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提高对肾脏疾病的认识

提高对肾脏疾病的认识. 肾 脏.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左右各 1 个,形似蚕豆。 正常肾脏重约 125 ~ 150g, 长 10 ~ 12cm, 宽 5 ~ 6cm, 厚 3 ~ 4cm 。. 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 世界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 发病率高 预后差 花费高. 慢性肾脏病发病现状. 据最新统计 , 目前世界上患肾病的人口已超过 5 亿 , 慢性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全世界有 100 多万人靠透析生存 , 并以平均每年 8 %的幅度增长。而且 , 慢性肾病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damit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提高对肾脏疾病的认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提高对肾脏疾病的认识

  2. 肾 脏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左右各1个,形似蚕豆。 正常肾脏重约125~150g,长10~12cm,宽5~6cm,厚3~4cm。

  3.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世界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 • 发病率高 • 预后差 • 花费高

  4. 慢性肾脏病发病现状 • 据最新统计,目前世界上患肾病的人口已超过5亿,慢性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 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万人靠透析生存,并以平均每年8%的幅度增长。而且,慢性肾病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 在全球慢性肾病不断攀升的同时,公众对该病的防治知识却普遍缺乏。在美国,慢性肾病的知晓率为41.3%,新加坡为10.3%,香港地区为29.4%,我国内地仅为8.7%,即呈现“高患病率,低知晓率”的状态。 • 今年3月8日第二个“世界肾脏日”的主题定为“了解您的肾脏”。

  5. 我国肾脏病的流行病学情况 • 2005-2006王海燕教授对北京市18个区县18岁以上长住居民中选取了1.6万人,13925名居民资料完整纳入分析,其平均年龄46.0±13.6岁,男女比例为1:1.55。 • 北京市成人蛋白尿的患病率为5.6%,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为1.7% ,血尿的发生率为3.5%,慢性肾脏病患病率9.3%。前二项有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多的趋势。 • 患慢性肾脏病相关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服用肾毒性药物。 • 将北京市慢性肾脏病患病率(9.3%)类推全国慢性肾脏病患病人数,那就是1.21亿例。 • 假如这些患者中有1%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接受替代治疗,透析所需费用按每人每年10万元计,我国每年用在透析治疗上的费用就是121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政府2004年健康总预算的60倍!

  6. 慢性肾脏病分期 肾小球滤过率 ml/min/1.73m2 发生率 0.2% ESRD 5期 <15 0.2% 4期 15~29 4.3% 3期 30~59 31% 2期 60~89 64% 1期 ≥90

  7.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引起ESRD的主要原因(西方国家)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引起ESRD的主要原因(西方国家) 高血压27% 其他 糖尿病45% 15% 不知道/失访 5% 肾小球肾炎 8% 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 USRDS Annual Data Report: Atlas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the US. 2002.

  8. 肾脏病的原因有那些? • 引起肾脏病的原因很多:如慢性肾炎、IgA肾病、糖尿病、高血压、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病、多囊肾、系统性红斑性狼疮、肥胖、药物、乙型肝炎。 • 中药: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朱砂莲、马兜铃、寻骨风、泽泻、细辛等。 • 含马兜铃酸的常见成药如:龙胆泻肝丸、耳聋丸、甘露消毒丹、排石颗粒、跌打丸、妇科分清丸、止嗽化痰丸等。

  9. 如何早期发现肾病?

  10. 肾病是沉默的杀手 • 2004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对205名医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慢性肾病患者首次就诊时GFR水平轻度异常者不到1/3,2/3以上的人肾功能已经明显不正常了,而1/4的患者病情已经发展到了尿毒症。 • 肾脏具有强大的储备功能,肾病开始时通常没有症状,当肾脏功能的破坏大于75%时,患者才会出现贫血、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高血压、口中有尿味、皮肤发暗和头发焦枯等。 • 肾衰病人易误诊、漏诊。患者出现胃口不好的看消化科,贫血的去血液科,头痛去神经科,视力下降去眼科,很少有人想到是肾脏出了毛病。等到肾内科就诊时,肾脏剩余的功能不到正常人的5%,最终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 其实,慢性肾脏病发展过程中常有一些信号,只是患者没有在意而已。

  11. 哪些信号提示肾脏疾病?

  12. 哪些信号提示肾脏疾病?

  13. 哪些信号提示肾脏疾病? (1)水肿 • 常出现于眼睑、足踝及背臀部。 • 严重时可伴有胸水、腹水及会阴(阴囊、阴唇)水肿。 • 水肿位置可随着体位的变化而移动。 • 水肿发生时均伴有尿少及体重增加。要识别有无水肿,宜每日起床排空大、小便之后,空腹测体重,观察逐日的变化。

  14. 哪些信号提示肾脏疾病? (2)高血压 • 对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患者,若血压升高,应高度怀疑是否患有肾病。 • 高血压病人亦应注意检查尿常规。 • 应鉴别是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还是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害。 (3)少尿或无尿 • 成人24小时尿量在1500ml左右, 少于400ml叫少尿,少于100ml叫无尿。

  15. 哪些信号提示肾脏疾病? (4)多尿及夜尿 • 正常人日夜排尿量有一定规律,日间尿量应多于夜间,其比例为2~3:1,夜尿不应多于750ml。每昼夜尿量超过2500ml称多尿。 (5)尿频 • 尿频是指小便次数多,但每次的尿量却很少,尿急是指憋不住尿;尿痛指排尿时尿道口及小腹胀痛,多见于膀胱炎。

  16. 哪些信号提示肾脏疾病? (6)血尿 • 肉眼血尿:多见于结石、肿瘤等疾病。 • 镜下血尿:多数为肾小球疾病引起。 可通过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进行鉴别。 (7)尿中泡沫增多 • 是尿中出现大量蛋白的表现,此时应尿常规及24h尿蛋白定量检查。

  17. 那些信号提示肾脏疾病? (8)腰痛 • 肾绞痛:多见于肾盂结石或输尿管结石。 • 腰痛伴发烧,肾区有叩痛,尿检中白细胞增多,尿 培养有细菌生长,见于急性肾盂肾炎。 • 肾小球疾病时多数只有腰部、隐痛、或仅感腰酸。 (9)其他 • 如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肢软乏力,面色苍白、贫血等,应考虑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宜及时做血,尿的有关检查。

  18. 水肿是否都是肾脏病? • 水肿不一定是有肾脏病,没有水肿也不能说没有肾病。 • 引起水肿的肾脏外疾病:心脏病、肝硬化、重度营养不良、长期服用干草片、避孕药、特发性水肿、内分泌失调等。 • 肾脏病中又以肾病综合征、部分慢性肾炎综合征及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少尿期易于发生水肿。

  19. 腰痛是否肾脏有病? • “腰为肾之府”,所以腰痛必然会很自然地想到是否肾脏有病。 • 肾脏位于腰部后腹膜中,当肾盂或输尿管梗阻、肾动脉栓塞、肾体积增大、或有化脓性炎症时,均可出现剧烈的腰痛。 •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内科肾脏病人,往往只有腰酸不适,很少出现剧烈腰痛。 • 出现腰痛的其他疾病:腰椎骨疾病、腰肌疾病及妇女盆腔疾病等。前者腰痛多与活动、持重及体位有关,后者则伴有妇科病的其他症状 。

  20. 尿常规检查对肾脏病有什么意义? • 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尿比重、尿蛋白(PRO)、尿糖(GLU)、尿胆红素(BIL)、尿潜血(BLD);尿细胞及管型计数。 • 尿常规对肾炎、肾病综合症、尿路感染等常见肾脏疾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是一项简便的检测手段。 • 部分肾脏病人没有典型症状,常延误诊断及治疗,尿常规检查有助于发现这些被忽略了的潜在的肾脏疾病。 •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消化道感染极易诱发肾炎,所以对这些患者应于发病后作尿常规检查。 • 高血压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容易导致肾损害,因此这些病人也应定期检查尿常规。

  21. 怀疑得了肾脏病应注意哪些检查? • 尿常规、肾功能、双肾B超 • 肾脏病常伴有心、肺等其他器官的严重损伤。因此,应重视全身各器官的检查。 • 糖尿病是肾脏病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故应定期检测血糖,并控制在正常范围。 • 高血压常是肾脏病恶化的重要因素,故应定期检测血压。将其控制在合适范围。

  22. 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 饮食治疗等 • 控制血压 • 降蛋白尿 • 降脂药物 • 抑制醛固酮 • 活性维生素D3 • 抗血小板和抗凝 • 抑制炎症反应 • 调节ECM

  23. 慢性肾脏病的预防

  24. 对肾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 肾病的发病因素很多,有些与遗传有关,但更多的是与其他疾病及生活方式有关。 • 对两个层面人群进行肾功能监测: • 一、对学龄儿童、没有症状的成年人群或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尿液筛查,最好每年能检查1次以上的尿常规,如果发现有蛋白尿、血尿等问题,应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等项目,并进行专科治疗、跟踪随访。 • 二、对已诊断有肾病人群的定期检查和专科治疗、随访。通过对无症状高危人群的筛查,可以发现早期慢性肾病患者。尤其是在慢性肾脏疾病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减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25.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肾病发生 • 坚持低盐、清淡饮食。 • 平衡膳食,不暴饮暴食增加肾脏负担。 • 适当多饮水,不憋尿。 • 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 避免感冒,喉部、扁桃腺等有炎症时,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彻底治疗,防止链球菌感染诱发肾脏疾病,尤其是青少年更需要注意。 • 戒烟,避免酗酒。 • 避免滥用药物。 • 采取上述措施,健康人群可以预防,对已发生的肾病则可以防止病情进展。

  26. 出现早期肾病的信号及时就诊 • 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 • 尿变色,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说明里面可能有红细胞或者白细胞。 • 尿量过多或过少。 • 夜尿增多,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 • 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 • 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等。

  27. 关爱生命,了解你的肾脏!

  28. 关爱肾脏,关爱生命! Thank for your attentio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