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 漢語教研室. 緒 論. 一、爲什麼要學習古代漢語 二、怎樣探尋古今漢語的演變 三、什麼是古代漢語 四、怎樣學習古代漢語. 一、 爲什么要學習古代漢語 1 . 古代漢語課是學習古代文學 、 哲學、史學的基礎課、工具課,其目的是 培养理解古代 漢語 的能力, 提高閱讀文獻 和研究 漢 语 的能力 。. 明代陳第《毛詩古音考》: 時有古今,地有南北, 字有更革,音有轉移。 古今漢語不同,要提高閱讀古籍的能力就必須系統學習古代漢語知識。. 趙振鐸 《 訓詁學史略 》 : 注意語言的歷史,把語言看成一種歷史現象,這就是清人訓詁超越前人的地方。.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古代漢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代漢語 漢語教研室

  2. 緒論 一、爲什麼要學習古代漢語 二、怎樣探尋古今漢語的演變 三、什麼是古代漢語 四、怎樣學習古代漢語

  3. 一、爲什么要學習古代漢語 1.古代漢語課是學習古代文學、哲學、史學的基礎課、工具課,其目的是培养理解古代漢語的能力,提高閱讀文獻和研究漢语的能力。

  4. 明代陳第《毛詩古音考》: • 時有古今,地有南北, • 字有更革,音有轉移。 • 古今漢語不同,要提高閱讀古籍的能力就必須系統學習古代漢語知識。

  5. 趙振鐸《訓詁學史略》: • 注意語言的歷史,把語言看成一種歷史現象,這就是清人訓詁超越前人的地方。

  6. 2.古代漢語課可以提高對現代漢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2.古代漢語課可以提高對現代漢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7. 3.掌握古漢語基礎知識,瞭解古今漢語繼承發展關係,為從事語文教學及其他語言文字工作打下良好基礎。3.掌握古漢語基礎知識,瞭解古今漢語繼承發展關係,為從事語文教學及其他語言文字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8. 4.培養學習、研究母語與母語文化的興趣,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文化精神

  9. 二、怎樣探尋古今漢語的演變 1.從語音看 語音的基本結構單位是音節。 音節——聲母、韻母、聲調

  10. 聲調舉例 中古四聲:平、上、去、入 今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古今聲調不同 變化規律: 平分陰陽、濁上變去、入派三(四)聲。

  11. 聲母舉例 “圭”作聲符的形聲字:街 桂 閨 現代漢語部分jqx归古汉语gkh “分”作聲符的形聲字:芬 汾 盆 頒 古无轻唇音 古今聲母不同

  12. 韻母舉例 中古漢語有三個鼻音韻尾:m n ng 今普通話音系只有兩個: n ng 古今韻母不同

  13. 2.從詞彙看 (1)古今漢語詞彙家族成員不同 古用今廢詞(驂、獫狁、頮、鞟) 古今傳承詞(樹、天、地、路) 古無今有詞(氧氣、電視、電腦)

  14. (2)漢語中的古今異義詞 《三國志·魏書·毛玠傳》 太祖平柳城,班所獲器物,特以素屏風、素馮几賜玠。(班,分賜) 《荀子·性惡篇》: 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僞,人为) • 僞,本义指人为,引申表示虚假。

  15. 3、從語法看 (1)古代漢語詞類活用現象特別突出; (2)古今漢語虛詞及使用情形不同; (3)古今漢語判斷句不同; (4)古漢語賓語前置現象; (5)古漢語特殊動賓關係; (6)名詞用作狀語等。

  16. 三、什么是古代漢語 • 1.定義 • (1)廣義:“五四”以前 • 歷代漢民族使用的語言是古代漢語。

  17. 古漢語書面語歷史上形成兩個分支 • 其一:以先秦口語爲基礎形成的上古書面語以及歷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語言,即文言。 • 其二:以六朝以後北方話口語爲基礎進行加工而形成的書面語,即古白話。

  18. (2)狹義:指文言。

  19. 2.古漢語分期 遠古漢語——殷商甲骨 上古漢語——周秦、兩漢 中古漢語——魏晉、隋唐、五代、宋 近古漢語——元、明、清 (現代漢語——“五四”以後)

  20. 3.形式 (1)口語形式 (2)書面語形式 4.系統  (1)古代白話文系統 (2)古代文言文系統

  21. 漢 語 古代←←“五四”→→現代 ↓ ↘ 書面語———口語 ↓ ↘ 文言———古白話 ↓ 先秦兩漢詩文、唐宋以後仿古文 魏晉駢體文、歷代詩歌韻文

  22. 四、怎樣學習古代漢語 1.學習文選:多讀、多背、多練習 2.關於通論方面的學習: 古代漢語文字知識 古代漢語詞彙知識 古代漢語語法知識 古代漢語音韻知識 古代漢語修辭知識 訓詁学、校勘及古籍版本知識

  23. 3 .學習古代文化常識 洪誠《訓詁學》: 語言屬於歷史範疇,經過長期演變,不但語言內部要素詞義、語音、語法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且語言所反映的外部事物如生活習慣、文物制度等等,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郑樵《通志》: 古人之言,所以難明者,非爲書之理意難明也,實爲書之事物難明也;非爲古人之文難明也,實爲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之難明也。

  24. 古代文化常識: • 政治制度、禮樂兵刑、官職朝儀、冠婚喪祭、天文地理、學校教育、宮室車馬、服飾顔色、名物風俗、人名稱謂等。

  25. 4.學會使用工具書

  26. 緒論 作業 • 一、古代漢語課程的性質是什麽? • 二、什麽是文言?什麽是古白話? • 三、爲什麽把閱讀文選作爲古代漢語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