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土壤肥料学通论.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2.1 土壤矿物质与岩石的风化. 三相组成: 固相: 固体土粒 占总体积 50% 矿物质( 38% )有机质( 12% ), 矿物质重量计 95% ,有机质微生物 5% 以下 液相: 25-30% 气相: 15-25% 土壤孔隙,水分养分气体运移通道. 2.1.1 岩石的风化. 1 、主要成土矿物、岩石. 岩石: 一种和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 1 ) 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 a. 酸性岩: SiO 2 >65% 易风化, K 丰富,砂粘适中,花岗岩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土壤肥料学通论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2. 2.1 土壤矿物质与岩石的风化 三相组成: • 固相:固体土粒 占总体积50% 矿物质(38%)有机质(12%), 矿物质重量计95%,有机质微生物5%以下 • 液相:25-30% • 气相:15-25% 土壤孔隙,水分养分气体运移通道

  3. 2.1.1 岩石的风化 1、主要成土矿物、岩石 岩石:一种和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4. (1)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 • a.酸性岩:SiO2>65% 易风化,K丰富,砂粘适中,花岗岩 • b.中性岩:SiO252-65% 大量粘土矿物,K丰富,正长岩 • c.基性岩:(碱性)SiO242-52% Ca、Mg、Fe 盐基,辉长岩、玄武岩

  5. (2)沉积岩:各种先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积形成(有层次,生物化石)或由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水成岩(2)沉积岩:各种先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积形成(有层次,生物化石)或由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水成岩 • (3)变质岩:高温高压下岩石中的矿物发生重新结晶或结晶定向排列而成。如片麻岩,板岩等

  6. 沉积岩和岩浆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 岩浆岩和变质岩通过母岩的风化、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 • 变质岩和沉积岩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 岩石圈三大岩类的物质循环

  7. 2、岩石矿物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质地:石英含量多,质地粗,通透性好,保水肥差(花岗岩、石英岩); 粘粒多,通透性差,保水肥力强(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 • 养分:K(正长石、云母)、P(磷灰石)、Ca、Mg、Fe(橄榄石、角闪石等) • 土壤酸碱性: 花岗岩:酸 ;石灰岩:碱

  8. 物质演化规律----无止境运动 • 高山 :最终将被风化和剥蚀为平地; • 湖泊:终将被沉积物和植被填满; • 沙漠: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行踪不定。

  9. 风化 土壤 岩石???

  10. 3、岩石的风化作用 岩石→风化破碎→疏松的堆积物→成土母质(地质堆积,重新沉积)→土壤 • 母质:原生基岩经过风化、搬运、堆积等作用在地表形成的一层疏松的堆积物,是形成土壤的基础。 • 沉积和搬运特点依次(从上→下) 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河流及中下游两岸及入海口形成

  11. 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分解和崩解的过程。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分解和崩解的过程。 • 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三种作用同时进行 • a.物理风化:物理崩解 、 T、结冰、水流、风 • b.化学风化: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过程,H2O, CO2 ,O2 • c.生物风化:生物作用+分泌+有机产物 物理+化学作用

  12. 4、土壤成土因素

  13. 气候因素 • 气温、降雨量 • 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气温高,降雨量大,植物茂密,微生物活跃,化学风化作用速度快而充分,岩石的分解向纵深发展可形成巨厚的风化层。 • 在极地和沙漠地区,由于气候干冷,化学风化的作用不大,岩石易破碎为棱角状的碎屑。

  14. 母质因素 • 矿物学和化学组成 • 土壤的 物理性质:孔隙度、团聚体 • 化学性质:养分

  15. 地形因素 对母质在地表的在分配; 对水、热、气的再分配。 • 地势起伏大的山区,风化产物易被外力剥蚀而使基岩裸露,加速风化。山坡的方向涉及到气候和日照强度,如山体的向阳坡日照强,雨水多,风化强烈。

  16. 生物因素(动物、植物、微生物) 营养元素的生物积累,腐殖质的形成。

  17. 时间因素 • 成土所需的时间:成土速率 • 紫色砂岩十几年 • 俄罗斯平原,3000年形成40cm厚土层

  18. 2.1.2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 1、矿物分类: • 原生矿物: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 •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新形成的矿物,如各种盐类CO32、SO42- 、Si 、Cl- 次生粘土矿物:次生铝硅酸盐和氧化物,是土壤粘粒的主要组成

  19. 2、土壤矿物的化学组成 • O、Si、Al、Fe、Ca、Mg、K、Na、Ti、C等 • SiO2、Al2O3、Fe2O3 占土壤矿质总质量75%

  20. 3、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机械组成(颗粒组成):据机械分析,分别计算各粒级的相对含量。划分土壤质地的依据。 土粒分级:石砾、砂粒、粉砂粒、黏粒 粒径:由大变小 组成: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

  21. 常见的土壤粒级制

  22. 土壤质地 • 土壤质地(soil texture):据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划分的土壤类型。 • 种类:砂土、壤土、粘土

  23. 土壤质地划分 • 1、国际质地制 • 砂粒(2-0.02mm)、粉粒(0.02-0.002mm )、粘粒(<0.002mm)划分: 以粘粒含量为主要标准: < 15%:砂质质地和壤质质地 15%-25%:粘壤质 >25%:粘土质 • 粉粒含量>45%:粉质 • 砂粒含量>85%:壤砂土或砂土

  24. 2、美国农部质地制 砂粒(2-0.05mm)、粉粒(0.05-0.002mm )、粘粒(<0.002mm) 3、我国质地制 砂土、壤土、粘壤土、粘土

  25. 质地与肥力的关系?

  26. 4、质地与肥力 砂土类 质地特点:松散的土壤固相骨架,砂粒多,粘粒少粒间空隙大 • 肥力特点: • 通气性、透水性强,易耕作 • 蓄水弱,抗旱能力弱 • 养分含量少,保肥能力差,有机质分解快,养分供应快 • 土温变化快 • 对植物生长影响:发小苗不发老

  27. 粘质土类 • 质地特点:孔隙小,多为极细的毛管孔隙。 • 肥力特点: • 保水保肥性强,养分含量丰富(肥效缓慢,劲长),土温较稳定,温差小。 • 透水、透气性差,耕作困难,宜耕期短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发老不发小

  28. 壤质土类 • 含有适量的砂粒、粉粒和粘粒,兼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农业 土壤。 特点:含水量适宜,耕性好,通透性好,相当的毛管孔隙。

  29. 土壤质地的层次性及地理分布 • 自然:土壤的上下层之间表现为上粘下砂,下粘上砂,或砂粘相间:母质,水分 • 耕作:耕层较均 。

  30. 上砂下粘:托水托肥 特点: • 冲积性母质发育,水流速度有关,紧出砂,慢出淤 • 淋洗:剖面水分自上而下淋洗,上轻下粘 • 人为耕作:犁底层上部出现砂质

  31. 上粘下砂:漏水漏肥 • 地理分布特点: 水平方向,自西向东,从北向南由粗变细,

  32. 5、不同质地土壤的利用和改良 • (1)土壤质地和作物生长的关系 • 各种作物所需的最适宜的作物生长环境不同 土壤环境要求 :水、肥(供肥、保肥能力)、扎根难易,保温等 • 砂土:宜种植生长期短根茎类作物,耐旱耐瘠作物,需肥较多;粘土:生长期长的作物

  33. (2)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 • 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比粘粒弱,家畜粪便,绿肥,秸杆还田 • 客土法:泥入砂,砂掺泥,以改良质地,改善耕性 • 引洪漫淤法:农田表层土壤,肥,含养料丰富,改良砂质土壤 • 翻砂压淤,翻淤压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