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医用 X 射线诊断的放射防护与卫生监督

医用 X 射线诊断的放射防护与卫生监督. 兰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李兰友. 主要内容. 一、医用 X 射线影像诊断技术介绍 二、医用 X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要求 三、医用 X 射线诊断 的 卫生监督. 一、 医用 X 射线影像诊断 技术介绍. 伦琴 1895 年发现 X 射线以后不久, X 射线就被用于对人体进行影像检查,诊断疾病。. X 射线 历 史. 图片来自百度网.

david-rigg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医用 X 射线诊断的放射防护与卫生监督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医用X射线诊断的放射防护与卫生监督 兰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 李兰友

  2. 主要内容 一、医用X射线影像诊断技术介绍 二、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要求 三、医用X射线诊断的卫生监督

  3. 一、医用X射线影像诊断技术介绍

  4. 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以后不久,X射线就被用于对人体进行影像检查,诊断疾病。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以后不久,X射线就被用于对人体进行影像检查,诊断疾病。 X射线历 史 图片来自百度网

  5. 由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穿透人体不同组织的X射线被吸收的程度不同,通过检测透射人体的射线强度,我们可以得到人体组织结构的影像信息。由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穿透人体不同组织的X射线被吸收的程度不同,通过检测透射人体的射线强度,我们可以得到人体组织结构的影像信息。 图片来自百度网

  6. X射线产生原 理 图片来自百度网

  7. X射线的发 展

  8. X射线透视

  9. X射线摄影 第一大类: 传统X射线摄影设备—胶片/增感屏作为信息收集载体,模拟图象; 第二大类: 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多种探测器件作为信息收集载体。

  10. 屏片 单板DR CR 双板DR 图片来自百度网

  11. X射线重要应用断层扫描-CT 图片来自百度网

  12. X射线重要应用DSA 图片来自百度网

  13. 二、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要求

  14. 放射防护原则和目的 放射防护应遵守的三项基本原则: 1)实践正当化; 2)放射防护最优化; 3)个人剂量限值。 放射防护的目的:避免发生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把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限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15. X线机房防护设施技术要求 机房的选址:尽可能设置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或单独设置,必须充分考虑邻室和周围场所的安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候诊位置选择恰当,机房布局、分区合理。 机房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新建X射线机房,单管头200mA的应不小于24m2,双管头不小于36m2;牙科X射线机应有单独机房。

  16. 铅门 铅窗 主屏蔽 图片来自百度网

  17. X线机房屏蔽厚度要求

  18. CT机房面积一般应不小于30m2,高度符合放射防护要求,CT装置宜斜向安放,机房出入门应处于散射辐射相对低的位置。CT机房面积一般应不小于30m2,高度符合放射防护要求,CT装置宜斜向安放,机房出入门应处于散射辐射相对低的位置。 图片来自百度网

  19. 扫描条件: 120kVp,250mAs/层; 层厚10mm,320mm直径 PMMA模体。

  20. 一般工作量下的CT机房屏蔽应有16cm混凝土或20cm砖或2mm铅当量的厚度,较大工作量时的机房屏蔽应有20cm混凝土或37cm砖或2.5mm铅当量的厚度。一般工作量下的CT机房屏蔽应有16cm混凝土或20cm砖或2mm铅当量的厚度,较大工作量时的机房屏蔽应有20cm混凝土或37cm砖或2.5mm铅当量的厚度。 CT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应小于0.25mSv,机房外表面0.3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小于7.5μGy/h。 CT机房的防护

  21. 双C臂 悬挂防护吊屏 悬挂防护铅帘 侧位防护屏 侧位防护铅帘

  22. 机房门外设置电离辐射标志、工作指示灯,机房要保持良好通风,机房内不应堆放无关杂物,操作台应安置在屏蔽室(区)外,应配备必要的辅助防护用品。 图片来自百度网

  23. 图片来自百度网

  24.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 正常使用中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对工作人员工作条件、受检者防护、机房周围辐射安全等进行防护评价。 医用X射线诊断各种操作位置辐射防护水平检测可为评价工作人员所受职业照射提供一部分依据,但具体评价应结合每位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负荷进行。

  25. 主要依据: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2002) ;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65-2005 ) ; 《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180-2006)。

  26. X射线诊断质量控制设备要求 验收检测—设备安装完毕或重大维修后,应进行验收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由供货商、医疗卫生单位协助有资质的第三方共同实施。 状态检测—应每年进行一次状态检测,状态检测由获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实施。 稳定性检测—状态检测合格的设备,在使用中,医疗卫生单位应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

  27. 主要依据: 《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11); 《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187-2007);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影像质量保证检测规范》(GB/T17589-1998);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2002); 《口腔X射线机》(YY/T 0010-2002); 《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186-2007)等。

  28. 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认真配 合临床医师做好检查的正当性判断,正确掌握照射范围,避免不必要的额外检查。 参照国家基本安全标准(GB18871-2002)有关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认真选择操作参数,力求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是达到预期诊断的最低剂量。 放射诊断防护安全操作要求

  29. 进行消化道检查时,要特别注意控制照射条件和避免重复照射,对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都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消化道检查时,要特别注意控制照射条件和避免重复照射,对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都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图片来自百度网

  30. 工作人员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对受检者的非投照部位和辐射敏感器官(如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采取适当的屏蔽防护。 放射诊断防护安全操作要求续 图片来自百度网

  31. 施行X线检查时,应注意候诊受检者的防护;透视或摄影检查中除正在接受检查的受检者外,其他成员不应留在机房内。施行X线检查时,应注意候诊受检者的防护;透视或摄影检查中除正在接受检查的受检者外,其他成员不应留在机房内。 放射诊断防护安全操作要求续

  32. 只有把受检者送到固定设备间进行检查不现实或医学上不可接受的情况下,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后,才能使用移动或携带式X射线机施行检查;携带式X射线机不宜用于常规透视。只有把受检者送到固定设备间进行检查不现实或医学上不可接受的情况下,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后,才能使用移动或携带式X射线机施行检查;携带式X射线机不宜用于常规透视。 图片来自百度网

  33. 在X射线检查中,对儿童等特殊受检者可采取相应固定体位措施;对有正当理由需要检查的孕妇应注意尽可能保护胚胎和胎儿;当受检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X射线检查中,对儿童等特殊受检者可采取相应固定体位措施;对有正当理由需要检查的孕妇应注意尽可能保护胚胎和胎儿;当受检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图片来自百度网

  34. 在放射诊断临床教学中,对学员必须进行射线防护知识教育,并注意他们的防护;对示教病例严禁随意增加曝光时间。 图片来自百度网

  35. X射线诊断防护:应急准备与响应 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物资、通讯、技术、人员、经费准备 应急预案 应急培训和应急演习

  36. 事故应急预案应落实好以下内容: 1)事故情况下对“放射源”的应急控制措施; 2)完善放射事故报告程序; 3)放射事故的登记及档案管理; 4)事故情况下医学应急救治措施。

  37. 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管理 1.管理组织机构 2.管理制度及其实施 3.职业人员健康管理 1)教育培训 2)个人剂量 3)健康检查 4)档案管理

  38. 三、放射诊断的卫生监督

  39. 医用X线影像诊断卫生监督

  40. 医用X线影像诊断卫生监督续

  41. 医用X线影像诊断卫生监督续

  42. Thank you!

More Related