﹪: 期末分組演劇30﹪、講評及討論20﹪。

  7. 期中人物專訪(一) 1. 6位同學一組,分成八組。 2. 專訪一位您們認為的醫療典範, 八組同學請討論八個典範分別為: (1)開業醫師 (2)偏遠醫療(醫療奉獻獎) (3)醫院主治醫師 (4)住院醫師或總醫師 (5)專業醫學研究工作 (6)醫院行政或官員 (7)女醫師 (8)醫師作家或其他行業

  8. 期中人物專訪(二) 3. 寫成一份報告:內容包括 • 他的生平簡介 • 他對台灣醫療或相關的貢獻 • 那些值得我們將來學習 • 他對大家的期許 4. 4月18日及25日為期中報告日, 每位同學都需上台報告。

  9. 期末分組演劇和討論 分組演劇和討論-- • 分成八組,每組以一醫學倫理題材為劇本演出10至15分鐘的短劇,10至15分鐘講評。 • 從編劇、演出、講評該組所有同學分工(交一份簡單劇本和分工表)。 • 6月6日及13日期末演劇和討論。 • 期末繳交一份完整報告。 • 其他同學在下面為此組病人評分。 • 其他同學一要回答問題、發表意見並接受評分。

  10. 期末倫理劇分工: (1)角色扮演:約五名,如下案例(A)(B)(C )(D)(E) (2)剩下同學做評論, 正方意見 評論內容包括法律層面、 倫理層面、道德層面, 如果您是醫生會如何做等 反方意見 等。

  11. 主題:病情告知和治療決定 案例: 王先生(A)是個癌症末期的病患,這一次症狀出現,已經全身轉移,所有器官都已近衰竭,然而他的意志還很清楚,王太太(B)請問醫生,要不要讓病人住院做最後的治療;醫生(C)說治療可能包含一種自費的化學藥物,做一週期需好幾十萬元,王先生可能會再拖個半年,再繼續做第二週期的治療。醫生(C)想告訴王先生實情,讓他自己決定,王太太卻很猶疑,雖然家境清寒,可是唯一的兒子(D)認為無論如何要給老爸一絲希望,不惜變賣家產。他不希望讓王先生知道病情,因為王先生一定不肯讓自己的兒子負債;鄰居的李先生(E)卻覺得應該讓王先生知情,以他父母的經驗,給王先生做安寧療護的選擇更甚於化療。 正面意見—贊成讓醫生告訴王先先病情 反面意見—反對讓醫生告訴王先先病情

  12. 八組案例和說明: 1.保密原則—當一個病人有癌症,有性病又吸毒時,醫生 可以讓別人之道這些秘密嗎? 2.病情告知—一位緊張老年人被診斷出癌症,要告知他 嗎? 3.移植倫理—一位病人要到大陸做腎臟移植,可以嗎? 4.代理孕母—媽媽的子宮借給子宮切除的女兒來植入女兒 的受精卵,好嗎? 5.智障兒中止發育—(枕頭天使的故事)我們可以用醫學 讓一位智障的孩子不發育嗎? 6.人工流產諮商—優生保健法規定有礙身心健康時婦女可 以行人工流產,需要思考諮商期嗎? 7.臨床試驗倫理—醫生推薦一種新藥給病人,病人到底要 不要接受? 8.安樂死—醫師可以為腦死、全身器官衰竭的病人關上呼 吸器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