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第 10 课

第 10 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第 10 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契丹. 辽河上游.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916 年. 上京. 汉. 黄河流域. 宋太祖赵匡胤. 960 年. 汴京. 党项. 今宁夏、甘肃一带. 大夏国皇帝元昊. 1038. 兴庆. 预习检测. 辽、北宋与西夏建立简表. 民族 原生地 人物 时间 都城. 政权. 辽 宋 西夏. 碰撞中的融合. 宋夏和战 ( 宋夏关系 ). 第 10 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澶渊之盟 ( 宋辽关系 ).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10 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2.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3. 契丹 辽河上游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916年 上京 汉 黄河流域 宋太祖赵匡胤 960年 汴京 党项 今宁夏、甘肃一带 大夏国皇帝元昊 1038 兴庆 预习检测 辽、北宋与西夏建立简表 民族 原生地 人物 时间 都城 政权 辽 宋 西夏

  4. 碰撞中的融合 宋夏和战(宋夏关系) . .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澶渊之盟(宋辽关系)

  5. 五 代 唐朝后话 十 国

  6. 960年 北宋 赵匡胤 汴京

  7. 后周大将赵匡胤

  8. 陈桥 陈桥兵变,北宋建立

  9. 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10. 建立时间:916年 契丹(辽)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建立时间:960年 北 宋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汴京

  11. 幽云十六洲示意图

  12. 宋辽地形图 小小军事家 辽 幽云十六州有多重要?你能根据地图指出吗? 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与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这一地区的丧失,使长城及其要塞完全失去作用,致使华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宋

  13. (澶渊)

  14. 澶渊之战

  15. 说一说 你是如何评价澶渊之盟的? 角色A:辽的契丹人 角色B:北宋的汉人 角色C:中国人(整个中华民族的角度)

  16. 宋辽澶渊之盟 时间:年 内容:双方,宋. 影响: 消极——加重, 开战争赔款先河 积极——保持,不绝 1005 撤军 送岁币 北宋人民负担 百余年和平 互市 一分为二的评价方式

  17. 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宋与辽议和后,边境榷场贸易迅速发展,北宋的稻米、茶叶、丝织品、瓷器、漆器。辽的马、牛、羊、骆驼,西夏的毡毯、药材等,都在这里交易。

  18. 一、澶渊之盟 1、赵匡胤建宋,都汴京——960年 2、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 丹,定 都上京,后改称“辽” 3、澶州之战——1004年 4、澶渊之盟: 双方撤军、北宋每年 送辽“岁币”

  19. 宋辽关系示意图 北伐(主动进攻) 战 守内虚外(消极防御) 1004年澶州战役 和 1005年澶渊之盟

  20. 建立时间:916年 契丹(辽)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建立时间:1038年 西 夏 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元昊 北 宋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兴庆 都城:汴京

  21. 二、宋夏和战 1、1038年,党项族元昊建立 西夏,定都兴庆。 2、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 西夏称臣,北宋送西夏岁币。

  22. 三、碰撞中的融合 1、 学会农耕 2、任用汉人为官 3、学会汉族的政治制度 4、模仿汉字创造文字 5、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

  23. 融合发展 辽代汉人火葬琉璃棺 (山西大同市马家堡出土)

  24. 文字 西夏 辽

  25. 印章 西夏 辽

  26. 钱币 辽 西夏

  27. 器物 西夏 辽

  28. 西夏飞天壁画 民族走向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9. 辽(契丹)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开发边疆 西夏(党项) 1038年 元昊 兴庆 和 澶渊之盟 澶渊之战 战 元昊主和 元昊出兵 战 北宋(汉)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总结提高

  30. 探史明理 1.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2.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给双方带来什么影响? 3. 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么? 4. 怎样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

  31. 探史明理 1.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 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 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 的;北宋军民的抗辽、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 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32. 探史明理 2.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给双方带来什么影响? • 加重了双方百姓的负担; • 使人民蒙受了屠杀和焚掠等空前的战 争灾难; • 造成国库空虚,严重影响互市贸易和 经济文化交流; • 激化了民族矛盾和社会阶级矛盾。

  33. 探史明理 3. 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么? • 双方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 • 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破坏了双 方的正常贸易,严重影响人民日常生活; • 人民反对战争; • 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

  34. 探史明理 4. 怎样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 • 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 • 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 • 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 贸易往来; • 促进了民族融合。

  35. 自我测评 • 北宋军民抗击辽、西夏南侵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36. 拓展提升 • 就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对我国现今的民族政策发表自己的看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